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班师之前,成吉思汗就命令长子术赤留在钦察地区了。从此,术赤再也没有回到蒙古去,在这期间,他一直被出生之谜的阴影笼罩着,心情总是闷闷不乐。
  于是,术赤便纵酒行猎,在山林里一住十余日,不问政事。不久,便卧病在床了。
  成吉思汗在归途当中忽然心血来潮,想在和林建都,并准备在那里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以纪念他统一天下的功绩。但他转念一想,现在西征刚才结束,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许多地区田野荒芜,百姓生活疾苦,此时若是置百姓和国家于不顾,而去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很可能是不明智之举。
  此时,这位大汗又突发奇想,准备以此来试一试部下的看法,以便从中挑选一些真正为国家出力的忠直之人。
  于是,成吉思汗下令召开会议,要全军将领都来赴会,对建造宫殿之事发表意见,谁知众人一片赞颂之声,都认为要大造、特造一座人世间最美丽的宫殿,来显示蒙古人的气魄,纪念大汗征服世界的丰功伟绩。
  成吉思汗听了这些众口一词的建议,并不满意,心中大为恼火,散会之后,他让耶律楚材留下来,向他问道:“今天会上,众人一个腔调说话,使我不解,深感在我们蒙古缺少栋梁大材之人!”
  耶律楚材听了,忙说道:“大汗帐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怎能说缺少栋梁呢?”
  成吉思汗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哪里知道我的心思啊!”
  他立即把自己想以建宫殿为名,试探一下群臣、诸将领态度的事说了一遍。
  耶律楚材听后,会意地笑了笑,并不说话,却让人拿来一方形的茶壶和一个圆口的茶杯,亲自沏茶倒水,这才对成吉思汗说道:“大汗请看,这水在方的茶壶里,便是方的;把它倒入这圆的茶杯里,就变成圆的了。”
  成吉思汗忙问:“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报告大汗,这水是没有形状的,可是,它被装在什么样的东西里面,它就变成什么样了。”
  聪明的成吉思汗听了之后,低头想了一会儿,马上悟出这位学者的意思,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大汗,就会有什么样的部下!”
  “大汗说得对!”耶律楚材接着说,“古往今来,所有的英明君主无不如此!唐朝的李世民因为有宽容的胸怀,所以才有像魏征那样的谏官。”
  成吉思汗立刻不满地反问道:“你是说我平日心胸狭隘,没有肚量?”
  “请大汗别误会我的意思,我是说选拔人材,识别贤愚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其一贯的表现,在一件事情上的认识与态度,是不足以下结论的。”
  成吉思汗听后,连连点头,心里想道:“我试来试去,结果反而试出自己有问题了。”
  在这次会议上,术赤因病未参加,成吉思汗非常关心,曾询问一个从钦察来的蒙古人。
  但此人竟说术赤根本没有生病,临来前还看到他去林子里打猎,成吉思汗气愤地骂道:“畜牲!竟敢欺骗本汗,真是胆大包天了!”
  不过,没有多久,术赤病死的消息便正式报来,成吉思汗大为悲痛,悔恨之余,下令把那个蒙古人捉来,对他问道:“你为什么要诬告术赤?”
  开始,那人不说话,被逼无奈,只得看着察合台,哆哆嗦嗦地交代说:“是……是二王爷让我那样说的。”
  察合台立刻跪到成吉思汗面前,辩驳道:“父汗不要相信他的话,我怎能让他诬告术赤?此人可能疯了!”
  成吉思汗生气地瞪住察合台,说道:“不是这个人疯了,而是你疯了!”
  处死那个人之后,把三个儿子找到一起,见到少了一个术赤,成吉思汗不禁流下泪来,他痛哭一阵之后,对儿子们说道:“打架还是亲兄弟,上阵要靠父子兵。你们虽然年轻,却也历经战阵,对这句话没有体会么?”
  就在这时,速不台的大军赶来了,成吉思汗一见者别的尸体,心中更加悲痛。这位跟随他戎马大半生的“箭”,实践了成为他的“战马”的要求,现在离他而早走了,使这位顶天立地的大汗怎能不痛惜?因为他是在西征中献出的生命,成吉思汗立即决定把他安葬在西征的征途上。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安葬了者别之后,成吉思汗班师大军来到了塔儿巴哈台地区的叶密立河附近,他欣喜地看到了忽必烈、旭烈兀两个孙子前来迎接,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神猎典礼。
  根据蒙古习俗,儿童神猎有所得,要举行一个小型仪式。当时,忽必烈十一岁,旭烈兀年仅九岁,他们都是拖雷的儿子。(后来,忽必烈做了元朝的开国皇帝,即元世祖,旭烈兀后来做了波斯的汗王)。
  两人初次出猎,均有所得,忽必烈获一兔,旭烈兀获一鹿。成吉思汗大喜,遂用两个孙子各自所获野兽的血与脂肪,亲自涂在他们的中指上,然后两个孙子分别吻他们所崇敬的爷爷。
  据说当时旭烈兀咬疼了成吉思汗的手,而忽必烈却吻得十分庄重,想必那时的成吉思汗一定悲喜交集,老泪纵横。
  此时,成吉思汗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的,他喜的是眼前的两个孙子聪明英武,前途无量;悲的是另一爱孙蔑忒干已在花剌子模丧身。本来舐犊情深,人皆存之。从他对儿子、孙子的态度来看,这位叱咤风云的大汗也不例外。
  在西征当中,一方面,蒙古军队在战争中,在占领的城市里杀人如麻;另一方面,在这支军队的统帅——成吉思汗的内心深处,又是那么地善良纯朴,充满了人道信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成吉思汗在结束西征之前,已把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了,蒙古本土仍归幼子拖雷主管。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分封给长子术赤的封地。当初,蒙古大军攻下河中地区之后,就命令术赤等三个皇子进攻花剌子模故都玉龙杰赤,并以此地封给术赤。
  此后,者别、速不台二将越过高加索山脉,击败钦察和俄罗斯联军,进出于伏尔加河流域,并要求术赤自里海北岸向西推进增援,成吉思汗遂又将钦察地区封给术赤。
  术赤死后,成吉思汗命其子拔都嗣父位,封地如故。其疆域包括额尔齐思河以西,咸海、里海以北的广大地区。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封给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它包括原西辽的旧地,以及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最新建都于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
  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封给三皇子窝阔台的封地。其疆域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当时,建都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
  伊尔汗国,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通过西征,在波斯地区建立的国家,也称波斯汗国。其疆域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小亚细亚,北至高加索与钦察汗国相结,南抵印度洋,阿拉伯海。当时,建都于大不列士,这个伊尔汗国存在至公元一三五三年。
  由成吉思汗奠基的这四大汗国,最初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由于这些地区并没有长期统一的条件,如共同的经济、文化、政治基础等,加以汗位争夺和家族派系的斗争,所以在忽必烈接位之后逐渐形成事实上的各自独立局面。
  成吉思汗的西征,师出有名,战术新颖,武器装备先进,军队素质好、士气高,指挥员智勇双全,善长独立作战,特别是重视政治宣传、宗教政策和外交手段的运用,所以能用极短的时间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中外战争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以异国作战,征途最远,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等鲜明特点,吸引了各国军事家去研究、探讨。
  自从西征结束,返回蒙古以后,成吉思汗甚至未能好好地休息,他就不得不再次地关注中原的事态发展情况。
  公元一二二四年秋天,孛鲁和大将刘黑马等率大军突然攻入西夏,逼得西夏只好再次乞降,夏献宗还答应派亲子为人质,以求取信于蒙古人,孛鲁等才退兵。
  在孛鲁大军大举向金国进攻时,金王依恃黄河天险,在作垂死的抵抗,同时,也想与蒙古人求和。
  成吉思汗在呼罗珊地区紧张地作战时,金国使者取道伊犁河谷,来到蒙古大营。
  听了这位金王的使者提出的和平要求后,成吉思汗说道:
  “当初,我已告知你们的主子,让他在黄河以南称王,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让给我,这便是我们当时答应的停战条件,你们没有答应。如今,木华黎父子已将黄河北部的土地全已征服了,你们不得已又来求和,这哪里算是有诚意呢?”
  可是,金国的这位使者再三苦苦哀求,成吉思汗被缠得无奈,只得说道:“念你远道来此,我就再作让步,回去告诉你的主子,把陕西境内的潼关等城市全部交出来,然后再签订和约。”
  金国的使者虽觉难以接受,但是见到成吉思汗态度坚决,已万难改变,只得辗转回国,向金王作了汇报,朝中大臣纷纷反对,有人说:“潼关附近的各个要塞,本是河南西面的惟一防线,若是交给蒙古人,岂不等于交出了我们金国的大门钥匙,还有谈和的余地么?”
  朝中也有人向金王建议道:“成吉思汗吃软不吃硬,对他不能硬顶,不如再派人前去软磨,或许能有缓和的余地。”
  于是,金王又派使者去向成吉思汗苦苦哀求,表示称臣纳贡,想以软办法拖住这位顽强的世界征服者,达到停战的目的。
  金国人的态度固然可恼,但是,更令成吉思汗不能容忍的,是西夏人的反复无常。
  西夏国本为唐兀惕人,他们是类似西藏吐蕃人,但已大部分中原化了的民族,连他们的文字也是根据汉字创造出来的。
  两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占据着中国的甘肃省以及鄂尔多斯和贺兰山草原。后来逐渐衰落下来,成为一个弱小的国家。
  起先为辽国所败,成为属国,以后又变成金朝的属国,同时与宋朝勾勾搭搭,无非是利用大国间的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
  蒙古兴起后,成吉思汗曾多次带兵征讨,迫使西夏屈服。可是,这种屈服是为了自保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并无多少诚意。所以始终是态度暖昧,一打就降,一撤就叛。他们没有想到,成吉思汗最痛恨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对西夏的屡降屡叛,早就十分恼火,尤其使他耿耿于怀的,就是公元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花剌子模国的前夕,根据西夏与蒙古作为臣属关系的规定,一旦发生战争,附属国必须向主权国提供军队。
  这时候,成吉思汗遣使通知西夏派军队协助西征,那使者向西夏王说道:“你曾经向我们的大汗保证过,将来一旦发生战争,你可以做我们的右翼。现在花剌子模人挑起了争端,我们的大汗已决定出兵征讨,请你派遣兵马做我们的右手军,随我们一起出征吧!”
  这时候,还未等西夏王李遵顼开口,西夏的大臣阿沙敢不就抢先说道:“你们的成吉思汗既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攻打花剌子模国,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还要自称什么‘大汗’呢?”
  蒙古的使者讨了这个没趣之后,只得回到蒙古向成吉思汗汇报,把那位傲慢自负的阿沙敢不的话学了一遍,蒙古国上上下下,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