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文箐此时还不晓得,她揉着帕子,洗着脸,没辩解。李氏自己舍不得送礼,便提出一个数额来,希望文箐莫超了这个价钱。文箐当时是允了,可是一想到当初才归家,在一众姐妹中大姐文筼最是厚道,很是尽心尽意地照料过自己,便觉得送那点儿礼,又有些轻了,于是加了两件衫子,只当寻常礼物让文简暗里送与大姐。哪想到拆了帮。
    “不过,你三婶就那性子,既要面子又舍不得钱。你搬了出去,现下大可不管了。嗯,大姐还交待我,一定要向你道声谢,她可喜欢你送去的比甲与绒衣了。四妹,你送了大姐,是不是我这个作二姐的见者也有份?”文箮将额际的一点碎发沾了头油,笼上去,一边开起了小玩笑。
    文箐觉得二姐文箮样子随了二伯母彭氏的厚道表相,可是说起话来非常有艺术。此时她亦挤眉弄眼地道:“好。二姐出嫁那日,我也各送一件,布料花色二姐你自定。如何?”
    文箮被她揶谕,自是羞恼,放下手里的帕子,作势要打:“你就在我面前才这般没大没小地说,若眼前是大姐,你敢这般说?莫说我了,你还有小姑姑呢。”说起周珑来,这婚事也头痛。周珑这边在宫里不能轻易出疼,文筼夫家催得急,没办法,也顾不得等周珑了,只能先出嫁。
    “那就都送呗。反正我表姐马上要出嫁了,同大姐一般置办,一贯不多,免得有人说我厚此薄彼。”文箐往旁闪了闪,避了过去。她自觉是一碗水端平。
    “唉,你家表姐成亲,你现下要去陪她,只怕你又要在沈家被人提成亲的事了。你曾外祖母可是巴不得你现在就过去呢。”文箮这时找到了机会,也打趣起四妹来。
    “不怕。二姐没出阁,三姐也在,还轮不到我,不是么?”文箐促狭地冲她一笑。话是说得轻松,她确实是也怕这次去沈家,面对于老太夫人那迫切的眼光。
    “好啊,你又笑话我。嫌我碍了你的婚事?我偏不嫁,让沈家着急去。”文箮说得似乎心无芥蒂。
    “你去了北京,没看中哪家公子哥儿?就没替我相个姐夫来?哦哦,别打我,我不说不就是了……说错了,说错了,二姐莫怪罪。”她连忙闪躲着文箮的追打。
    “你这张嘴,在我面前是肆无忌惮,若是外人听得,只道咱们在室闺女不知羞呢。”文箮说不过文箐,脸皮亦没有文箐厚,便又端起年长的架子故意训道。
    屋里似乎文筜醒了一下,两人立时停了说话,文箐瞧得外头天光大亮了,进去瞧了下文筜,发现她并没醒来。雨涵趴在床头,小被子滑地上,文箐拾起来盖在她身上,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合上门。
    “文筜就是不长记性。”文箮瞧着房门,似乎昨日对文筜的歉意现下淡了许多,于是对文箐说了一句话。
    文箐想着她必是有感而发,应是针对北京之行的事。故此,也没故意回避,文箮不提,她还着急了,于是更直接地问道:“我听弟弟说,五妹在北京迷了路?怎的出这事来?”
    “还说呢。我昨夜还奇怪为何你三婶轻易放过你。你在家可与她提过甚么汤泉,响泉甚么的?”文箮端了水盆,让外面的甜儿去姆妈房里回话,说早饭时分过去,然后又关上门,道,“我晓得你急着北京的事呢。嘉禾已去照顾文简了,咱们姐妹二人便坐下来慢慢聊。”
    “汤泉?不记得了。兴许说过吧,有次在学堂时,许先生提到四方物产,似乎五妹问得我些事,我也记不得说的哪些话题了,可能当时我就与她提过北京汤山有温泉……”
    文箮道:“那就是了。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那日去昌平的能叔家中,哦,你不识得,就是曾经的一个族叔,几十年前迁到北京去了,都极少来往的。若不是祖父在京为官,怕是就此断了来往的。他家与二姑妈家倒是常来往,连带着与大余伯母亦亲近,大姐出嫁那日,他们爱亦来送礼,其后,便邀了咱们去度暑,盛情难却。只是文筜却着意打听起汤泉来,听得离家甚远,众人自是没有了兴致。”
    文箐想了一下,能叔?她连文箮嘴里的二姑妈,即周珍都未曾昧面,就别提一个远房族叔了。可是此人又好似听人提过,却记不得是甚么事了。“听说,二姑妈身子打从生下小表弟后,一直不适。现下可好些了?”
    “好多了,以前是得了产后风,差点儿……你也莫担心了。”文箮以为四妹皱眉是担心。
    其实文箐是想到这个姑妈当初一封信,就令周夫人着急不安,急得不顾病情,竟火速从归州出发导致半路病情加重,最后客死他乡。她对这个姑姑印象开始不好,虽然周珑说周珍学富五车,是一代才女,其文采堪比周鸿,只是身为女子,要还早年欠钱家的人情,便嫁到了北地钱家,随夫君在海州呆了两年,后来返京。“哦,那就好。”
    文箮以为她想打听姑姑的情况,便也乐意说得一些事,最后又道:“你姑妈同你母亲当年最相得,与你爹亦十分亲近,是以,份外想念你。她可是拉着我与文筜,问了半天你的事,抱着文简不放手,唉,你要去了北京,只怕她在你面前哭个没完。”
    “日后有机会再去拜访二姑妈吧。方才说文筜的事呢,是说她要去看温泉?”
    “温泉倒是没去看,毕竟大夏天,汤山离能叔家可不近。谁也没同意她去。可是,能叔旁边那山上有响泉,她说你提过,便时时记在心里,非缠着能叔家的孩子去看看。”
    事情的过程说起来也简单。那日周能家娘子是三十生辰,宴客,顾此失彼,孩子一多,也没人顾得上了。雨涵一会儿忙着照顾文笈起居,一会儿又要照顾文筜,有时还要帮余氏照看文箧,自是顾此失彼。而周能家的孩子虽与文筜兴致勃勃地提了响泉一事,可是一直带文筜去,眼见得明日就要回城里,文筜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地穿了自家哥哥的衣衫,早上便私自出门爬山去了。只她向来关在家中,哪曾经常爬山,山路行走艰难,再加上小岔道又多,走着走着,后来迷了路,沿着山地走出了几十里地,到另一个村去了。最后,还是恰巧遇到了席韧,席韧将她送回到周能宅子。
    文箐听得文筜十分怨怼地说着这事,心里其实想问一件事:怎么二姐与三姐没与文筜呆一起?只是后来一想,三姐文笒与文筜向来不和,见面就犯冲,必是另二人也不愿与文筜相处,而文筜那性子有些傲娇,也不愿迁应三姐。
    “你不知,三婶知晓此事后,打是打了五妹两下,被众人拉开了,却是怪你说得响泉的事,又说文筜之所以还着了男装,必也是受你影响,若不然哪会犯这等不矩事体来?幸亏你当时不在,否则只怕要挨上一顿骂了。”文箮说这番话时,显然是完全占在文箐这边。
    文箐摇了摇头。只听文箮又道:“你昨夜与我说文筜这人无心机,心思单纯,要我说那是糊涂。自己闯下祸来,还非说是你提的响泉,她去应证见识一下。这不,把你给推出来了吗?哪有这般傻的,我与文笒最气不过这点了……”
    “没事。三婶也没别怪。下次我劝着五妹一些便是了。再说,我或许有时说话也不太在意,日后我谨慎些。”文箐见文箮为自己抱不平,忙劝解道。事实上,她想着方氏说,文筜因事得罪了大伯母,却不见文箮提起,这事儿更让她好奇。“大伯母与三婶以前在家时有些不痛快,这次可是尽释前嫌?”
    文箮淡淡地道了句:“也没甚么。就那般吧。”显然不想多提此事。
    此时,雨涵开了里间的门来道:“五小姐起床了,找四小姐呢。”
    文箐只得赶紧进去。不过她关心的这个话题,在吃过早饭后,立时有人来替她释疑了。
    只是,她得知此事后,既感激文筜,又寻思着:自己作为一个几百年后的带有某些反抗思想的自由主义者,在面对古代这种现状,在适应环境时,难免就受周围人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可同时,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是否也改变了他人的视角与思维,影响了他人的命运?是好还是坏?
    而文筜北京之行,闯的“祸”,捅的“篓子”,果然不只是这一件事而已。

2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有些事儿,你觉得冤,却没有说理的地方,只能忍着。
    早上,李氏来看文筜,文筜轻声说自己错了,却不愿马上就回自己屋里,只趴在文箮的床上不起来。
    彭氏给文筜一个台阶,对李氏笑道:“且让她们姐妹在一起聊聊天。没几年,都要出嫁了,现下时光难得。”
    这里三个少女,第一个先出嫁的就是文箮了。李氏道:“定下来了?”
    彭氏僵了一下,道:“哪有。人家哪看得上我们这乡里人家。文箮又没有十分文采,她祖识得的都是学富五车的,高攀不起。”
    “我还以为上次在北京定下来了,大嫂二嫂瞒着我呢。北京也不如何,如今瞧来,苏州城里好儿郎也不差。”李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彭氏讪笑,道:“是啊。只是有女有郎,不见得能拉成一对啊。高不成低不就,也麻烦。好在,文箮没同大姐攀比,你二哥也说了,就在苏州为她寻一个不太差的人家,住得近,有个照应,常相往来。”
    李氏笑道:“还是二嫂想得通透。正是这个理。”
    “你姆妈也真是,怎么就提起我的事来了?”文箮听得又羞又恼,赶紧带了甜儿出门。
    文筜不吭声,看着她们走出去,瞟了眼雨涵,雨涵心神不定地望着门外,生怕李氏现下就遣了自己。
    李氏好似看透了她的心思,一待彭氏出门,立时将雨涵叫出二房的院门,狠狠地训了几句,临走时留了句话:“我现下要忙着田庄上的事,没功夫收拾你。你要是再看不好文筜,你也不用到我面前来了。”则说完,瞥见文箐捧了几枝月季过来。于是凉凉地道了句:“你不是要去沈家吗?”
    文箐一脸乖顺样子,道:“我明儿再去,今日在这里陪五妹。”又晃了一下手中的花,解释道:“五妹喜欢花,我摘了几朵。”
    李氏撇了下嘴,吐了几个字:“难为你有心。也不枉你五妹替你打抱不平。”
    文箐知她心中其实仍是对自己十分不满,不过是没发作,故而十分小心应对道:“五妹性直情热,箐儿自是省得,自是也如亲姐妹视之。”
    李氏留一下句话:“我记着你这句,且看来日如何。”
    雨涵见三奶奶走了,哭丧着脸道:“四小姐,三奶奶定要遣我的,我……”
    文箐也纳闷,到现在为止,不知为何文筜说程氏害自己,这是哪听来的谣言。便问雨涵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听了之后,暗责文筜确实有几分糊涂,不过一想关心则乱,这也说明她确实看重自己这个堂姐。可是文箮虽是好意,却……想到这里,不禁问道:“你说三婶要遣你,这事错又不在你。难道另有原因?”
    雨涵支支吾吾地不说话。“三奶奶不让说。”
    文箐道:“你既在我跟前说三婶要遣你,又说不得原因,我如何替你想法子?”
    “我……”
    “我猜,你现下最着急的是三婶遣了你,没处找活计?”
    雨涵点了点头。“原想着在小姐身边多做几年,攒点儿钱……”
    “你也晓得,现下既然是因我的缘故,连累五妹被三婶责打,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