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吧!”
  察罕不以为然,忙对二人说道:“我们已看到他们两个人了,难道他们没有发现我们是三个人?别冒险吧!”
  说罢,察罕带着那两个人,离开了那里。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两个人是出来诱敌的,是为了引诱蒙古人去上当的,因为在那两个人的身后,敌兵埋伏了一支人马。
  当时若是听从他们的意见,前去捉拿那两个敌人,准中敌人的计策,被敌人所擒。
  成吉思汗得知这件事以后,多次向将士们讲述,表扬察罕机智有谋,要将士们向他学习,特别是在仓促之中,更要心细如丝,不能草率粗心,以免吃亏。
  这次攻打甘州,成吉思汗得知甘州主将是曲也怯律,他是察罕的父亲,便让察罕前来招抚曲也怯律,争取免动干戈。
  速不台对他说道:“甘州城四门紧闭,只有用箭把招降信射进城去,别无他法了。”
  察罕遂修书一封,要求父亲曲也怯律、弟弟留托儿到城上与自己相见。
  这书信射进城不久,曲也怯律与十三岁的留托儿果真来到城上,与察罕见面,察罕劝道:“西夏想对抗蒙古,正如以卵击石。早日归顺,乃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后来,曲也怯律回去召集将领开会。
  参加会议的将领们纷纷反对投降,决心与蒙古人对抗到底,竟有三十多名将领齐声要求杀死曲也怯律。
  就在这次会上,曲也怯律和他的十三岁的儿子留托儿一起被杀害了。
  城内副将阿绰也儿派人把曲也怯律、留托儿父子的人头,挂在城上,向蒙古人示威,察罕一见,哭得死去活来,向速不台请求担任攻城的主将。
  第二天,蒙古大军攻城,察罕亲自冒着矢石,带领军队从云梯上爬到城头,与城上守军进行肉搏战。
  在察罕带动下,蒙古士兵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很快攻克了甘州城。
  杀害曲也怯律的三十六人全被察罕捉住,他向成吉思汗报告道:“甘州城内的百姓无辜,有罪的共计三十六人,请求大汗赏罚分明吧!”
  成吉思汗答应了察罕的要求,甘州才得以幸存下来,避免了屠城的厄运。
  攻占甘州以后,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率领大军直抵贺兰山下,准备在东、西两路兵马会师后,与阿沙敢不决战。
  成吉思汗率东路大军,直入西夏境内,兵抵黑水城。因为此城位于北狼山脉西北哈喇木伦河之滨,正是从东北方向进入西夏的必经之地。
  成吉思汗向来是先礼而后兵。攻城前总要先派出使者前去劝降,申明宽待降者,对抵抗者进行严惩。
  这黑水城的守将名叫者桑列不,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大汉,他对蒙古来劝降的使者说道:“我早就听说成吉思汗已经死了,怎么又出来一个假成吉思汗,真是怪事。”
  蒙古使者听了,十分惊讶,忙说道:“我们大汗活得好好的,怎么说他早已死了?”
  者桑列不又说道:“听说成吉思汗打猎时,被野驴踢下马,摔坏了内脏,早已死了。”
  那使者虽然知道成吉思汗确曾在打猎时,战马受野驴惊吓,将他摔下马来,尽管摔伤了,却不曾死呀!于是说道:“这全是不实之词,我们大汗身体好着呢!这是有人在故意造谣吧!”
  者桑列不又说道:“还有人说,成吉思汗正在帐中睡觉,忽然天降大火,把他活活烧死在帐中。”
  使者听了,觉得有些人真是捕风捉影,这事被传得面目全非了!
  原来早在西征开始时,大汗在夜里休息时,因烛火烧着了台布,以后又烧着了地毯,后被护卫发现,及时扑灭了。
  想到这里,使者冷笑道:“这是有些歹毒之人,故意在夸大事实,对我们的大汗进行诅咒呢!”
  蒙古使者问道:“我们蒙古大军已兵临黑水城下,何去何从,不知主将是怎么打算的?”
  者桑列不镇定地答道:“自古就有兵来将挡的说法,我绝不会不战而降的,何况我对你们蒙古人从未有过好感。”
  使者又一次提醒道:“战败而降,与不战而降,根据我们大汗的政策,是有很大差别的!”
  者桑列不感慨地说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来说,战败而死,战胜而死,都是死了。人生在世,这条路谁能不走?你们的成吉思汗占领的土地再大,兵马再强壮,拥有的金银财宝再多,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赤条条地死去,什么也带不走。只有身上的毛发,算是自己的,其他全是身外之物,属于别人了,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蒙古的使者回去向成吉思汗作了汇报,又把那些传扬的各种说法,也学说一遍,成吉思汗气得当场昏迷过去。
  按照成吉思汗以前的要求,出使外国的使者,回来后要如实汇报,好的、坏的,全要说给这位大汗听一遍。
  可是,这次就大有不同了!
  自从打猎摔伤以后,腰身疼痛难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息治疗,也遂皇后又常常替他按摩,渐渐有些好转。
  过了好长时间,成吉思汗才苏醒过来,气得大声对部下说道:“把黑水城完全包围起来,用火攻,将他们全部烧死在城里,一个也不能放跑!”
  窝阔台等带领兵马,把黑水城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展开全面攻城。
  小小的黑水城,兵少将寡,怎能经得起日夜不停地攻打,两天后,蒙古大军攻进城去。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将城内军民全部烧死,在熊熊大火之中,叫喊哭骂之声连续不断,一个月后仍然烟火弥漫,气味难闻,令人作呕。
  焚毁黑水城之后,已是夏季了,成吉思汗一边养伤,一边在浑垂山避暑。
  一天,窝阔台带着昔里钤部来见大汗,说道:“这浑垂山南的谷水河畔,有个四代相传、专治跌打损伤的医生,名气很大,请大汗前往诊断。”
  成吉思汗答应之后,便由窝阔台、昔里钤部陪着,在一支队伍护卫下,到达谷水河畔。
  见那医生五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儿,身体壮实,一脸慈眉善目中蕴含着刚强的个性。那医生首先申明道:“我家祖宗四代,行医为生,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坚持不给两种人治病。”
  昔里钤部问道:“先生请讲,不给哪两种人治病?”
  那医生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地说道:“第一,我不给死人看病;第二,我不给杀人的人看病。”
  医生说完之后,气氛沉静下来,未等成吉思汗说话,窝阔台立即说道:“这杀人的事有多种多样的因由,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因复仇而杀人,有的为了自卫而杀人。”
  那医生却说道:“我不管那么多,凡是杀人的人,我不为他治病,这不仅是我的信条,也是我们家四代行医的传统了。”
  昔里钤部又问道:“为什么这样做,你能说出理由么?”
  那医生笑了笑,便说道:“杀人的人都是社会的祸害,我为他们治病,等于治病害人,不是治病救人了。另外,杀人的人,也是快要死的人了。因为这种人,不是被他人所杀,老天爷也要降罪给他,让他速死。我不能违背天意,再为他治病了。”
  听了这医生的话,成吉思汗早就蹩得受不住了,只见他“呼隆”一下站了起来,圆睁二目,闪着灼人的光芒,逼视着那医生,说道:
  “你懂吗?成吉思汗是奉长生天的旨意杀人,是杀那些本不该再活着的人!”
  可是,那医生并不畏惧,依然振振有词:“自古以来,只有奉天爱人,天意是以爱民为根本。所谓奉天杀人,那是嗜杀者的欺骗,老天爷会惩罚他的。”
  成吉思汗更加恼怒,大声说道:“成吉思汗杀人,全是得到长生天的佑助,是为老百姓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所以天下各国人民都将永远记住成吉思汗这个名字!”
  那医生并不让步,仍是坚持说道:“成吉思汗带着他的将士,到处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屠城毁堡,天下人都会永远记住:成吉思汗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这时候,成吉思汗盛怒地站着,把手中的箭插在地上,又恶狠狠地看了那医生一会儿,然后转身走去。
  窝阔台气得大喝一声:“混账!我宰了你这个顽固不化之徒!”
  遂把身后的佩刀“唰啦啦”一声响,抽了出来,正举刀向那医生刺去时,忽然从里屋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伸手拉过那医生,拦住窝阔台,大声地说道:“为什么要杀人?我们家四代行医,我已经活了一百零六岁,经历了四朝三代,宋人,辽人,金人,西夏人,没有人要杀我们,你们蒙古人就不怕遭天谴吗?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奉天之意呢!”
  窝阔台正要说话,护卫走来说:“大汗叫王爷快去,别在这里耽搁了!”
  听了这话,窝阔台才悻悻地收刀入鞘,对昔里钤部等挥了挥手,大步走了出去。
  从谷水河畔回到浑垂山大营,成吉思汗心情很不痛快,天天忍住身上的伤痛,负气地不愿治疗,谁劝也不听。
  过不多久,天气刚才转凉,他立即命令大军前去攻打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又领着大军越过沙漠,进抵黄河九渡,攻占应里等县。
  到了十一月的冬季,大军直逼灵州城下,不要几日工夫,就攻破了这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城市。
  成吉思汗的东路大军,一年来的屠城行为,使耶律楚材深为不满。攻占灵州之后,有些将领向大汗建议说:“城里的定居百姓,留下来毫无用处,最好将他们全部杀尽,一个也不留;城外的庄稼,要全部烧掉,就像焚烧城市一样,使土地荒芜,变成草地,成为牧场。”
  耶律楚材实在看不下去了,才说道:“报告大汗,保留土地上的庄稼,不要杀死那些无辜的百姓,对蒙古帝国大有裨益。”
  耶律楚材又接着说道:“对农民,可以适当地征收土地税;对商人,可以征收酒税、盐税、醋税、铁税等,还可以征收水产税和山林资源税。”
  经他这么一说,不仅成吉思汗注意起来了,连那些主张烧杀抢掠的将士们也睁大了眼睛,都在听着这建议。
  见到众人在倾听他的意见,他又说道:“我粗略地计算一下,就是灵州这一座城,每年可以得到五十万两白银,八万匹绸缎,四十万袋谷物粮食。仅仅一座城,一年就有这么大的收益,有人竟说定居的百姓毫无用处?”
  耶律楚材的这一段话,尤其是他算的那一笔账,顿时使在座的将领们目瞪口呆,有人说:“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啊!过去杀得太可惜了!”
  “过去的杀掠行为,太野蛮了!”
  在成吉思汗的身上,凭心而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智慧和冷静,是理智和谦逊。
  对于当时的蒙古人来说,定居百姓的土地没有别的用处,只能作为劫掠的场所。
  现在,听到耶律楚材的建议,便欣然接受,立即制止了劫掠行为的发生,并对他说道:“请你拟定一份管理定居民族地区的计划,制定出固定税收的细则。”
  从此,屠城行为基本上被制止了。
  公元一二二六年的隆冬季节,成吉思汗的东、西两路大军,在贺兰山下会师了。
  此时,西夏大将阿沙敢不在贺兰山下的驻军有八万人,远远看去,帐房遮天蔽日,骆驼成群,战马如云,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在阳光照耀下闪着亮光。
  成吉思汗忍着伤病,领着他的部下,细心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