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宫香玉传-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明白,方才所见那灯谜正是出自家人之手笔,可惜不是天佑所意,欲哭无泪私谓小莺道:“姐姐,可来无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知家里亲人过得安好,我此来非为尔主人而来,特为看你而来。今夜匆匆,不能畅叙,哪日我亲自回家再和你长谈。”

    她低声叹息,紧搂我在怀里,三分感愧七分柔情唤我:“红玉,你可知姐姐多么想念你。”

    “我何尝不是,姐,我只知自命不好,让家父祖母亲人担心,可入侯门深似海,不是随心所欲就能使唤一切唉,你先回家替我转达一切可好,不容为我劳心。”我心之蔚然,心中有许多委屈向之倾诉。

玉生香(二十六)() 
香翻蝶翅花心碎,娇啭莺声柳眼羞

    红紫痴迷春不管,迎风醉态欲魂销

    长叹一声,微微提起脚边微长的裙摆,侧身坐于房内的红木椅。椅面冰凉的寒意由臀部传至全身,兴许心凉泪往心里流。

    “妹妹,你不仅相貌美若天仙,而忍耐与才智更是胜人一筹。何必叹息,能进书院为才人是福气。我信无论在何处,精通诗书,贤德温顺,可为书院增添祥和之气。也许皇后娘娘看中的必定是你天性善良。发自内心赏识你。”堂姐曹佳氏嘴角轻轻勾起,温和地笑了笑。

    我掩唇笑道:“姐姐,在众多目光中,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有一事一窍不通,不妨请教。汝在平郡王府不好好呆着,为何你隐姓埋名,起小名小莺身在此处?”

    只见她勾起一抹苦笑,如此伤痛沧桑,似乎藏着失望之色。

    “实不相瞒,我本借着小莺之名为皇后娘娘濡染目耳,放眼当地官员作风,看看百姓生活状况。闲来无事,做女官也为了解闷。”曹佳氏澹澹一笑。

    言讫又与曹佳氏闲话一回,又听她唱了几个小曲,临别之际,她从包袱中取出一条衣料,递给我,我展开来看,粉芙蓉的缎子、水白纹锦、碧色浅暗菊竹叶锦缎、翠桃朵花蜀锦、鸟衔瑞花锦、宝照大花锦。

    她见我不解,遂笑道:“你在园中已久,久不出户,无衣可添,少不得要送些衣物防寒作礼物,可惜平郡王府里的绣娘手工不好,只能劳烦我亲自动手了。”

    她说得客气而自然,我心头且悲且喜,轻易不敢相信,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问道:“姐姐,我万万不曾料到你居然会亲手做出如此”

    她眸光中有温润的光彩,淡云风轻笑着说道“作为自家人,不必礼让客气,自然是姐妹做的衣裳最贴身最合心。我自愧不如,你入书院之后都未买过一件像样的衣裳,若能穿上我亲手做的衣裳,自然比什么都好。”

    我感念不已,担惊受怕此衣裳为贡品。迟疑道:“可是每家王府公卿送去那么多衣裳做贺礼,我一个卑微的才人能穿得到这甚好的衣裳,起步糟蹋?”

    她语气肯定而随和,像饱含秋昔暖日柔软的风,“这个你且放心,是我亲手做的,若是皇室贡品,手工面料你是可知。”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夜,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共享一份难忘的温馨。

    路上端柔格格趣味盎然,笑着说:“今夜是我一生当中最怡然自得的时光,纯粹惬意的舒心,若每一日都能保持好心情,无忧无虑,那是幽静的隐逸生活。”

    淑慎公主只是笑了笑,“安适如常,悠闲自得,何人能做到如此?也只是一时之兴,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时候,而幸福每时每刻就在你的身边,就看你怎么去享受。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觉,简单而朴实,而想要得到幸福也并不是件难事,难的是如何不把幸福忽略掉。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有一点点伸出手的力气和勇气,就完全可以抓住想要的幸福。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缺乏这种勇气,总是梦想幸福会从天而降,落在自己头上,总是在等待中期盼幸福的降临,今夜兴许就是幸福。”

    我轻声一笑道:“姐姐妹妹说得是,小女听后深有感会。”

    和硕和惠公主上前紧紧拉住我和其余姐妹的手,板了脸孔微笑道:“不就是幸福,何必扯出一大段道理,是别的女子兴许头昏眼花了。”

    一路谈谈说说,其时月色虽好,街上人际渐稀。快要到各自闺房之时,隐约中心里感到不知觉疼惜,如有一件不好之事挂在心头,不然,汇芳书院总管桃红上气不接下气跑来我面前,头也不抬,只利落抛下一句话:“大事不好,皇后娘娘大渐弥留,生命垂危。宫中正告急。”

    我张口结舌,半晌神情已经转为肃然,道:“遭逢若此,良可悲叹。缘起缘灭,缘浓缘淡,桃红生老病死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的珍稀那短暂的时光。唉,但不知熟否入宫面见皇后娘娘。”

    桃红皱起了眉头,伤感安慰道:“爱妹安心静俟,勿悲伤玉体,至于入宫之事你可知无懿旨不能擅自行事,还是静观其变吧。”

    话说雍正帝因乌拉那拉氏卧病不起,心下慌乱,次早忙召御医来看。御医看了,奏道:“娘娘气虚脉弱,加以惊悸不安,乃膏盲之症,十分可忧!臣不敢保完全。”雍正帝听了大惊,再召别医,个个俱如此说。慌得雍正帝寸心就如野鹿一般,在胸中只是乱撞,对沧桑不已的乌拉那拉氏说道:“皇后汝不能回生,朕定当哭死矣!”乌拉那拉感激涕零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说道:“人生在世乱难觅、知己难求,今生能有你相伴,我已知足,今后就算是随波逐流,只要是在前进就好,别哭泣,你把我当成一面风筝,要么把我折好带回家,要么把它撕碎;,不要用一根情丝拴着我,让我心伤!”

    乌拉那拉氏再三安慰。又捱了到几个时辰,真是个天下再也无不死药,世间哪有返魂香!乌拉那拉氏竟奄然而逝。后人有诗悲之:

    寒山寂已暮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

    玉辇终辞宴承宠,掌宫六院慈悲怀

玉生香(二十七)() 
哀离失怙德何报,天上人间两陌路

    死生契阔各凄凉,恸到无声更断肠

    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孝敬皇后崩。

    翊坤宫内外到处是银装素裹,哀悼乌拉那拉氏的殡天。

    素色宫殿,黑夜中略加冷清,惨白月儿躲藏在屋檐后,若隐若现,如倾诉哀叹这悲伤。

    金丝楠木梓宫奉安宫中,正殿设几筵,建丹旐门外右旁。首亲王讫骑都尉,公主、福晋、命妇咸集。世祖率众成服,初祭、大祭、绎祭、月祭、百日等祭,与大丧礼同。

    雍正帝非常悲痛,肝胆欲裂泣声说:“皇后自垂髫之年,奉父皇之命,在我当亲王的时候,便嫁给我了。婚后四十余年,夫妻感情相融,她为人极好,孝顺恭敬,四十年如—日。”

    虽然刚刚大病初愈,身体虚弱,要亲临合殓,大臣们怕他触景增悲,非摄养所宜,纷纷谏止,雍正帝只好服从。

    次日,弘历朝夕侍。及大渐,废餐辍寐。至是截发成服,躃踊哀号,水浆不入,近侍感泣。日尚三食,王公大臣二次番哭。停嫁娶,辍音乐,军民摘冠缨,命妇去装饰。

    二日,入直官摘冠缨,服缟素。五日颁诏,文武官素服泣迎,入公署三跪九拜,听宣举哀,行礼如初。朝夕哭临三日,服白布,军民男女素服如京师。

    出灵那天,先用几十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

    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是几十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有千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每班有几百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紫禁到陵地,沿途几万里,第段距离还要搭设芦殿,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芦殿也是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

    离别的感伤,在轻淡的日暮熹微下寂静空旷,沿途送葬的百姓纷纷欲断魂,哭声恸天,哀声遍野。乌鸦奚落在枯萎朽木枝头叫唤哀怜。紫禁悄声无息,哀伤的挽歌不断四处游荡。

    沿途人山人海大有万人空巷之势,虽为才人的我只能被官兵拦截在外,望尘不及的声势浩大场面是难得一见。前呼后拥的皇亲国戚随后哭丧,每人垂头默默往前走,心情像来临之前的天空,阴阴沉沉的,带着些潮湿。

    仁厚道德的皇后突然逝去,是这个世间最难以承受的事,想到这儿,我的心放佛被针狠狠刺了一下,若似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捂住心口,却不知这疼的原有。

    她的笑容清晰历历在目,雍正帝每夜里浮现那难忘的身影,和蔼亲切的声线,日夜叮嘱寒暄依深余留在心底。

    深知要温暖一个男人的心,首先应温暖他的胃。她对于妃嫔宫人厚待无妒忌之心,爱惜天下百姓,对于贫苦家庭乐于行善施助。在这个纷绕的世俗后宫中,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岂不是高深境界。

    夜深,雍正帝呆望着书桌上的烛火,思念着往日过去乌拉那拉氏对他如此体贴入微的点点滴滴,在那颤抖摇曳的微微烛光中,仿若看到皇后挑起熄灭的烛芯的模样,想要伸手触摸,但依然是迷幻的人影。

    孝敬皇后一去不复返,雍正帝再也听不到耳熟温柔的深情关怀之声,再也看不到她那笑颜如玉的花容了。一切流水消逝,曾日的欢声笑语,秉烛夜谈,换成了如今的独自面对烛光落泪,彼时芳景,乃是虚无一人,无可奈何花落去。

    雍正帝对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也是无心再批阅,心底便会突然涌起一种浅浅的,却让人有些心疼、甚至刹那窒息的悲伤。来回踱步,昏昏醉梦,想从无边的思念脱离出来。

    又一阵晚风吹过,是昆明湖的潮汐在低吟,还是圆明园的松涛在呼唤?原来那是千万株大叶杨,看见了萤火虫在它们身边翩翩起舞,舞姿分外轻柔动人。

    后宫的宫女们更是念她的好,曾作歌以示纪念,歌曰:“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玉生香(二十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过后,紫禁已是寒气袭人。往日里喧闹异常的圆明园如今车少人稀,更显得萧瑟冷清。

    我的心头也笼罩着一层愁云惨雾。对于过逝的孝敬皇后,深感歉意。离伤的痛觉,终于体会到了五内俱焚的痛楚,只盼落崖的感觉在嘭然落地声中结束!

    然汇芳书院早已闭门谢客,朝夕与端柔格格在暖阁里品诗论文、饮酒对弈,或赋新词,或唱名曲,于绿窗红烛之下极尽人间之乐事。

    话说后宫之中几日无主,而后宫地位最高的是熹贵妃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之女,其母家较贫,没有受过教育。13岁时便进入雍正帝潜邸。

    虽文韬武略及不上其余妃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