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右翼帝国的生成-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利,使他们放弃了这种宗教的语言,更没有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发展对精英主义提出的挑战。他们试图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超越各利益集团之上的精英统治者,来启蒙社会。然而,正像克里赢了3场辩论却输了大选一样,基督教保守主义的反叛,是选民推翻了理性主义的游戏规则:我们不是靠讲道理,而是靠信仰和感情来决定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通过信仰的力量把权力从知识精英手中夺回来。    
    在当代美国社会,自由派的世俗主义在有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上层颇有影响。特别是上个世纪60和70年代,自由派挑战和解构传统权威,把道德和价值相对比。更有许多人认为20世纪就是个“上帝已死”的“不确定的时代”。经过一系列相对主义的洗礼,面对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冲击,占有教育优势的中产阶级上层应对自如,甚至如鱼得水。他们喜欢变化,拥抱变化。所以在沿海地区充当全球化先锋的大都市,自由派的多元文化一直占优势,压倒性地投民主党的票。但是,在美国中下层民众中,特别是在南部和中部的内陆腹地,宗教就还是生活的中心。这些选民没有教育上的准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明天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常常是个未知数。再加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他们就更需要在宗教中寻找一种道德的确定感。布什的所谓“始终如一”的领袖风格对他们有感召力,也就不奇怪了。可惜,在宗教这个领域,号称代表弱势阶层利益的民主党人几乎失语。乃至布什的顾问卡尔•;罗夫讥笑民主党是一群陷于1960和1970年代的意识形态而不能自拔的知识精英。相反,共和党却在戈德华特之后,发展出一套与小民百姓沟通的语言。于是出现了现在这种穷人投富人票的局面。正像俄亥俄州一个布什选民说的那样: 这4年我收入少了三分之一,但我不会责怪布什。工作来了又去,但信仰却是永恒的。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发达、大学生在人口中比例的增加、城市化的发展,理性主义可能卷土重来。但是,把握不住现在,就不可能把握住未来。民主党的失败,是在于当大众传媒把民众拉进政治过程之时丧失了中下层社会的语言,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精英和少数民族的联盟。其实,卡特就是个虔诚的教徒。克林顿也不停地谈宗教,并向助手感叹传道士的感染力,希望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声音。这也是尼克松之后唯一的两位民主党总统。所以,民主党要翻身,就必须有强有力的语言和主流社会对话,重新找回自己在宗教上的精神资源。    
    2004年11月8日


“三党政治”还是“南北战争”?——美国政治的暗流与危机第25节 “三党政治”还是“南北战争”?

    佛蒙特州的前共和党参议员杰福兹(Jim Jeffords)上周宣布退出共和党,使参议院的领导权一夜之间落入民主党手中。美国政治中三权分立的一权中的“上院”,第一次未经选举而易手,这在一个“主权在民”的国家,颇像一次“民主政变”。然而,杰福兹之“叛党”,绝非逞一时之勇的壮士举义,而是美国草根性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必然果实,并预示着未来20年美国政坛的走向,不能以宫廷短戏视之。    
    先说杰福兹其人。1969年杰福兹初登佛蒙特政坛,就以首席检察官之威,勒令当地一家国际造纸公司清理污染。1972年他竞选州长,被在环境问题上早已对他怀恨在心的共和党主流势力封堵于预选之中。于是他一报还一报,转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结果那年共和党以压倒性的优势把尼克松送入白宫,却在佛蒙特把州长让给了民主党。1981年,他又是唯一一个共和党众议员投票反对里根的减税方案,成为白宫的眼中钉。1988年当上参议员后,虽然和当时的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Bob Dole)相处甚欢,但克林顿当了总统后,马上成了克林顿的红人,并于1999年与另外4名共和党人一起,在弹劾总统的表决中站到民主党一边,放掉了克林顿。布什上台后,参议院形成50对50的两党权力平衡,杰福兹的一票,愈显得举足轻重,共和党内要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压力,自然与日俱增。今天大家反目成仇,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    
    再看看杰福兹出身的佛蒙特州。该州地处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地广人稀,以农为本,环境一尘不染,宛如世外桃源,吸引了大量的退休老人来此定居。环境、社会保障等问题,自然成了佛蒙特政治的中心,与布什的以环境、社会保障为代价的减税保守政纲,难免形同水火。杰福兹今天虽成为独立人士,但在本州并不算那么特立独行。该州的唯一一个众议员,也是独立派人士。如放眼新英格兰地区,独立派的同道就更多。康涅狄格州在10年前,同样出了一位“自由派共和党”人,与本党闹翻后,以独立派的身份当选州长。在缅因州,近年来选出两位独立派的州长,包括现任的州长安格斯•;金(Angus S。King),一位从民主党中分裂出来的独立派。去年总统竞选时,独立派选民在全国占22%。但新英格兰,42%的选民称自己是独立派,34%为民主党,23%为共和党。若以选民计算,独立派在新英格兰俨然是第一大党!    
    作为最早的英国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是当年“五月花号”的移民者在新大陆的落脚点,可称“美国之始”。如今也是美国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文化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新英格兰独立派的壮大,早晚会产生全国性的影响。缅因州州长安格斯•;金概述独立派的特点为:财政政策上的保守主义与社会政策上的温和主义。换句话说,他们主张政府收支平衡,反对不顾庞大的财政赤字而加大政府开支或盲目减税。同时,他们在堕胎、同性恋等社会问题上,态度比较开明,与民主党甚为接近。基督教保守主义的社会运动近年席卷美国的许多地区,特别是南部,但在新英格兰,一直难成气候。金认为,60%的美国人认为他们这种是财政上的保守主义和社会政策上的温和派,只是还没有一个党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1992年的总统选举,由于异军突起的罗斯•;佩罗特(Ross Perot)拉走了老布什的选票,克林顿入主白宫。2000年,罗夫•;内特领导的绿党,决定了布什与戈尔之间的胜负。但这两次第三党举义,均不具备新英格兰独立派这样稳固的地域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如果新英格兰独立派势力坐大,并向全国扩张,第三党则不仅能改变两党政治的天平,甚至有入主白宫的实力。美国政治,将正式进入三党政治。    
    美国总统直选制的有效性,主要靠两党制来维持。三党政治,将搅乱整个总统政治,甚至引发宪政危机。试想,去年的大选,如果是布什、戈尔与内特三人均分天下,布什即使获胜,其权威也不过是个陈水扁。我问了不少内特的选民,他们在戈尔和布什之间,无一不选戈尔。但两党主宰的总统直选制,逼着他们要么放弃自己的候选人,放弃自己的政治认同,要么选掉一个自己最不喜欢的人;不像在欧洲的议会制度下,你尽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人,等他们进了议会,再与政纲相近的友党结盟执政。因此,说三党政治直接威胁总统权力,恐不为过。    
    如新英格兰独立派不能独立组党,那么其势力可投入民主党的阵营,加深美国的南北对立。众所周知,美国的北方与南方,曾因奴隶制度的去留而兵戎相见。这份“世仇”,并未随时间而消失。1960年代民主党的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人权法案”时就预见到:此案一签,民主党在南部就大势去矣。而反对以联邦权力强制结束种族隔离的共和党政治家戈德华特,于1964年一举击败以洛克菲勒等为代表的新英格兰共和党温和派,夺得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擎起战后保守主义的大旗。随后,所谓“南部阳光带”保守主义,便成为共和党的核心。而由冷战刺激起来的加州军工,吸引了不少阳光带的白人西进,于1964年把里根推上了加州州长的宝座,进而导致1980年代里根主义的崛起。克林顿上台后,一改民主党的不顾财政能力乱兴社会福利的作风,严控政府开支,执政8年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财政盈余,并在政治上从共和党手中收复加州,执行的其实是当年新英格兰共和党温和派的政策,也无怪新英格兰的共和党与民主党日渐投机。2000年的大选,形成了以新英格兰与加州为中心的工业化美国和南部阳光带美国的对峙,而且90%的黑人选民,支持戈尔。如今杰福兹“叛党”,已引发了不少新英格兰共和党人的同情,有可能导致新英格兰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整合。南北对峙之局,将更加分明。    
    曾预言了南北战争的托克维尔说,美国南北方经济利益严重冲突,奴隶制不过是个打仗的口实。如今虽没了奴隶制,但经济结构与政治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南北美国,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又有各奔东西之势。南北分裂当然是危言耸听,但新英格兰共和党未来的去向,无疑将对美国政治提出严重挑战。    
    2001年5月26日


“三党政治”还是“南北战争”?——美国政治的暗流与危机第26节 不得人心而得天下

    在大多数情况下,民主政治就是“中间路线”的政治,因为大多数选民的立场在左右翼之间。中间地带,方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必由之路。克林顿再造了民主党,吸收共和党温和派的政纲,结果蝉联两任,虽有性丑闻却民望日高。英国首相布莱尔,更是偷取许多保守党的主张,使其对手在大选时几乎找不到什么话题和他辩论。布什竞选总统时,为了获党内提名而向右转,其实是抢占党内的中间地带。等干掉麦凯恩后,迅速往中间靠。用克林顿的话来说,布什试图抹去他与戈尔在政纲上的不同,把大家的注意力转到人格的问题上来。结果侥幸获胜。当上总统后,布什本应遵从民主政治的逻辑,与戈尔的支持者妥协,站稳中间立场,弥补因得票少于对手而带来的合法性危机;但他出人意料地向右转,放弃中间地带,在国家政策上越来越疏离大多数美国人,近来民望也开始下跌。若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逻辑推论,他似乎正踏上自取灭亡之途。    
    这一“中间路线”的理论也好像很快就应验了。布什执政刚过百日关,佛蒙特州的前共和党参议员杰福兹就“叛党”,参议院易手。没有几天,布什的党内头号对头,亚利桑那州参议员麦凯恩又与民主党的新任参议院领袖达什勒共度周末,成为媒体的焦点。有的说麦凯恩可能脱党,有的说他计划组第三党竞选2004年的总统。布什王国可谓危机四伏。然而,布什不会因此听从我们这些“后座司机”的指点而左转弯。他坚持右行必会失去人心,但他却在为保守主义政治在新时代探索一条“不得人心而得天下”的生存路线。其政治权谋,远胜过他的许多批判者。    
    先看麦凯恩问题。麦凯恩不是杰福兹,现在叛党极为困难。参议院政治是州权政治。参议员的政治走向,必须合乎本州的政治潮流。杰福兹所在的佛州,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