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事后写封报告就行了,皇上绝对会喜欢的。”

    张宗灵笑道:“曹将军,这也是你的意思吧。”

    曹文诏也不作声,他接到张宗灵的求援信后,与部下商量,陈辞修便提出了这个方法。东北军区的人都有同感,敌人太弱,而近卫军出动太多,会使得后勤跟不上,还不如小股部队出击,在当地征粮,这样效果会更好。他仔细想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来与张宗灵商量。

    张宗灵沉吟半晌道:“也许是我们想多了,把敌人估计得太厉害。据前方小分队的情报,北方地区人口极少,而且当地生产能力确实低下,武器也很低劣,那我们就按阿旅长所说的试一试吧。”

    曹文诏道:“但是要注意三点,一是人数还是不能过少,我觉得至少要三百人以上,而且要带上此地的其它族人;二是带好足够的药物和衣物,粮食可以就地征,但这些东西并不一定有;三是带队的人必须心要狠,在外面首先把士兵们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张宗灵点了点头,他明白最后一点的意思,那就是如果没有粮食,那就在当地抢,遇到可能有危险的情况要先开火,不能心软。

    两人又和部下一起商量了一些基本的规则,最后决定,曹文诏继续沿海岸线进行收复,而张宗灵则直接向北,甚至偏向西北,一直推到现在正在筑城的那个叫什么雅库茨克地方。

    曹文诏回到抚东城,他组织了十股小部队,每个部队是一个局,三百多人是个比较适合的数字,再加上一百多位本地人,以近卫军的火器威力,以东边稀少的人口,应该很难遇到能够匹敌的对手。

    每个局指定了一个方向,所有的部队还需要把沿途的地理状况画下来,这样才有利于后面占领以后的管理。

    张宗灵却是两个局一队,加上一百多位本地人,带上大量的弹药,以应付可能的敌人。他的人数比较多,派了十队,准备去攻占雅库茨克或者其它可能筑城的地方。

    二十个小队向着北面出发,由于前期已经派遣了侦察小队,所以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而小队中本地人的存在,也使得近卫军更加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特点。果然如陈辞修所说,一路上根本就没有可以抵抗的力量,反而收复了大量的小部落,告诉他们,以后这地方就是大明的地方了,大家可以在这里生活,只需要偶尔给大明皇帝一点进贡就行了。

    张宗灵亲自带领向雅库茨克方向去的一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抵达筑城的地点。大家走到离筑城地三里的地方,张宗灵亲自带人去侦查。

    城还远未修筑完成,参与筑城的应该是本地的瓦刺人,而监工则是一些明显不同于瓦刺人的黄毛或者黑毛的骑兵。筑城的人数大约有几千人,但是监工则明显较少,最多有五百人。

    张宗灵见那些骑兵佩带的都是马刀,心里便安定了下来。这时候已经近中午,筑城的瓦刺人开始吃饭,那些监工则在另一处吃饭。张宗灵带着一个局向前冲去,专门对付那些监工。

    监工没有想到在这地方竟然突然冲出一支部队,而且拿着火器。火器他们在国内也曾经见过,而这些人的火器明显比国内用的火器要好得多,发射快,威力大。短暂的战斗后,打死了十几个顽抗的监工,剩下的都乖乖地投降了。

第517章 镇北城() 
在整个战斗过程中,那些瓦刺人根本动都不动,看着两方厮杀,眼中露出茫然的神色,对于他们来说,谁打赢了,自己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

    张宗灵命人将这些监工看押起来,然后开始审问。通过复杂的多向翻译,总算搞明白了,这些监工其实只不过是罗刹国的一些商人,他们在这里筑城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他们来收皮毛。

    从这里向西北方向去,便是原来的失必儿汗国,罗刹人在三十多年前吞并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之后,便出兵失必儿汗国,杀死了库楚姆汗,将那里的大片土地据为已有。

    而筑城的人,其实并不是瓦刺人,而是原失必儿汗国汗国的奴隶,当然也是属于鞑靼人。他们被灭国后,便被这些自称为哥萨克的罗刹人强迫到此地修筑城池。

    张宗灵搞清楚这些事后,便通过翻译告诉这些鞑靼人,现在蒙古已经归顺了大明,所以大家现在都是大明国人,不再是罗刹人的奴隶。不过现在他们可以在这里继续筑城,等城筑好后,便可以依城而居,等着大明的皇帝派出强大的军队,帮他们恢复故地。

    罗刹人对鞑靼人极不友好,一言不合便是直接打死,所以鞑靼人对罗刹人极其愤恨。但罗刹人武器先进,他们有能够喷出火的怪物,杀人根本不用刀,所以鞑靼人不得不屈服于罗刹人的统治之下。而现在这些和自己样子差不多的大明人,有着比罗刹人更厉害的火器,还说自己从此不再是奴隶,建好城后竟然可以让自己进城居住,这样的好事当然没有人会拒绝。

    张宗灵在这些鞑靼人中挑选了一些人为首领,让他们领导着鞑靼人来筑城,甚至将搜出来的罗刹人的火绳枪交给他们保管,这样的信任迅速地得到了鞑靼人的效忠。

    张宗灵决定就以此地为据点,他让一个局的士兵驻扎在此地护卫,自己带人沿着列拿河继续北上,又摧毁了两个罗刹人的据点,将能够搜罗到的食物全部集中到镇北城(雅库茨克的暂名),以保证冬天的粮食供应。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只派出小股部队的正确性了。北方地广人稀,天气又冷,想要找到食物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小股部队总比大部队更容易解决食物问题。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时,镇北城终于算是修好了。虽然城墙上还有一些缺口,但至少让人居住的石头房子已经建好,而早就已经砍倒晾干的大树被劈成一块块的木柴,从河中冰层中取来的鱼类便可以应付一半的粮食需要,不管是近卫军还是鞑靼人都猫在城中,度过了一个酷寒的冬天。

    张宗灵不想放过这漫长的冬季,他让穿着羽绒服的近卫军去捕鱼,让带来的当地人去狩猎,让鞑靼人开始学习汉语。这几乎是所有大明军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因为军官们在讲武堂学习时,教官反复强调的就是征服异族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让他们汉化,这时用力最少,但是收效最快,而且一劳永逸的方法。而汉化的第一步便是说汉话。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鞑靼人跟着一个近卫军到处跑,嘴里念着:“水,鱼,雪”

    而曹文诏和张宗灵的奏折报到京城后,朱由校愣住了。这不正好是罗刹人当年取得西伯利亚的方法吗?听闻雅库茨克被近卫军攻占后,皇帝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此地,并按张宗灵的意思将此地命名为镇北城。命令在开春后,以镇北城为依托,继续向北方进军,争取在列拿河沿岸建立起更多的城堡,使明军能够实际占领这一片区域。

    大臣们对于攻占这样一个根本没有产出的地方是有异议的,但是当朱由校拿出张宗灵送来的动物皮毛后,这种异议便消失了。这些皮毛比之辽东出产的皮毛质量要好得多,商铺的掌柜们出价是辽东皮毛的至少五倍。而且张宗灵认为,只要有足够的人手,这里的皮毛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

    只用了五六百人,便可以占领一个能够出产大量优质皮毛的地方,大臣们当然会算这笔账。而朱由校又授意报纸登出了镇北城有大量的优质皮毛出售,用粮食便可以换得的消息后,国内的皮货商都沸腾了。商人是最逐利的生物,皮货商们组织起了车队,准备等天气放暖后便开始向镇北城进发。

    这时地理科在报纸上向大家科普了镇北城附近的气候环境,大家才知道,春季到来,冻土开始融化后其实更不好走,冬季反而是去镇北城最好的季节,只是需要备好防寒的羽绒服,橡胶雨衣和擦脸的油。而路线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大漠过去后向东北方向,这是西线;一个是从呼伦湖过去后再向西北方向,这是东线。这两条路线各有其优缺点,要由各位商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皮货商人们大多选择了东线,因为呼伦河现在由科尔沁部落占领,而科尔沁部落与大明关系极其融洽。商人们将科尔沁人需要的商品带入草原,然后和他们交换风干的牛羊肉,这等于是做了第一笔生意,然后带着牛羊肉和麦面进入镇北城,交换来大量的皮毛。

    当然选择西线的也有,象是从山西等地出发的商人当然不会绕去辽东,他们带着商品与漠北蒙古作完生意后,便带着换来的骆驼和马牛羊进入镇北城,活的牛羊也受到了张宗灵的欢迎,反正镇北城附近有草原,当地的鞑靼人也可以放牧。

    大量的商队的来到,使得张宗灵不得不增加了捕猎的人数,这样才能供应更多的皮毛。而皇家的商队则送来了大量的马铃薯,红薯和小麦种子,还有些蔬菜种子。因为张宗灵的部下觉得天天吃肉吃鱼实在是受不了,还是要有些面饼面条之类的来调剂一下口味才行。

    而以镇北城为中心,还有很多的鞑靼人的村子。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便是放牧,捕鱼,打猎,近卫军来到后,给他们提供种子,牛羊,教给他们捕鱼狩猎的新器具和新方法,而且用物品和他们进行“公平”交易,所收的税也只是十税一。这些措施使得鞑靼人对明人的印象极好,和那些罗刹人比较起来,这些明人真的是太善良了。

    开春后,张宗灵在镇北城留下了一个局的兵力,自己带着另一个局开始沿着列拿河下游探查,皇帝要他消灭遇到的罗刹人势力,将列拿河两岸都掌握在大明手中。

第518章 雇佣军二旅() 
林丹汗终于带着他的察哈尔部精兵出击了,第一个目标便是漠北的车臣汗。车臣汗辖地东至额尔奇斯河,南界察哈尔汗,西界土谢图汗,北界布里亚特,地盘极大。

    林丹汗命使者前去车臣汗驻地,要求车臣汗臣服于察哈尔汗,每年都要向察哈尔汗进贡。车臣汗硕垒如何肯干,他原本是臣服林丹汗的,后来林丹汗改教后,便一直不再进贡。于是双方的战争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林丹汗以三千察哈尔骑兵打头,很快便被车臣汗的骑兵打败,车臣汗乘势掩杀而来,却遇到了哲别卫队。一千支火铳同时射击,便放倒了几百车臣汗骑兵,连着五次轰击,车臣汗的骑兵就损失了近两千人。林丹汗乘机带着大部队杀了过来,车臣汗一败涂地。

    在如此强大的火力威胁之下,车臣汗很识时务地选择了臣服,愿意奉林丹汗为蒙古共主。而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哲别卫队一人未伤,只是每个人放了一次火铳,却得到了两千匹马,三千头牛,五千头羊的分成。卫俊如和部下非常高兴,这样的仗实在是打得太轻松了,出力如此少而缴获如此多。

    打败车臣汗后,林丹汗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消化自己的缴获,所以卫俊如便向林丹汗提出,利用这难得的闲暇,要到漠北各地好好地玩一玩,看一看不同于大明的草原风光。

    林丹汗对哲别卫队自然是有求必应,反正这几个月也没有什么战事,便让人带着哲别卫队去四处逛逛。

    卫俊如选择了车臣汗辖地的北方,每人带双马和足够的食物,便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