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1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昆士兰州热带地区,还是主打瘤牛血统的牛。毕竟,瘤牛的热带地区适应能力最好,连热带雨林都不怕。

    当然,澳洲昆士兰地区的牛,也不是纯血统的印度瘤牛,而是用美国人培养的婆罗门牛和当地的安格斯牛混血,培育出适应热带气候,又肉质不错的婆安格斯牛。澳洲热带地区,基本上都用这种混血牛。

    马林现在手里最多的就是东欧草原牛,耐寒不耐热。他打算引进一批印度瘤牛公牛,和基数很大的东欧草原牛杂交,以求得到类似婆安格斯牛那样的耐热品种。当然,原本的瘤牛种群也尽量扩大。

    至于波斯牛,波斯气候特殊,虽然处于温带,但夏天很热。所以,当地的牛是不怕热的。运到印度,也不容易死。而且,印度虽然热,但纬度其实不高。不像印尼那样,直接就在赤道上了。而且,印度地区似乎不那么潮湿,分旱季雨季,只有雨季,才会阴雨绵绵。这种半潮湿的热带气候,波斯牛应该勉强能够适应。要是换成印尼那种热带雨林气候,波斯牛就完全无法适应了。毕竟,波斯地区是干热,和热带雨林气候完全不用。

    而且,马林还知道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印度人把白色的牛视为神牛。其中,以带驼峰的白色瘤牛被印度人视为神牛。

    马林可不敢觊觎白色的瘤牛,那是人家牛界的“高等种姓”。但是,杂色的瘤牛,还是可以弄来的。大不了,加点钱用波斯牛和他们换。

    除此之外,德拉卡还向马林汇报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印度内部,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白牛文化,是印度地区印度教占主流的地区的文化。在这类地区,想要得到牛很困难。但印度还有伊瑟兰文化区域,这类区域,并不排斥牛的交易甚至输出。甚至,不少印度伊瑟兰信徒还喜欢吃牛肉……当然,他们不敢吃白色瘤牛,怕印度教徒和他们拼命……

    马林盯住的,就是这类伊瑟兰文化区域,打算从该类地区引进印度瘤牛。比如印度西海岸的信德邦、古吉拉特邦和比贾布尔邦,就是伊瑟兰邦国。从这三个邦国引进瘤牛,只要不是白色的,还是比较容易的。更何况,马林还补偿给波斯牛了。

    这年头,印度是四分五裂的。统一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要到1526年才崛起呢。这会儿,莫卧儿帝国第一任皇帝巴布尔,这会儿正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当他的酋长呢。这货要道1519年左右,才会进军印度北部。

    说起来,印度的历史就是个杯具,成天地被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入侵和征服。其中,阿富汗就是印度一个最为重要的苦主。别看阿富汗在21世纪是穷山恶水的小国,可在冷兵器时代,阿富汗那旮旯可是出产凶悍骑兵的地区,经常像关外草原游牧民族入侵关内那样,去印度打秋风。而且,人家可比草原游牧民族狠多了,直接打进印度,当了主人,还把原住民贬为贱民……

    因为中亚游牧民族的一次次入侵,导致印度现在伊瑟兰教的势力很大。其中,最强大的德里苏丹国,就是伊瑟兰教国家。还有富饶的孟加拉国(这会儿孟加拉是富裕国家,不是后世那个穷比国),也是伊瑟兰国家。

    最有趣的是,其中古吉拉特邦和比贾布尔邦,居然还是什叶派的伊瑟兰国家。这两个靠西边沿海的邦国,因为信仰的原因,和波斯的来往也很密切,属于波斯在印度最主要的贸易对象。毕竟,人家信仰相同。

    马林的目标,就对准了这些印度伊瑟兰邦国,打算想尽一切办法从这些有可能卖牛的邦国,引进印度瘤牛。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不止有瘤牛,还有水牛。但只有瘤牛才被印度人尊重和保护,至于水牛,即便是印度教徒也不觉得他们该被保护。当地的伊瑟兰派阿三们,就喜欢吃水牛肉,印度教徒也视而不见。

    但马林看不上水牛,只认瘤牛。所以,他只能从不太重视瘤牛的印度伊瑟兰邦国那边想办法了。

    好在不管是信德邦、古吉拉特邦还是比贾布尔邦,都在印度西海岸,贸易方便。另外,东边的孟加拉邦也是靠海的,方便贸易。

    ……

    当然,那是之后的事情,这会儿,肖伯纳受到马林指派,正和波斯人谈石油的贸易呢。

    “石油?你是说巴库那边出产的黑色的油?”伊斯玛仪一世对此并不是很懂,只是听说过。

    肖伯纳连连点头:

    “是的,沙阿陛下,我们就要那个,大量!”

    “你们要那个干嘛?好像没什么用啊,只能用来治疗牲口的皮肤病。”

    “我们就是要用来治疗牲口皮肤病啊!”肖伯纳一脸真诚。实际上,他是真相信石油是被用来治疗牲口皮肤病的。因为,马林也没告诉他真相。

    伊斯玛仪一世对于石油贸易不太感兴趣,于是挥挥手,不在意地说道:

    “这个问题,你和宰相以及阿塞拜疆总督商量吧,我懒得管。”

    “好的,那就感谢陛下的款待了,我这就去找阿贾德宰相去商议这事。”肖伯纳恭敬道。

    但在站起来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肖伯纳腰间的钱袋掉落在地,里面的金币、银币和铜币撒了一地……

    其中,有一些钱币在地上滚着,滚到了伊斯玛仪一世脚边……

    伊斯玛仪一世好奇地捡起了几枚钱币,拿在手里观摩起来。他拿到的是马林下令在北海国铸造和发行的黄铜币,金灿灿的,很好看。

    “这就是贵国的金币?”伊斯玛仪一世好奇地问道。

    肖伯纳边捡钱,看了伊斯玛仪一世手里的钱币后,随口答道:

    “不,这是我国的铜币!”

    “铜币?铜币不是暗红色的吗?这明明是金灿灿的……”但很快,伊斯玛仪一世也感到不对了。因为,这“金币”拿着比正常金币轻好多,倒是和铜币差不多重。

    肖伯纳解释道:

    “这是我国发明的独一无二的铜币,运用了独特的炼金手法。它看起来金灿灿的,类似黄金。但实际上,它叫黄铜,是一种很亮眼的铜。用来铸币,民间想私铸也模仿不了。”

    “模仿不了吗?”伊斯玛仪一世的眼睛亮了起来……

第1704章 代为铸币?() 
“是的,模仿不了!”肖伯纳骄傲地说道。

    随后,他指着黄铜币给伊斯玛仪一世详细介绍道:

    “陛下请看,这种铜币,不仅色泽金灿灿的,难以模仿。而且,工艺相当高明。您看,这上面的字迹和图案,是不是非常精美,而且很清晰?”

    北海国黄铜币是螺旋式压币机趁热压制出来的,自然比工匠们手工打造的要精美得多。不仅图案精美,字迹也压得很突出和清晰。看起来,非常高大上。没办法,机器制造的,就是比人工标准些。

    伊斯玛仪一世拿来别的铜币和北海国铜币一比,果然,肖伯纳没有吹牛

    铜币的铸造比金币难多了,金币因为柔软,工匠们敲打也方便。而铜不一样,铜只有在刚出炉的那会儿比较软,比较适合敲打成型。可是,工匠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铜币敲打完毕。等到铜币冷却下来了,就难以加工了。因此,在铸币机出现之前,铜币上面的字迹和图案总要比金币差。

    但北海国的铜币是趁热用螺旋式压币机大力压制而成,其图案精美和自己清晰度,不亚于金银币。

    越是细看,伊斯玛仪一世越是喜欢北海国的黄铜币。放下黄铜币后,伊斯玛仪一世脸上挣扎了好一会儿后,忽然道:

    “使者,朕想问一下,贵国能否帮波斯代为铸造一批铜币?”

    “什么?”肖伯纳以为自己听错了。

    “朕是说,想请贵国帮波斯代为铸造一批类似这样的黄铜币!”

    肖伯纳愣了愣,道:

    “陛下,这铸币还有请外国代铸的?”反正,肖伯纳没有听说过这种事。

    要知道,铸币也是有利润的,特别是铸造金银币,利润很高。而且,将君主头像刻在硬币上,也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所以,一般情况下,欧洲君主只要有铸币权,都不会假手他人。特别是,铸造金银币的铸币税的暴利,他们可不愿让给别人。

    伊斯玛仪一世脸上一红,解释道:

    “是这样的,波斯虽大,但缺乏金属,也很缺铜。所以,我们波斯,目前主要用外国的货币”

    是的,偌大的波斯,现在没有自己的铸币机构,主要靠引进外国货币来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肖伯纳看过波斯萨法维帝国的介绍,就会在“经济”一栏上写着——(萨法维帝国)主要出口地毯、丝绸和纺织品,其它出口品有马、羊毛、珍珠和在印度作为调味品的杏仁。主要进口品有硬币、纺织品、香料、金属、咖啡和糖。

    也就是说,波斯萨菲王朝的进口产品,硬币居然排第一。也就是说,堂堂波斯萨菲王朝,居然没有自己铸币的能力,而是靠从国外引进货币

    目前,波斯市场上比较多的钱币是来自印度的银币和铜币。当然,还有整个伊瑟兰世界比较流行的第纳尔金币。

    不过,印度的银币比朗非常坑。因为,印度的君主们在铸币时,使劲往这种“银币”里掺杂铜、铅等杂质。这导致,印度的比朗银币,质量和欧洲的银币一样败坏。

    倒是铜币,没啥可说的。因为,没啥好添加的了。比铜便宜的金属大概就是铁了,但铁和铜不融合,很难混在一起。所以,铜币倒没啥。而印度的铜币叫坦卡,一个坦卡铜币重约7克。也有二分之一坦卡的铜币,重3。5克,和欧洲的金币差不多的样子。

    伊斯玛仪一世打算,请北海国帮忙铸造二分之一坦卡的黄铜币。当然,用波斯语和波斯单位。其重量,伊斯玛仪一世打算模仿印度的二分之一坦卡铜币,定为3。5克重。

    事实上,波斯萨法维帝国并非没有铸币,而是铸币很少。比如,伊斯玛仪一世就曾下令铸造过波斯第纳尔金币。但是,也只是铸造过少量的金币,作为王权的象征。至于银币和铜币,抱歉,没那个实力,也没材料

    所以,此时的萨法维帝国,货币相当杂乱。不仅有印度的第纳尔金币、阿德里斯银币和含银量很低的比朗银币,还有坦卡铜币。当然,也有葡萄牙的里亚尔银币。但随着葡萄牙人渐渐垄断了波斯的贸易,结果,波斯葡萄牙货币越来越多。到了现代,因为受到葡萄牙影响很深,后世的伊朗直接把货币的名称都定为里亚尔了。

    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但现在,伊斯玛仪一世也看到了不好的后果。那就是,因为自身无力大规模铸币,导致市场快被外国货币给占领了。这对萨菲王朝的统治不利,所以,伊斯玛仪一世很想自己铸币。

    可是,因为没材料,也缺乏铸钱工匠,伊斯玛仪一世无法将其落到实处。

    但这次肖伯纳来访,让伊斯玛仪一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让外国人帮忙铸币!

    虽然说,这么做有点没面子。但是,让外国货币充斥市场,更加没面子。伊斯玛仪一世其实也不需要市场上全是本国货币,他只要市场上到处能看到自家货币,可以和外国货币抗衡,这就足矣。

    而且,北海国铸造的黄铜币,真的很精致。如果在金币上加上一些经文名言,特别是什叶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