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个商队回到大明后,将地图交给孙承宗,在地理科学生的拼凑下,北方的地形地势便慢慢地呈现在面前。孙承宗将地图复制后送入京城,并向皇帝请求,要在归化到小海这一带,建造大量的交易市场。

    朱由校将众大臣召集到云台,命人将地图挂在墙上,他踱到地图前,用棍子指着小海说道:“这就是苏武牧羊之北海,朕心中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这小海全境,都为我大明所有。”

    卢象升和熊廷弼跪倒在地道:“主忧臣辱,臣等必为陛下取来小海。”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不得不如此回答,虽然两人都明白,现在与蒙古人大规模地开战其实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而文臣们则都默默无语,说实话,在他们看来,大明物产丰富,而蒙古人占领的草原对大明根本就是无用,大明人又不会放牧,占来了干什么?

    孙传庭身为兵部尚书,见文臣没有动静,只好跪倒道:“陛下,我大明近卫军,随时愿意为陛下取得您想要的领土。”

    朱由校有些失望,大明的尚武之风还是没有建立起来,除了这三个不得不出言附合自己的与军队有关的大臣,其他大臣根本就不愿意去开拓疆土。

    他笑道:“起来吧,我们君臣四人,便来看看如何取得小海。”

    这话就有些重了,方从哲上前道:“陛下,以前您不是定下国策,对元人只能用怀柔手段,慢慢拉拢分化吗?现在直取小海,便是欲与蒙古全面开战,我近卫军战力虽强,然人数终究太少,我们虽然在扩军,但因为对质量的要求甚严,训练颇费时间,在这个时候劳师远征,只怕不大适宜,请陛下深思。”

第460章 收复河套(一)() 
朱由校笑道:“首辅此言有理,朕现在不会和蒙古人全面开战,请大家放心。不过河套之地必须收回,此事没有商量余地。新招收的近卫军已经分配进了北方军区和西北军区,现在两个军区的近卫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而且我们从互市中已经取得了近十万马匹,足够我们军需供应和追敌之用。”

    方从哲道:“孙阁老曾经向林丹汗提出我们收回河套之意,林丹汗推托鄂尔多斯部不听其号令。老臣担心,如果我们进攻鄂尔多斯部,蒙古各部难道会袖手旁观吗?”

    卢象升见皇帝并不想现在就强占北海,便放下心来。他说道:“我中华礼仪之邦,自然讲究先礼后兵。臣以为,我近卫军攻河套之地,即使其它蒙古各部来救援,在见识了我们的军力之后,只怕也会黯然而退。蒙古人连建奴都打不过,我们怕他什么。”

    熊廷弼道:“学士之言有理,蒙古人不好打,便在于他们的机动性太强,如果在河套之地与我们争夺地盘,以我之长,击敌之短,我近卫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孙传庭道:“孙阁老主持互市,汉蒙平等对待,虽然少了许多纷争,却也让一些蒙古人骄横了起来。上次锦衣卫的报告中列出了统计数据,近年来汉蒙争执中,蒙古人理亏的已经由两年前的两成不到变成了现在的近五成。蒙古人就是这样,你对他好,他便觉得你好欺负,你对他不好,他就会怕你了。”

    朱由校拍手大笑道:“本兵这话有道理。大明是讲公平正义的礼仪之邦,但我们不欺负你的时候,你竟然想要欺负我,那我就只好欺负你了。和蒙古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道理便是弓箭和刀子。那么,我们的道理便是大炮和火铳,来比一下,看谁厉害。”

    毕自严道:“陛下,这出兵河套,国库只怕会有些不足。”

    朱由校挥挥手道:“发行河套债券,一百元一张,以河套之战结束为期。到时一百元可得二十五亩地。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朕不相信没有人买这种债券。”

    杨涟上前道:“陛下,这样一来,如果有人买了一万元,则可得二千五百亩地,这会有违耕者有其田的原则。”

    朱由校笑道:“河套之地,不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耕者有其田只在现在国土上推行,其它新开拓的疆土,一律不再实现此政策。”

    众臣大哗,农业部在国内推行的耕者有其田运动,使得国内的大地主数量急剧减少。而有些家中颇有田产的官员,也被迫将田产卖了一些给朝廷,以示对朝廷政策的支持。现在皇帝竟然说以后取得的疆土都不再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那么成为大地主的希望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了,这可真是一个大惊喜呀。

    朱由校道:“朕会要王承恩在报纸上宣传这次的河套债券,而且这次的河套债券上不封顶,只要有人买,朕就敢卖。如果到时河套没有那么多地,那就往北,总能找到适合耕种的土地。”

    现在内地的田地价格大约是好些的水浇地是十到十二元一亩,而河套地只要四元一亩,重点是不限制你购买的数量,这就让很多人动心了。报纸上一宣传后,便有人开始准备金钱,而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到处借钱甚至到银行贷款,准备用来购买债券。

    朱由校的这一个河套不限制田亩数量的政策,让国内一直杯葛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大家族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增加田产的方法。在读者来信中,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政策是皇帝陛下英明的最直接表现,而且希望以后的新开土地都采用这样的办法。

    朱由校这才知道,并不是大明人的尚武精神没有了,而是因为他们反对没有经济利益的战争。不管是吕宋还是新州,对他们来说吸引力都不大。但河套之地就截然不同了,一来河套之地原本就开垦过,是适合于农耕的地方,二者此地离京城不远,不象吕宋或者新州要经过大海航行才能到。所以这次复套之战,是罕见的得到全国各阶层的人都支持的行动。

    这个发现让朱由校很是高兴,他知道大明人并不是不喜欢打仗,而是因为没有驱动他们去打仗的动力。这个不是问题,自己的高中地理学得比较好,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矿产丰富,特别是金矿,有两百多座。只要在那里勘探出了金矿,那大明人绝对会强烈支持朝廷打开一条通向小海的通道,好让他们去采集金子。

    孙承宗接到朝廷圣旨后,便派了使者再一次面见林丹汗,请求他以蒙古共主的身分,让鄂尔多斯部落将河套地区还给大明,林丹汗不出意外地以自己无法强迫一个部落迁移为由,拒绝了大明的提议。

    孙承宗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鄂尔多斯部,提出了请鄂尔多斯部移出河套地区的农耕区,只保留其放牧区的要求。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额磷臣大笑道:“你们孙阁老是在讲笑话吗?互市可以,想要我鄂尔多斯的属地,可真是痴心妄想。你说了一个笑话,我今天心情好不杀你,你带话给孙承宗,如果因此而不互市,我会带着健儿们过长城来取的。”

    孙阁老听了使者的汇报后,又命人将孛儿只斤额磷臣的话传递给林丹汗和蒙古各部。林丹汗依旧是用他的推托大法,想要两不得罪。而蒙古各部除了科尔沁部来了一封密信表示愿意襄助以外,其它各部根本没有人表达意见。

    孙承宗写了一封奏折,将林丹汗和孛儿只斤额磷臣的回复都详细地讲述了一番,并请求皇帝派兵,取回大明的领土——河套地区。

    朱由校命王承恩将孙承宗的奏折稍事修改后登在了报纸上,看到孛儿只斤额磷臣那嚣张的话语,大明各地民众群情激愤,纷纷写信来要求朝廷出兵,击败鄂尔多斯部,收回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

第461章 收复河套(二)() 
卢象升和熊廷弼早已经制定好了复套的作战计划,这份计划凝集了总参谋部的集体智慧,并罗列了各种预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不过计划终究只是计划,到时候战场瞬息万变,有些小细节还是要在战场上修正的。

    这是第一次总参谋部在战前制定计划,很多将士都觉得没有必要,但朱由校坚持一定要这样进行。大明以前打仗,便只是进行简单的推演,而朱由校要求进行严格的军棋推演,参谋部根据情报制作了详细的沙盘,将地形,天气等各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来,并参考其它军事势力可能采取的行动,才制定出了这份计划。朱由校看过以后,命名为“汉武行动”。

    汉武行动需要动用八万近卫军,分成三个部分。北面由周遇吉任主将,下辖王佐民,杜光亭的两个加强师共三万五千多人。西北由满桂任主将,下辖孙抚民,薛伯陵两个加强师共三万五千人。另由张荩臣率一个师共一万人为特别突击队,负责在北方军区和西北军区之间的空隙行动,并随时支援两边。

    天启九年二月,河套债券开始发行。一百元一张的债券显然与一般的平民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能够购买的都是大家族或者商人。因为报纸上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宣传,所以发行首日,在京城就卖出了七百多万元。而这个债券是在全国发行的,所以李之藻估计总量应该可以达到两千万元。

    杨嗣昌的后勤部早已经将作战所需要的弹药,粮食,衣物等物资都运到了宣府和宁夏卫及镇羌堡,大军将从这三个地方出发,直指河套。

    天启九年三月,八万近卫军已经就位。按照总参谋部的汉武行动计划,三月十二是全军攻击的日子。这时候草原上的牧草还没有长好,经过残酷的冬天后蒙古部落还没有喘过气来,正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

    三月十一,孙承宗派来的使者到达了鄂尔多斯万户驻地,对孛儿只斤额磷臣进行最后的说服。并保证大明只需要农耕之地,放牧之地依旧由鄂尔多斯万户拥有。

    孛儿只斤额磷臣大怒道:“你们上次来的时候,我已经有明确的答复,你们是听不懂吗?还是觉得我们蒙古人的刀不够快,砍不断你的头颅?”

    使者笑道:“自达延汗后,大明一直与蒙古各部相安无事,而济农你竟然威胁要过长城来战大明,我皇震怒,我近卫军将领要求我皇出兵河套,取回祖宗之地。我皇仁慈,欲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济农你们的刀确实快,不知可有我们的火铳和大炮快。”

    孛儿只斤额磷臣叫道:“你嘴巴倒是挺硬,我现在砍掉你的头,你们的皇帝会把我怎么样?”

    使者肃容道:“大明皇帝圣旨:若鄂尔多斯冥顽不灵,则大明近卫军将于天启九年三月十二日出兵蒙古鄂尔多斯部,取回中华祖宗之地。”

    孛儿只斤额磷臣道:“那好,我明日便在这里等着你们的火铳和大炮,看一看在这草原上,到底是你们的火铳厉害还是我们的马刀厉害。给我押下去,等我们胜利后,让他带我们去北京抢东西。”

    一众蒙古人都大笑起来,自然有人将使者押下。使者笑着看了看狂笑的蒙古人,摇摇头叹了口气。

    三月十二日晨,西北军区两个加强师从宁夏卫出,兵分两路,满桂带着孙抚民的西北野战第一师直扑临河地区,而薛伯陵则带着西北野战第二师直接向东北攻打鄂托克部落。

    临河原属隋五原郡,后长期为西夏所占,明朝开国后属于宁夏卫管辖,但不久便为元蒙侵占,现在为鄂尔多斯左翼所有。这里便是河套地区的后套。

    近卫军为了这一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骑行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