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钟进卫一听,却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会才道:“这个无妨,自有向导带我们大明的使者前往欧洲游历。只是此事还需要你配合才行!”

徐光启一听,奇怪了,连忙问道:“侯爷,要下官如何配合,尽管直说!”

第四百八十五章 明三藏取经

“欧洲的国家众多,但他们都服从罗马教廷。我记得至少有一段时间,他们的教皇是比国王要大的。现在虽然不知道还是不是这样,但毋庸置疑,教会对各个国家的影响力肯定是存在的。”

钟进卫对欧洲史并不是很清楚,只能根据记忆差不多地叙述。

两人不知不觉就停下了马步,在黑暗中聊着。他们的护卫随从就只好分散开来,护住两位大佬,不让别人过来打扰。

徐光启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就问道:“侯爷的意思是让我那些教友带路前去欧洲取经?”

“哈哈,徐大人,说得好,这不就是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么!”钟进卫一听徐光启说出了取经两字,当即笑了起来,然后又道:“不过我大明朝派出的明三藏,取得不是佛经,也不是其他宗教经书,而是自然科学,为大明、为华夏走上一条科学道路的经书!”

钟进卫的笑声吸引了远处巡查的五城兵马司的兵卒,打着火把往这边而来。

顾百川当即派了几个番役过去,把他们的火把给要了过来,人就打发的远远地,不得骚扰大人讨论国家大事。

徐光启并没有像钟进卫那么开心,他有点担心地道:“侯爷,你不是说在大明的传教士凭借着那些学识来传教。如若我大明釜底抽薪,拿到了那些学识书籍,让他们无以为教,那他们还会同意作为向导么?”

这点钟进卫早就想到了,他马上就给徐光启解释道:“无妨,这就是需要徐大人配合的地方了。”

“请讲。”徐光启满脸诚恳地向钟进卫一拱手,为了大明的强盛,为了大明人人都能知道自然的科学,读到那些逻辑很强的书籍,他是真心实意地愿意去做。

钟进卫被徐光启地态度微微感动,当即对他说道:“徐大人,我准备找个由头,让陛下禁了他们的教会,不得在大明境内传教。然后由你出面,为他们求情。我表示不信,一定要去欧洲看看他们这个教到底如何,才能放心让他们在大明传教。”

钟进卫说到这里的时候,徐光启已明白他的用意。

“如此一来,他们为了能重新在大明传教,必然会全力护着我大明的使者前往欧洲,当好在欧洲观光考察的向导。”

钟进卫这些接下来的话已在徐光启的意料之中了,按照中兴侯之前的说法,教会在欧洲各国都有影响力,那么这一路往西的过程中,就会少很多麻烦,多了很多便捷。

由此大明使者前往欧洲就会变得容易,只是装几船书籍、工匠回大明的话,应该还是会有难度。

“侯爷说得是,不过教会未必会允许大明使者直接运几船书籍和工匠回大明吧?”徐光启把他的担心说了出来,要是偷偷藏一些书籍回来的话,却是没有难度的。

钟进卫点点头,对徐光启道:“徐大人说得对,教会未必会同意我们大明使者如此大规模地做出这些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大明使者到了欧洲之后能随机应变,来完成这项任务。”

徐光启听了接口道:“侯爷说的是,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对这大明使者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怕是不好找吧。”

谁知钟进卫接下来的话,让他又加重了这个担忧:“徐大人,这个大明使者一个最基础的条件还不是这点,他必须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平安到达欧洲才行;其次才是不迂腐,见识多广,能随机应变!”

看来这个明三藏比神话中的那个唐三藏要难多了,人家是别人邀请他去的,还有那么厉害的保镖,满天神佛在背后保护着,到了地方直接取了经书就可以回来的。

现在的明三藏却得凭他个人能力,当然了,也是背靠着大明这棵大树,和欧洲各路神佛去讨价还价,为大明争取最大的利益回来。

徐光启听了钟进卫的话后,沉默了。这样的使者真得不好找,要有可能的话,他真的想亲自去趟欧洲。可真如钟进卫所说,他的身体不允许。

徐光启也想到了一个人,原先帮自己翻译过书籍的,但那人就是有点书生气,不懂得随机应变。

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徐光启只好问道:“侯爷可有出使欧洲的人选?”

他自己想不出来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就寄希望于钟进卫这边了。

谁知钟进卫也是摇摇头道:“暂时我也想不出来,不过这个不用担心,我大明那么多人,要想找到这样的人,应该也不会太难。我们可以一边把事情先做起来,一边寻找合适的人选。”

徐光启想着只能这样了,或者也可以让皇上下一道圣旨,从全国征召这样的人选出来。

他想起一事,就问钟进卫道:“侯爷,你准备找什么由头来触发这个事情呢?”

钟进卫这时才发现他们两人是站在街上聊着天,周围的火把熊熊,自己肚子也有点咕咕叫了。

他稍微一夹马腹,让胯下的马继续往前漫步而走,然后对跟上来的徐光启说道:“在我印象中,这些教士所传的教是排他性的。在欧洲,好多对这教有不同意见的,都被当作异教徒烧死了。这点在我大明是不可能被允许的,我有点奇怪,你们怎么能接受这个教义呢?”

钟进卫如果拿此事去问别人的话,或许还不知道他说的这些事情。而徐光启却是知道一点,他给钟进卫解释道:“侯爷,他们之所以一直无法在大明传播他们的教义,就是因为他们的教义无法被我大明人所接受。后来利玛窦改变了做法才慢慢地开始推广,也才有了下官和他们合作的机会。”

“哦,利玛窦是怎么做的?”钟进卫有点好奇地问道。

“利玛窦本人穿儒服,讲汉话,除了他的肤色外,和我们汉人没什么不同。而且他所宣讲的教义中,容许大明的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也没有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不讲耶稣的童贞女之子身份等内容。对于他们教会的神学,也是尽量避免谈及,这才被我汉人所慢慢接受。”

钟进卫一听徐光启的介绍,更是奇怪了,他问道:“利玛窦要是如此做了,你又从何而知这些事情的呢?”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霞客

“侯爷不知道南京教案么?哦,那个时候侯爷还没来。”

徐光启说了个开头便想起钟进卫是去年才出现在大明,如彗星般崛起。万历年间的事情,他当然就不知道了。

于是,他给钟进卫稍微详细地介绍了下当时的情况。

原来罗马教廷对利玛窦这种因地制宜地传教方式不满,重新派了一批人过来。

这后面来的一批人到达大明时,已是利玛窦死后六年的事情了。

他们一改利玛窦的做法,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大明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因此遭到了时任南京礼部侍郎沈灌的反对,上书朝廷要求禁了他们这种教派。

当时的徐光启出于沟通西学的需要,上奏万历皇帝,替他们求情。

不过因为这种传教方式实在不是当时的大明主流社会所接受,遭到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最终还是被禁了。

时隔多年后,还是因为西学的需要,这些传教士又慢慢地开始在大明活跃起来。汤若望甚至在徐光启的推荐下,进了大明的钦天监任职,一起重修历法。

徐光启介绍到这里,对钟进卫说道:“经过南京教案之后,他们收敛了很多,但据下官的观察,他们还是耿耿于怀他们的教义不能原样传播。”

钟进卫听了,双手互拍,发出“啪”地一声,然后高兴地道:“这不就结了,理由就有现成的。”

徐光启借着火把的光芒,看着钟进卫没有说话,静待他的下文。

“今晚我就回去写个奏章,把这事重新提提。当然了,这么做的用意,我会私下向皇上奏明的。”钟进卫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侯爷,如果以这理由的话,怕是没有转圜的余地,如何能让他们当好这向导?”徐光启微皱着眉头问道。

钟进卫一听,笑着道:“这个容易,我会说我们汉人自古以来都是以儒学教化世人,祭天、祭祖、拜孔子更是我们汉人的传统。他们那教义不但要绝了汉人这些传统,甚至还编些从未听过的神话故事来糊弄大明百姓,这是万万不能允许的。除非我大明亲眼见过他们的这个教义是合理的,能造福于百姓,才能允许他们传教。”

钟进卫说完后,看徐光启在思索的样子,就稍微大声了点说道:“他们要不乐意的就滚蛋,连带澳门也收回来。没了他们,只要我们努力,照样能创出一套适合大明的科学体系。”

钟进卫的话中,满满地自信感染了徐光启。

想着中兴侯的种种言行见识,他点点头道:“侯爷说得是,大明子民千千万,还真不信就没有人才去做这些事情。”

“好,那就说定了,我今晚就去写奏章,到时徐大人记得配合下就行。”钟进卫叮嘱徐光启道。

“为了华夏,为了大明,就是用下官的命去拼,下官也是乐意的。”徐光启神情肃穆地回道。

是啊,咱们汉人,敬得是祖宗,谁要让咱们数典忘祖,咱们就跟谁拼命。

钟进卫感叹地想着,和徐光启分了手,各自回府。

当天夜里,他口述,阿奇执笔,并且提了一些小意见,一份奏章就出炉了。

第二天,钟进卫想着还要先和那个李维再谈谈,然后带他一起去见唐王,因此就早早出门。

此时路上行人并不多,基本都是一些生意人,早早地起来操劳,匆匆走在街头。

钟进卫一行人走在街道中间,畅通无阻,走得也就比较快。

忽然,前面一处写着“悦来客栈”的门口,围着一群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钟进卫自己有事,百姓之间的八卦此时也没空去关心,就仍旧赶着自己的路,没想着去搭理。

慢慢地离那处人群越来越近,钟进卫虽不去关心什么事情,但还是有只言片语传到耳朵里。

“。。。我这卷游记先行抵押如何。。。”一个低沉厚重地声音传出来,让钟进卫听到了点说话内容。

“。。你什么身份。。。。”

钟进卫不想听,还是有些声音听到了。应该是那掌柜看不起那人的游记啥啥,不愿做抵押地意思。

此时钟进卫一行人已过了离那处人群距离最近的地方,继续往紫禁城而去。

“。。。我霞客的游记在东南是一绝,人人争抢阅。。。”

大概是那个人被掌柜质疑,因此说话的声音稍微大声了一点,但仍能听得出来,说话不卑不亢,对自己有强烈的自信。

钟进卫听着这句飘过来的话,开始没啥反应。等又走了一小段路后,忽然脑中猛地出现了一个人名,难道是他?

好像他就是明末的人,不会这么凑巧吧?钟进卫虽是如此想着,还是勒住了胯下马,稍微一牵缰绳,调转了方向,看向那处人堆。

钟进卫的护卫一看他这样子,就只好都停住了。其中随行的李定国开口问道:“叔父,可是要过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钟进卫看他一眼,开玩笑地道:“你的八卦心也不小嘛。”

然后一夹马腹,往那悦来客栈门口而去。

顾百川一见,马上指派了几个番役先行赶过去,控制住局面再说。

刚才还在围观起哄的人群马上就静了下来,全都退到了一边,有点畏缩地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