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传庭将手里厚厚的报告书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沉声道“本人孙传庭,大明内阁首辅,秉持大明景正皇帝陛下旨意,承于政务经年,今日特整理成文,奏禀于陛下,通禀于万民……”

    所有人都异常安静,直直的看着孙传庭,不在意他的开场白,等待着他下面的内容。

第1483章 孙传庭的施政纲要() 
孙传庭读完这一句,抬头看了眼下面,而后声音厚重有力的在大厅里回荡。

    “‘景正新政’改革的原因是我大明两百余年发展,已满是弊政,贪污横行,人浮于事,处处破漏,问题丛丛。‘景正新政’的目标是‘吏治清明,昌盛繁荣,耕者有其田,天下无寒士’,因此要对我大明从根本上进行改变。”

    “吏治,经过多年的努力,朝廷已经消除了党争,奸佞,腐朽的乡党势力,造就了朝廷以及地方高层的廉洁奉公,积极向上。百官醉心于政务,沉心于正事,专心于万民……但这还远远不够,贪腐是我们永远的敌人,士绅勾结,官商勾结,官官相护等依旧层出不穷,除之不尽!打击贪腐,提升行政效率,依旧是需要我们披荆斩棘,奋勇对抗的优先事业……”

    “农业是‘新政’最大的难题,最重要的课题……我大明八成以上的土地集中于士绅大户手中,七成以上的百姓是佃户,一年到头堪堪果腹,饿死比比皆是。‘景正田亩策’施行多年,举步维艰。内阁明年的头等要务,将是加大收购土地力度,对非法囤地,占有,巧取豪夺等不法行为,势力大力打击,绝不宽容……对于内阁已收购的土地,将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结合户籍等资料,划分灾民等级,进行依次分配,并进行粮种,化肥,耕畜等多方位的补贴……”

    “我大明的商税流失严重,在过去百年里形同虚设,对于商人的管理更是近乎于无。本届内阁将致力于筹建完整的商业管理体制,税收规则,永续的发展规划……”

    “对于手工业,朝廷鼓励发展,将推行必要的鼓励政策,面向海内外推广,丝绸,布匹等为主要代表。重工业,如开矿,冶铁,机械等同等重要,朝廷将设专门投资部门,用以支持……”

    “今年的各级书院,政院等改革基本完成,内阁正式设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教育制度,不断的加大投入,扩大覆盖范围,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十年内推行六年,二十年内,推行九年义务,矢志于完成我大明‘无人不读书,无人不识字’的目标,提升我大明百姓的集体素质,繁盛我大明文化……”

    孙传庭的施政报告很有条理,从吏治,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等等依次而来,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议事厅的数百人极其认真的听着,他们大部分是不知道这个内容的,无数人想从中听出一些,分辨一些。

    孙承宗足足宣读了一个半个时辰,这才口干舌燥的停止。

    傅昌宗主持,宣布分发孙传庭的施政报告,以供议员们观看,讨论,并宣布休会,下午继续。

    朱栩全程没有说话,宣布休会后,他们起身,微笑着离开议事厅。

    孙传庭等人相继离开,五部的大人们继而跟着。

    他们一走,议事厅轰然炸开。

    “首辅这是什么意思,要再一次反腐吗?是针对京城还是京城之外,亦或者是县府两级?”

    “朝廷还要购地?不对,是要分地?这怎么分,从哪里分,哪里些人能分?”

    “朝廷要设立专门的矿产部门?这是否是内监监矿,还是说,朝廷要控制所有矿山,禁止百姓涉入?”

    “三年义务教育?这是什么意思,要所有孩童都读书吗?这怎么可能?还有,难道女孩子也要入学读书不成?”

    ……

    一时间整个议事厅都是激烈的争论声,一些人甚至争吵起来,动起了手。

    朱栩是回乾清宫,孙传庭等人回内阁,他们既要吃饭也要对议事厅的事情进行把控,评估。

    孙传庭等一群人在吃饭,不时讨论着什么,同时内阁吏员来来回回的汇报。

    孙传庭的这份施政报告,并不能一口气将所有事情,所有政策讲透,需要具体的部门日后根据精神出台详细的政策细则,因此这份报告,只需要得到议员们的大体认同即可,不是详细的政策解说。

    但即便如此,想要得到这些议员们的投票也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私底下做很多事情,并且对这份报告进行微调。

    “各省巡抚都去了吧?”孙传庭端着碗,抬头看着包理游道。

    包理游抬起手,道:“下官已经提前通知了,想必现在正在游说。”

    孙传庭吃了口饭,道:“继续盯着,不要让他们闹出事情来,尤其是不能让他们闹到陛下面前!”

    现在的议员基本由各省巡抚带头,由这些巡抚去做说客,事半功倍。

    包理游肃色道:“是,下官这就去亲自盯着。”

    傅昌宗忽然开口道:“无需这么紧张,争议的也只是相关政策,而不是反对‘新政’,局势没有几年前那么紧张,都放松些。”

    这里都是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新政’所引来的反对声,尤其是每一次的大议,更是所有人如临大敌,不敢放松丝毫。

    似乎直到傅昌宗话音落下,他们才恍然醒悟。

    是啊,局势已经大变了,没有人再能反对‘新政’,随着舆论的逐渐倾斜,支持‘新政’的已经占据了上风,改革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舆论胜利。

    到了这个时候,争论的无非是具体的政策,这样一来就绝对不会有大事情发生,内阁足以掌控。

    孙传庭也是轻轻点头,脸色没有丝毫放松,道:“不论如何,盯紧一点,不能出岔子。”

    这次众人倒是没有异议,小心无大错。

    即便有各省巡抚在各自的议员区安抚,但争论声已经甚嚣尘上,在偌大的议事厅炸响不断。

    没多久,五部侍郎也加入游说的团队,拿着孙传庭讲话稿的复印本,挨个的讨论,甚至是争吵。

    而在乾清宫里,朱栩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十五岁的朱慈烺。

    朱慈烺继承了他父亲朱由检与母亲周王妃的好容貌,小小年纪风神秀采,朗星月目。

    他是旁听大议的王室之一,这次来是提意见的。

    朱栩笑容满面的看着他,道:“你说。”

    朱慈烺神色颇为镇定,抬着手道:“陛下,臣认为,应该给予督政院的御史上疏弹劾之权,以辖制奸佞,坚固社稷,安稳百姓……”

    朱栩笑容不变,道“这些是你的想法?”

    朱慈烺道“是,是臣在督政院多日的思索心得。”

    朱慈烺入督政院听政,是朱栩的意思。朱栩也与朱由检等明言,朱由检这一支会在督政院世袭罔替,将来接替靖王的,就是日后的信王,朱慈烺。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

第1484章 愚民教育() 
朱栩笑容满面,看着朱慈烺。

    这个小家伙能有这样的想法,至少说明他认真研究,对政务上心了。

    朱栩拨弄着手里的茶水,想了想,道:“你知道,言官一直以来都是党争的前锋,手里的利刀,党争的危害你应该清楚吧?”

    朱慈烺神色不变,依旧抬着手,语气颇为镇定,道:“臣知道。臣认为,这既是人心变坏,也是制度的缺失,若是能遴选一等人才,配以适当的制度,足以避免成为党争的工具,甚至还能有力的遏制权臣,消除党争……”

    朱栩茶杯已经送到嘴边,听着朱慈烺的话,目露一丝诧异。

    虽然这样的话有些一厢情愿,但却是有道理的。

    言官位卑权重,在党争中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几乎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无往不利。

    但若是太平时期,言官控制的好,遇到稍微明白一点的君主,确实能锄奸斩邪,弘扬正气。

    不过大部分时候,言官还是负面居多,尤其是这种时候,要是将言官放出来,只怕会如同恶犬出笼,第一个咬死的,就会是孙传庭!

    而后,埋葬朱栩的改革!

    对于这朱慈烺,是朱栩很看好,着重培养的人,斟酌片刻,朱栩神色不变的笑着道:“这些,你与靖王说过吗?”

    朱慈烺道:“臣还没有,臣先奏禀的皇上。”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凡事不能越级上报,这样很不好,你明白吗?”

    朱慈烺脸色微变,忽然警醒,道“是,臣明白了。”

    朱栩摆了摆手,道:“去吧。”

    朱慈烺低头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看着他出了东暖阁,忽然招来刘时敏,面色平静,道:“去查查,慈烺最近都跟哪些人走的比较近。”

    刘时敏神色不动,道:“遵旨。”

    刘时敏刚走,李德勇就进来,道“皇上,秦怡泷等人刚刚出宫准备去吃饭,被一群人突然围堵在墙角……”

    秦怡泷是鹿琴书院的院长,被孙传庭请来做了一个‘新政政策研究咨询室’的主任,已进入了朝廷,屁股决定脑袋,他半推半就间,为朝廷的很多政策辩护,为内阁背书,朝报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他以及当初参与论战的‘名人’的名字。

    在那些坚持反对‘新政’的人来说,秦怡泷等人就是叛徒,自然无比愤恨,抓到机会,还不生吞活剥。

    秦怡泷对孙传庭的舆论非常重要,朝廷需要他背书。

    不等朱栩追问,李德勇就紧接着道“皇上不用担心,首辅早就做了安排,巡防营在这一带巡逻严密,人已经救出来,暴徒也都被驱散了。”

    朱栩神色顿觉不耐,摆了摆手,道:“继续盯着。”

    “是。”李德勇一惊,连忙又退出去。

    朱栩自顾的吃着饭,翻着眼前各巡抚对于孙传庭这份施政报告的反馈。

    这些巡抚也就才看了两天,但不同意见或者不同想法实在太多,几十个巡抚,洋洋洒洒的奏本继二连三的上。

    朱栩看的比较认真,同时又很放松。

    孙传庭大局观极强,做事非常全面,无需朱栩操太多的心。

    就好比这次大议,朱栩几乎全程都在旁观,没有如往常一样劳心劳力的介入太多。

    朱栩在乾清宫轻松惬意,内阁大楼的二楼会议厅,却是沸腾一片,并日趋激烈。

    两个胡子都白了小老头,正在怒视着对方,狂喷口水。

    “不能放开,不能再普及学校了,不说现在灾情严重,朝廷困难,天下要是真的都是读书人,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圣人教化天下,以求人人圣化,如何不应该普及教育,让我大明无人不读书,无人不识字?”

    “哼,圣人有教无类,可也只有三千弟子,若是我大明人人都读书识字,又大多数不能为官,你让他们干什么?若是起了歹心,祸乱天下当如何?”

    “我呸!什么读书人多了就有歹心了,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教育得法,个个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你可别忘了,我们的目标是‘大同世界’,难不成你想要的大同世界里的人一个个都是文盲吗?”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我大明要那么多读书人做什么?天下都好管,就是读书人不好管,读书人就是没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