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的使者讨了这个没趣之后,只得回到蒙古向成吉思汗汇报,把那位傲慢自负的阿沙敢不的话学了一遍,蒙古国上上下下,无不义愤填膺。
  在这个时候,西夏拒绝出兵,它深深地刺伤了成吉思汗的自尊心。对于这种带有侮辱性的傲慢行为,这位大汗没有给以原谅的习惯。但是,西征花剌子模的计划已经确定了,一切准备工作也已就绪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立即发动惩罚西夏人的战争,势必会打乱既定的部署。因此,西夏问题只好留待以后解决。
  成吉思汗考虑决定之后,向部下说道:“假若能得到长生天的佑助,在西征胜利回师以后,再与西夏人算个总账。到那时,量那个阿沙敢不也未必能跑到哪里去!”
  现在,花剌子模国已被彻底摧毁了,大军也班师回国,向西夏复仇,找那个狂傲的阿沙敢不算账的时刻已经到了!
  公元一二二六年春天,成吉思汗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他不顾二皇子和部分大臣的反对,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命令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随大军出征,让次子察合台留守大营,遂与众将领一起,誓师之后,向西夏国进军。
  出师前夕,孛儿帖大皇后得知察合台留守大营,估计他与也遂又要扯在一起,担心会闹出意外的乱子,便在成吉思汗耳边吹起了枕头小风,建议让也遂伴驾出征。
  成吉思汗说道:“还让忽兰皇后去吧!”
  孛儿帖忙说道:“自从古儿别速被处死,第二斡儿朵里有些乱,让忽兰回去吧,免得那里再生出什么乱子来。再者,也遂不仅性格温柔,她还会按摩,在你鞍马劳累之后,让她替你按摩一番,不是很好的休息么?”
  成吉思汗听了,过去搂住这位结发妻子说:“你想得真周到,我哪里还能再不听呢?”
  孛儿帖被丈夫搂得紧紧的,笑着说道:“都是老夫老妻了,我看那位花剌子模的母后真会保养身体,她又会打扮,谁也不相信她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成吉思汗已听出了弦外之音,忙说道:“我以为,妻子还是原配的好。因为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们比年轻人更知冷知热啊!”
  孛儿帖被这一席话说得心里热乎乎的,便一头扑在成吉思汗的怀里,又低声说道:“无论你在外面跟哪个女人好,我都不会计较,更不会吃醋、嫉妒,因为我了解你,信任你,知道你一回来,准是会来到我身边来的!”
  不过,这次出征,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吉祥的预兆。
  大军越过贺兰山,这贺兰山是河套附近的大山,山上树木青青,远远望去,那山如一匹骏马。由于蒙古人称骏马为“贺兰”,因此称这座大山为“贺兰山”。
  过了贺兰山之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凉的空地,空地上有许多长条形的沙堆,在沙堆之间便是绿洲和牧场了。
  在东部是海拔高达三千米的山脉,山脉的西山坡上有苍翠的森林覆盖,这里常有野驴、健鹿出入,它们不断地成阵成群地出来。见此情景,成吉思汗按捺不住习惯,顿时猎兴勃发,立刻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准备进林子里打猎。
  此时,三子窝阔台劝道:“这里山大林深,荒无人烟,若是贸然进到林子里面,是不适宜的吧?”
  博尔术也上前劝道:“报告大汗!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狩猎,是违反我们蒙古人的狩猎习惯的,何况那位中原真人丘处机早就劝告大汗要节制狩猎了。”
  可是,成吉思汗看到绿洲上面成群的野驴在嬉戏、奔跑,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纵马向那些野驴驰去。
  为了让大汗能够尽兴,窝阔台、拖雷等又从林子里赶出来许多野驴,奔到他的马前。
  那些野驴一见成吉思汗坐在马上,拦住它们,突然野性大发,有的前趴后踢,乱窜乱跳,有的把驴头一昂,高声叫唤起来,那声音又大又响,吓得林中的鸟兽都往山里逃去。
  成吉思汗的这匹赤兔马性情特别暴烈,一见那么多的野驴对着自己大叫不止,忽然将马首昂起,也惊叫着四蹄乱蹬乱踢,连续尥了几个蹶子,成吉思汗一时羁勒不住,竟被掀下来,摔在地上。
  窝阔台等急忙赶来将他扶起,大汗疼得呻吟不止,说道:“嗳哟!”
  全军将士也立即停止了狩猎,就地扎营。
  第二天一早,伴驾的也遂皇后把各亲王和诸将领喊来,告诉他们说:“昨天夜里,大汗神志不安,高烧不退,怎么办呢?还继续进军么?”
  这时,大将脱仑扯儿必说道:“我认为,西夏人都是筑城居住的,他们又跑不到哪里去,不如把征讨之事向后推迟一些,等到大汗养好了伤,再发兵也不迟呀。”
  当时,诸位亲王和将领听了,都认为这意见甚好,可是,成吉思汗不愿听取这一建议,他坚持说道:“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大军撤回去了,西夏人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不敢与他们交战,不更猖狂吗?”
  博尔术劝道:“大汗的身体要紧,怎能带病前去征讨?不如先派使者前去劝降,西夏人若是乞降,我们再撤兵也不迟。”
  窝阔台立刻说道:“这意见太好了,父汗住在这里一边养伤,一边等候使者的消息,然后再决定是进,还是退,这叫作双管齐下。”
  成吉思汗只得答应了,说道:“好吧,就派人去向李德旺(夏王)说,看他怎么回答。”
  于是,成吉思汗派了一名使者前往西夏国。这位使者转达了他的一番话,结果却扫兴而归,随即向成吉思汗汇报了西夏君臣的回应,当时成吉思汗尽管还在发着高烧,不顾因坠马而引起的浑身伤痛,决心要打这一仗。他对部下说道:“好!听他们说的话有多大!还能再退兵吗?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他们说出这样的大话!何况长生天也是听得到、看得到的啊!”
  成吉思汗余怒未息,又发下一道命令说:“全军将士每人吃饭时,都要先大声喊道:把西夏人杀绝了吧!把他们杀尽,把他们灭绝!”
  这么做,是成吉思汗暴怒的表现,他下定决心,要把西夏人上至父母,下至子子孙孙,全部杀死,消灭得一个不留!
  一连几天,被愤怒之火炙烤得浑身颤抖的成吉思汗,指天发誓,要长生天作证,决心宁死不回,不灭亡西夏,誓不罢休,从而加速了西夏国的灭亡。
  当时,西夏军主力大多部署在贺兰山以东地区,而西面防守较弱。
  成吉思汗每战之前必定要详察敌兵虚实情况,特别是兵力部署的地区、位置,甚至有关敌将的个人身世、为人,以至态度表现等,都要弄得清清楚楚,真正做到“知彼”。
  针对西夏的具体情况,成吉思汗命令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进攻西夏,他对将士们说:“我们要先打分散孤立之敌,继而歼灭主力,然后再攻打西夏都城中兴府。”
  成吉思汗自己率领东路军,进入西夏北境;命令大将速不台带领西路军,向西夏兵力较为薄弱的西部进军。
  公元一二二六年夏季,速不台率领西路大军四万人,进攻沙州城。这沙州城位于今天敦煌以北不远处,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城。速不台没费多大气力便攻占了沙州,并降了西夏的名将昔里钤部。
  速不台只留下三千西夏俘虏兵,余者全都处死。沙州城也随之被摧毁,地图上再也找不到这座石头城了。
  速不台的西路大军攻下沙州之后,便向肃州进军,昔里钤部对速不台说道:“肃州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十六年,因为不愿忍受欺凌,才被迫离乡背井,投奔蒙古大汗。如今,十几年过去,我随着蒙古大军杀回来了。”
  昔里钤部本是西夏肃州人氏,父亲、兄弟全是打铁出身,是肃州城有名的兵器匠师。
  当昔里钤部十六岁时,肃州城守呼邪残仁的儿子呼井沛在肃州城里为非作歹,专干害人的勾当。
  一天,呼井沛借口打刀一事,想占有昔里钤部的姐姐贴里不花儿。结果被铁匠父子狠打了一顿。
  于是,贴里不花儿与弟弟昔里钤部跨上他们家仅有的两匹马,向蒙古国方向,飞驰而去。
  后来,他们进入蒙古国界,遇到成吉思汗的二弟哈撒儿的巡边队伍,被这位二王爷收留去,又娶了贴里不花儿为妻。
  现在,昔里钤部又回到故乡的土地上,他向速不台建议道:“这肃州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地,不如让我先混进城地,寻找儿时的一班伙伴,伺机献城,岂不更好?”
  速不台担心地说:“你孤身入城,是十分危险的,据说城中主将正是你当年的仇人呼井沛,一旦被他知道你的身份,我们无法救你,而你插翅也难逃呀!”
  但是,昔里钤部再三请求,坚持要进城去,速不台只得答应了。
  临行前,又与他约好联络暗号,派了一名护卫木塔儿,随他一起去。两人扮作做生意的西夏人模样,混进了肃州城,昔里钤部慢慢找到原来的住地,举目一看,真是故地依旧,人物全非了。
  费了好长时间,这个“少小离乡老大回”的肃州人,终于找到了几个儿时的伙伴,从这些人口中得知他的父亲与兄长,已在那次争斗中一起战死,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昔里钤部还是难过地流下了热泪,为他冤死的父兄哭了一场。
  由于蒙古军队到处劫掠,杀人的风气,四处传扬,城里的居民一提起蒙古人,无不吓得“说虎色变”,同时也恨得咬牙切齿,这就给昔里钤部的“策反”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困难。
  经过再三劝说,昔里钤部终于联络了一百零六户居民,愿意归顺蒙古。
  不久之后的一天深夜,昔里钤部领着这些人偷偷地将城门打开,让蒙古大军进城。
  攻占肃州之后,除了昔里钤部联络的这一百零六户得到赦免之外,其余的全被处死。
  攻占肃州之后,速不台带领大军向甘州进发。因为甘州的守城主将是蒙古大将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派察罕前来招降。
  出身西夏的察罕,离家到蒙古投奔成吉思汗,其中也有一段因由。
  察罕之父曲也怯律,为人耿直、忠厚,他前妻生下一子,即是察罕。后来前妻病死,又娶朝中大臣窦尔章的女儿窦天娇,婚后七个月生下儿子留托儿,曲也怯律只得认了。
  窦天娇生得妖艳风流,出嫁前与家中管家有奸情,本是怀着有孕之身,嫁给曲也怯律。
  由于她是水性杨花之人,见曲也怯律为人古板,不善风流,便又故态复萌,为解欲望之渴,她竟厚颜无耻地勾引男佣,与之通奸。
  一次,察罕去找留托儿,不料正撞见窦天娇与一个男佣搂在一起,他慌忙走开。
  这女人担心察罕向他父亲告发她,便恶人先告状,立刻跑到曲也怯律处哭诉道:“你儿子察罕人面兽心,竟然对我调戏,强迫我与他……”
  曲也怯律一听,气得火冒三丈高,说道:“这小畜牲,我非杀他不可!”
  察罕听说这消息之后,觉得既不好向父亲解释,又不能呆在家里了,便离家出走,跑到了蒙古,深得成吉思汗的信任,成为大汗帐下的一名勇将。
  有一次,察罕奉成吉思汗之命,带二人去侦察敌情。途中,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敌兵,跟他来的士兵对察罕说:“我们三个人,去对付那两个敌兵,这是必胜无疑的,干吧!”
  察罕不以为然,忙对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