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会以倾国之力,追杀罪人直至屠城!

    因而此言一出,焉耆、尉黎两国君臣、贵族无不面如土色!

    从第二天朝食后开始,焉耆国、尉黎国发民力一万,调集畜力、粮秣、木料、红柳、芦苇、干草,由两国国王亲自督工,顶着凛咧的寒风和飘飞的雪花,开始轰轰烈烈地修缮城池。

    乌垒城比焉耆国的王治南河城要稍大,长约五百丈,宽为四百丈,城墙废墟高达五丈,宽二丈。城四隅建有八个马面,北墙外则建有马面二处。它是前汉时在此屯田的汉军,采用“三顺一丁”或“四顺一丁”的错缝夯土砌法筑成。在每层土坯之间,都垫有苇茎或木柴加固。

    隆冬季节,焉耆、尉黎国役民们先将瓦砾、垃圾清理到城外,然后在被烧毁的房屋墙体上架梁铺椽,再剖木铺好屋顶,覆上一层由芦苇捆扎而成的苇捆,最后上面苫白茅草。其间,还凿开城外冰得坚硬如铁的表层土壤,挖出深深的洞穴,然后从坚硬的冻土层下取出干燥的热土,在点着篝火的室内再和成泥浆,做抹缝或固定芦苇、茅草用。

    耿秉则利用一切时间,向陈睦、郭恂研讨即将到来的大战。

    万余役民日夜奋战,一个月时间过去,敦煌郡的粮草辎重也已经过来,乌垒城的谯楼、官署、营房、马厩、箭垒等都修缮完毕,这座昔日的都护重镇又重现风采。

    耿秉在乌垒城殚精竭虑的时候,人在天山以北金满城的窦固则带着国王安得与耿恭二人,将天山北麓山坡上各山涧要冲全部巡视一遍。从车师后国翻越天山至车师前国,汉代有两条险峻的峡谷涧道相通,前汉时代汉军在这两条峡谷的入口,都建有城堡据守。窦固在位于金满城东南一百五十余里的天山北坡上,见到位于麻沟河西面悬崖上的要塞堡垒时,不禁为之一振。

    城堡建在天山北麓山梁顶端,坐南面北,俯瞰着山北一望无际的庞大绿洲。它北、西两面城墙建在自然沟梁上,东墙较低,邻近深崖。北面是陡坡,南面地形虽低但坡度较大,南端坡底河谷深约二十余丈,地面露出岩石。

    城堡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城中是成群的汉式建筑,夯墙瓦顶,都出自汉人工匠之手,分明是前汉时代屯田汉军修筑的军事要塞。站在堡垒之内的官署前,放眼南望,高峻险要的天山如一幅画,雪峰直入云霄,犹如仙境。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道路,从堡垒西侧逶迤通向山内。从山巅的峡谷山道翻越天山至山南交河城,不过二百余里。而此堡当道路要冲,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堡乃前汉时大都护郑吉大人所筑,控制山巅通向山南的通道,名疏勒城(注:即今新疆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村石城子古城遗址)。”安得为自己国内能有这幺一座城堡引起大汉将军兴趣而高兴不已,便仔细介绍了城堡的由来。

    窦固兴致勃勃地登上城头,只见巍峨的疏勒城雄踞山北,它的西、北两面城墙高达六丈,南面高四丈,而东城墙则高达三丈。墙体厚达二丈,西、北、东三城门均有坚固的谯楼,城池四角则建有高大的箭楼。东城门为士卒至涧内汲水用,外为悬崖,未做整固。而西、北两城门内,均建有子城,城门外则建有马面和瓮城,可谓固若金汤。

第十七章 传檄乌孙() 
城中屯兵房屋、中军官署、仓库、马厩等,均为厚厚的夯土、半地穴建筑,上覆圆木并加夯土层,十分坚固,可以抵御隔涧远程抛车攻击。城内东侧的官署,连地面都铺有地砖。城外西、南、北三面,均建有壕沟。

    城东临大山涧,涧深数十丈,悬崖峭壁,极其险峻。涧中源自天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水流(注:即今麻沟河),滔滔不绝,川流不息。

    “都尉,待春来天暖,吾要修缮此城,以为永固之地!”耿恭深知大军班师后自己将要面临的严峻局面,故而一下子也看上了这个好地方。

    “不能等开春——”窦固看着这个面孔如刀削一般的坚毅汉子叮嘱道,“开春后汝未必有大块时间修城,冬季滴水成冰,还有比冰城更坚固的堡垒么?”

    耿恭恍然大悟,迅速留下一什士卒,修缮、维护疏勒城!

    终于为部下找到一条退身之路,窦固又派出信使,命正在疏榆谷休整的徐干,迅速带别部南下先行返回敦煌郡玉门关练兵、屯田,以为班超后援。

    阴历二月下旬,窦固抢在班师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下令车师后国王妃王珏将北匈奴左鹿蠡王妃旗涸儿隐秘送到蒲类后国,交给蒲类后国百骑长骞奇,悄然藏匿在照壁山下一条山坳内。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阴历二月二十九日,汉军班师。

    或许仅是巧合,班师日期似乎不大吉利,似乎在预示着什么。因为这天按汉俗恰好是寒食节,再过两天又是清明节。

    寒食节一过,在河西或中原已经草长莺飞,是春季踏青的季节了。可在天山以北,这里依然雪花纷飞,尤其是这一年的春末特别寒冷。窦固曾想将韩融之女王珏与其三个小儿女一并带回雒阳,可王珏已经离不得后国君臣、子民。于是,他告别耿恭、安得与王珏,率大军经车师前国和伊吾绿洲,与刘张、耿秉、耿忠汇合后,从星碛山返回河西!

    北征大军班师后,大战之后的天山南北又慢慢安静了下来。

    此时汉帝国在西域北道留下的屯田部队并不少,西域都护府麾下各部加起来有七千众。如果这七千人能握成一个拳头,以陈睦、耿恭、关宠之勇,以郭恂之智,以汉军强悍的战斗力,其实力绝不可小觑,北匈奴将无法撼动!

    现在七千人分布在五个互相难以策应的战略要点上,情况便渐渐有点不妙。这五部人马之中,班超手下本部兵只有区区三十六人,孤处群狼之中,时时面临倾覆的危险。但两年多苦心经营,南道除莎车国外诸国已经渐渐归心。虽然兵力疲弱,但北匈奴想一口吞掉疏勒国、于阗国和鄯善国,已非易事!

    但陈睦、耿恭、关宠、曹钱四将的处境却都十分凶险,尤其是陈睦、耿恭、关宠三人根本没有时间镇服西域诸国,现在西域全局重任都压在都护陈睦肩头,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将西域汉军形成一个拳头,如果他不能在短时间内牢牢控制住龟兹、焉耆两个大国,使其作为都护府的根基,那么西域各要点势必要被敌各个击破!

    纵观人类历史,每到重要的转折关头,那些站立时代潮头的大英雄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做强者名垂青史、光昭日月,要么做弱者遗恨千古、为国遗羞!

    耿恭牢记窦固临走时的叮咛,他的戊校尉驻屯地金满城与北匈奴金微山、燕然山老巢仅隔着天山以北的大沙漠戈壁(注:即今准噶尔盆地),因此在送别窦固大军的同时,他便迅速做了二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令太轼制强弩,燮神仙负责制毒,合二为一便是“药镰”①。

    太轼是能工巧匠,擅木工和制作机械。耿恭命太轼一个月内,必须制作出能射击一千五百步远的强弩,能发射飞石二十斤、重搥五百步远的抛石机,且愈多愈好。

    天山上有的是良木,烤干便可得上好硬木、弹性木。太轼带着士卒们进入雪山,伐木无数。木材有了,还广购角、胶、丝、漆等材料。并请车师后国广购牧民黄牛,取牛筋烤干备用。

    经过无数次试验,太轼终于在窦固班师后不久,制成了巨弩机,试验成功了巨弩和重抛车。巨弩以硬木为弓,以黄牛筋为弦,以七尺长的六镰铜矛为矢,试验之时,耿恭亲自击发,轰然一声巨响,六镰铜矛矢飞出一千余步远,让他震惊不已。

    而抛车则以硬木为支架和甩杆,以烤干的黄牛皮搓成绳,轰然声中,能将三十斤的石头扔出约五百余步远,将雪地上砸出一个大坑。

    太轼的攻击利器研制成了,深不可测的燮神仙更是不甘人后。

    太轼每天带着士卒们满山找好木,杀牛取筋、搓绳,忙得呕心呖血,研制杀敌利器。可燮神仙却轻松得很,他每天以看戏的心态,笑嘻嘻地看着太轼和士卒们忙活。只到太轼研制成功了,他才忍痛从自己一堆小葫芦内拿出三个,精心调配后,药便制成了。

    石凉等人不放心,“就这么简单?燮神仙,老子指望这东西阻敌呢,可开不得玩笑!”士卒们没人敢轻视燮神仙,当年“老鼠求药”景象,众人记忆犹新呢。

    邪人燮神仙不屑地哼了一声,他绝不会为自己辩解什么。只到耿恭校尉亲自来观看,他才取出一箭,将箭簇在药中轻轻沾了一下,“飕”地一声,射中营外早已拴着的一条土狗后腿。只见这只倒霉的土狗骤然中箭,惊蹦而起,疯狂狂嚎着痛苦挣扎一会,便瘫倒雪地上吐下泻,浑身战栗。

    众人大惊,耿恭急忙与众人奔过去,只见土狗后腿如被沸水烧熟一般,伤口膨胀、沸腾着,还滋滋地冒着小气泡。土狗依然痛苦地哆哆着、战栗着,奄奄一息,垂死待毙。

    “燮神仙,这是什么药?!”耿恭惊恐万状地问。

    燮神仙庄重地禀道,“此为相思子、噬血木、驼毒花炮制后按量配成,其毒无比。人误食点滴即绞痛难忍,须臾毙命。外伤则皮肉皆损,血凝成块,如滚水沸腾,永难愈合,痛苦煎熬竟日而亡……”

    众人闻言无不欣喜若狂,有这些利器,让匈奴人来品尝吧。

    “快把这劳什子收拾好……”可耿恭却心有余悸地看一眼燮神仙那一堆几十个小葫芦,嘱咐其保存好。并命太轼加班抢工,制作抛车十五台,务涂谷、金满城、疏勒城各配置五台。巨弩则愈多愈好,三城均要尽可能多地配备。

    耿恭所做的第二件大事,便是派军吏范羌护送乌孙侍子进京。

    原来,耿恭被窦固拜为戊校尉后,便专门派出信使飞马传檄乌孙国,示汉威德,欲共同对抗北匈奴。乌孙国大昆弥埭裘弥与众臣都十分振奋,便派遣驻守夏都的翕侯黑鸬为使,向窦固进献乌孙良驹十匹和当年汉宣帝赐给刘解忧公主的六博(注:即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棋盘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故称六博),同时愿遣子入侍。

    于是,在窦固的支持下,耿恭便派出麾下主簿范羌率领十余卒携带金帛等礼物回访乌孙国,到赤谷城去见大昆弥,并迎侍子入京。

    范羌一行在车师后国译师弥歙向导下,冒着风雪,沿天山北麓西行。使团经过卑陆、东且弥等国,进入乌孙国内,到了伊列水(注:即今伊犁河)畔。

    从前汉武帝开始,刘细君、刘解忧两位公主与冯夫人(注:即冯嫽)先后和亲乌孙,乌孙自古便与大汉通好。范羌的汉使团进入乌孙国境内,各地官民无不热情跪迎。乌孙国翕侯黑鸬闻大汉使团至,远迎出近二百里,将范羌等人接进位于喀拉峻草原上的小昆弥牣宗枃的治所。

    前汉时,乌孙国曾经是西域强国,有控弦之士十万人。但是,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乌孙内乱,汉朝将乌孙国一分为二,大昆弥六万余户,小昆弥四万余户,乌孙国自此内部纷扰不断,国势衰弱。

    到范羌出使乌孙国时,乌孙大小昆弥已经各自为政,形同两个国家。小昆弥据伊列水流域乌孙夏都,由于受康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