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启-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火炮便最多只能吓一下马匹,效果不佳,近卫军阵形已经摆好,移动有些麻烦,只能等着蒙古人冲上来才行。

    蒙古人停留下来就不动了,孙抚民道:“稍事休息,看来蒙古人是在等大部队,我们一起等着他们来送死吧。”

    不一会儿,蒙古的大部队果然来了。拉速里信心大增,对部下说道:“明军有战斗力的便是那些穿着盔甲的士兵,只要打垮了他们,其他的人都会任由我们蒙古勇士宰割。我们一起冲锋,先射盔甲兵,或者是用马匹撞击,长生天会将敌人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取得胜利和荣耀,冲呀!”

    蒙古人呼啸着冲了过来,炮兵测距兵叫道:“六百步,五百步,开火。”

    早已经装好弹药的火炮喷射出一片红火,带着黑色的炮弹带着尖锐的哨音向着前方扑了过去,炮兵迅速将火炮向后移动,铁甲步兵后三排补上了炮兵的空隙,火铳步兵上前在每两个铁甲步兵之间将火铳对准了前方。

    开花弹的爆炸声惊起阵阵马嘶,爆炸的气浪将骑士从马上掀了下来,一个个飞旋的小铁钉扎入了人的身体,鲜红的血象不要钱一样的向外喷。

    火炮至少杀伤了三百名骑兵,还使得更多的马匹开始乱窜,骑手不断地吆喝和拉扯也没有作用。这时骑兵已经到了离明军约两百步的地方,铁甲步兵的长枪已经在地上斜竖起,而步兵的火铳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击发。

    一颗颗铅弹或平直,或旋转地飞向蒙古骑兵和他们身下的马,不断地有骑兵从马上掉了下来,失去骑士的马匹似乎知道前面的凶险,向着旁边斜窜了出去,和别的马匹撞在了一起。

    蒙古人在一百步左右时抽弓射箭,然后将弓背好,拿出狼牙棒或者长刀。箭是抛射,箭雨从空中落下,射在铁甲步兵身上只是发出叮当的清脆响声,而后面的步兵有几个被射在了手臂上,被旁边的军士迅速地抬到了后边。

    终于两军撞在了一起,疾冲在前面的马匹被扎在了枪上,发出悲伤的鸣叫,然后被后面的马匹再撞了上来,连着马匹和枪杆一起倒了下来。被倒下的枪杆带倒在地的铁甲步兵艰难地爬了起来,抽出马刀来狠狠地刺向前面的蒙古人。

    蒙古人吼叫着,拿着武器对着前面的明军狠狠地砍砸下去。刀砍入肉的暗哑,武器碰到铁甲的尖锐的怪声,火铳击发的清脆响声,惨叫声,呻吟声交织在一起,让一些首次进入战场的近卫军新兵产生畏惧迷茫的情绪。

    近卫军的低级士官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这种声音对于他们就象是战斗的号角,他们大叫道:“不要慌,对着蒙古人的脑袋开火,迅速地换药,敌人太近就用刺刀插,不要担心自己的安全,你的同伴就在旁边保护着你。”

    新兵们上次参与到了屠杀战场受伤的蒙古人的行动,所以对于杀人倒是不太陌生。只是不能动的伤兵和嘶吼着的面目狰狞的蒙古人还是有区别的,这难免会给新兵带来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直到他们真正地杀掉了一个敌人以后,他们才会有了自信,才会在这喧嚣的战场上冷静下来,这时他们就成了老兵了。

第464章 收复河套(五)() 
蒙古人不断地从马上掉落,回归到长生天的怀抱。而明军也有人受伤倒地,不过迅速地被士兵抬到后面,有专门的医疗兵等在这里给他们进行包扎,因为有头盔的保护,所以明军死亡的人数倒是极少。

    前面的三排铁甲步兵终于被蒙古人突破了,但蒙古骑兵都变成了步兵,失去了马的蒙古人依旧凶悍,拿着马刀和狼牙棒对着明军发起绝望的进攻。是的,绝望的进攻,因为明军的火铳实在是太多,一排开火后迅速换一排上来,蒙古人根本没有多少机会用手里的武器攻击到明军,便满眼不舍地倒在了地上。

    蒙古人冲击铁甲步兵时,两方好象有些势均力敌的样子,但等到蒙古人冲过这三排兵后,反而陷入了完全的颓势,一面倒地被明军当成了靶子,成了明军新兵提升士气适应战场的踏脚石。

    拉速里满脸悲伤地叫道:“杀死这些恶魔,长生天会协助我们的。”然而一个个好好的骑兵并没有箭射在身上,却突然倒地,还有那爆炸后将人马掀翻的黑色魔鬼,都已经将勇敢的蒙古人吓住了。他们犹疑地想着是前进还是后退,然后被火铳子弹终结了犹疑。

    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但后半个小时称做明军的射击训练更合适。经此一战,见过血用火铳杀过人特别是用刺刀杀过人的新兵迅速成长,已经可以称之为老兵了。

    战斗结束了,大约八千蒙古人逃走了五千多人,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在战场上,还有大量的伤兵在地上呻吟。孙抚民命令新兵去清理战场,凡是还有气的蒙古人都插上几刺刀,这时不是讲仁慈的时候,快速赶到临河使他们没有办法带上俘虏前进。

    近卫军死亡二十五人,受伤的有五百多人,好在大多都是轻伤,军医简单地包扎一下就可以重新参加战斗,而重伤员也只能在军医的看护下跟着部队一起前进。

    孙抚民命令将死亡的士兵就地掩埋,军法官将他们的腰牌收好,并画好墓地图形,一个个写好名字。本来战斗中死亡的士兵是要火化后带走骨灰的,但这里没有足够的木柴,而士兵们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同袍用牛粪来火化,所以只能等战斗结束后再取柴火来此火化了。

    铁甲步兵受伤者众,但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重伤的都不多,而如果没有铁甲步兵的枪林和身体阻拦,蒙古骑兵对只有头盔的明军会造成极大的杀伤。这说明在对抗蒙古骑兵方面,铁甲步兵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逃走的蒙古人已经没有了建制,一直到逃离明军至少十里地后,见明军没有追击才慢慢地停了下来。拉速里逃得一条命,他与几个百夫长商议后决定不过黄河,而是向东方行去,看能不能汇合别的蒙古部落,或者是直接去鄂尔多斯万户。

    蒙古人垂头丧气地往东边而去,大约三四里之后,前方出现了一排排的明军士兵,明晃晃的头盔反射着阳光,让他们不由得用手遮住了眼睛。拉速里面色苍白,知道这时候应该要带头往前冲才是一个蒙古勇士应该做的,却怎么也提不起和这魔鬼一样的明军再作战的勇气。

    明军阵中驰出一骑白马,马上的明军大叫道:“大明近卫军在此恭候多时了。大明皇帝亲封科尔沁部落明珠长公主附马满桂大将军有一言相告:要么降,要么死,请各位选择。”

    这番话里面存在一个意思:如果不是因为满桂娶了蒙古公主,投降的机会都不会给他们。拉速里想要鼓起勇气冲锋,却发现自己的勇气袋子似乎底部破裂了,总是鼓不起来。他长叹一声,扔掉了马刀,跳下马来。

    他身后一位百夫长拿起弓来,从箭筒里抽出箭来,对准了正走向明军的拉速里的后心。旁边另一个百夫长一刀将他的弓劈断道:“你想让我们一起都死吗?”

    前一位百夫长道:“我们蒙古勇士,怎么能够屈服于汉狗之下。”

    后一位百夫长斥道:“苍鹰留下翅膀,总会有再飞起的时候,明知不敌何必逞强。”

    这时拉速里已经走到了明军白马前,他跪倒在地说道:“乌拉特部落千夫长拉速里愿意投降大明皇帝。”

    白马将军道:“吾乃近卫军旅长赵舜城,既然你愿意归顺,那就让他们都放下武器,一起成为大明的子民吧。”

    拉速里返回到蒙古军队前道:“想挤狮子的奶水,便要有战胜狮子的力量。我们不是大明的对手,我已经决意归顺,想和我一起归顺的就放下武器下马来吧,如果有不愿意的我也不阻拦,你们去和明军决战吧,我还可以为你们收敛尸体。”

    众人都沉默不语,但是都下了马来,将武器抛下。这时近卫军士兵已经上前来,将武器收缴,然后押着他们来到赵舜城身前。

    赵舜城道:“大明皇帝有旨:凡愿意心向大明者均可成为大明子民,归化之后,与汉人无异。你等如愿归化,便可向长生天发誓,永远忠于大明皇上,永远不再欺压汉人,将汉人视为兄弟,我们便视你为大明子民。”

    拉速里心中大苦,他没想到明军竟然有这一招。蒙古人朴实,如果真的向长生天起誓,那就绝对不会再违反。现在这情况,如果不起誓,明军会放过自己吗?

    果然有一个百夫长出列问道:“如果我们不起誓,那会如何?”

    赵舜城笑道:“若非明人,皆为敌人。对待敌人应该如何,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看着四周端着火铳逼近的近卫军士兵,看着那闪亮的刺刀以及刺刀后能射出夺命子弹的铁管子,蒙古人选择了屈服。等蒙古人发誓完毕后,赵舜城下马对拉速里说道:“你们是归化大明的第一批蒙古族人,理应有优待。满将军有令,你将成为乌拉特部落的首领,大明锦衣卫千户,希望你能带领归顺的族人,为大明效忠,现在带我们过黄河,我们要去临河。”

第465章 收复河套(六)() 
蒙古人既然已经发誓便不会再叛,拉速里本来只是千夫长,而现在却成了部落首领,还被封为锦衣卫千户,自然是志得意满。他带着明军来到一处水浅的地方,满桂确认与锦衣卫的情报相符后,才命令大军开始渡河。赵舜城率领一旅士兵为先锋,准备对付对河可能出现的蒙古骑兵,结果发现根本没有人来,拉速里笑道:“卑职已经将乌拉特部落的兵力全部带出来了,现在部落里面已经没有士兵了。”

    过河以后休息,明军拿出自己的干粮请蒙古人食用,蒙古人差点将舌头一起吃下。原来有些心有不甘的人都觉得,这次投降确实是拉速里最英明的一个决策。

    而明军则被一路上的景色迷住了,路边的垂柳,正在发出嫩嫩的芽,而一片片整齐的水田里面栽满了秧苗。大家觉得这不科学呀,不是草原的吗,现在怎么变成了江南了。

    孙抚民慨叹道:“塞上江南,果然名不虚传。”

    赵舜城道:“我生长在北方,从来没有想到过,比我们家还北的地方竟然有这样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丽了。”

    拉速里已经派人先来部落通知了部落首领也就是他的父亲也树该,也树该知道儿子成了锦衣卫千户后,非常热情地欢迎明军的到来,命令部下杀牛宰羊来招待明军。满桂知道这时候的牛羊对牧民的重要性,便让他只宰了十头牛,一百只羊,并承诺会从别的不愿意投降的部落里抢来牛羊送给乌拉特部落。

    也树该大喜道:“我们乌特拉部落共分成四部,我只是一部的首领,往东北方去,那里的首领辉特拉一直以来仇视汉人,在临河的汉人多有受他们欺负的,您可以攻击他们,那就会得到大量的牛羊。”

    满桂看了看身边的一个汉人问道:“辉特拉一直虐待你们吗?”

    那汉人是临河的头目,说是头目,那只是个好听的说法,实际上是临河汉人奴隶中的领头人罢了。他们在历次蒙古人扰边时被抓来强迫种地,有的已经经过了几代人了。张思齐便是从他爷爷起就在临河生活,他为人公允,平时很努力地在蒙古人那里为汉人讨来一些好处,所以被临河汉人公推为主事人。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