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承恩仍然止不住痛哭,朱由检也叹了口气道:“王承恩,不要哭了。朕取消宦官制度,让所有宦官出宫,这是千秋大计,并不是针对具体的哪个人。其实宦官也不全是坏人,还是底层受苦的居多,像魏忠贤那样的大奸大恶之徒更是极少数。

    “说起来,你和王体乾虽然难免有些小过错,但总体而言是有功于朕的,朕并没有忘记,而且你们也主动退了当年收的银子。然而大计不能不实施,要做就只能一刀切,你和王体乾算是受委屈啦。”

    “有万岁爷这一句话,奴才就是下油锅也值了!”王承恩哽咽着道。

    “这次你立了大功,朕赏罚分明,不会亏待任何人。”朱由检沉吟道,“不过,你不能再进宫了。”

第1498章 郑和宝船() 
    王承恩一听这话,以为朱由检又要赶他走,嘴上虽不敢说什么,心里却是万分难过。

    没想到朱由检后面说的却是:“虽然不能进宫了,但你还是可以为朕做事,为朝廷效力。这样吧,你当过秉笔太监,文墨上是不成问题的。朕有意整顿宗室,但宗室人数太多,很多人不在玉牒上,朝廷也摸不清实底。你且去宗人府做个特派管事,整理玉牒,把尚未入册的宗室子弟尽量都统计上。虽无官职,俸禄朕给你,不累,也用不着和外人打交道,很适合你。日后朕还有用你的地方。”

    对一个曾经是宦官,现在却再也不能进宫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差事了,要知道绝大多数“出宫荣养”的宦官到现在也只能在家呆着,坐吃山空。除了收入之外,王承恩更看重的是,他对皇帝还有用,而不是一个可以随意丢弃的废物,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就已经让他感激涕零了。

    王承恩跪安后,朱由检又向黄得功和翁玉详细询问了他们潜入白莲教造船厂的经过。他对白莲教能打造出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很感兴趣,虽然这支舰队因为还是只有陈旧的作战手段,而几乎被北海舰队全歼,但造船的能力还是很值得重视的。白莲教都能造这么多船,朝廷为什么就不能呢?

    他尤其感兴趣的就是那个叫沈浪的船匠,听说他还有宝船的造船图纸!

    说到自己的专业,沈浪也不像刚才那样诚惶诚恐了。他一边恭恭敬敬地把珍藏的图纸献给朱由检,一边介绍道:“小人是杭州人氏,世代做船匠。永乐年间,祖上曾随三宝太监郑和几次下西洋,负责维修船只,保管大小船图。因下西洋耗资太大,遭到很多大臣反对,郑和死后,朝廷就再也不组织下西洋了,我们这些船匠也闲了下来。当时兵部把所有船图都收走存档了,我高祖的高祖留了个心眼,偷偷誊了一份。到了正德年间,听说兵部的存档全都散失或是毁坏了。”

    “是啊!”朱由检遗憾地道,“朕一登基就派人去兵部查过了,所有有关造船的图纸全都没了。听时任兵部尚书袁公说,是正德朝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怕武宗重下西洋,故意把图纸藏了起来,后来就不知所踪了。这个该死的刘大夏,竟敢因一己之见而废国家大事!幸亏你祖上还藏了一份,可谓大功一件。”

    “可是这些图纸一直都没派上用场。”沈浪接着道,“嘉靖年间倭寇渐起,小人的高祖沈整觉得朝廷会重视水师了,便将图纸献给杭州卫水师千户龚敬,没想到龚敬根本不理。高祖一生穷困潦倒,空有造船技艺而不得施展,只能靠给官宦人家打家具维生。但他始终不肯放弃这些船图,叮嘱后代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就会用到了。

    “不想传到小人这一代,朝廷没找小人,倒是白莲教找上门来。小人初时被贼人蒙蔽,后来得知真情后不肯配合他们造宝船,就被他们关在鄱阳湖了。”

    “那你能造宝船么?”朱由检看着天书般的船图,蹙眉问道,“朕可是见过郑芝龙的宝船,足足有八千料,吨位远胜葡萄牙等国的战舰。即使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不敢与郑芝龙轻启战端,所以他才能在台湾岛生存至今。”

    “回万岁,小人能造!”沈浪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万岁请看船图,郑和宝船,也就是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九桅十二帆,一万零八百料。需用二丈长、一尺粗的上好木料一万余根,三百船匠,三年造成。中型宝船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七千五百料,万岁说的郑芝龙宝船,应该就是这种中型宝船了,二年又六个月可成。”

    朱由检刚点燃的热情,瞬间就被这几句话给浇熄了:造宝船的成本也太高了!就算不考虑成本,这时间也等不起。再说宝船虽大,航却比不上西方帆船,就算造,也得结合西方造船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另外,造船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可惜白莲教在被郑芝龙救出之时,把那些船匠也都带走了,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

    第二天,朱由检离开畅春园,秘密赶赴山海关。去山海关的主要目的,一是听取戚显宗和李允浩的当面汇报,了解郑芝龙舰队的实力,二是视察山海关造船厂。当然,也可以顺便视察一下驻守在山海关的边军,了解满清的动向。

    但他可不是自己去的。除了护驾的腾骧右卫和解胜特派的京营外,朱由检把所有的后妃,以及赫尔哲、红娘子这些人全带上了。她们久在深宫高墙之中,难得有这么个出来散心的机会这几个月朱由检专注于平叛之战,几乎夜夜呆在养心殿批阅奏章,也难免冷落了她们,此行对她们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另外,朱由检还带上了黄得功、翁玉和沈浪。黄翁二将,朱由检是有心栽培他们,想让他们长长见识至于沈浪,朱由检打算把他安排在山海关造船厂,那里正是他的大显身手之地。

    还有一个人也不能少,那就是安娜公主。此前朱由检与葡萄牙谈判贷款事宜,由于安娜的劝说,若昂四世放弃了三项苛刻的附加条件,答应就按朱由检所说,按照百分之十五的年息贷给大明白银三百万两,现在运送第一批一百万两的商船,已经在军舰的护送下从澳门启程,即将抵达山海关。安娜公主做为葡萄牙大使,自然要出席这一重要的交接仪式。

    能与葡萄牙达成贷款协议,朱由检当然是非常兴奋的。虽然一百万两实在算不上多,但只要这条崭新的路能走通,大明以后就能持续获得宝贵的“输血”,意义十分重大。

    但山海关之行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随同葡萄牙人来的,还有几位特殊的客人,一场足可载入史册的多边会谈,即将上演了!

第1499章 橡胶的用处() 
    山海关距京师五百五十余里。几年以前朱由检“代天子出征”的时候,步兵和辎重部队走完这段路,足足用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等他们抵达山海关,宁远之战早打完了。

    如今朱由检重走这段路,却已与当年大不相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京师到通州这一段路,在原有的老官道旁,又重新铺设了一条煤焦油沥青制成的崭新道路,现在已经投入使用。

    别说别人,就算是来自科技较为达的西方世界的安娜,也没见过这样的道路!只见这条道路乌黑、笔直,与不远处并行的土质老官道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异常平坦。道路的正中还用白灰划线,来往的车马行人以线为界靠右前进。每隔一里地,还有一名护路兼维持秩序的工人,认真地在路旁来回巡视。

    因为新路上车马比较多,朱由检他们又全是骑马的,便仍走老官道。安娜好奇地问道:“皇帝陛下,那条路上车马那么多,为什么人们还都愿意走呢?难道只因为是条新奇的路么?”

    “公主殿下,咱们都是骑马,你可能不觉得,但如果坐车的话,你就会明白了。”这条沥青公路可是朱由检的得意之作,他忍不住眉飞色舞地介绍道,“土路强度低,时间长了必然坑坑洼洼,车子一走一颠,度就快不起来,否则车子很快就颠坏了。你再看那条沥青路,因为路面平整,虽然路窄人多,度也比以前快得多。可惜车轮还是木制的,如果是橡胶制的话,减震耐磨性能就会更好,度还会更快。”

    “橡胶?”安娜奇道,“皇帝陛下也知道橡胶么?”

    “这么说公主殿下也知道?”

    “我当然知道!”安娜没察觉出朱由检是在和她开玩笑,扬起下巴略带傲慢地道,“一百多年以前,哥伦布现新大6的时候,就看到当地土着人在玩一种可以弹得很高的软球。土人从一种当地特有的树的树干上割破树皮,就会有乳白色的胶汁流出来,这些胶汁凝固以后,就变成了这种球。哥伦布把这种树称为橡胶树,这种液体称为橡胶。哥伦布把它当作奇珍异宝带回欧洲,陈列在博物馆里,但它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公主殿下,以后橡胶的用处之大,会大大出你的想象。”朱由检笑道,“朕的科学家们对它很感兴趣,但苦于没有实物,连探索制作工艺的实验都没法做。贵国在新大6有那么大的领地,橡胶树想必不少,中葡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前景很广阔呢!”

    “是么?”安娜狡黠地笑道,“如果橡胶树真的像陛下说的这般有用,我倒要提醒哥哥,让他马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贵国需要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就生产什么样的,然后用船运过来。”

    “那多麻烦,把橡胶树移植到我国不是更省事么?”

    “那可不行。”安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贵国商人和我们做贸易,向来是卖多买少,我们总是逆差。即使陛下最近从我国购买了一批战舰、武器和战马,但历年积累的逆差还远没有填平,我们需要向贵国出口更多的商品!”

    “额…奸商!”朱由检故作痛苦的模样,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但是朕怕贵国研究能力有限,万一还没等你们研究出来,人家西班牙、荷兰已经先研究出来了,那可就惨喽,银子一两也赚不到喽!”

    “那也不要紧,反正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也不会卖给您,呵呵!”

    虽是有说有笑,朱由检和安娜心里都明白,两人其实是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打了个平手。朱由检一方面敬佩安娜既聪明又忠于她的祖国,另一方面,心里也感到一丝嫉妒:他嫉妒若昂四世有这样一个好妹妹,而大明未来的外交人才,如果也能达到安娜的水平,那该有多好!

    不过从通州再往东,就没有沥青路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京师的炼焦厂刚投产几个月,生产规模还比较有限,煤焦油做为炼焦的副产品,产量就更有限了。这条路也带有试验的性质,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在众人皆是策马疾驰,此时又正是春意融融,旅途倒也并不辛苦。每到休息的时候,众人就把朱由检、包玉怜和戚美凤围在中央,缠着他们讲述当年一起出征的故事。朱由检也想让大家更高兴点,便毫无保留、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说到战事紧急之处,众人皆紧张地屏住呼吸,仿佛与他并肩作战而说到“金针过穴”、“马上拥吻”等尴尬之处,众女皆被逗得格格笑作一团,只有包玉怜和戚美凤羞得满面通红,抡起粉拳把众女打散方罢。

    众人就这样一路有说有笑,晓行夜宿,仅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