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世纪无可回避的话题-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较大的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没有摆脱〃卖难〃,种的多不一定多收入。办过几个乡镇企业,没有形成什么气候,倒有办砸的,办成负担的。科教状态也不够理想。全乡仅有一所初级中学,但直至九九年尚未配置一台电脑。99年初中全市统考,乡初中没有一人考入本县县中高中。……
  江苏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好的经济大省,虽然苏北与苏南相比,仍然比较贫穷落后,差距甚大。但作为经济实力比较厚实的经济大省,江苏对苏北的投入是大的。仅就交通而言,可以说是已经把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脉管通到了乡镇。但是,有了〃动脉的脉管〃,还要有〃血液〃、〃源泉〃,才能〃大流通〃、大发展。这一点,即使在江苏,在一些地方尚未实现。
  二、从欠发达地区农村现状,看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条件、因素及各相关条件的重要性程度
  结合苏北一乡的实况,联系本人近些年来对西北、西南、华东、华南一些地区农村实地的粗略观察了解,结合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系列因素和条件所形成的合力,来启动、运行,才能成功或比较有成效的。
  我们可能应当看到:
  中国的传统农业自给自足和〃自给不足〃的状态的改变,并非易事,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单因素或某几个因素的作用就能实现;
  这些条件、因素的作用,有大小、主次之分;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各地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分别选用不同的模式,设定不同的战略、目标,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进度去有快有慢地实现。在这里,千篇一律不行,〃百篇〃一律也不行,〃十篇〃一律可能有时也不够妥当。
  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些条件,可以粗略的表述为以下各项:
  ①各类资源条件。这包括:Y。自然物产资源;T。流通交易条件(含t1。交通条件;t2。经营推销条件);S。历史人文传统资源;D。地理风光资源;等等。
  ②人才和管理条件。这包括:R。管理人才(含行政、经济管理领导干部);J。技术人才;G。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等。
  ③观念风气条件。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风气落后,观念跟不上,发展也必然要受到影响。这方面的因素包括:Q。勤勉精计;X。争先不嫉妒;C。敢担风险勇于创新;Z。重教尊知崇尚技艺;等等。
  这些条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有大小的,是各不相同的。笔者拟用一数学〃公式〃的方式,来比喻、表述它们整合的作用:
  (Y+S+D)+(t1*t2)+(J*(R*G))+((Q*C)+X+Z)=发展条件整合作用值
  这一〃公式〃,可以简要地解释如下:
  自然资源,Y或S、D作用有大小之分,但一般不会是负数。
  t1和t2组成的流通交易条件,其中各项都不能为零,否则整个T项可能为零。且t2是可以对t1起乘数作用的,即t2比t1更重要。(如t1是10,t2是0。1,则此项积仅是1)
  管理人才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不能为零,也不应小于1。(有一为零,相乘的积即为零;一小于1者,该条件全项将大打折扣)。且体制和机制对人才的作用有乘数作用。而技术人才又赖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人才所形成的合力,才能发挥其作用,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因此是(J*(R*G)。
  在观念风气方面,Q(勤)和C(创)最重要,可以互为乘数,但若有一项为零、小于1、为负数,此项就会给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影响整合作用值。同时,X(争先不妒)、Z(知)项也应是正数才有利。
  由于任何比喻都可能是有缺陷的,因此,以上〃公式〃也属仅仅含此喻意,大致可比,并非绝对可套用的〃代数公式〃。但其可以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估参考项目,也可成为考察有关要素的提示和概算的〃公式〃。
  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步骤和发展可选模式的初步思考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村要城市化,要发展乡镇企业。那么,怎样作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呢?——当我们面对一个乡镇、一个地区,怎样去制定该地区、该乡镇的发展方向、途径、目标呢?
  这个决策的步骤,笔者认为,应当有如下方面和原则:
  ①应该切实调查、分析该地区的资源、条件(这些资源、条件,至少应包含上文所列的三类中各项),可以根据各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小,评估该地经济发展的条件整合作用值。
  ②根据经济发展条件整合作用值的大小,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确定适当的发展模式、目标和途径。
  ③这些发展的模式,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A。应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组织大流通、大生产,实现大发展。——选此发展模式,应当是经济发展条件整合作用值高的地区,即资源、条件各项均较好。
  B。有一定的物产等资源,但也有其他因素、条件不足,应当积极的自我发展和引进,以补足相应的条件,在充实和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务实不务虚的稳步发展;
  C。物产资源不很丰足,但其他资源条件好,可以积极开拓新的资源或引进新资源、创造新条件,抓住机遇,积极发展;
  D。各方面资源和条件尚不足,一时难于大有改进,不排除争取首先自给自足,维持温饱,并积极酝酿准备,挖掘和培育潜在的资源,再待机发展。
  总之,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应当积极稳步的进行,不应保守,也不宜操之过急,应当注意条件,讲究科学。
  
  
  从〃超限战〃到〃超限行为〃
  
  ——〃超限行为〃析(纲要)
  一、从〃超限战〃想到〃超限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预言了美国的911事件的《超限战》的作者说:〃当我们突然意识到所有这些非战争行动都可能就是未来战争的新构成因素时,我们不得不对这种战争新模式进行一次新的命名:超越一切界线和限度的战争,简言之:超限战。〃
  分析人类有史以来直至当代的各种〃行为〃,特别是考察今天人类的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行为〃,不由使我们想到,也可以对一类行为进行一个相关的联想和〃命名〃——〃超限行为〃。
  二、对各种超限行为的分析
  
  或许可以说,〃超限行为〃,即:以各种方法和工具组合,不择手段,不负责任,以软硬兼施、软控制、硬控制,追求某种利益或目标的行为。
  三、讨论:由于〃人会这样〃,〃共同文明〃已经比〃共同富裕〃更为重要
  1、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超限行为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行为。而今天,其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条件结合,形成了〃现代超限行为〃,威力或曰为害更烈。
  2、实事求是地说,人类的一部分,从今天人类文明的程度看,一般说来是一小部分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只要有可能、有条件、有漏洞、有隙可乘,就会有人去不择手段地追求其非正当的利益或某种目标。
  虽然今天的人类,已经制定了并多数在遵循诸多的法规、制度、守则,但由于利益、仇怨等原因,一部分人或一小部分人,还是无视规则、无法无天的。
  3、也就是说,如果要问:人会怎样?那么,我们已不能忽略一个答案:有人会〃只要有可能、有条件、有漏洞、有隙可乘,就会去不择手段地追求其非正当的利益或某种目标。〃
  4、有人会这样,人类怎么办?社会怎么办?
  这里只能略及一二:
  主动预防,尽可能消弥〃超限行为〃于〃青萍之末〃。提高人类整体的人文、社会理智水平,切实加强人类之间的理解、沟通;
  不盲目发展和盲目崇拜〃技术〃(如同《超限战》的作者们也曾指出的那样)。人类的科技、教育发展,要更多地投注于怎样完善、制约、管理好人类自己,实现共同文明、共生同存和共同富裕,而不仅仅主要是开发自然、创造自然科学的奇迹。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水平发展到今天的人类,走向〃共同理智的文明〃,这种人文性质的〃共同文明〃,或许已经比〃共同富裕〃更加重要了。
  
  
  简探〃恐怖行为〃及其发展、缘因和防治
  
  (纲要稿)
  一、恐怖行为及其发展
  什么是〃恐怖行为〃?现代我们所说的恐怖行为,可以说是为了某种仇怨,向虽有关但却无辜的人群和财物施行的极端的破坏和杀戮。其行为,虽然〃出之有因〃,但又是一种无从发泄而盲目、错误的发泄,因而更像是非理性的狂暴。
  恐怖分子是极端分子,也可能是心理失常的狂暴分子。而恐怖组织则是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有人有资金,专门从事恐怖活动的。其可能并非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非理性。这是一些被仇怨的火焰烧得火红的人。
  人类之间的仇怨,发展到恐怖行为,并且形成恐怖组织,这是一种悲哀。
  二、〃恐怖行为〃的缘因分析
  1、与仇怨有因果关系。现代恐怖组织,其行为极端化,目标无辜化,令人极为遗憾乃至愤慨。但其行为起因还在于仇怨。〃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恐怖活动是〃仇确有因〃,而〃杀失之滥〃。
  2、与人性有关。人类从动物进化来,起始于蛮野。如恩格斯所言:〃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40页)人类早期为生存而争斗乃至野蛮仇杀,怨怨相报,并不少见。此种〃兽性〃,与人尚有〃缘〃。而一部分人在现代种种环境条件下的心理失常,也为极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心理、生理的可能。
  3、与现代科技能力有〃缘〃。恐怖行为造成骇人听闻的巨大伤亡损失,也有一个重要〃姻缘〃——现代科学技术与之结合了。在以往的人类历史上,未必没有〃恐怖〃分子和组织,但手持大刀长矛,必竟作用有限,形成大气候更难。而现代科技这柄双刃剑,不幸为恐怖分子所用,这也是恐怖行为为害惨烈之缘。
  三、〃恐怖行为〃的防范与治理
  1、对已发生的为害无辜的恐怖行为,应当制裁。因为这是一种必要的反对、抑制和负反馈。但制裁谁?怎样制裁?应当充分斟酌。需要以理性反击非理性。以蛮制蛮,恐多后患。白人种族主义者,曾经关押迫害曼德拉几十年,当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应当和实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这或许值得理智的、文明的〃复仇者〃思考与借鉴。
  2、消弭〃仇怨〃是〃釜底抽薪〃。可能谁都承认,〃恐怖行为〃乃因仇怨而起。那末,减少仇怨,化解仇怨,不作或少作激起仇怨之事,当为最重要、最根本的举措。因为,无仇无怨,必无恐。——虽然由于种种合理或非合理的原因,我们不容易做到〃无仇无怨〃,但应当能适当减少和缓和之。
  3、人可能在遥远的将来也摆脱不了〃动物性〃或如恩格斯所说的〃兽性〃,——这可能还因为人的社会性是〃新生归零〃的。那我们正需更加提高人的理性。并且,应对必然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非理性和心理失常现象,区别对待,分别〃容〃而观之,〃警〃而察之,〃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