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世纪无可回避的话题-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并且,应对必然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非理性和心理失常现象,区别对待,分别〃容〃而观之,〃警〃而察之,〃分〃而治之。如果任其发展、联合直至形成〃组织〃,自是难有〃宁日〃。
  4、人类既然有能力创造威力无比的现代科技,就应当有能力、也应该比以往更关注地掌握、控制这种科技能力。在发展现代科技的同时,必须有效地防范现代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伤人害己。
  题记:上个世纪末,有人写了一本书,叫作《1999,不战而胜》,其实那并没有〃胜〃。而今天,我们可能还要说——
  
  
  21世纪——战而难胜,互让共存?
  
  一、911恐怖和全球炭疽热的〃白色恐怖〃说明:〃防不胜防〃,弱能斗强
  并非国家也非较大较强国家所组织,仅由极少数人实施的恐怖行为,也能使世界第一强国防不胜防,使全球为之牵动。由此,除了可见恐怖行为的危害之烈。恐怕也应使人们认识:企图以武力征服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一种文明形态,更是谈何容易。
  现代高科技可能带给人类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使强弱逐渐难分高下,使持强胜弱在客观上越来越难。
  二、一种〃科学幻想〃式的极不情愿的可能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著名顶尖级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有感于911事件及炭疽现身,最近语出惊人:某种引发世界末日的病菌很可能消灭人类,除非人类开始向太空移居。
  虽然,这人类灭绝的可能不一定会成为现实,但由一位科学家发出的警告,还是不由使我们想到一种〃科学幻想〃式的极不情愿的可能:
  某日,某强国首都或其他特大城市的天空,被飞来的导弹爆炸或飞机等航空器在高空播撒的某种细菌或生物武器的微粒所笼罩。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感染某种恶性传染病。
  大受其害、几乎瘫痪的某强国,再也无法忍耐,随即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最可能的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毁灭性的报复行动。……
  核冬天式的灾难,殃及全球。……
  三、战而难胜的各方都要作的选择——要么〃互让共存〃,要么〃均败俱伤〃乃至〃均败俱亡〃?
  假若出现前述这种或许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可能,那么,争斗双方以及各方的价值观及其种种〃价值〃、利益和目标,统统灰飞烟灭,烟消云散。人类现存的各种形态、各类不同进步程度的文明,可能都将倒退数百年乃至上千年。……
  如果是这样,或许我们应当大声发问与疾呼:战而难胜的各方(除了毫无点滴正当的理由,以恐怖的〃超限〃行为残害无辜的极端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是人类的〃公敌〃,应当全球共讨外),要不要选择——是〃互让共存〃,还是〃均败俱伤〃乃至〃均败俱亡〃,同归于尽?
  各种各类正在争斗、将要争斗的各方(进步程度不同的各形态文明之间;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能不能〃互让共存〃?应当能。
  巴以不能互让?非也。是互不相让。不是互不能让。……依此类推,南斯拉夫、印巴等等的地区、民族、国家,都应当可以〃互让共存〃。
  面对战而难胜,〃互让〃则〃共存〃,〃互斗〃将〃俱亡〃的现实,我们也只能和应该〃互让共存〃。我们不必要也不再可能〃持强凌弱〃、〃以弱斗强〃。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应该切实认识这一现实,实事求是地俱备应有的理智和文明,以免除应该和可以避免的那种〃人类自戕〃式的灾难。
  我们需要提高人类整体的人文、社会理智水平,切实加强人类之间的理解、沟通;不盲目发展和盲目崇拜〃技术〃。人类的科技、教育发展,应当更多地投注于怎样完善、管理好人类自己,实现共同文明、共生同存和共同富裕,而不仅仅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开发自然、创造自然科学的奇迹。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水平发展到今天的人类,走向〃共同理智的文明〃,这种人文性质的〃共同文明〃,或许已经比其他更加重要了。
  
  
  简议〃价值〃的客观辨识及人的价值目标的
  现状与调适
  
  题记:爱因斯坦说,自然科学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应当是什么样?〃需要社会科学来解析辨识〃价值目标〃去引导人们努力实现。
  世界将会是什么样?这看来是需要人类的〃人文性质的文明〃来导演和决定。因此,确立清醒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大课题。
  一、价值辨识的必要性
  价值,或许可以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和精神产物的有用性及其有用程度的评价。
  价值,正在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人类各自形成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活动。然而,价值是有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实实在在的辨识。只有客观、全面的辨析认识〃价值〃,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才能引导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自然)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之外〃(《爱因斯坦文集》,中文版,第三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的确,〃世界是什么?〃——这可以由自然科学来回答;而〃世界应当是什么样?〃——则不是自然科学所能回答的。这需要以人文社会科学来解析辨识〃价值〃,从而确定价值目标,并向着这目标去努力。
  二、不同价值的内涵及其特点
  价值,或许可以简略地分为一些〃组对〃: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非经济价值;现实价值,潜在价值;显性价值,隐性价值;实用价值,基础价值;有形价值,无形价值;眼前价值,长远价值;……
  不同的价值,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潜在的价值,是当前还未显现、但今后会逐步显现出来的价值。例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的栽树;例如教育,在进行时,其并不能立即显现价值,但教育培养的人才今后会有大用。
  无形价值、隐性价值,是正在发挥作用、但不如有形部分那样明显凸现的价值。我们容易看到原子核爆、卫星上天;但可能没注意到,没有〃曼哈顿工程〃,没有相当地、有效地管理、调度和组织,没有这些相对无形的软件,也不会有原子核爆、卫星上天。
  基础性价值的东西,有时显得不如实用性的价值那样〃值钱〃;但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往往离不开有基础价值的东西。比如,我们看到横跨长江的大桥的桥梁和桥面在承重,但不能忽略那桥墩之下还有几十层楼高的〃基础〃。它们承载的比桥梁桥面更多,〃功劳〃更大。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能力。因此,有价值,常常被解释为〃值钱〃。其实,这是那些〃值钱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经济价值而已。
  三、价值的〃价值域〃、〃价值量〃和〃价值期〃
  价值应该说有〃价值域〃,即价值发挥作用的区域或〃领域〃。例如,人类所说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域〃往往主要在人类社会范围内。我们不一定能在对地球生物圈所起的作用的意义上,来评价人类所说的所有的〃价值〃。更不容易在对太阳系乃至宇宙的作用的意义上,来评价人类所说的〃价值〃。
  本文所讨论的〃价值〃,最大的〃价值域〃也主要在人类社会范围内。其中,很多〃价值〃,其〃价值域〃,还小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应当说,这也是〃价值〃的相对性。实际上,价值域越大,价值量可能会越小。
  就人类的一定行为来说,其所投射的价值域至少是以人所交际的社会范围为低限的。价值域过小,价值的〃质〃将〃塌陷〃,不被社会认同。而一个社会人,其〃价值〃是必须为社会认同的,没有认同的价值,可能是无意义的价值,或是被否定乃至〃封杀〃的价值。
  价值,有价值量——价值的大小;也有价值期——价值持续的时间的长短。
  有价值的东西,其价值量、价值期是会变化的。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当人们拥有它超过一定的量之后,其价值不再增长,有的还会不断地减小。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仍然在追求乃至疯狂追求那对他来说价值已经不断减小了的东西,直至其变为〃负价值〃。例如,那些一旦有权就贪得无厌地〃腐败〃的人。直到被判处死刑时才认识到,一个人只能〃吃三升睡八尺〃而已,贪得万亿有何用?到头来,反而可能〃既腐必败身先死〃,害众害家害自己。贪婪所得这时对他恐怕就是〃负价值〃。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不具备立即变现的能力。这些〃有价值〃,不一定〃有价〃,或许在一定阶段上,还会显得很〃不值钱〃因而似乎〃无价值〃,其实此〃无价值〃可能是〃无价〃的。其价值量可能更高,价值期可能更长久。
  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有立即变现的能力。有一定的价值量。但是,价值期甚短。
  四、人的〃价值目标〃的现状及其调适
  人都有价值目标,或曰价值取向。但是,当今人类价值目标的现状,还是很不理想的。可以说,时至今日,相当大比例和数量的人们,对〃价值〃还是处于自发的、非客观的认识和行动的状态。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还处于过于集注于眼前的、有形的、经济的、实用的价值的状况。这恐怕要算是,在这方面还属于人类文明比较初始的一种状态。
  人们最容易认同的价值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如前文所分析的不同价值〃组对〃中的前者。人们往往以此为价值目标,而容易忽略、忘却似乎不现实的、社会的、潜在的、隐性的、基础的、无形的、长远的价值。譬如,人们易于看到办个小化工厂,立即财源滚滚的眼前实惠;但有人会忽视化工污染、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生物、为害人命的后果,甚至〃要钱不要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可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还不仅仅是对学生要有〃价值观教育〃。人类应当对〃价值〃有更加客观、全面而非主观、片面的清醒认识。现代人对〃价值〃应当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进而调适、改进人的〃价值目标〃。——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关键之一。
  我们应当辨识〃价值〃,阐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价值〃,使人们认识这种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
  同时,在社会体制、机制上,也可以和应当做必要的构设,以强化那些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其实很重要乃至更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必要的法规制度,转换一些易为人忽视或不认同的价值,变其为人所容易认同的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
  例如,据了解有国家对任职期间奉公守法的公务员能〃善终〃者,有给予终老优惠保障的制度。这就是一种将正确对待职务权利、不贪图眼前利益者的价值,用长远保障的价值予以置换和肯定的制度。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人们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