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我大明要那么多读书人做什么?天下都好管,就是读书人不好管,读书人就是没必要那么多……”

    “王彬德,你强词夺理,肆意污蔑!”

    “孙德央,你无事生非,祸国殃民!”

    “我我我,我跟你拼了!”

    “我怕你啊,来啊!”

    两个小老头争吵着,忽然就冲过去,向着对方饱以老拳。

    议事大厅里本就一片嘈杂,不知道多少人在争论,议论,讨论。

    但是王彬德,孙德央两人这样不顾斯文,突然动起手来,还是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毕竟,这里特殊,这个日子特殊,他们的身份特殊,他们争论,打架的原因特殊,这些特殊交替之下,他们这一架注定是引人注目,兹事体大。

    正在山西议员席走动的赵晗一看,面色难看,直接命令卫兵,将这两人拉到了议事厅外的一间休息室看管起来。

    可是议事大厅里,已经弥漫出一股奇怪的氛围,安静的落针可闻,似乎所有人都在盯着赵晗,等着他对这件事的处理,而后他们会迅速根据这个处理作出反应。

    孙传庭这个‘施政报告’,他们有太多想法,需要一个可以介入的突破口。

    孙传庭很快也得到了消息,一众还在吃饭的阁臣一个个都面色难堪,阴沉的可怕。

    本来多好的一场大议,全被这两人搅和了。处理吧,可能让这次大议变味,凭添外界的猜测,让朝廷的大势所趋减分。不处理的话,只怕那群议员就要造反了,这场大会很可能出现无数的变数。

    孙传庭冷哼一声,站起来道:“走,本官亲自去料理两人!”

    傅昌宗等人自然跟着去,这是今年大议出现的第一个幺蛾子,必须要稳妥处置。

    由孙传庭出马,两人没多久就痛快认错,见人就说惭愧,有辱斯文,甚至要求辞去议员职务,后人引以为戒。

    这样一个处理方式,可以说皆大欢喜,将这件事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

    乾清宫。

    朱栩自然也听到汇报,斜倚在软塌上,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两个儿子——朱慈烨,朱慈熠,朱栩微笑着道:“你们说说,我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什么?”

    朱慈烨睁着大眼睛看着朱栩,静了一会儿,道“圣德之下,有教无类。”

    朱栩稍微思忖,笑着点头道:“嗯,说的没错。熠儿?”

    朱慈熠没有他二哥朱慈煊那么厌恶读书,却也没有多勤奋,看着朱栩的目光,低下头,思索一阵,道:“立人立德立书,身传天下。”

    朱栩双眼微亮,赞许的道:“说的也没错。不过,在朕看来,最大的特点其实是两个字:愚民。”

    。。妙书屋。

第1485章 皇子们站台() 
‘愚民’两个字对于十岁的小家伙来说,还显得颇为深奥。

    朱慈烨,朱慈熠两人都是一脸的不解,不明白这里面的含义。

    朱栩笑了声,没有难为他们,道:“去,叫上煓儿,跟着首辅,在议事厅去转转。”

    朱慈烨与朱慈熠对视一眼,疑惑着着眨了眨眼,而后道:“是父皇。”

    说着,两个小家伙一脸不解的出了乾清宫,转向钟粹宫,去找他们四弟,太子朱慈煓。

    朱栩斜倚在软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两个议员的争吵,打架,或许是偶发事件,但里面的代表的意味,并不偶然。

    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教育政策,基本上都是垄断下的愚民政策,这种政策心照不宣的绵延了千年之久,没有哪一个朝代改变过。

    这种情况已经不能说是无意为之,而是久而久之的下意识手段。

    孙传庭等人压下这次的打架事件,根本原因是为了大议的顺利进行。

    他们有没有察觉到教育制度的改变破坏了千年的传承以及民智开启后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

    这种后果简而言之就是不利于统治阶层的统治与管理,最根本的威胁是朱家的江山慢慢的将会被动摇。

    这些问题,是深层次的,长远的。朱栩从未与任何提起,是他心底的众多不可言说的秘密之一。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朱栩期待着教育的普及以及之后的百花齐放后的盛景。

    “慢慢来,不着急,不着急……”

    朱栩安慰着自己,微笑着看着外面,脸上的着急慢慢隐去。

    朱慈烨带着朱慈熠,朱慈煓,三兄弟来到内阁二楼,正看到孙传庭等人在各个议席之间走动,与在场的人寒暄。

    刘时敏带着三位皇子向着孙传庭等人走过来,孙传庭等人连忙过来见礼,而后眼神疑惑的看着刘时敏。

    刘时敏微笑,道:“陛下说,让首辅带着三位殿下转转,认认人。”

    孙传庭转瞬会意,这是乾清宫在给他站台,微笑着牵过朱慈煓的手,道:“太子殿下,臣带你见一些人。”

    之前孙传庭对朱慈煓过于严厉,甚至还打手板,张筠心疼不得了,特意找朱栩旁敲侧击过。

    朱栩或明或暗的点了一下孙传庭,这才结束。

    即便如此,已经三岁的小家伙还是挺怕这个严厉的老师的,想缩回手,没缩回,只好小脸拘谨的跟着孙传庭。

    朱慈烨,朱慈熠也跟着,在孙传庭两旁。

    “太子殿下,这是礼部尚书吕大器,吕尚书写了一手好楷书,皇上赞‘能文能武,可倚大事’……”

    “这是兵部尚书张国维,张尚书文采斐然,是文坛巨擘,在兵部劳苦功高……”

    “太子殿下,这是南直隶巡抚陈奇瑜,之前是顺天巡抚,南直隶纷纷扰扰,全靠陈巡抚一力弹压,是国之重臣……”

    “这是皇家商贸集团的董事长,李幼唐,原本的内阁中书,行为有度,诸事得法,皇上曾赞曰‘稳重识大体,坚毅无棱角’,是社稷之才……”

    “这是陕西巡抚郑酬庸,户部右侍郎李邦华,二位大人正在为陕西筹谋划策,巩固陕川之稳定,夙兴夜寐,辛苦万分……”

    小家伙之前还挺拘谨,没几个,小家伙反应过来,渐渐从容,每一个都抬着手,声音稚嫩的道:“本宫代父皇谢大人,大人辛苦。”

    越往后小家伙越熟练,如果想起谁,还会停住脚,多问一句,貌似很关心的样子。

    尽管小家伙做起来很是幼稚,但这是太子殿下,代表的是朱栩,谁不是感铭肺腑,激动异常。

    孙传庭等人陪着,眼见一切,一路上面露诧异。

    这位太子殿下还真是了不得,小小年纪居然就有这样的沉稳气度。

    当今皇帝年幼之时,也无这般模样吧?

    孙传庭等人很是欣慰,若是这位殿下能培养的得好,大明何愁后继无人?何愁‘新政’不能延续?

    他们的目光也落在朱慈烨,朱慈熠二位皇子身上,朱慈烨倒是应对得体,偶尔会与一些人交谈几句,大部分人时间很沉默,跟在孙传庭身后。

    朱慈熠之前还很拘束,后面就显得无聊,东张西望,不时掉队,相比之下,就差得远。

    这一圈转下来,议事大厅里相当热闹,似乎被激发了某种热情,一扫之前打架事件留下的阴霾。

    孙传庭乘此机会,召集各巡抚,由他们呈送各省议会的反馈,再次与这些巡抚‘协商、谈判’,半个时辰后,总算达成了新方案。

    各巡抚再次回到议席,一番沟通,总算压下混乱,议事厅渐渐平息了激烈的争议,静等着下午开场。

    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众人就位,对于孙传庭这份施政报告,议会进行表决,四百二十一人,赞成数高达三百四十七人,顺利通过。

    这虽然在意料之内,但孙传庭等人也是松口气,没出幺蛾子。

    下半场是由大元帅府副元帅秦良玉代表元帅孙承宗进行演讲,宣读大元帅府今年的总结,以及明年的计划。

    相比于内阁的庞大,复杂,涵盖方方面面的施政报告,秦良玉的演讲报告相对简单。

    站在高台之上,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笔直的秦良玉,抬头看了眼下面,对朱栩倾身示意,便开始了她的演讲,或者是看似温和实则凌厉的宣读。

    “大明景正七年,大元帅府改革以及发展,总结纲要。”

    “我大明军队目前分为四大类,五个兵种,九个小种。第一类是传统的步军,步军下辖三个兵种:步兵,炮兵,枪兵。第二类是骑兵,骑兵有两个兵种,常规骑兵,重甲骑兵。第三类是海军,是新型兵种,主要应对海外威胁。第四类,是皇家兵团,皇家兵团是混合兵团,是军队改革的试探性方向之一……”

    “目前,步兵有三个大营,三十三省常备军,总数是三十五万不到,骑兵六万五,海军五万,皇家军团十万——囊括骑兵在内,我大明总军队数量不足五十万……如此小的数目并不足以稳固我大明辽阔疆土,是天灾下,国库空虚的的硬性要求……”

    “大元帅府将对大元帅府结构进行优化,取长补短,提升行政效率,打击腐败,人浮于事,专注于军队的改革与长远发展……”

    “步兵将按既定计划,发展预备役,培养军官,增加实训,提升实战水平……”

    “骑兵将持续训练,对塞外保持高压,增加对塞外的影响,尤其是保持在漠西以及西北的长期军事存在、影响力……”

    “皇家军团驻扎廊坊,将不定期的进行长途拉练,是对大明新军种以及未来军队发展方向的试验,帅府将一直关注并支持长足发展……”

    “我大明涉及海外利益越来越多,内阁的数据显示,每年从海外购入的粮食已经达到三千万石,收入的白银超过五千万,是天启五年国库收入的四十倍……”

    “因此,有一支强大的,足以保护我大明海外利益的海军时所必须,帅府将加大力度投入,加强海军的训练,支持海军后勤建设,舰队补充,士兵的招募,远洋训练等等……”

    秦良玉的演讲条理异常清晰,仿佛就是一幅图贴在众人的脸上。

    议事厅里的大人们,议员们听的相当认真,不等秦良玉讲完,纷纷皱眉,继而窃窃私语,让傅昌宗多次敲锤喊‘肃静’。

第1486章 渲染威胁() 
秦良玉宣讲的比较快,不足一个时辰就念完了,涉及到大明军队的方方面面,但也有意的隐去了一些事情。

    比如军饷的多少,士兵们的待遇,武器装备,比如军队的具体数目,布置以及安南,倭国,琉球等军队情况,还有就是海军的到底扩展到了什么程度,又要如何发展等等等等。

    但秦良玉的报告里集中渲染了一些威胁,比如中原王朝的一直以来面对的游牧威胁,对于蒙古,尤其是漠西蒙古的屡次入侵,他们的规模,发展动态等进行了夸张。

    漠南蒙古虽然被明朝打垮,漠北蒙古臣服,近年再无入侵,漠西蒙古对甘肃的扣关已经绝迹,但秦良玉只是举了几个事例,就让议事厅里一阵阵嗡嗡,众多人面色凝重,眼神警惕。

    继而是东南半岛,秦良玉着重叙说了暹罗在东南半岛的一家独大,扩张意图明显,以及去年大明册封太子,国王居然不到京,事后请罪敷衍。

    这自然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