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在水泥路完工前,马林就可以派船队先行抵达巴拿马城的位置,兴建港口和城堡。等到水泥路铺好了,港口和城堡也差不多建成了。然后,就可以直接以巴拿马城为基地,展开新的向西的大航海,直接去寻找大明和日本的航线了

第550章 觊觎日本人口() 
即使巴拿马地峡的那条水泥路没有修好,只要太平洋一侧的巴拿马城的城堡和港口修好,马林也打算直接派船队去寻找通往大明和日本的航线了。

    尤其是日本,马林不但觊觎日本的金银铜矿,还觊觎日本的人口

    是的,马林觊觎日本的人口!因为,日本的农民,虽然没有非洲老黑那么强壮,但干活能力,却远不是老黑所能比的。

    为何?因为日本的农民,比非洲老黑多带了个脑子

    虽然讨厌后世的鬼子,但马林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和华人一样,也是一个吃苦耐劳,并且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的农夫,也许个子矮小,但农业技能,要爆老黑几条街。带日本农夫干活,比带老黑干活,效率要更高。

    而且,日本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服从性好。这一点,老黑到了21世纪都不具备。

    老黑干活爱偷懒,爱逃跑,管理起来很是麻烦。不像日本农夫,估计比华夏农夫都要好管理些。毕竟,华夏农夫还有农民起义的传统,而日本农夫,好像比较老实啊

    马林打算,打通日本航线后,直接在日本贩卖人口,到巴拿马去垦荒,并帮忙修路。以日本农夫的服从性,估计管理起来要比老黑轻松得多。

    而且,现在想在日本贩卖农奴,也不是很难。为啥?因为日本现在正处于村长混战时期啊

    村长战国时期,什么最珍贵?当然是铁器!日本不产铁,打造武士刀所需的铁,多半从福建那边走私而来,称为闽铁。然后,再由日本的铁匠,千锤百锻成大名鼎鼎的倭刀,也就是武士刀。

    而且,日本的村长之战,以武士为主战力量。所以,需要的武士刀很多。自然地,需要的铁料也多。

    所以,马林只要让商船运大批铁料过去,保管那些村长们会前来抢购。或者,试图来抢劫因为,不是每个村长大名都有钱购买的

    但这不是问题呀,马林可以不收钱,改为收人

    没钱是吧?还想买铁料?没问题,去拿农民来换呀!什么?你舍不得治下的百姓?也没问题,舍不得自己的农民,你不会去别的村抢啊?抢来别的村的农民,一样换铁料

    而且,马林还打算向日本的那些村长大名们,推销铠甲。当然,不是什么欧式板甲。以那个年代日本人的身高和体力,真给他们穿一套50斤重的板甲,武士老爷也得被压趴下。

    所以,马林的打算,是从大明招募一些工匠,也从大明购买闽铁,直接在台湾岛上打造明朝式样的铠甲,然后,高价卖给日本的村长大名们。至于代价,就是拿抢来的农夫换

    然后,马林的商船,再把那些交易来年的日本农夫,运往巴拿马,负责修路以及伐木垦荒。

    至于日本人是不是适应巴拿马的气候,被毒虫毒蚊咬了会不会死,那个马林没考虑过,也不在乎。

    反正,日本的人口很多,死了一批,再去用铁料和铠甲换另一批去填坑呗。总有生命力顽强的日本农夫会在巴拿马活下来的

    马林忽然发现——利用日本农夫去开垦美洲热带地区,貌似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个年代,日本内战不休,国内一片混乱,经济崩溃。偌大的日本列岛,大概也就剩下人多了。马林记得,上辈子看过一篇帖子,上面说1500年世界人口排名,日本竟然排在世界第三,人口为1700万,比法国还多200万。至于英格兰的300万不到,连日本的零头都比不上。整个神罗帝国,也差不多只有一千多万人,完全和日本没法比。

    所以,马林就算从日本拉走几万农奴,也对日本影响不是特别大。而且,日本农夫服从性好,农业技能也完爆老黑,的确是非常优秀的农业奴隶。而且,死了马林也不心疼

    另外,开采智利硝石,马林也打算从日本弄些农夫去开采。虽然那边条件恶劣,极度缺乏淡水,但马林不在乎。还是那个原因——死几个日本农夫,他不心疼

    当然,马林也不是变态,不会虐待那些日本农夫。该给的食物和淡水,还是会给的。只不过,能不能适应当地气候,能不能活下来,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另外,马林还打算在日本雇佣一批落魄的武士当雇佣兵。雇佣他们干什么呢?当然是帮忙在台湾岛征服那些山民啊

    马林看中了台湾岛的金瓜石金矿,以及肥沃的土壤,和茂密的森林。只是,台湾岛的亚热带气候,马林派过去的欧洲雇佣兵未必适应。

    也许,让手持火枪的欧洲雇佣兵对付沿海的平埔族土著,还没啥大问题。但对付山区密林里的高山族,那就成问题了。所以,雇佣一些日本穷武士,让他们当炮灰,去帮忙征服台岛的土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此外,利用那些穷日本武士,去征服菲律宾,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反正,那些菲律宾土著,肯定是打不过武艺在身的日本武士的。而那些武艺高强的日本武士,却又不是手持火枪的德意志战士的对手。毕竟,任你武功再高,我一枪就能把你撂倒

    这样,马林就可以利用少量的欧洲雇佣兵,驱使雇佣来的日本落魄武士,完成对台岛和菲律宾的占领和统治。

    之后,再在菲律宾掳掠当地人口,也送往美洲,和日本农夫搅合在一起,让日本农夫指导那些不开化的菲律宾蛮人农业技术。同样地,让他们和日本人相互通婚,混淆血脉。如此,也不至于以后日本人在底层做大。他们连自己的种族都说不清了,还谈什么独立思想和反抗?或者,也可以让他们和印第安人杂交一下

    只要以后那些日本奴隶的血脉被弄驳杂了,使得他们无法形成统一的民族、语言和文化,他们就很难组织起统一的反抗阵线。

    到时候,德意志殖民者只需要天天练武和练习火枪射击技术,随时准备镇压奴隶的反抗就行了。而那些来自日本和东南亚的奴隶,则负责辛勤耕耘农田

    当然,马林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一旦农业机械被研发出来,不需要那么多农奴了。那些来自日本和东南亚的农奴后代们,将会被集中移民到指定的区域,比如加勒比海上的热带岛屿,或哥伦比亚你等地。至少,精华的北美大陆地区不会留他们。这样,也能够避免以后出现各种社会民族矛盾

第551章 发现铅锌矿() 
当然,这个时代,不只是日本人口比较多。其实,印尼的人口也很多。马林记得那个1500年世界人口排名上,印尼也有775万人口,排世界第八。而同期的墨西哥,偌大的面积,却只有500万人。

    而且,印尼的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爪哇岛。主要是,爪哇岛是一个稻米生产基地。虽然爪哇岛只有12。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比英格兰还小。但是,靠着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使得爪哇岛上的人口,多达数百万。

    说起来,此时最适合开垦古巴等加勒比海上的热带岛屿,包括巴拿马等地的农奴,其实是爪哇岛的爪哇人。因为,爪哇岛的气候,和加勒比海热带岛屿基本差不多。把爪哇岛的农奴抓过来,还是很适合当地的气候的。

    并且,爪哇人和日本人一个德行,都属于服从强者,但喜欢欺负弱者的贱属性。

    所以,把日本农夫和爪哇农夫放到一起,估计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两个民族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面对一样地位的对方,双方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也许,以后的殖民中,可以故意挑起治下的日本农奴和爪哇农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敌视和争斗。只好控制好了,也许可以保证德意志人的长久统治

    至于菲律宾人,其实这个时代还处于野蛮时代,和日本人及爪哇人差得太远。至少,日本和爪哇岛上的几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而菲律宾诸岛上,除了西南海域上有个苏禄小国外,吕宋岛上,甚至还没有一个文明的国家,只有一些松散的部族联盟。

    而且,以后荷兰殖民帝国,爪哇岛就是他们的统治核心,地位高于香料群岛。因为,爪哇岛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可以为荷兰殖民者,提供大量的赋税。而且,爪哇岛上的爪哇人农业技术娴熟,比那些尚未开化的野人要好管理得多。

    唯一的麻烦就是,爪哇岛上的几个国家,貌似都挺强的,打败他们,估计需要不少人。当然,如果能从日本弄来很多日本武士当炮灰,加上强大的火枪火炮,打败当地的小国,应该不是很难。

    只要获得了大量的爪哇人,把他们和日本农奴混杂在一起,并故意挑拨这两个族群的矛盾,会让二者顾不上反抗殖民统治的。另外,再加上使用菲律宾人和印第安人和双方通婚,驳杂他们的血脉,弄乱他们的文化传承,到时候,控制起来就更容易了。

    所以,总的说来,现在打通大明的航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修通巴拿马地峡的水泥路,倒是次要的了。毕竟,那需要很长时间。

    另外,马来西亚这个地方,马林也是很感兴趣的。因为,马来西亚生产锡

    锡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制造青铜大量需要。欧洲锡矿稀少,导致价格很贵。若是能够控制马来西亚的锡矿,倒也是个很不错的殖民项目。

    而且,马林并不厌恶马来西亚。实在不行,可以支援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国(明朝称满刺加国),让他们自己开采。然后,自己再出钱收购。当然,这种收购,是不允许别国插手的,垄断才有足够的利润。

    另外,貌似历史上葡萄牙会在1511年灭了马六甲王国。为了给葡萄牙人添堵,马林打算悄悄支持马六甲,卖点火枪火炮给他们,好让他们抵挡住葡萄牙人的进攻。反正,不能让葡萄牙人顺利控制马六甲海峡就对了。

    就在马林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撰写东方战略的时候,马基雅维利忽然敲门来汇报,说埃姆登港口又回来一艘船,是布雷顿角岛派回来的。船长金森要来亲自向马林汇报布雷顿角岛的情况。

    马林收起计划书,把金森叫了进来,听取汇报

    根据金森的汇报,马林得知,今年布雷顿角岛的粮食并不富余。因为,马林拉了两万多英格兰难民过去。为了安置这些难民,加兰德把多余的粮食都分配给那些英格兰移民了。

    所以,这次加兰德的船,并未带粮食回来,但带回了大量造纸厂生产的纸张。布雷顿角岛北部的造纸厂,因为采用现代工艺,纸张生产效率很高。加上当地有砍不完的树木,可用来造纸。燃煤什么的,也可以轻松从悉尼矿区得到。所以,那边的纸张产量很大。

    另外,根据金森汇报,加兰德派往纽芬兰岛西部港口科纳布鲁克的移民点,发展得也很好。之前,因为科纳布鲁克的石灰石矿被发现,马林干脆把水泥厂迁了过去。目前,科纳布鲁克的水泥厂,已经建好了第一批立窑,已经开始烧制水泥了。等到产能稳定了,就可以对本土大量供应水泥了。

    而让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