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朝的小麦一般不是春种秋收,就是冬种夏收,生长周期要比欧洲小麦要短很多。其实这也不奇怪,华夏人很早就施加粪肥,并使用草木灰。而草木灰,就是低级的钾肥。虽然不如马林的钾盐纯度高,数量大,但是,也算是钾肥,也能促进小麦提前成熟。一代代地改良下来,自然比欧洲小麦的收获期短很多了。

    马林只要派船队去东方,和大明接触上,什么小麦种子啊,丝绸啊,瓷器啊,只要给钱,应有尽有。而且,马林也不担心明朝不接纳他。只要甩出红薯这种大杀器,不信明朝不跪。

    亩产两千斤的红薯,能够让满清弄出个盛世出来,也能让明朝爽一爽。没准,明末的灾难也能挺过去。毕竟,红薯的亩产,可是稻麦的十几二十倍啊。只要有粮食吃,鬼才肯造反呢。

    现在,马林就等着巴拿马那边的好消息了。一旦高拉德在巴拿马那边站稳脚跟,并靠着黑叔叔们砍树开辟出通往太平洋沿岸的道路,马林就会马上派出修路工程师和大量的水泥,去巴拿马那边,指导和监督那些黑奴修水泥路。一旦加勒比海通往太平洋沿岸的水泥路修好,前往大明的贸易航线就可以开辟了。

    不过,修路是个大工程,需要的人手也多。但马林并不打算从本土派太多的施工人员过去,而是只打算派一批施工工程人员,去指导那些黑叔叔修路。

    毕竟,巴拿马当地的毒虫毒蚊太可怕了,派太多本土工人去,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死亡。而那些黑叔叔则不同,他们习惯了热带雨林的气候,对热带地区的毒蚊毒虫也有些免疫能力了。

    马林派少部分施工工程人员过去,还能够靠着提供驱蚊花露水,保住他们的命。若是派太多人过去,驱蚊花露水不一定够用。

    只是,这样一来,那边黑奴就嫌少了点

    于是,马林想了想,决定再次派人去葡萄牙,找科英布拉公爵豪尔赫。德。伦卡斯特雷,向其下一个5000黑奴的大订单。单价嘛,老价格,还是40金币一个。而且,只要青壮男子。

    这可是一个20万金币的超级大单,科英布拉公爵的领地,抛开非洲贸易不算,一年领地产出收益,都未必有这么多。所以,马林完全不担心科英布拉公爵不接这个单子。他只是担忧,这5000黑奴啥时候能到位

    毕竟,葡萄牙人也是需要向非洲那些黑人酋长们下订单的,指望他们打败对手,抓到足够的俘虏。而且,那些俘虏还得调教好。不然,不听话的黑叔叔可不好。要是伤害到买主,很伤信誉的。

    所以,为了提高效率,马林直接在心里建议科英布拉公爵——别傻等着别人自己发动战争。如有必要,完全可以出钱怂恿那些强大的黑人部族,主动去攻击那些弱小的部族,抓取足够的黑奴

    这种招数,在之后的非洲很常见,葡萄牙殖民者玩得也很溜。但是,现在才1505年,葡萄牙的黑奴贸易其实也刚刚起步,还处于等着非洲酋长们主动送货的阶段,还没有发展到怂恿那些合作的酋长主动开战的地步。所以,马林在心中提前给科英布拉公爵支招,也好让其早点凑够5000黑奴。不然,天知道巴拿马的道路啥时候才能修好。

    当然,光指望黑叔叔也是不够的。马林决定双管齐下,用同样的招数,对付巴拿马当地的印第安人。

    比如,拉拢某个强大的印第安部族,用让他们感兴趣的货物,交换奴隶,诱惑那些当地的印第安部族发动部族战争,为修路工地提供一些印第安奴隶。

    这些巴拿马本地的印第安人,不用说,肯定很适应当地的气候,不会因为水土不服得病而死。

    虽然说,印第安人干活,肯定不如黑人。但是,终究也是有劳动能力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这条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水泥路,也能早一天完工。而马林,也能尽早地打通通往大明的太平洋贸易航线

第549章 换个思路() 
仔细想想,马林觉得,早日打通大明的航线,是非常有必要的。生长周期更短的小麦不用讲,这个是必须的。还有,产崽多、生长快的太湖猪,也是马林需要的。

    另外,茶叶马林也很需要。欧洲贵族多半都是肉食动物,饮食油腻,正需要茶来清油解腻。而且,马林搞的英式奶茶,也就是加蔗糖和牛奶,简单但又好喝,适合各类人群的口味。而且,还能搭配蔗糖的销售,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丝绸和瓷器什么的,虽然不是迫切需要的,但是,架不住欧洲人喜欢啊。只要运回来,就能赚大钱。

    马林唯一担心的,就是欧洲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金银,用来购买大明的丝绸和瓷器等高级消费品。要知道,欧洲没有什么货物是大明急需的。所以,想要从明朝购买丝绸和瓷器,必须花真金白银,而且是出大价钱。

    马林虽然想出了用香水来打开大明市场的办法,但是,香水的产量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在和大明的贸易里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入超,还得想别的办法。

    当初,英国人解决这个办法,是采用了邪恶的贩卖鸦一片的办法。但马林肯定不会如此做,而且,大明不是满清,也不可能纵容外国如此做。

    所以,马林把主意打到了日本的头上。巧得很,日本现在恰好陷入了村长战国时代,国内一片混乱。而大名鼎鼎的石见银山,尚未得到开发。

    马林的打算是,趁着日本内乱时机,趁机派兵攻占石见国的石见银山。至于日本战国的那些村长?马林相信,只要有几千火枪手,就足以守住石见银山。

    别看小鬼子的武士武艺不错,能去明朝东南沿海祸害,但那没啥卵用,因为,“功夫再好,一枪撂倒”

    即使是“我要打十个”的叶问,面对小鬼子的三八大盖枪,也不得不低头认怂。否则,再好的功夫,也是被一枪崩掉的命。

    若是近战了,那些火枪手肯定打不过那些日本武士。可是,火枪手的作用,就是不让对方靠近的。面对排枪,武功再高也是白搭。若是能修建起城堡城墙,几千火枪手,足以抵挡数万武士的攻击,而且稳占上风。毕竟,火枪手最是擅长防守

    只要开发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石见银山,马林就不缺白银了。而在大明,白银稀缺,价值很高。到时候,马林就可以花鬼子的白银,去大明购买自己想要的货物,而且还能有大量的积余。到时候,自己麾下的商船,不但能运回大量的丝绸、瓷器,还能运回大量产自日本的白银,以满足欧洲铸币的需要。

    另外,日本的铜矿也很丰富,明朝后期开始,日本铜开始成为日本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由日本的朱印船和荷兰人的商船,销往各地。如果说瑞典的法一伦铜矿出产的铜,使得欧洲铜价第一次大跌的话,日本铜由荷兰商人带回欧洲,则造成了欧洲铜价的第二次大跌。从此,欧洲铜价渐渐降低,逐渐接近东方水平,不再高昂。

    当然了,日本的黄金,产量也是很惊人的。比如,佐渡岛的黄金,和鹿儿岛的黄金,储量也是很大的,都有几百吨。只不过,鹿儿岛的那个菱刈金矿,处于日本最强大的萨摩藩的控制下,比佐渡岛夺取的难度大多了。但菱刈金矿也有其优势,那就是,这个金矿的含金量很高,达到了惊人的80克每吨(矿石)的惊人含量。而后世十大金矿之首的印尼格拉斯伯格金矿,矿石含金量,仅有0。703克每吨。二者含金量的差别,达到了惊人的113倍。这样大的含金量差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开采成本的巨大差异!另外,开采菱刈金矿,付出相等的劳动力的情况下,开采格拉斯伯格金矿年产黄金一吨的话,菱刈金矿可以达到113吨

    所以,对于眼下较低的开采工艺的情况,开采菱刈金矿这样的超级富矿,生产效率明显要大很多。一般金矿,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年产黄金也许只有一两吨,但菱刈金矿可以做到在付出较少劳动力的情况下,同样达到年产黄金一两吨的水平,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是指菱刈金矿地下的那条富矿。事实上,菱刈金矿有两个金矿。一个是地表的金矿,是个普通金矿,含金量不高。而地下的那个菱刈金矿,才是真正的超级富矿。只要找到那个地表矿,完全可以往下继续打洞勘探,找到那个地下富矿。

    至于萨摩藩是个强大的诸侯国,实际上马林也是多虑了。马林印象中那个强大的萨摩藩,其实是海上贸易展开后,那个萨摩藩。自从朱印船贸易和同荷兰人贸易开始后,萨摩藩靠着地处日本最东南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海上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成为当时日本最有钱的藩国之一。但是,那是以后,朱印船贸易要到1592年才开始呢。现在的萨摩藩,不过是一个土地面积稍大点的村长级藩国,经济主要靠打渔为主,强哥鬼。马林想了想,觉得自己多派几千人过去,征服萨摩藩也不难啊

    只不过,经营日本,痛殴那些日本村长们,也得等巴拿马的那条水泥路修好啊。不然,交通也不太方便马林苦恼地抓了抓头发

    吃午饭的时候,马林一直在想事情,不小心把自己的黄金食盘打翻了。于是,仆人帮马林又换了一份食物。但是,这忽然给了马林无限的灵感

    “换一份食物换”马林喃喃道。过了一会儿,马林忽然一拍大腿,道:

    “对啊,我换个思路试试!”

    然后,他推开食盘,匆匆赶回办公室思考新方法了

    之前,马林受限于巴拿马那条路,总觉得要等到巴拿马的那条路修好了,才能进行大航海。但是,以这个年代的技术,想在巴拿马地区,砍伐森林,并修建好一条长达六七十公里的水泥路,估计没有两年是搞不定的,也许时间更长。

    但是,真要等个两年,马林觉得,黄花菜都要凉了。

    而且,不管怎么说,即使修好了巴拿马的那条横穿地峡的水泥路,并在后世巴拿马城那边兴建一个港口,也需要把船只从大西洋上,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然后北上,抵达巴拿马城啊!

    所以,无论如何,派船队向南,并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这个过程都是无法避免的。

    既然如此,迟行动不如早行动。马林决定——年后抽个时间,派哥伦布率领船队沿着南美大陆东海岸南下,直达麦哲伦海峡,然后向西,绕到南美大陆西海岸。接着,一路向北,朝着巴拿马方向前进

    不过,在中途,马林打算在智利海岸线上,找一个大河的出海口,建立一个中转的港口。这个港口,以后会成为马林麾下船只的中转港口,同时,也是开发智利硝石的淡水补给基地。

    马林可是知道的,智利硝石的出海口伊基克,那边几百年不下雨,淡水也依赖外界用船送过来。

    所以,想要开发智利沙漠里的硝石,先要在智利中部地区,找一个淡水补给基地。然后,用木桶装载大量的淡水,经过加热和密封的处理后,可以保存几个月不坏了,再送往伊基克,给伊基克和内陆的硝石矿提供足够的淡水。

    而在得到这个中转港口后,船只也可以继续北上,去寻找巴拿马城的所在。这样,就不用傻等巴拿马的那条水泥路完工了。

    甚至,在水泥路完工前,马林就可以派船队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