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雪刚过,乾清宫银装素裹,晚上一盏盏灯笼幽暗的映照下,美轮美奂。

    朱栩慢慢走着,道:“今年帅府的报告,由秦老将军来做。大议之后,朕就会下旨册封,帅府会再加一把椅子。第一军团的混合军依旧驻扎在廊坊,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进行轮调。皇家军院的生员要加大培养力度,不止是要建新军,也要对老军进行更替……”

    这些类似于‘闲聊’的话,曹文诏更不敢大意,认真的听。

    朱栩边走边说,道:“九局五处中,参谋处,作战处,军情处最为重要,后勤处,装备处也不能忽视,其他的,你比朕了解更深,就不多说了。大战略,第一个是以联合舰队先锋,海军为后盾的海外领土扩张。第二个就是东南半岛的暹罗与缅甸,主要由南方战区负责,你要盯紧了。第三个,就是以漠西蒙古为目标的扇形扩展,第一个是漠西蒙古,第二个是莫卧儿,第三个是俄罗斯。我们现在要做就是做足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真到了那一天,必然事半功倍……”

    曹文诏一直知道朱栩野心极大,这也算是曹文诏第一次亲耳听到朱栩说出口。

    他神色不动,语气异常坚定的道:“皇上放心,臣一定谨准圣训!”

    说着,一群内侍领着朱栩与曹文诏已经来到乾清宫外不远处的一个廊下。

    在回廊尽头,二皇子朱慈煊正拿着扫帚,卖力的扫着,嘴里发出低低的喝哈声。

    两个内监拿着灯笼,给他领着路,照耀的路上一片雪亮。

    小家伙动力十足,不断的扫着,一丝不苟,扫的异常干净,扫完还会用水冲一冲。

    朱栩看着小家伙,满脸笑容的与曹文诏道:“这回再看看?”

    曹文诏看着朱慈煊,想着已经是朱栩第二次问了,他隐约听出了朱栩的一些意思,躬身道:“皇上,是想将二殿下放入第一军团?”

    朱栩背起手,道“嗯,小家伙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对读书完全不上心,朕想来想去,也只能放你那了。过两天,朕打算让他代朕去张家口迎接巴达礼,从你军团里拨出两千人,护送煊儿去。”

    曹文诏眼神动了动,这里面已经没有掩饰,预示了这位二皇子将来的发展轨迹。

    这些曹文诏没有置喙,反而笑着道:“是,臣明白了。臣连夜下令,让廊坊两千精兵尽快赶到安定门外。臣明天一大早就来请二殿下,给殿下介绍一些人和事。”

    朱栩笑了声,对曹文诏的安排很满意,道:“对了,不能尽由着他,该读的书,一样不能少。还有,你那边不是要建一个童子军营吗?让煊儿做第一批,不要暴露身份,一律以普通人身份来。”

    曹文诏微微皱眉,瞥了眼不远处依旧卖力扫雪的朱慈煊,脸上又释然,道:“是,臣会掌握分寸。”

    朱栩看着呼喝不断的小家伙,就要十岁了。

    这个小家伙虽然在外人看来很不着调,算是个纨绔,但朱栩却很欣赏。

    小小年纪就知道要什么,想做什么,并且专心致志的不放弃,有什么比这个更可贵?

    最小的儿子,太子朱慈煓才三岁,还看不出,长子朱慈烨自幼就有‘稳重’的一面,很是省心。

    倒是第三子,朱慈熠,小家伙文不成武不就,又没有什么喜好,目标,天天混时间,没有展露什么特点,让朱栩颇为头疼。

    正看着,李德勇在后面忽然上前,低声道:“皇上,东北角。”

    朱栩一怔,转头看去,只见角落里有些灯光,似乎有个影子在飘忽。

    李德勇低声道:“是海娘娘。”

    朱栩了然,看着还在扫地的小慈煊,道:“让人盯着,他扫完了,带到东暖阁来。”

    不等李德勇接话,又道:“你去请贵妃到朕寝室内。”

    李德勇道“是。”

    曹文诏识趣的抬手,道:“皇上,天色已晚,臣不敢打扰,臣告退。”

    朱栩看着他,道:“你再去孙元帅那走一趟,多请教请教,再转告一声,大议的时候,请他参加。”

    曹文诏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点点头,道:“李德勇,送送老曹。”

    李德勇也算是朱栩的老人,但这一句‘老曹’还是让他心头一颤,不敢怠慢,连忙送曹文诏。

    朱栩看着曹文诏走远,又看向不远处的朱慈煊,好一阵子才慢悠悠的踱步回转乾清宫。

    外面有一些冷风,朱栩头脑格外的清醒,一边走着一边思索一些事情。

    大议就快开始了,一些事情,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等朱栩回到乾清宫的时候,海兰珠已经沐浴过,在寝室等着朱栩了。

    朱栩今天也不想再批阅了,便进了卧室。

    屋外寒风凛冽,呼吼咆哮。屋内红烛高照,被红春暖。

    不知道多久,海兰珠理了理被汗沾湿的秀发,头枕着朱栩的肩膀,俏脸红透妩媚,声音柔腻撩人的道:“皇上,臣妾肩膀好痛。”

    朱栩笑了声,道:“来,给你按一按。”

    说着,朱栩将她翻过来,坐在她翘臀上,给她按捏肩膀。

    海兰珠媚眼如丝,嘴里发出低低的压抑声,比刚才还要撩人。

    。。妙书屋。

第1482章 大议开始() 
闺房密事难以言述,等两人消停下来。

    海兰珠这才轻声道“皇上,煊儿虽然胡闹但是没有坏心思。”

    朱栩搂着她,笑了笑,道“朕的儿子朕能不知道吗?不用担心,朕有大事要他做,不过是前期的小小锻炼。”

    海兰珠这才放心,睁着如水的双眸,道“皇上,臣妾的寿日不算什么,皇上的都没有大操大办,臣妾惶恐。”

    海兰珠说的是巴达礼的送礼之事,外廷近来似乎也有些动静,居然堂而皇之的上疏请‘操之大办,以鼓人心’。

    随着改革的推进,强权压制下的魑魅魍魉正在改头换面,以一种新的方式缓慢出现。

    朱栩对近来的变化尽收眼底,或者说早有所料。

    右手拍了拍海兰珠的香肩,朱栩道“没事,巴达礼也是一片好意,朕让煊儿去迎接。”

    海兰珠是一个女人,没有太多奢望,只盯着丈夫、儿子的女人,听着朱栩的话,美脸粉红,紧贴着朱栩的胸口。

    ……

    在大议的前一天,朱栩发布诏书,任命皇二子朱慈煊为钦使,率两千精兵,前往张家口迎接巴达礼。

    这道诏书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塞外部落,但有心人还是看得出,这位二皇子,要浮出水面了。

    大明景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八。

    内阁大楼,二楼。

    如同既有的惯例一样,参与会议或者应邀旁观的人员,从东西两华门进入,在内阁官吏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入二楼,进入议会大厅。

    这里足以容纳一千多人,光明敞亮,座椅干净,一个个位置摆放的极其整齐,标准。

    样式几乎与几年前没有什么不同,一个个官员,议员走进来,还没等坐下,就彼此招呼,讨论起来。

    不同于以前,这一次,众人相对轻松,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彼此交谈的语气都是颇为亲近,同志一般。

    议会已经改成了上下两院,现在的座次是以‘省’为单位,三十三个省,在各自巡抚的带领下,坐满了大半座位。

    这些巡抚依次坐下后,进来的是朝廷各部门的,包括商务总局,税务总局,皇家银行的负责人等等。

    接着是五部的尚书,侍郎依次进入,他们坐在最前面,最近靠近主席台的位置。

    再然后,是阁臣们相继进入,从他们进来的顺序就能看出在内阁的地位。

    第一个从侧门进来的是沈珣,接着是赵晗,然后是周应秋,傅昌宗,汪乔年,靖王朱履祜,再接着,是坐着轮椅被推进来的孙承宗。

    这已经是内阁的七大阁臣,外加首辅孙传庭以及空缺的左次辅,是大明内阁的九大阁臣。

    大厅里渐渐的安静下来,翘首以待的等着孙传庭以及最后的朱栩。

    这里坐的,基本上是大明所有的高层,包括军方的秦良玉,曹文诏等也在。

    济济一堂,外加旁观的,足足有七百人!

    正厅墙壁的中央,大钟来回转动,时间一点点过去。

    孙传庭一身首辅官衣,从侧门大步而出。

    按着规定,这里不用行礼,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的站起来,抬手而拜“拜见首辅。”

    大厅里坐的四百多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站起来,可想而知孙传庭这段时间积威甚重。

    孙传庭面无表情,坐到了首辅位置上。

    傅昌宗站起来看了一圈,然后与孙传庭低语几句,便起身离开他的座位,走到主持台上。

    傅昌宗今年依旧是主持,站在那里,可以俯看大厅里在座的所有人!

    傅昌宗将手里的草本放在桌上,沉声道“有请皇上!”

    傅昌宗话音一落,刘时敏的声音在侧门外响起“皇上驾到!”

    所有人突然站起来,向着侧门方向抬手。

    朱栩一身龙袍,在众多内监以及侍卫的陪同下,走入大厅。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不管是在场的官员,议员,还是旁听的使臣,百姓,无一例外,抬手而拜,弯腰躬身。

    朱栩来到他的座位前,看着人山人海,微笑着摆手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七百多人的声音,如同鼎沸。

    傅昌宗接过话头,在朱栩坐下后,安排他们依次坐下。

    傅昌宗看了眼桌上的草本,道“第一项,奏国歌,升国旗!”

    傅昌宗说完,朱栩与左右的孙传庭,孙承宗等人相继站起,看着身前不远处的银色旗杆。

    一声声厚重的钟鼓声响起,仪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在铿锵的音乐声中,迈步而来。

    所有人的表情都是肃穆的,一丝不苟,站如松。

    随着国旗的升起,七百多人的国歌声,在议事厅里飘扬,飘出皇宫,笼罩在紫禁城,京师上方。

    等国歌声停,众人坐下,傅昌宗再次朗声道“第二项,祭祀,宣誓于列祖列宗。”

    朱栩率先出来,走向南面的大明历代皇帝的排位前。

    孙传庭等阁臣一样,跟随在朱栩身后。

    朱栩拿着香,笔直而立,沉声的宣誓。

    如同往年一样,第二个是孙传庭,他的誓词稍加改动,着重于‘政务’与‘复兴’。

    只有他们两人宣誓,其他人都在看着。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杂音,沉默而肃穆。

    等宣誓完,上完香,朱栩与内阁众人这才回归座位。

    傅昌宗再次站到主持台,沉声道“第三项议程,由内阁首辅宣读内阁施政报告。”

    孙传庭站起来,向朱栩鞠躬,而后向着主持台走去。

    朱栩抬起双手,啪啪啪的鼓掌。

    这已经不是朱栩第一次这么做了,孙承宗等人跟着鼓掌,然后是五部尚书,侍郎,继而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孙传庭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深吸一口气,抬手压了压。

    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他。

    孙传庭将手里厚厚的报告书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沉声道“本人孙传庭,大明内阁首辅,秉持大明景正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