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卫军为了这一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骑行训练。不过对于大部分士兵来说,能够稳稳地骑在马上赶路就行了,而骑术较好的则会成为斥候和骑兵。第一师一共有大约三千骑兵,要和蒙古人进行骑兵战是不可能的,主要是用来传递消息和追击小股敌人。

    从宁愿卫到临河大约有四百多里路,满桂命令三天要赶到临河,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命令,即使有马也是这样,因为路上不可能没有阻拦和战斗。

    但近卫军并没有任何人质疑这个命令,如果没有战斗,两天骑马赶到临河其实并没有多大问题,而如果有战斗,近卫军相信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解决。

    浩浩荡荡的马队通过石嘴山,向着北方而去。斥候不断地向后面传递消息,一直到中午,都没有遇上战斗。

    稍事休息吃了点炒面后,大军继续前进。这时斥候报来,前方四十里地有一个蒙古人的部落聚居地,大约有一千帐。骑兵因为人少数太少,所以没有进行攻击。

    孙抚民大喜道:”我们进军神速,蒙古人应该还没有反应过来,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满桂想了想道:”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牧民?如果俘虏他们,那会大大拖慢我们的行程。“

    孙抚民问道:”将军,您难道想全部杀掉?“

    满桂怒道:”如果想全部杀掉我还担心什么?可是不杀掉我们的后方不稳,也是个大麻烦。总参谋部又没有说明如何处理被俘虏的蒙古人,只说我们自行处理。“

    孙抚民点了点头道:”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末将以为,总参谋部当然不可能说让我们杀光蒙古人,但我们如果干了,他们也不会责怪。不过我们复套第一战,如果不杀些人,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末将觉得,我们可以杀掉所有抵抗的蒙古人,然后将他们的兵器收缴,便让他们留在原地也好,投奔其它部落也行,这样不会有伤天和。“

    满桂点了点头道:”现在也只能如此了。吴指挥使觉得如何?“

    吴孟明摇摇手道:”伯爵不用管我,陛下命我们来之前说过,我们带着眼睛和耳朵来看来听,嘴巴是专门用来吃饭喝水的,你们怎么做我们是不管的。不过伯爵大人一直与我们锦衣卫亲善,我就多一句话,我们皇上是仁慈之主,但更注重自己的目的能不能达到。“

第462章 收复河套(三)() 
满桂笑道:”锦衣卫深入草原,绘制地图,打探消息,我近卫军与锦衣卫本来便是兄弟一般。某在此谢过吴指挥使对我西北军眷顾之情,孙将军,那就按这个方略来,你亲自带兵去进攻,注意要围三什么的?“

    孙抚民道:”末将明白,我们会留一个口子让想跑的蒙古人逃掉的。“

    满桂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道:”总是不记得这些词。但你要告诉士兵们,跑掉的妇女和小孩不用管,但如果是成年人,必须是没有拿武器的。一个蒙古人丢了自己的弓箭和马刀,就再也没有勇气捡起它们了。对了,让他们向北边逃。“

    孙抚民点了点头,他明白满桂的意思,是要让这些逃跑的人将面对明军时的绝望传递到北方,也许可以减少一些抵抗,使近卫军更快地抵达临河,也可以少杀一些人。

    孙抚民点了六千人,从东西南三个方向逼近那个蒙古部落,路上遇到的蒙古成年男子都被杀死,小孩和女人则被逼着向北边跑去。

    离部落三里多时,已经可以望见部落内乱做一团。明军逼近到半里时,都没有遇到出来抵抗的蒙古人。近卫军下马,将小型火炮摆好,然后等着蒙古人的冲击。

    又过了十分钟,这时才有几百个蒙古人乱糟糟地骑马冲了出来。孙抚民已经吩咐过,第一次接触就要将蒙古人打怕,所以近卫军在蒙古人进入火炮射程之后就开炮了。

    这是一种便携的九斤炮,使用的是开花弹。炮弹落处,腾起大量的烟尘,带着断肢,衣甲,草皮飞向空中。血水飞洒着映着阳光,带着令人心悸的鲜红。人的惨叫,马的悲鸣交汇在一起,使得冲锋的队伍所在的地方犹如人间地狱。

    蒙古人刚开始冲锋明军就已经开炮,所以部落里的人将蒙古勇士的遭遇看得清清楚楚。幸存下来的骑士继续勇敢地冲向明军,却被迎面而来的火铳子弹从马上打了下来,没有了主人的马匹嘶叫着,茫然地看着倒在地上的主人,徒劳地用头拱着那失去生命的身体。

    整个战场没有了站立的蒙古人后,近卫军端着火铳上前,没死的一刺刀下去,将没有受伤的马匹拉到本阵,散落的武器也收了起来,很快就将战场清理干净了。

    部落里的人就眼睁睁地看着近卫军忙碌着,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办。近卫军打扫完战场后,便有懂蒙语的士兵上前道:”跪在地上,放下武器,我们就不杀你们。“

    这句话惊醒了不知所措的蒙古人,人群中传来一声尖叫,便见有人转身便向马匹跑去,利落地翻身上马,快速地向着北面而去。

    近卫军用火铳打下了几个带着武器的蒙古人,剩下的蒙古人要么扔下弓箭跪倒在地,要么没命地继续逃走。近卫军也没有心思理会,用火铳指着继续站立的蒙古人道:”跪下,放下武器。“

    一个男子叫道:”放下武器可以,跪下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跪拜长生天。“

    一声清脆的火铳声响起,他捂住不断流血的胸口骂道:”你们这些强盗,长生天会惩罚你们的。“

    一个近卫军营长笑道:”你们南侵杀人抢劫时是什么?这世界没有只准你们抢的道理,既然你们先做了强盗,就不要怪别人学你们做强盗。“

    有榜样在前,整个部落的蒙古人自然知道如何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又死了三个男子后,所有的人都跪倒在地。

    近卫军找了几个蒙古人审问了一番,才知道这里是鄂尔多斯万户下的一个千户,不过现在整个千户大约有三千多人,大部分人都在外放牧,现在部落里约有一千五百多人。

    近卫军将部落的千夫长和祭司找了出来,孙抚民对他们说道:”大明皇帝晓谕鄂尔多斯万户,命他让出农耕之地,可以允许他保留放牧之地。你们的济农不愿意,所以大明皇帝命我等来取。我汉人不习放牧,只会农耕,所以如果你们留在这里放牧,我们会允许,但必须要与鄂尔多斯万户割裂,加入我大明。我们现在准备去临河,你们命令他们给我们准备三天的食物,然后慢慢地想吧。我们回程之时再给答复不迟。“

    那千夫长和祭司自然不敢违抗,近卫军很快得到了三天所需的肉干,便留下他们,继续向北进军。

    千夫长等明军一走,便派人向东去万户驻地向济农汇报,第二天派去的人就回来了,十个人只回来了一个。原来他们往东去也遇到了明军,他走在最后,总算躲过了明军的火铳,才能回来报信。

    千夫长与祭司商议,先静观其变,如果济农打赢了,自然大家还是蒙古人,如果明军打赢了,只要能分得富饶的草场,便是加入大明,那又有什么关系。

    当天晚上,近卫军在一个大海子边休息。士兵们在扎营帐时,伙夫将肉干加入到素炒粉中用小火炖,那香味惹得士兵一个个口水直流。而军需官则在庆幸,幸亏后勤部发的大多是只加胡萝卜和马铃薯粉的素炒粉,这样只要有足够的肉,至少可以保证两个月的粮食供应。

    大家吃得满嘴流油后,又一人喝了一大杯茶水。大家便钻入睡袋中休息,这种用羊毛织成的睡袋温暖柔软,不仅可以御寒,而且可以防止营啸出现,因为从里面钻出来就需要十秒钟,这个时间段已经可以让士兵清醒过来了。

    满桂带着孙抚民和旅长们巡视营地之后,便在大帐中召开了一个短会。满桂指着地图说道:”到临河还有大约两百五十多里,我们今天走了一百七十多里。之所以速度这么快,一来是第一天精神好,二来是战斗所花的时间较少。今天有人已经逃往北方,明天一定会遇到敌人。所以明天我们要交替作战,一个旅战斗完后迅速转入行军,下次换一个旅来战斗。明天争取能够走一百五十里,牧区并不是重点,只要占领了临河,其它事就简单了。“

第463章 收复河套(四)() 
第二天的行军出乎满桂的意料,整个上午竟然没有遇到蒙古人,路途可以看到部落驻扎的痕迹,看来他们是被逃走的蒙古人的讲述吓住了,害怕所以躲开了。

    满桂不敢大意,命令将所有的骑兵都派出去,向北方,西北,东北三个方向侦查。而除了西北的骑兵沿着黄河巡视外,其它两边都至少要放出五十里路。

    中午休息时,西北的骑兵斥候来报,前面五十里处有大量骑兵集结,明军斥候折了三人,其余的拼死才逃回来,敌军大约是五千人以上,看来蒙古人准备和明军来一场大会战。

    满桂道:“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敌军应该超过五千,此战务必全歼敌人,前面就是黄河,他们一时是没有办法渡河而去的,只要消灭了他们,我们就可以安全地渡河到达临河了。”

    孙抚民道:“那末将就率领一部往东北方去,堵住敌军逃窜的路线,来一个瓮中捉鳖如何?”

    满桂笑道:“不,你主攻,我去守东北边。我已经是伯爵了,还是让你们去拼杀一番吧。皇上说过,要多让年轻人出头,抚民你文武双全,日后的成就一定比我这个大老粗要强得多。”

    孙抚民道:“满将军爱护之情,末将感激之情实在是溢于言表,那末将去安排了。”

    孙抚民将近卫军中的新兵种铁甲步兵排在最前面,这是一种纯冷兵器兵种,身披板甲,右手中拿着一枝长枪,腰旁边挂着一柄三尺长的马刀。这是总参谋部设计出来专门对付骑兵的,长枪的后部扩大,分出三个小枝,可以支在地上形成枪林来对付骑兵的冲锋。

    铁甲步兵一共有三排,这样可以让后面的步兵在他们的空隙中放枪,但情况紧急时也可以变成六排,用枪林来延缓敌军的冲锋。

    而近卫军普通步兵都没有披甲,只是头上戴了一个钢制头盔,身上穿的是羊毛制成的军服,里面穿着丝绸制作的内衣。这降低了除头部以外部位的防护,却大大提高了步兵活动的灵活性,而且衣服重量的减少使得步兵更加不容易疲倦。步兵主要的消灭敌人的方式是用火铳远程攻击,蒙古人的弓箭穿过羊毛和丝绸后已经对士兵的威胁大大减少,所以铁甲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必要。

    斥候报告,前方敌军已经开始向近卫军方向而来,人马大约是七千以上,在前方约十里地。孙抚民命令近卫军停下开始列阵。铁甲步兵排成六排,每六列铁甲步兵中间是两门九斤炮,然后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步兵。

    十里对于骑兵来说很快就能赶到,蒙古人的前锋到达时,近卫军刚刚排好阵形。蒙古首领拉速里看到耀眼的明军盔甲,心里犹豫了一下,便在明军阵前约七百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孙抚民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四到五百步的距离是火炮杀伤力较大又不会影响本阵的最佳距离,现在蒙古人停在七百步外,火炮便最多只能吓一下马匹,效果不佳,近卫军阵形已经摆好,移动有些麻烦,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