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头的战争-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我是‘漂亮女孩’,我的艺名叫俞艳,我会吹竖笛,参加过全校的演出。我会唱歌,是班上的音乐课代表。我会跳舞,演过《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认识我的人都说我长得像铃木保奈美。最后,祝你心想事成。”    
    俞艳的这封信,动用了全班的财力:一组借出香味信纸,二组借出荧光笔,三组借出邮票,四组借出信封。所以俞艳的回信是在全班的监督和关心下写完的,俞艳每写一个字,就有人问:“又写什么了?”有的同学看不到内容就只好研究电眼男孩的信封,忽然有所发现地说:“怎么上海市也有县啊?他跳劲舞会不会得了全大队的第一名啊?参加过村里的联欢晚会吧?”    
    俞艳的眉毛和热情同时降了下来,继而又提高嗓门喊了几声:“但是,但是,上海县的学习成绩也比我们好!他可以帮我!”    
    俞艳的第三封信是这样写的:    
    “哥:你好,我知道你特别有艺术细胞,小妹我求你一件事,帮我画中国画:牡丹。最好画几份,我挑最好的。再帮我写一篇作文,名字叫做《快乐时刻》,如果能打印出来就最好了。帮帮忙嘛,你最好了(俞艳最厉害的功夫就是:“超级无敌隔空撒娇”)。祝你万事如意。”    
    织田裕二郎大概被这张“乾坤无敌厚脸皮”吓到了,一直没有回过信。俞艳每天都扬言要到“上海县的消费者协会”,以“蓄意放鸽子罪”告他。后来,收信员以一个资历丰富的疯子特有的兴奋状态挥舞着信,满学校绕着跑:“俞艳!你又有信了,是北京市的……”本来围在俞艳身边的同学立刻散开,撇着嘴说:“切~~~该不会是北京县的吧。”


《舌头的战争》 Ⅱ谁更重要

    第三部分师生对决    
    谁更重要    
    上初中第一天,发现教室大了,大喜!只是老师的开场白大同小异。    
    语文老师叽里咕噜地讲了一大堆,主要是罗列校门口挂着的奖牌,随着荣誉的变高,声音也随之升高,身子也跟着变高。列举完奖牌,又讲校长,学校的校长多,有管后勤的,有管财务的,光是姓刘的就有两位。    
    老师终于切入正题:“谁知道学语文有多重要啊?”    
    说着,在黑板上写上了所有科目的名字,再把所有科目的名称都和“语文”这两个字连上线,真是“条条大路通语文”啊!每个科目都跟语文攀上了亲家,按老师的说法,学好语文,就啥都学好了;学不好语文就啥都学不好。    
    代数老师比较凶凶,一见面就要我们喝下孟婆汤,让我们忘记小学的数学知识:“谁敢用小学的算术方法做题,就要扣分。你们看看,教材上写的是“数学”还是“代数?”    
    原来“数学”换了个马甲啊,怪不得认不得了哪!    
    英语是刚开的课,但不少同学小学时,自费上过培训班,对自己的英语比较自信,所以泪光闪耀地期待老师登场,英语老师一张口全是外国话,没一句听得懂,那些学过英语的同学,总算从老师喷出的哇里哇啦中,抓住了一个自己知道的词:“‘Hello’是你好啊,‘Hello’是你好啊!”    
    地理老师抱着个地球仪,像小孩子抱着个大玩具。前排的同学赶紧帮忙放到讲台上。老师眯着眼睛,趴在地球仪上,找了一圈,然后抬头一笑说:“这是中国……,你们没学地理的,坐火车都不知道到哪儿了,学了地理就不一样,学了地理……”    
    我们一起答道:“还是不知道到哪儿了。”    
    历史老师更有意思,从“戏说乾隆”到“还珠格格”,还穿插了许多“诸葛亮借东风”之类的典故,说得课堂里热热闹闹的。    
    凡是副课,老师几乎都是这样开头的:“你们不要以为副课啊,其实副课不副啊……”    
    越是副课,老师讲“重要性”的时间越多,第一个上场讲的老师比较吃香,后面的老师要想撼动前一个老师的说法以及我们的思想,必得“一浪更比一浪高”,后来的老师深感口说无凭,便要加点创意。美术老师拿出一本美术杂志,问我们画得好不好看,还没看清楚,老师指着画旁边的小字说:“这是不是郭什么呀?就是我呀!”    
    就连眼睛最好的同学也都看不清楚,为了证明其真实性。老师还表演了现场秀,画了一朵玫瑰花。    
    体育老师就比较可怜了,因为天气比较凉,所以不敢把肌肉“秀”给我们看,只好给我们示范了几个“青蛙跳”“鸭子步”,活跃活跃课堂气氛。    
    


《舌头的战争》 Ⅱ谣言出炉

    谣言出炉    
    当老师可谓大幸,不用担心滔滔不绝地讲话没有人听,而且随时随地都有谣言灌进耳朵,只是一不小心,谣言之火就烧到自己身上了。别看我们天真无邪,见了老师无不立正敬礼,但茶余课后,男生女生有做八婆长舌妇的天分。    
    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因为染了红头发,所以倍受学生的议论,总觉得这样热辣前卫的老师,谣言不从她身上起从谁的身上起呢?一天,杨非雪高叫着:“我发现啦。”原来她发现那位红头发老师割了双眼皮!杨非雪的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因为她总是能从表姐的姑妈的侄女等等复杂的关系中,打探到老师的隐私,她的谣言产量是班里最高的,可信度45%。    
    为了证实此谣言的真实性,我和蓝鹃在办公室门前晃悠,终于等出了红头发老师,我们赶紧跑到她前面,问她一个脑筋急拐弯的问题,好拖延些时间仔细看看她的眼睛。居蓝鹃考证,那眼皮的确是割过的,因为她表姐也是割过双眼皮的。    
    学校政教处的老师由于嗓门大,又是男老师,所以在学校十分引人注目,他周围方圆三米之内,都没有学生敢靠近。梁老师所经营的项目也极其特殊和古怪:他是管垃圾的!每次一看到哪里有人烟,隔着老远就向人家喊着:    
    “过来过来,小乖乖,把这片纸给捡起来!”    
    所以,一看到远处有一个高高大大的影子,我们就赶紧奔走相告:    
    “垃色王来啦,快跑啊!”    
    听最害怕政教老师的人造谣说:垃色王因为脾气坏,所以他老婆不要他了,结果他的脾气更坏了。    
    我们的社会老师年轻气盛,热情高,总想搞点出其不意的花招,想成为电视上那种漂亮亲切,组织很多活动,受学生爱戴的新锐GTO麻辣教师,她常穿着白网球超短裙,戴着圆圆的小墨镜。    
    我看着老师活蹦乱跳像个高中生,心里想:要不了几年,你的棱角就会被磨没了,就会死气沉沉地把课本一念,在黑板上抄几道思考题,变成一个混口饭吃没有个性的老师了。    
    一次下雨,别的老师都有男人来接,惟独社会老师孤独地撑着一把小花伞,于是有谣言道:社会老师没有男朋友,因为下雨天,没有男人来接她。话音未落,社会老师就跨进了一辆黑色的私家车。    
    


《舌头的战争》 Ⅱ师生对决

    师生对决    
    宇文宇在政治课上顶撞了老师。起因是宇文宇没带书,老师想找回丧失的威信,格外地严格:“你没带书就别来上政治课了,战士上战场不带枪,那不是等着被人打死……”    
    这个庸俗的比方已经被老师讲了n次。    
    “我本来就不想上政治课。”老师愣了一下,立刻应战,由此可以看到老师素质的提高,小学时候,老师受到顶撞的时候,只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边砸实验器材边说:“我不想活了呀不想活了。”    
    政治老师说:“那你现在就出去。”“我不出去”“出去!”“不出去。”“出去!”“不出去!”两人不顾观众的疲倦,孜孜不倦地练习这“鸡生蛋”“蛋生鸡”的句型。争端刚发生的时候,同学兴奋得精神失常,捂着嘴只是笑,后来在桌子底下为宇文宇小小地鼓掌,最后见两人精力充沛,怕他们一直吵,没人宣布下课,便赶紧找来班主任结束战斗。事后我想做总结陈词,却发现这次叛逆行动根本没有高潮。    
    学生跟老师作对,原因可能很难被老师理解:只不过为了挽回上次被老师大声数落之后,在同学哄笑中损失的尊严。    
    老师所在的位置——高人一等的讲台,风水实在特殊。我每次下课时站在讲台上,总是感觉到自己的整个气质都不一样了,陡然被拔高了一截,渴望拿着教鞭指点江山:“冯圆,闭上你的嘴!”“杨非雪,把头缩回去!”“何伟业,你给我滚出去!”    
    我们班的调皮男生有两种,一种是在老师背后竖中指,然后等待众人哄笑,最后认为自己很帅;另一种是在老师的背后竖中指,然后埋怨众人为什么还没开始哄笑,等众人反应过来了之后,认为自己很帅。和老师作对,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权利比他们大,所有神圣的、严肃的、尊严的、比自己优越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嫉妒和调戏的——用来平衡自己的心理。    
    所有渴望和学生作朋友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个星期之内,郊一次游,打雪仗一节课;冒着感冒的危险和男生打篮球,冒着心脏病发的危险和女生跳皮筋;永远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上至少要讲5个笑话;年轻、漂亮(英俊)、未婚。    
    


《舌头的战争》 Ⅱ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    
    劳动老师以前是教英语的,现在落到“劳动”的地步,颇有几分英雄迟暮的悲哀。每次下课都向我们说:“咕噜拜(goodbye)!”显示她的英语功底。劳动老师其实是个很和善的人,我可能从前见过她,也可能她目睹过我的出生,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老师特别看得起我,快下课时,她总是叫起写作业的我,让我把当过教具的花盆送回办公室。    
    我们的劳动课主要是讲种花,劳动老师种的花一定是臭的,因为她种花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学校臭臭的花房里要两颗种子,再可怜兮兮地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些别人不要的快餐面盒用来种花,她的花艰苦朴素,只吃些鸡鸭骨头、烟灰、鱼内脏、鱼鳞之类人不吃的东西。    
    老师给我们讲完“压条嫁接扦插”之后,就给我们讲些花的轶事:比如牡丹花不听武则天的命令,玉兰花瓣用油炸一炸也可以吃,还珠格格采玫瑰花瓣洗澡,实在讲完了,就讲些《故事会》《健康画报》上的故事:“92岁老人睡觉揉掉眼珠”“在母体里就得癌症的婴儿”之类惨烈的奇闻轶事,把课堂气氛弄得非常之热烈。    
    大概是有人把劳动老师讲的段子散布开,结果被人举报了,所以劳动老师改变了讲故事的环节。她在讲完“挖一个坑,铺一层土,浇一些人粪尿,制作腐质土”之后,总是微服私访,在座位间晃来晃去,有时忽然又想起话题:“你们不要以为劳动课是副课,可以不学,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知不知道,有一个老头子,70岁了,去考农业大学。考了几次,校长感动得不得了,啪!就录取了!还有,农村有个妇女,没什么文化,就是因为劳动技术好,她现在一个月5000块钱。”同学立刻张大嘴巴倒向后面的桌子上,表示惊异得心脏病发。忽然,我们眯起眼睛问:“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