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儿子拉特司则不同意:“竟然要我们向大明纳贡,那便是归顺大明,我们瓦刺人什么时候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拉特司的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家都觉得归顺大明是不能接受的,结盟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阿乌拉有几个汉人好友,他很了解汉人的想法,便道:“其实向大明纳贡,和结盟实际上没有区别的。大明皇帝认为自己拥有天下,所有的势力都只能成为他的藩属国,我们只需要每年象征性地给他送些礼物作为贡品就行了,根本不用做些其它的什么。”

    固始汗道:“这个倒是,瓦刺以前也是大明藩属,后来不一样抓住大明皇帝索要赎款。所以我们名义上归属大明,每年给他们纳贡,可是能得到很大的好处的。”

    拉特司道:“大明真的会限制喀尔喀部落吗?”

    固始汗道:“喀尔喀也应该只是名义上的藩属国,大明对他们应该没有限制的权力,但居中说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归顺了大明,如果我们遇到厉害的敌人,如罗刹人,到时便可以向大明求援,听说大明的火器也很厉害。”

    众人听到有这样的事,自然都觉得只需要付出一个名义,便可以得到实际的好处,那无论如何都算是赚了,于是大家一起决定,向大明称臣纳贡。

    徐鹏民被固始汗召到大帐中,固始汗开口道:“你前些天给本汗看的那个牌子,说明你应该是大明的人,但是是不是使者可说不定。我们商议了一下,决定归顺大明,我将派人去北京城拜见大明皇帝,你便去作向导吧。”

    徐鹏民大喜道:“愿供大汗驱使。”这事可比搜集情报重要得多,他吩咐手下继续在朵甘思活动,等自己从京城回来后再去乌思藏。便带着固始汗的使者向京城而去。

    朱由校接到报告后惊愕了半晌,看来自己有时候的想法还是不够大胆呀,这军事调查统计局的人不错,竟然兼任起使者来了,不声不响就把瓦刺人给劝降了。

    而戴春风更是觉得出了大风头,徐鹏民如此给自己涨脸,他自然要好好奖励。于是他便向皇帝上奏,希望将徐鹏民特事物办提升为少将(军衔晋升时间是每年年底),皇帝自然不会驳他这样一个面子,于是徐鹏民便成为军事调查统计局第三位晋升少将的人。

    固始汗的称臣纳贡在瓦刺人看来是个可以随时反悔的决定,并没有当成什么什么事。可是对于大明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大明是个讲究名正言顺的国度,作战时必须师出有名,象攻击日本是因为日本人攻击了大明的属国琉球,攻击吕宋是因为西班牙人杀了华人,收回河套是因为河套本来就是大明的。现在瓦刺已经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么如果有一天他对大明皇帝的谕旨不遵,或者对大明表现出敌对情绪,那时候大明才能够有理有据地出兵平叛。两个国家不同的想法,使得这纳贡之事的重要性出现了一个误会,而现在武力值高涨的大明显然会很喜欢这种误会。

    朱由校承认固始汗为瓦刺四部的盟主,承认他对天山南北的统治,并且任命他为朵甘思宣慰司都指挥使,乌思藏宣慰司都指挥使。这两个宣慰司本来就是羁靡性质的,大明并没有实际统治过,连官员都没有。而现在这个任命则表示大明承认固始汗有占领这两地的权力。

    朱由校还对固始汗大加赏赐,赐给他明珠一斗,银币一千元,锦锻一百匹,玻璃镜十柄,香皂一大盒,火柴一大盒,蜡烛一大箱。这种赏赐其实根本不能算是大方,不过朱由校觉得意思到了就行了,真的大加赏赐,除非固始汗做了什么对大明有利的事,再给点实质性的赏赐不迟。

    当然,这点点赏赐在固始汗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了,明珠他倒是不希罕,但玻璃镜和香皂火柴就让他爱不释手了,这样奇巧而又实用的物品才是他所需要的,当然,锦锻也很不错,可以送给活佛,撕成一条一条的,点缀在那山岭之上。

    朱由校给陕西巡抚洪承畴和满桂下旨,坐山观虎斗,让固始汗先和林丹汗对掐,等到两方分出胜负以后再说。如果固始汗要进入乌思藏区,则可以向他提供雇佣兵,以熟悉乌思藏区的情况。

第538章 进攻亚齐国() 
朱由校想派遣雇佣兵其实并不是要阴别人,而是想借此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的近卫军,在以后的战争中发挥作用。卫俊如和戴炳阳在漠北喀尔喀的实验证明是成功的,而乌思藏的情况比较特殊,如果真的能够派遣雇佣军进入,那对以后当然有极大的好处。

    西北的局势暂时不会有大的动静,而张千方的远征行动则要正式开始了。

    张千方的远征舰队共有战斗大福船十艘,赶缯船五十艘,双篷船五十艘,三桅炮船一百艘,共载有海军一万八千人,海军陆战队一万人。

    此时东南亚的形势比较复杂。在马来群岛最强大的国家便是亚齐苏丹国,苏丹伊斯坎达尔穆达多年来一直与葡萄牙人争夺马六甲海峡的所有权。而除了亚齐苏丹国,还有个柔佛王国,所以在马六甲这块地方,现在是三方鼎立的局面。

    而在亚齐苏丹国和柔佛王国以南,荷兰人以巴达维亚为中心占据了半个岛屿,也对着马六甲海峡虎视眈眈。

    明军当然不可能自大到同时攻击四方,所以大明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这一地区布局。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暂时与大明维持表面的和平,因为他们也有占领马六甲海峡的意向,大明首先便放弃了联合荷兰的想法,黄克缵认为,与荷兰人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但为了避免明军陷入多线作战的危险,在天启八年时,大明和荷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十年。

    因为现在马六甲海峡的实际控制权在葡萄牙人手中,而他们与亚齐苏丹国和柔佛王国,经常爆发争夺马六甲地区的三国战争。经过充分的考虑后,大明选择了柔佛王国。原因很简单,这三方中,柔佛是最弱小的,那么战后也是最容易控制的。

    现在的柔佛王国的君主是阿都查利拉雅沙,在此之前,柔佛发生了几次国都遭亚齐焚毁、苏丹遭掳杀的屈辱事件,所以他们对亚齐苏丹国的恨意尤在葡萄牙人之上。大明表示愿意与他们联合,先消灭亚齐国,立即就取得了柔佛人的好感,在阿都查利拉雅沙表示愿意成为大明藩属国之后,双方的合作便正式成立。

    天启九年时,亚齐国又发动了对马六甲的进攻,但是被葡萄牙、柔佛和北大年的联合舰队击败,海上军事力量受到极大损伤。于是在天启十年五月,张千方开始进行攻占亚齐之战。

    亚齐国占地极广,明军在吕宋公主港集合后,便往西南而来。到达渤泥后,桂率真便带着五千海军陆战队在此登陆,而舰队继续前行。

    渤泥是由马来人和华人联合组成的苏丹国,一直是大明藩属国,现在南京还留有浡泥国王墓。亚齐国也侵略了渤泥国,渤泥苏丹曾经派使者向大明申诉,所以这次出兵渤泥大明算得上是师出有名。

    桂率真带着的五千海军陆战队,迅速地在渤泥人的带领下,对着此地的亚齐军队展开了攻击。在明军的火力之下,亚齐人立刻溃不成军,大量的人投降,然后被渤泥人抓了起来。

    渤泥国王黄灿明(注,是渤泥国王,不是苏丹)看到明军如此厉害,自然是喜不自胜。他是葬在南京的渤泥国王黄森屏的后代,这一系对内辅佐苏丹,对华人则称为渤泥国王,虽然权力很大,但随着明朝势力渐渐退出东南亚,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现在明军前来渤泥,对他来说当然是意外之喜。

    明军一路向南,直打到荷兰人的实际控制区才停下来。既然大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那现在就不能打过去。明军又从东往西一路扫荡,一直打到了岛屿最西边的沙捞越。

    这时候张千方的舰队早就来到了柔佛国,柔佛国看到明军如此高大的船只,心中大定。双方协定,由柔佛出动两百艘战船,大明出动

    一百艘战船,共同跨海攻击亚齐国的老窝-金洲。

    金洲是一个大岛,因为出产黄金,所以中国人称之为金洲,当地人称为苏门答腊岛,明国曾经在此地设立过旧港宣慰司。

    柔佛虽然出动了两百艘战船,但在明军看来,这两百艘战船的战斗力大概相当于明军的五艘三桅炮船,但他们人多呀,如果到时候要进行地面攻击,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

    柔佛与葡萄牙人有联盟关系,而大明和葡萄牙人也还没有翻脸,所以两方共同具文知会了马六甲海峡的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当然不会阻挠他们攻击自己的宿敌亚齐国,便派了几位军官来充当观察员。

    张千方没有把葡萄牙人的观察员当回事,他一直信奉皇帝陛下所说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阴谋不过是儿戏罢了”这句话。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战船他都见过,自然明白明军与他们的战力差距,不管是火炮还是火铳,双方虽然还是一个层面的,但威力方面已经仿佛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了。

    在自己的家门口,亚齐苏丹国自然不会龟缩不出,所以亚齐国将自己所能纠集起来的所有战船全部驶出港口,想要一战便打得明军不敢再来。

    天气晴朗,海风轻轻地吹拂,亚齐苏丹国的四百多艘战船倾巢而出,恶狠狠地扑向柔佛和明军的船队。柔佛国的船队本来没有旗号,张千方就将大明的海军旗帜插在柔佛的船头上,以免到时敌我不分。

    亚齐国首先看到的便是明军的旗帜:在日月旗的基础上,有三条波浪形的蓝色条纹,代表着海洋。明军的舰队在最前面,看着那高大的福船,亚齐国的将领勉励自己的手下:“大的不一定就是强的,我们亚齐国的战船才是最厉害的。”

    士兵们看着相差悬殊的船高,硬着头皮往前冲,最前面的士兵拿着弓箭对着敌船开始射击,没办法,想要跳邦作战,完全没有可能,敌船比自己的船要高两层楼呢,那就只能先用远程武器攻击一波看看。

第539章 攻下旧港() 
弓箭射在敌船船身上,连痕迹也没有留下一点,便掉入海中。这时明军船上的火炮终于响了起来,一颗颗黑乎乎的炮弹呼啸着落在远处的亚齐战船上,轰轰的响声传来,船上燃起了大火。

    至于近处的亚齐战船,明军根本不愿意耗费炮弹,直接就冲了过来,将对面的船只撞得稀乱。一块块的木板飘在海面上,被掉在海中的亚齐士兵们死死地抓住,而后面的三桅炮船经过时,船上的水兵拿着火铳,开始练习海上打靶。

    侥幸逃脱了明军火铳练习的亚齐人才松了一口气,柔佛的船队过来了,柔佛人拿着弓箭开始射击还存活的亚齐人,甚至还有人拿着前端有铁尖的长矛捅向水中的亚齐人,看着冒出的血花哈哈大笑。

    亚齐人的精锐是二十艘桨帆船战舰与二十艘配备火炮的东亚式帆船,这是亚齐人向远在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求援后得到的支援品,还有部分火绳枪。他们一起向最前面的一艘福船包围了过去。

    福船上的指挥是郑咤,他看着比福船矮了一层多楼高的亚齐战船,冷哼了一声。他一挥令旗,舰着的二十四斤炮开始轰鸣,将跑在最前面的一艘浆帆船的桅杆击中,然后船帆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