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体仁和徐光启听着李维的解说,都不自觉地凑到了世界地图前,看着亚洲和美洲之间的地图。

此时听李维说那地方的气候如此恶劣,温体仁不由问道:“为何不能在靠南面点的地方,早点渡过大洋,一定要选择那处最狭隘的地方?”

李维顺声一望,见是一个年纪颇大的老者,眼神中带着一丝高位者的威严,看着自己,连忙小心地解释道:“大洋上无风还有浪,一不小心,船只不是偏离方向,就是船翻人没的结局。因此能少走一些大洋上的路程,便是要少走一些为好。”

徐光启理解地点点头,他帮李维解释道:“大洋上确实如此,下官那些教友谈及大海大洋时,也是多有恐惧之色。天地之威,没见过的人真得是无法想象。”

钟进卫在一边听到徐光启说“教友”两字时,就侧头看向世界地图的欧洲部分,心中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李维感激地看了一眼徐光启,然后继续解释道:“此地宽度在七十里路左右,中间还有两座小岛,可供船只停泊逗留,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听到这里,温体仁点了点头,没想这个最狭窄之处还有如此的好处。

不过李维还没说完,继续说着这地方的好处道:“而且此地有很多海中生物出没,个体庞大,捕获一只便够一人吃很长时间,是一个前往北美的天然补给点。”

忽然,一个年轻又带点威严地声音在李维附近响起:“如此寒冷的地方还有庞大的生物?”

李维转头一看,是之前坐在上面的那个穿龙袍的皇帝,不知何时已走到近前。一时有点慌乱,结结巴巴地回道:“是,是很大,还有很大很大的,不过那个在海里抓不到。”

王承恩就插在崇祯皇帝和李维之间,不过并没有挡住他们俩人的视线。此时见这人又说话不清,就准备喝斥一番。

没想钟进卫开口了,他问李维道:“是不是全身光滑,嘴角有长牙的海兽,能在陆上走,也能在海里快速游走,还有。。。”

钟进卫说了几种在电视中看到的北极圈附近的海洋生物,比如海豹、海象、海狗、海獭、海狮之类的。

李维听得脑袋不停地点头,口中连道:“是,是,是。。。”

他有点奇怪,这些海兽并不出现在大明,不知道这位年轻人是怎么知道的。

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说得一点没错,就知道不会有假。

他看着那幅世界地图,好像没看到刚才李维说的有两个小岛,便微皱着眉头问钟进卫道:“钟师傅,这地图上好像只有一个点?”

李维在一边听得一惊,没想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帝师,难道他就是京师民间传闻中下凡辅佐紫微星的神仙?

他虽然挂着基督教徒的名义,可骨子里却信着祖辈传下来的神话。

钟进卫闻言走近看了看,然后看到地图右下角描着的数字,就说道:“陛下,这地图的比例是一比三千三百万的比例,那海岛太小了,因此地图上没有点出来。”

别人听了还没什么感觉,但李维不同,他在海上讨生活的,听钟进卫这么一说,顿时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这地图是按照钟进卫所说的比例进行绘制,那么必定要事先进行测量。但看这地图,大洋中那么多地方都有大小不一的点,这岂是人间应有之物?

要知道,古代的地图,包括明末的世界地图,都是根据估算画出来的,自然没有后世的精确了。

一边的崇祯皇帝已明白地图上为什么没有了,就对李维道:“你继续接着说。”

李维一怔,不过马上想起来自己是在解说大规模船队前往北美的可能性。因此他就接着道:“如若小船队前往北美,沿着海岸前行,在合适地方等候大洋冰冻解封之际,通过这片海域,是可以的。”

李维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又说道:“但要是大型船队的话,在合适地方等候大洋解冻的时间内,获得补给就很不容易。时间稍久,附近的天然补给没了后,只能靠船上带的物资进行补给。而且船只修理的机会也将增加,这些都是大洋航线必须要考虑的。如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则大规模前往北美就是可行的。”

钟进卫听了,就问道:“那就是说要在合适的地方建立大型补给点了?”

李维看向钟进卫,点点头道:“大人说得是。”

“那以何地补给为最好?”钟进卫马上接着问道。

李维想了一下,就用手指了世界地图上的几处地点道:“如若这几处有补给的话,就最好了。”

当他在指的时候,周围的人,包括崇祯皇帝,都在仔细地瞧着。

等看清楚几个地点后,一群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徐光启指着最近的一处地方问道:“此处是否可以略掉?”

钟进卫看着徐光启指的地方,是后世的海参崴所在。

李维有点诧异地看了眼徐光启,然后回答道:“海参崴乃是常年不冻,因此是理想的补给点,再往上的补给点都会有冰封,需要看准时机前往才行。如若此处不设补给点,不是不可以,就是会给航程增加不少困难。”

钟进卫在一边问徐光启道:“徐大人,你说撤掉此处补给点是因为建虏的原因么?”

第四百八十四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

徐光启稍微叹了口气道:“正是,如若不是建虏,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驻地就在庙街,海参崴和庙街两处补给点现在就都有了。”

他说到这里,转向崇祯皇帝奏道:“要是以往的话,在海参崴设立船厂,一些物资可以从陆路运往海参崴,甚至沿着黑龙江直达庙街。从那里再出发前往北美,就不需要绕远路过朝鲜了。”

崇祯皇帝看着世界地图上的朝鲜半岛突出那么多,知道光是远洋船从山东等地去到海参崴、庙街,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遇到多少风险。

他想着徐光启的话,不由得也皱起了眉头。

文华殿内一时静悄悄地,谁也没有说话。

忽然,崇祯皇帝走近世界地图,一掌拍在辽东地区,坚定地道:“一定要尽快解决建虏!”

要是不解决建虏,让他们知道大明在他们的北方建立了大型补给点,他们肯定会派兵前往骚扰,甚至攻占。

建虏原本就是要解决的,现在又多了一个必须解决建虏的理由,使得崇祯皇帝转头对钟进卫道:“钟师傅,新军的费用你尽管放心,保证不会有缺少,不管任何人都不得拖延推托新军所需,但你一定要帮朕练出能打败建虏的新军!”

钟进卫一听,顿时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不过他对新军还是有信心的,火器的质量过关,理念先进,士卒精悍的这么一支队伍,有什么理由会打不赢建虏!

他当即回崇祯皇帝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练好新军。这新军主要就是冲着西洋人去的,如果连建虏都打不赢,臣都对不起从家乡来的出身了!”

徐光启和李维听得莫名其妙,但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包括一边的王承恩都听明白了。中兴侯的意思是说,要是这新军打不赢建虏,就对不起他那穿越了!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他对钟进卫还是有信心的。

当下他转身走回龙椅坐下,然后对底下的臣子说道:“今日之事,在尚未公布之前,须得保密。”

然后他又对王承恩道:“大伴,你把这李维安置到东厂,好生招待,不得有丝毫意外。”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一下,不过他心中却还另有一个主意。待回到东厂后,还得派人核实这个人的身份一番,这是他身为东厂提督的职责。

此时天色已晚,原本崇祯皇帝是叫王承恩来带钟进卫去见唐王的,现在只能先这么算了。

温体仁一如既往地要先回内阁一趟,钟进卫就和徐光启一起出了紫禁城,散衙回家。

两人出了宫门后,借着夕阳的一点点余光,并骑而行。他们的护卫随从则跟在身后,并不打扰两个大佬的谈话。

钟进卫记得之前想到的事情,他对徐光启说道:“徐大人,你觉得我们大明和西洋比起来,有何不足?”

徐光启听得一愣,不知道钟进卫突然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他马上想到钟进卫应该是知道自己在大明算是最了解西洋的情况,因此才来问自己。

于是,他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我大明和西洋人比起来,在一些自然学科方面尤为不足,如数学,天文等。”

徐光启见钟进卫饶有兴趣地听着,索性就详加解释道:“如下官翻译出来的《几何原本》,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钟进卫听得晕,打断了徐光启接着还想说的话道:“徐大人,你说得无非就是这书的逻辑性强,由公理定理严密推导出来的而已,是吧?”

徐光启听得一怔,过了一会才点头道:“正是如此。”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不能说就不如西方,只是著作的叙述方法比起西方来,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故作玄虚,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也多了歧义。

因此,这种西式的逻辑书籍对于徐光启来说,那是耳目一新,份外推崇的。

“我知道一些,回头我可以写一些给你。你那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我,看我还记不记得。”

钟进卫说这话的时候,有点遗憾,各类学科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让自己想是想不出来,除非是看到了相关内容,才可能记起来,要是能像某些穿越者一样默写出所有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课程就好了。

徐光启却听得大为高兴,连忙说道:“好好,下官那些教友敝帚自珍,问一点挤一点,以为奇货可居,现在终于有另外一处可学了。”

钟进卫听了看向徐光启道:“徐大人,那些西洋人之所以愿意拿他们那的基础知识教你,只是想通过你来达到传教的目的而已。说真的,你真得信那教么?”

徐光启听了,稍微沉默了会,然后才回道:“侯爷以为呢?”

钟进卫虽然因为天色已看不大清楚徐光启的脸色,但通过他的行为却能推断出来。因此他哈哈地笑了起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光启也跟着笑笑,然后问钟进卫道:“侯爷,你说这些知识只是他们那的基础知识而已?”

“差不多是吧,他们那有学校,所教的内容包括了各类自然科学。这些传教士来大明前都在学校里学过,因此懂得就多。他们来大明,也是用此为交换,借以传教。”钟进卫根据自己的记忆给徐光启介绍道。

徐光启听着对那西洋的学校不禁向往起来,要是大明也有就好了,自己说不定都能进去再当回学生。

钟进卫在那边接着说道:“徐大人,你说要是我们大明派人去西洋把他们的各类书籍和工匠都运几船过来,你觉得如何?”

“啊,好,侯爷高见!只是西洋远在万里之外,如何去得?”

徐光启一听,先是激动地夸奖了一番,钟进卫这想法他早就有了。但他马上想起困难,不禁又有点丧气。

钟进卫一听徐光启的话,虽然天色已暗,他却眉毛一扬,对徐光启道:“他们来得,我们为何就去不得了?”

“侯爷所言极是。”徐光启回道,声音有点没底气,毕竟西洋对明人来说,那是陌生的存在。

他想了下,还是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侯爷,我们对那欧洲是一无所知,以前也从未有人去过,如何是好?”

没想钟进卫一听,却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会才道:“这个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