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一夹马腹,往那悦来客栈门口而去。

顾百川一见,马上指派了几个番役先行赶过去,控制住局面再说。

刚才还在围观起哄的人群马上就静了下来,全都退到了一边,有点畏缩地看着那些东厂番役,又带点好奇地瞧瞧那边正骑马而来的一个年轻人。他们心中都在暗暗猜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争执中的几个当事人马上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边,转身看着骑马过来的钟进卫。

当钟进卫走近后,他们从服饰上认得是朝廷的侯爵,连忙跪倒迎接。

掌柜用眼睛瞪了下跪他身边的小二,小二很无奈地回了个眼神,然后等钟进卫一站住,就先开口告状道:“大人,这位客官住店不给店钱,草民正准备前去告官。”

钟进卫之前已听到只言片语,大致知道是这么回事。

不过他并不关心这个,这种小事情随便来个差役就能管的。

他看向那个店小二口中不给店钱的客官,只见他大约四十岁左右,虽是跪倒在地,却上身挺直,抬头直视着他,毫无惧色。

此时见钟进卫看向他,当即解释道:“草民在这家客栈住了三晚,却被盗了盘缠,押金不够支付,已向掌柜说明拿草民的游记抵押,有钱便还,赖帐不是草民会做的事情。”

钟进卫先不理会这个,在马上俯视着这个中年人道:“你可是叫徐霞客?”

第四百八十七章 何以知道贱号

中年人听得一怔,过了会才回答道:“草民姓徐,号霞客,敢问大人何以知道贱号?”

钟进卫一听这人果然是徐霞客,当即吩咐自己的随从头领于长俭道:“替他把帐结了。”

还未等于长俭答应,一边的掌柜已瞧清情况了,敢情这个朝廷高官还认识这个客官。

于是,他那还敢要,也顾不得让小二出面,赶紧伏着头道:“草民不知大人认识这位客官,就是有豹子胆也不敢收这位客官的银子了。”

东厂番役都是这位朝廷高官的跟班,现在还敢当着面收银子,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么!

钟进卫稍微有点不高兴,感觉自己一下变成了那种仗势欺人的贪官污吏了。

他面色稍微有点不渝地道:“住店给钱,天经地义的事,谁要是敢依仗官身为非作歹的,你们大可以去都察院的举报处去举报。”

说到这里,他不再管掌柜,换了个和缓的面色对徐霞客道:“带上你的行李,随本官走走。”

钟进卫说完后,又转身对身边的艾能奇道:“你和定国共骑一匹吧。”

钟进卫的一连串吩咐,都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地气势,也没人敢违背。

徐霞客看着情形,就知道钟进卫对他没恶意。因此背起一边的一个篓子,然后对钟进卫作揖道:“多谢大人垫资之情,草民走路即可。”

于长俭这时已走到前面,问清了徐霞客的欠资,数了几张大明九思宝钞给掌柜。然后刚好听到徐霞客的说话,就在一边道:“侯爷让你骑就骑,休得罗嗦。”

徐霞客一听,只好再次作揖道谢,然后轻松翻身上马。

钟进卫见此就一带缰绳,继续往紫禁城而去,不过走得没有之前那么急了。

待钟进卫的护卫一撤,那些刚才还躲在一边的闲人一下又围住了掌柜,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掌柜看着钟进卫一行人的背影,忽然一拍自己的脑袋瓜子,然后大声道:“我想起来了,由东厂番役当护卫的朝廷侯爵,就只有一个人有此荣誉。”

他刚才身在局中,太过紧张,一下忘记了。否则以他是客栈掌柜身份,这消息听得多了,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中兴侯的大致情况。

人群中有人也猜到了,喊出了声:“中兴侯?”

“对对对,就是中兴侯。你们知道刚才他老人家对我说什么么?”掌柜一脸兴奋地道。

“说什么?”围观的人马上静了下来,等待掌柜回答。

“他老人家说谁要是敢依仗官身为非作歹,就去都察院的举报处告官。”掌柜大声地说道。

他实在太过惊讶,中兴侯竟然会说出这个话。

“啊,中兴侯果然是好人啊!”围观人群中不少人大声赞叹道。

有个嗓门比较大的大嫂级别的妇女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废话,要不怎么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呢,就是救民于水火来的。”

她刚说完,有个年纪大点的老头不同意了,他摇头道:“你们别幼稚了,什么年代民告官有好下场了?”

“哎,你还别说,上次那个票号的苦主还不就去都察院的举报处告了么?”老头边上的一个年轻人马上举例子反驳道。

“。。。。。。”

一群人大概没事干,就在悦来客栈门口开始争辩起来。

他们争辩的事情,大多都是钟进卫捣腾出来的。但此时这位“罪魁祸首”却一点都不知道他搞出来的那些事情,被一群京师闲人在议论纷纷。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徐霞客身上,只听他问跟在他身后半个马头的徐霞客道:“你还一直在游山玩水么?”

“草民喜欢读书,书看得多了,就想出去走走,看看天下是不是如同书上所说。”徐霞客没有一般百姓那种见到大官就腿软的心态,保持着从容回答钟进卫道。

钟进卫在心中暗赞了一句,不愧是走南闯北的人。他继续和徐霞客聊道:“怎么样,很苦吧?”

徐霞客不知道为什么钟进卫问他这些,不过他还是据实回答道:“不瞒大人,如果没有毅力,还真不行。”

“你那游记写了没有?”钟进卫惦记着徐霞客赖以成名的作品。

徐霞客一听,从怀中掏出一卷书册道:“草民刚好写了一卷出来。”

钟进卫听了,就伸手要了过来,就在马背上随便翻了翻看看。

这字迹就不用说了,胜钟进卫百倍不止。并且其文学造诣就这么随便翻翻,也能知道颇为不俗。

钟进卫看着看着,忽然心中一动,联系其今日进宫的事情,这徐霞客说不得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他有选择性地问了徐霞客一些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全都符合他心中对大明出使西方的使者要求。

钟进卫特意转头上下打量了下徐霞客的身体和精神面貌,然后问道:“如果有一个地方与你所见过的地方都不一样,但是路途不但艰险还很遥远,你会不会去?”

出使西洋,乃是万里之外的地方,如果没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任务就不可能会被出色完成。因此,钟进卫就有这么一问。

徐霞客的回答,很符合钟进卫心中的印象:“草民这些年走过大明的东南西北,早已视荆棘为坦途。”

钟进卫一听,勒住了马,转身面对徐霞客,面色肃穆地问道:“假如朝廷交给你一件差事,让你前往西洋,替朝廷收集一些书籍和工匠回来,你愿不愿意前往?”

“啊,什么,大人是说让草民前往西洋?草民求之不得。”徐霞客此时终于不淡定了,露出一脸的惊喜反问钟进卫道。

他一直想去海外看看,但因为家境并不富裕,想去而不得行。没想钟进卫此时提出来,却恰好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又如何不喜呢!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把明三藏要做的事情一一说给徐霞客听,让他自己先掂量能不能完成任务。

听钟进卫说得郑重,徐霞客的脸色也严肃起来,等钟进卫说完后,他认真地思考了会,才回答道:“请大人放心,草民定能完成朝廷的差事。”

此时已差不多走到午门了,钟进卫就对徐霞客道:“好,你在此等着,说不定皇上会召你觐见。”

说完之后,钟进卫准备过午门了。但此时却听到徐霞客喊住了他:“侯爷!”

钟进卫转头看向徐霞客,有点不明白地问道:“何事?”

“您何以知道贱号的?”

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鲜局势

“你猜?”

钟进卫依旧用出了无敌赖皮大杀招,秒杀一切问类似这种问题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这招除了不能对付崇祯皇帝之外,其他人都是无解的,而崇祯皇帝则绝对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崇祯皇帝在听到钟进卫所提出的有关出使欧洲的建议后,连连称善,如果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可以拿来用,那是最好的。还有工匠什么的,如果能来大明,也就不会受制于那些传教士,受制于澳门那些佛郎机人了。

他招来首辅温体仁、工部尚书徐光启、礼部尚书何如宠来商议此事,并对徐霞客进行了面试,一切觉得可以后便马上开始启动这一计划。

西洋离大明太远了,这事早做早好。等以后要是和西洋人交恶了,基本就没法做这事了。

因为钟进卫的建议,使大明对西方宗教进行打压,再加上大明对西方的步步压迫和最终的全面开战,以致在钟进卫死后若干年,他在东方被神话,但在西方却被妖魔化了。

京师的传教士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突然被告知要禁止他们传教并遣送出境,一下就懵了。

他们连忙去求助他们可能会得到帮助的一切力量,企图改变皇帝的决定。这些反应都在朝廷的预估之内,事情沿着计划往前走。

而在朝鲜半岛,建虏也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被神出鬼没地明军连连袭击。

原本建虏还不是亲自上阵收粮,都是在各大城市压迫朝鲜官员交足粮食。

可先前收集起来的粮食却被卢象升中途打劫,根本就没能运回辽东建虏窝里。

在奴酋皇太极传话给朝鲜的莽古尔泰后,他虽对皇太极推卸责任大为不满,却也不得不加重了收刮朝鲜粮食的手段,派出了自己的军队随同朝鲜军一起去地方上征收粮食。

这建虏一放出来,哪会文明执法!

“请问,你家粮食有多么,能不能匀一点出来给我们大金救救命啊?”

“按照大金和你们朝鲜的协议,你们应该挤出一些粮食进贡给大金国的,请务必遵守。”

“。。。。。。”

类似这样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他们直接监督着朝鲜军队一到地方上,就打砸抢,顺带着不只是粮食,只要有点值钱的,统统捞走。

甚至是女人,只要看中的,不是当场解决,就是抢回去享受一把。谁要是敢反对,直接杀了了事。

有的朝鲜军队在这个过程中,为非作歹,趁机发泄着他们心中的阴暗一面。

当然,也有的朝鲜军队,对此敢怒不敢言。虽是乖乖地执行建虏的命令,却也没有再多祸害自己的同胞。

只有很少一部分朝鲜军队,无法忍受这种对付自己同胞的手段,拒绝配合。这些人不被建虏屠杀,就只能逃亡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逃到山上当起了义军,开始反抗建虏和朝鲜官府。

但到后来,这类人更多的则和朝鲜老百姓一起,逃亡到大明控制的各个海岛,以寻求庇护。

因为被卢象升放回的那些押送粮食的朝鲜军队,把明军如摧枯拉朽般打败建虏的消息传回了朝鲜国内。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又夸大了明军的力量,使得朝鲜军民对曾经的宗主**队一下又充满了信心。

这些朝鲜军民逃到登莱明军控制的海岛上后,也把有关建虏的情报都报告给了各处明军统领,消息就因此汇总到了登莱巡抚卢象升处。

卢象升当即大喜,决定出兵打击分散了力量的建虏,顺便可以练练军队,鼓舞士气,扬我大明军威。

这日午后,三四百建虏监督着朝鲜军队刚从各村庄收集了粮食,在回铁山的路上。

他们一点都没意识到,前面路边的山上早已埋伏着明军,等候他们多时了。

现在的明军在朝鲜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