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世纪无可回避的话题-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产生现代社会借以运动并在大工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42页)因此,这一〃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同上,443页)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正是这样提出的。所以,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劳动社会化通过无数种形式日益迅速向前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主要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不能不导致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所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其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是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经济、阶级根源的。它是对发展到极端的历史上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私有制的一种正义的、合理的、理想的否定。(2)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即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创始人那里,不是被当作神圣的〃天条〃出现的,而是被看作是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而提出的;(3)公有制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冲突、矛盾,解决〃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而提出的。
  二、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作用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重要特征之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公有制。这一特征表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列主义的最高哲学原理,在社会主义理论构设上的体现。
  生产资料社会化在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地位,可称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社会主义在前苏联建立以来,其已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际建立运行了多半个世纪,在中国也已有五十年。那么,从其实践的情况和效果看,它的作用及其特点如何呢?
  我们或许应该实事求是地说,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要与其他的〃社会化〃条件、特征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正如恩格斯所说:〃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整个的派别的脑海中。但是,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实际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39页)也就是说,公有制发挥作用成为必然,需要一定的〃实际条件〃。并不是一有公有制,就万事大吉了。恩格斯还十分深刻地指出:〃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只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36页)并认为〃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4页)
  应当说,当我们今天面对已经运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而对其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时,确实发现〃生产力的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公有制没有其他必要的社会化的条件的配合,由于人的属性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从社会主义运行的现实看,有些可能未必能实现原构设目标。生产资料公有,不能使人自然而然的〃大公无私〃,未必能在不成熟的条件下,实现其原构设的目标。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不能自动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而发挥全面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现实运行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粗放的〃一大二公〃,反而可能使〃大公〃较易受〃小私〃的侵蚀。
  由于生产资料社会化在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实际作用受到人的属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而恩格斯则更直率的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40页)生产资料社会化只是粗放地与社会化程度尚未达到相当水平的人结合,会产生责任意识减弱等负作用。所以,应当实事求是地研究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实施范围、方向和程度。
  三、社会主义的〃社会〃,其含义来自〃社会化〃,应当全面地理解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
  学习马、恩、列的有关论述,我们能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运动、制度的产生,其实源于〃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的活动〃,劳动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物质基础,生产社会化导致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可见,社会主义的〃社会〃,其出于生产的〃社会化〃及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但社会主义要坚持的,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而应当是包括生产资料社会化在内的全面的〃社会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同理,〃主义〃者,也是系统、全面、彻底之谓也。从这些意义上说,〃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是相通的。而且,社会〃主义〃,比社会〃化〃的内容应当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完善。
  是否社会主义,不只是是否姓〃公〃,是否是〃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特征,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之全部。看一个社会是否是社会主义,更多的应该看她是否有更高程度的〃社会化〃,更明显的社会性,更〃社会〃的〃主义〃。
  社会主义的〃社会〃的〃社会化〃,应当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全面社会化。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全面社会化,这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含义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应当包含:生产活动的社会化,生产的物质条件、基础的社会化,人的生活环境的社会化,生产、生活管理的社会化,民主法制的社会化,人本身的社会化,……实现社会主义,要实现的应当是这样的〃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今天,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已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资料占有的非社会化的非公有制成分,与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公有制并不相同。要增加其与社会主义的相容性,减少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不一致性,从实际出发,增加社会主义社会中目前的必要成分——非公有制成分其他方面的〃社会性〃,比如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性、劳动力就业的社会性,也是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同样是社会主义事业本身的需要,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
  四、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历史发展趋势,仍然应当如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所指出的是〃在共同所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在他对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作出预言时,十分精辟透彻地指出:〃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67页)这是一个伟大的充满深刻的辨证哲理的预见。
  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最深厚、最广大的唯物主义基础是:人类的群体,是由各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因为,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可能才能与必须群体生活又以独立的个体形式而存在的人,互相适应。
  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最重要的现实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实。可以说,社会主义发展以来的历史现实,已向我们说明,仅仅体现了共同占有的公有制,与各自独立的个体存在的人之间,有一定的、乃至相当的不相适应之处。因此,社会主义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建立共同占有的〃公有制〃,而且要深化这一任务——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
  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否定之否定:在共同所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发展趋势的伟大预见。也是我们今天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社会主义的现实之后,可以更深刻体会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有生命力的发展趋势。
  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这可能是今天社会主义向前发展需要完成的、马克思很早就指出并赋予共产党人的伟大任务!
  
  
  公有与私有所有制形式的历史辨析
  
  ——公、私所有制形式在历史上产生的必要性、
  必然性及其正负作用探讨
  
  本篇若干要点:
  私有制能提高获利的积极性从而有利发展经济,也能促使人不择手段的牟利。
  私有制发展有一个趋势:〃雇主〃主宰力度趋于减弱。
  公有制(国有企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和发挥着有时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因素的公有制,与生产力首要因素——人之间存在适应与不相适应。
  公私所有制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不同归属方式。应当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出发,对两者作分别的兴利除弊,适当应用。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有史以来无外乎公有制和私有制。我们纵观历史,可以看到这两者在历史上的更替。从物质归属的角度看,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资料接受不同的归属者的支配,而进入社会生产的一种结构形式。
  那么,公、私所有制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各自是因为什么原因、怎样产生的?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生产、社会,对人的作用如何?我们对二者可以做怎样的对比辨析呢?
  一、私有制在历史上产生及其起因、必然性和一个重要变化趋势
  ①私有制的变迁史——总趋势:〃雇主〃主宰力度减弱,被雇方自主,参与,利益共享程度趋向提高。
  回溯历史可以看到,私有制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共产主义的后期,劳动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劳动的产品除了满足原始部落成员的需要之外,还有剩余,这种剩余逐步的给部落头领占为个人所有,而渐渐出现了私有制。加之,由于部落战争和对战俘的奴役的演进,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
  于是,私有制发展到一个极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浜,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从物到人,都为奴隶主、天子所有。奴隶主对奴隶,可以任意支使、买卖、宰割、陪葬……天子对臣可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然而,任凭奴役宰割的奴隶,他们不会永远被奴役下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可以不必群体进行,奴隶们开始大量逃亡。躲进深山避壤,自给自足。在中国,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开始用牛耕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越来越多。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赋税。鲁国的国君为了增加收入,宣布私田与公田一样按亩收税,这就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这样,各诸侯国的井田制逐渐瓦解。奴隶主为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以获取更多的财富,改变了井田的剥削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