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呢?大明的官员又不是真的蠢,自然能够知道什么样的战争是应该反对的,而什么样的战争是应该支持的,何况战争还可以让圣人之说传遍天下呢!这可是大明的文人最喜欢的事了。

    因为要优先对付罗刹国,而皇帝表明在对付罗刹国的战争中,将会收获大量的土地,其中更是有足够的适合于耕种的平原,所以铁路修建必须优先于北方。而小海附近的瓦刺人便是明军的第一个作战对象,以和漠北蒙古的交战情况来看,逼和瓦刺人并不麻烦,麻烦的倒是铁路的修建问题。

    孙传庭计划在一年内将京小铁路修完,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特别现在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大漠之中,不但修建的难度增加,而且铁路的养护问题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铁路的养护显然不可能由军队完成,而使用不耐寒的印度人显然也是不现实的,这就使得兵部必须在当地人中来招募养护队。不过大明的粮食充足在这时候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外喀尔喀人并不愿意去铁路工地上干活,但只是骑着马看看铁路,把一些吹到铁轨上的沙子石头扫下来,倒是并不抵触,特别是大明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从来没有见过,但一吃却很不错的稻米等食物后,养护队很容易便能招到人了。

    三年内明军将以镇北城为中心,占领列拿河两岸区域,一直抵达此河的入海口。而西线则要打服瓦刺,进入金山(阿尔泰山)区域。以流入小海的谦河为源头,向北探索叶尼塞河流域,以发源于金山的额尔齐斯河为源头,向北探索鄂毕河流域。

    十年内,要占领三河流域,将铁路修到靠近乌拉尔山,所有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域都成为大明的领土。靠近乌拉尔山的平原将会迁入至少十万人进行耕作。

    天启十一年五月,张千方将带领镇远舰队出征马六甲,摧毁此地所有的西方军队,使得马六甲完全掌握在大明手中,控制世界上最大的香料产地,在十年内继续向西航行,并在沿途设立供给点,一直抵达欧洲。如果有可能,占领埃及的苏伊士地峡,建立一条通过沙漠转运到达欧洲的路线。

    因为要与相对来说比较发达的西方作战,所以朱由校极为重视武器的升级换代。雷汞还是没有制造出来,虽然他指出应该可能要用到汞和硝石或者硝石的产物,在研究院学生的反复实验之下,依旧没有发明出来。

    但火铳的改进一直在进行,大量有膛线的火铳被制造出来,装备到了近卫军之中。火药早就已经改成了最佳配方,而且颗粒化的过程也已经可以用半机械的方法来制造了。开花弹的弹托不断地改进,火炮的炮管越来越长,使得火炮的射击精度和射程都在慢慢地增加,兵器局已经造出了射程达两里的火炮,只是制造工艺的问题,成品率较低,所以能够实用的不多,都先装在舰船上了。

    美洲现在开拓进行得很是顺利,周延儒负责不停地建设殷家人的居住点,而陈厚甫专门分出两艘船沿着海岸向北探索,现在报告已经离华夏城至少四千里。朱由校估计了一下,大概已经过了南美洲,而进入北美洲了。

    胡琴斋带着近卫军和殷家人组成联军,继续向着华夏城西方深入。虽然他们开出了一条路,但也最多只是深入到距海岸五百多里的地方,便不得不退了出来。

    周延儒现在已经不再需要近卫军的保护了,他组建了殷家人的聚居点后,便抽调出大量的殷家年轻人组成了殷家大军,专门负责在各地收拢散落在各地的殷家部落。就象滚雪球一样,到天启十年时,加入到大明殷家联盟的殷家人已经达到了十一万多。

第536章 西北局势() 
这样的数字已经让周延儒笑得合不拢嘴了,但是朱由校还是不大满意。所以大明在美洲的十年计划是召集至少三百万殷家人,占领美洲靠近大明一侧五百里的所有地盘,从内地移民至少一百万人,安置在占领区内。同时使得大部分殷家人会说汉话,增强他们对汉人文化的认同。

    而朱由校特意提出两个地方是必须完全占领的:巴拿马和加利福利亚。他也不知道现在这两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只是拿出粗陋的世界地图作对照,画出了美洲的大概地图(感谢地理老师),标出了要占领的地方。所谓的完全占领的意思便是此地要安置最多的大明移民,使此地的大明移民和殷家人比例保持在一比二甚至更高。

    巴拿马运河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朱由校知道它的重要性,就象远洋舰队要占领埃及的苏伊士地峡一样,这两条最重要的运河必须永远由大明控制,这一点朱由校非常肯定。

    至于大洋洲,现在似乎并不需要去占领。当然,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没有足够的人口,国内现在只有区区一亿人,虽然是这个时代的人口第一大国,但现在大明国内条件的改善使得大多数的民众并不愿意移民到遥远的异地。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朱由校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之所以要占领加利福尼亚,便是想到加利福尼亚好象有金矿,看看能不能用来吸引民众,当然,金矿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只能先慢慢地勘探了。

    目标既定,大家便开始按照纲领和计划开始实施。周遇吉的北方军区迁移到了归化,而北方军区的部队扩大到四个师,除了原来的王佐民和杜光亭师,又增扩了卫俊如和戴炳阳两个师。蒙古喀尔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被蒙古人称为敖尔告(宫殿之意),朱由校将此地命名为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戴炳阳师便驻扎在库伦,卫俊如师则驻扎在恰克图河以南,离小海约三百里。

    漠北喀尔喀的大多数民众都接受了明军的入驻,但总有些人不喜欢这种情况。土谢图汗部下的绰克图台吉因为不喜欢黄教,所以对改黄为红的林丹汗早有好感,他带领部下四万帐反叛了土谢图汗,投靠了林丹汗。

    林丹汗现在实力薄弱,自然很高兴绰克图台吉的举动,他们又与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因为他们都不信仰黄教,所以被称为“反黄教联盟”。

    大明一直看着这个反黄教联盟生成,壮大,却在皇帝的指示下没有进攻他们。而林丹汗倒是因为收成不好,多次攻击陕西,结果在洪承畴和满桂的联手之下,损兵折将而归。

    张荩臣师已经划到了西北军区,他看着林丹汗在永固城上窜下跳,皇帝却不准攻击他,无奈之下只好专心练兵。这时,徐鹏民和刘方雄来到了他军中。

    反黄教联盟一成立,戴春风便接到皇帝命令,军事调查统计局在西北军区大肆招收新成员,进入到乌思藏、朵甘思两个宣慰司,还有吐鲁番,叶尔羌两地,搜集情报,以利后战。徐鹏民将带人进入两宣慰司,刘方雄则会带人进入吐鲁番和叶尔羌地区。

    军事调查统计局要在军中招收成员,军方当然是非常欢迎的。军事调查统计局便相当于是近卫军的眼睛,他们收集的情报使得近卫军在战斗中少死了多少人,又多立了多少功,所以戴春风及其手下在近卫军中声望很高。

    徐鹏民两人各自带了十来个骨干探员,又在张荩臣军中招收了五十多名聪明灵活的士兵,便分别进入了目的地区。

    此时的西北,占据统治地位的人是固始汗,他是瓦刺人的盟主,是黄教的尊信者。固始汗本来占据的是天山南北,后来他让侄子鄂齐尔图汗留在家乡,自己带兵前住青海,准备进入拉萨,攻击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

    而这时的林丹汗西逃,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害怕自己往拉萨去时,青海的草场被林丹汗所占,于是双方在此地形成一个微妙而不稳定的对峙局面,都不敢贸然向对方发起进攻。西北一地,一时竟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徐鹏民进入朵甘思宣慰司(其实宣慰司已经不存,只是大明一直以此称呼甘肃青海等地区),便打探到了双方平和的原因。他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便去见固始汗。

    见到固始汗时,徐鹏民以格鲁派(黄教)的礼节向他问好,一下子就让固始汗对他印象大好。固始汗道:“远方来的客人,听说你有好消息要告诉本汗,现在可以说了吗?”

    徐鹏民道:“大汗,我是大明皇帝派来见您的使者。大明皇帝听说大汗是格鲁派的保护者,非常希望能够让格鲁派进入蒙古各部,驱逐腐朽的宁玛派。”

    宁玛派便是林丹汗信奉的红教,它是藏传佛教中一个比较老的派别,该派所注重的密宗是在达磨赞普灭法前,由莲花生大士传来而得名。修行者红衣红帽,可以娶妻生子,尤其重视伏藏。格鲁派俗称黄教,由宗喀巴大师以噶当派为基础创立,黄衣黄帽,以注重戒律著称,对显宗密宗同样重视。自黄教兴起后,红教便开始势力渐衰。

    固始汗最喜欢听到这样的话,他一直以黄教的保护者自居,他的固始汗名号实际是“国师汗”,便是由代表黄教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三世甲哇嘉错联合喀尔喀蒙古三汗共同赠予他“大国师”的称号而来。

    他大笑道:“听闻蒙古各部已经归顺大明,既然大明皇帝愿意在蒙古各部推行格鲁派,那本汗愿意派人在漠南蒙古各部推行格鲁派的微言真意,并且与各部交好。”瓦刺人算不算蒙古,其实在不同的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蒙元被赶出中原后,瓦刺人便自称“卫拉特”,不再把自己视为蒙古。

第537章 固始汗称臣() 
徐鹏民心想,如果就是这样我来见你干嘛。便接着道:“听闻大汗与罗刹国在北方争斗,东方又与喀尔喀部争斗,现在准备进入拉萨,却有林丹汗等人阻拦。既然如此,大汗何不向大明纳贡,这样可以交好大明,大明也能影响喀尔喀部。”

    外喀尔喀部已经归顺大明,固始汗是知道的,但外喀尔喀与瓦刺的争斗,大明一般是不会干涉的,但是如果外喀尔喀战败的话,大明就会参与进来攻击瓦刺。

    而更重要的是罗刹国,固始汗已经在北方发现了罗刹人的踪迹,虽然现在发现的罗刹人还比较少,并不能对固始汗造成太大威胁,但罗刹人的火器让瓦刺人深为忌惮,固始汗并不想多路作战,如果能够和大明结盟,先保住南边和东边安宁,再专心对付罗刹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要向大明纳贡吗,这个就要好好想一想了。

    徐鹏民也不着急,他也不指望一下子就说服固始汗,总要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权衡利弊,才能够做出决定。他告辞而出,留下固始汗继续思考。

    固始汗召集了他手下的汗、洪台吉、济农、大台吉、章嘉呼图克图一起来开会,商议是否对大明纳贡事宜。

    大家都知道现在瓦刺的情况,所以他的济农阿乌拉便道:“大汗,我们北面有罗刹国随时在找麻烦,而东面的喀尔喀一直与我们敌对,现在林丹汗又占据大草滩,这种四面是敌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能够结交大明,至少可以抑制喀尔喀,共同对付林丹汗。这是汉人的一句话,远交近攻。”

    他的儿子拉特司则不同意:“竟然要我们向大明纳贡,那便是归顺大明,我们瓦刺人什么时候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拉特司的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觉得归顺大明是不能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