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以后招收的宫女也必须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经过考查才可以进宫,而且二十岁就可以出宫,所以她们已经不再是贱籍。

    而太监这个群体比较特殊,皇帝也在天启三年禁止了民间自阉的行为,而且从天启三年以来,一直没有招募太监。只有极少数犯罪当死,而又情有可原的人,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皇帝特赦后改为宫刑。他们也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进宫充任内官,也不属于贱籍。至于那些宫中原来就有的太监,没有办法象宫女一样放出去自己生活,便由魏忠贤分配到各处管理一些皇家产业,但也是脱了贱籍的良民了。

    皇帝圣旨既下,锦衣卫便开始行动起来,首先查的便是各个王府。天启三年皇帝放宫女出宫时,各个王府也跟着放了一批老弱病残的,但紧接着便收进了更多的年轻美貌的。而且有了这么多年轻美貌的,各王爷世子们自然要收进更多的太监来保卫自己的后宫,皇帝下旨禁止自阉,能够禁止大部分的,却不能禁止各王府挑选一些人来阉割,充实自己的太监队伍。

    河南府福王府来了一队凶神恶煞的锦衣卫,门子阻拦不住,一直向府内冲去,一边冲还一边留下人来控制住王府各处。福王朱常洵正在听戏,这时一个手下跑了进来叫道:“王爷不好了,皇上派人来杀您了。”他顿时变得面色惨白,想要站起来逃跑,却忘记了自己是要有人扶着才能起来的,挣扎了两下,人却一动未动。

    他的长子朱由崧站起来一脚将那个手下踢倒在地,大骂道:“你说的什么糊涂话,皇帝无由如何会来杀我父王,没用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由崧知道父王一向听话,一切都按皇帝的意思办,就是不想给皇帝以借口来削爵。皇帝派人来杀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定是有什么误会。

    果然,接着便有人来报:“王爷,锦衣卫封锁了王府,说是要清查奴仆名单。”

    福王这才放下心来,便道:“王儿,你且去和锦衣卫交涉,我们已经放了大量宫女出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朱由崧心里却没有那么轻松,他知道王府虽然放了宫女出府,但王府仍旧在继续招收内官,带入府中后再阉割成为执事,而且家中的佃农也基本上是奴籍,如果皇帝真的下决心来查,那是一定会找到错处的。

    果然,锦衣卫在福王府便查到私自阉割者两百一十三例,农户奴籍者三千五百余人,招收贱籍宫女五百三十一人。农户和宫女之事倒是没什么问题,因为圣旨才下,但私自阉割却是公然抗旨,皇帝震怒,令福王府将所有奴籍农户和宫女改成良籍,补偿阉割者每人两千元,并罚没其田产一万顷,以儆效尤。

第515章 武装到牙齿的雇佣军() 
这是一个信号,福王身为宗人令,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都被罚得如此厉害,其它各王府非常识相,立即响应,主动地报上自己家的奴仆情况,请锦衣卫来查验,并将仆人们的贱籍改成良籍。

    王府都动手了,民间那些家中有奴仆的大家族也不得不动了,关于奴仆的处理,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所有奴仆遣散,这时便有锦衣卫带着农业部的人前来,整家地进行移民。二是奴仆依旧在原家服役,但必须从原家中另立良籍,至少在法律上变成不再是奴仆。

    奴仆们自己选择两种方案中的一种,到底选择哪一个方案,其实最主要与家主对奴仆的态度有关。平日家主刻薄的,自然奴仆会选择第一种方案,而家主宽厚的,则大多会选择第二种方案。

    当奴仆们的户籍改为良籍后,打骂甚至打死奴仆便是重罪,以前可以用罚钱来代替的规则已经无用,自告法院便可受理,如不愿自告或无法上告,当地巡捕和锦衣卫可以代为上告法院。

    以前的家生子也被禁止,包括从小做为少爷伴读的僮仆,陪伴小姐的丫环也必须支付薪酬才行。而不能够象以前一样只负责吃饭穿衣就行,这样也许每个月没有多少钱,甚至比原来的吃饭穿衣的实际福利更少,但是,这种平等观念的逐渐形成正是朱由校想要的结果。人人平等的观念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在大明子民心目中形成的,但一步步地来,最后总能达到这一点。

    这一次整治奴籍之事,共没收了众王府四万多顷田产以惩罚其自阉内官。王府的田地在当地都是很好的水浇地,这样农业部又有了很大一部分田产可供移民或者建立农场。

    七百多阉割者就罚了四万多顷田产,这相当于阉割一人就要罚没六千亩地,这已经是极其严重的处罚了,相信以后王府不可能再敢大规模阉割自愿者来充实内官队伍了。

    朱由校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不可能由一群奴隶建立起来的,不管是身体上的奴隶还是心理上的奴隶。所以他才会想尽办法地改变大明人的精神,当然也更不能容许在大明有汉人奴隶存在。

    林丹汗用汉人和长城附近的耕地换来了被近卫军占领的草场,但在铁路沿线的二十里内明军并没有还回来。因为与明军的战争损失了大量的牛羊,林丹汗需要大量的粮食,便只能让蒙古人到铁路建设工地上去做工,来换取粮食。

    这时,卢象升带着卫俊如的雇佣军来到了察哈尔。看着那虽然身着便衣,但依旧整齐的队伍,如林的火铳刺刀,林丹汗眼睛都不愿意挪开。

    卢象升咳嗽一声,林丹汗才反应过来。卢象升指着卫俊如道:“这是雇佣军的旅长卫将军,按照我们先说好的,雇佣军的名称由大汗指定,而所有的指挥都是由卫将军负责,除了弹药以外的所有供应都由大汗负责,包括薪水和作战缴获。”

    卫俊如上前向着林丹汗作揖道:“请大汗多多关照。”

    林丹汗大笑道:“好,好,好。希望今后大家能够合作愉快。至于名称吗,本汗觉得就叫哲别卫队如何?”

    哲别在蒙古语中是箭的意思,同时也是成吉思汗部下神箭手的名字,卢象升笑道:“命名权全在大汗。”

    林丹汗道:“哲别卫队的薪酬是直接发给他们吗?”

    卢象升道:“不用。他们的薪酬大汗直接发给我交待的李参谋,他们会给每一个人在大明皇家银行立一个账户,然后把钱打到帐户上。如果大汗有些缴获难以变现,也可以和他联系,他会帮大汗在大明找到买主。”

    卫俊如道:“学士,我们需要的一些基本装备已经从兵器局购买来了,其货款将会从我们的缴获中扣除,要请学士先行垫付。但士兵所需要的香烟还需要随着弹药一起运来才行。”

    卢象升笑道:“没有问题,这个我来付。香烟的事我会和弹药一起运来,当作军用物资,你们还看一看,需要些什么东西,我去和兵器局交涉。”

    卫俊如笑道:“我军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不再需要其它装备了。至于冬天的服装,自然是大汗这里的更好更保暖。”

    林丹汗笑道:“这点倒是,我们蒙古的羊皮袍子确实是最保暖的,秋天就会给大家换上的。”

    雇佣军,现在应该叫哲别卫队,每一个士兵都有三套棉布衣,连帽雨衣一件,中筒雨鞋一双,前后护心镜(薄钢板)各一片,钢盔一顶,行军背囊一个,肥皂一块,毛巾三条,钢制饭盒一个,钢制水壶一个,火柴十盒,蜡烛一盒,香烟一条(两百支)。钢制工兵铲一个,十步长绳索一条,急救箱一个,内装绷带,止血带,行军散五包,止血药五包。

    除了火铳,还有弹药基数一个(五十发),通条,擦拭布,枪托,棉布手套一双,护目镜一个,口罩两件。随身行军干粮一袋(五斤装),简易睡袋一个,指南针一件。

    这样的装备,能够使得士兵在掉队的情况下坚持至少五天,而且有能力应付可能遇到的危险。当然,在严寒天气下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林丹汗已经打定了主意,首先要出兵的对象便是漠北三汗。卫俊如要求先让哲别卫队适应草原上的环境,提出应该有一个月时间专门来训练哲别卫队的马术,林丹汗同意了,让蒙古骑士天天带着哲别卫队在草原上练习。这些人原来在近卫军中都是骑过马的,不过那时只是为了代步,骑术并不怎么样,现在跟着蒙古人学习,自然会有很大的进步。

    卫俊如每天督促着部下训练,文书记录每天的情况,帮助士兵们写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医官则是派人送信回去要求送来更多防寒的药物,而传教士们游走在各个营帐,向士兵们宣讲主的福音,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整个军营充满活力。

第516章 攻占雅库茨克() 
在林丹汗磨刀霍霍,准备前住漠北时,在东北军区的镇东城里,正在发生一场争吵。

    张宗灵来到镇东城以后,便积极派遣小分队向各个方向去打探情况。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这些小分队将周围的地理图画了下来,有一个向西北方去的小分队,一直来到一条大河边。鄂温克向导道:“这条河我们称之为列拿河,在我们的语言中就是大河的意思,听说这条大河流到遥远的冰雪之地。”

    这个小分队沿着大河向北而行,几天以后,竟然发现对岸有人在筑城。小分队仔细地察看,发现筑城的倒是象自己一样的人,但是却有着黄色头发的人在监视着。

    小分队人数太少,不敢造次,便回来将情况报告给了张宗灵。张宗灵一听竟然有外族人在筑城,便动了心思,给曹文诏去了一封信,说自己要带人前去那条大河探听虚实,请他准许。

    曹文诏对于野战军在平日是没有管辖权的,他正在派人沿着海岸向北而行,已经探到了遥远寒冷的北方。他准备先在沿海扎下阵脚,然后向西边横推,正好需要张宗灵的野战军来协助,如何肯在这个时候让张宗灵往西北去呢。于是他跑来镇东城,想要让张宗灵按自己的方案行事,把沿海稳定了再说。

    张宗灵不干,他说道:“沿海根本没有多少人,现在应该先把西边的地方占下来,东边是大海,把西边占住后,东边自然也就占领了。”

    曹文诏道:“哪里有那么简单,东边地方也是极大,让别人占住了,再要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两人都认为自己所要进攻的方向重要,都想要对方协助自己,自然是争不出什么结果来。跟随曹文诏来的旅长陈辞修说道:“两位将军,我们是不是把敌人估计得太厉害了,为什么不能两线并进呢?”

    两人一起看向陈辞修,陈辞修道:“上次我们旅沿着海岸线扫了过去,根本没有遇到一合之将,很多的势力都还用着简易的弓箭,而且是用的骨箭头。当时下官便想着,其实用如此多的兵力来对付这么弱的对手,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

    张宗灵道:“你的意思是用小股部队去完成占领,而不是用大量的兵力推过去。”

    陈辞修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比如张师长得到的情报,不是只有少量的黄毛在那里吗?杀了他们,那城堡不就是我们的了,用本地人当我们的劳工,不是很简单的事吗?曹将军有便宜行事的圣旨,我们这样做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只要在事后写封报告就行了,皇上绝对会喜欢的。”

    张宗灵笑道:“曹将军,这也是你的意思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