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学士兼副都统成策、镶黄旗汉军二等男宝柱、镶黄旗副都统恒瑞、镶黄
旗满洲散秩大臣松龄。甬道西班2 人:正黄旗二等男索诺木札什,正黄旗汉
军一等男刘沛德。承办大臣要许兆椿当面指认。
成策等二品武职官员6 人站在一排,一个个怒目而视,接受许兆椿的指
认。许兆椿硬着头皮一一看过,答复说,十五日这天“遥从背后看见,伊所
穿的系二品武职补服,但未经觌面,实在不能指出”。
承办大臣问许兆椿,既是从背后看见,那个越班人是否戴翎子?许兆椿
说:“是日所见走过甬道的人,不戴翎子。”承办大臣再问,此人身材高矮
如何,同时警告许兆椿要如实回答,“勿因恐怕招怨,有意隐瞒,你倒有不
是了!”然而许兆椿还是无法确切回答,他说:“至身材高矮,约略相同, 
未便混行指认。”他还表示说,如果他能认出,当时就会指出,绝不敢隐瞒, 
更不怕招怨。
许兆椿既没有指出具体的越班人,也没有指出越班人的具体特征。越班
事件查不下去了,承办大臣只得将结果如实向乾隆奏报。乾隆不肯善罢甘休, 
卜令继续追查。
承办大臣奉旨后,再次传询成策等6 位二品武职官员,要他们说出实情。
不料成策等6 人竟众口一辞,说:“是日俱依照品级山行礼,礼毕退出并未
穿越甬道,亦未见有穿越甬道行走之人。” 
成策等6 人将事情推得一干二净,承办大臣无法向皇帝交差,威胁成策
等6 人“各抒大良,据实指认”,“若恐干重戾,不肯承认,及有意为人隐
瞒”,处分则加重。成策等6 人一口咬定,说:“我等都受皇上厚恩,敬谨
行礼,按依东西两班二品品级山向北跪立,前面只有一品班次,并未见有越
班之人。” 
承办大臣后将成策6 人分为甬道东班和甬道西班分别询问,亦无结果。
甬道两班的二人说:“今蒙查问,如稍有隐瞒,则是自蹈欺隐之罪,不是更
大,我等何敢自昧天良,不据实说呢?” 
越班事件经反复查询,毫无头绪。承办大臣只好如实上奏,这一次乾隆
没有再抓住不放。奇怪的是,乾隆为什么当初大动干戈,专案审查,最后又
不了了之呢?许兆椿明明看见有人越班,为什么在承办大臣面前不敢指认
呢?许兆椿与“众臣”“趋走”,为什么他看到有人越班,而其他“众臣” 
却没有看到呢?是许兆椿看花眼了吗?成策等6 人为什么众口一辞,不肯据
实指认呢?越班者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从承办大臣最后一次向乾隆奉报
后,清代的文献资料中再未见有关此事的记载,种种疑问遂不得而知。
(华强) 
光绪年间疯子大闹金銮殿真相如何?

紫禁城在明、清两朝是皇宫禁地。清制,由八旗的满洲、蒙古兵挑选精
锐,别组为“护军营”。“护军营”官兵多达1。5 万人,上三旗官兵守护紫
禁城内,下五旗官兵守护紫禁城外,负责稽查所有进出宫廷人员。戒备之森
严,真犹如铁桶一般。寻常百姓别说进入皇宫,连在高大的宫墙外驻足停留, 
也会立即遭到严声呵斥。可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七月初八日,一个疯
子不仅潜入紫禁城,并且闯入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太和殿跳舞自乐,目睹此
情此景的王公大臣无不惊讶得张口结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七月初八日这天,宫内各门值班章京循例稽查各个宫殿,这是每天例行
的公事,无非是检查门锁、火烛及当值人员有无渎职行为。中左门值班章京
继山、中右门值班章京隆海、后左门值班章京阿克当阿、后右门值班章京胜
禄四人会同稽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四人由保和殿至中和殿,再至太
和殿,漫不经心地观察各处动静,开始未发现任何异常。其中一人偶然一瞥, 
发现太和殿西间东窗棂脱落,顿时警觉起来。四人驻足停步,正待详细察看, 
忽然隐隐听到大殿内有人声,四人起初以为是错觉,静心细听,嘈杂之声清
晰可闻,四人惊愕得面面相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新皇登基、颁
布重要诏书、公布新进士黄榜、派大将出征及每年元旦、冬至、皇帝生日等, 
皇帝在此接受百官朝贺,发布诏令。皇帝平日处理事务皆在内廷。太和殿日
常由专职太监定时打扫,非庆典,非当值太监,非清扫时间,任何人不得进
入太和殿。是谁如此斗胆,竟破窗而入并故意喧哗?四个值班章京觉得事态
严重,不敢擅自作主,急忙向值班正白旗司钥长护军参领松全和值班续办事
章京正红旗护军参领魁联呈报。松全和魁联二人闻讯后也惊愕不己,随即禀
报景运门值班大臣兜钦。兜钦当即会同总管内务府大臣率同松全、魁联、四
个值班章京及值班弃兵直奔太和殿。与此同时、三大殿值年员外郎毓祥、三
大殿值年内管领延仁、代总管内务府大臣值宿郎中连庆等也闻讯赶到。
众人聚集在太和殿外,殿内嘻笑哭闹、大呼小喝之声已不绝于耳。兜钦、
毓祥等一行铁青着脸,喝令打开殿门大锁并开启槅扇门,众人见一破衣褴衫
之人正念念有词在殿内舞之蹈之。众弃兵一拥而上,将跳舞之人拿获。在他
身上当场搜出带鞘短刀一把,无鞘小刀一把及杂物若干。
景运门值班大臣兜钦当即严讯殿内跳舞之人。此人供称名贾万海,年29 
岁,京郊大兴县人。再加诘问,贾万海则前言不搭后语,且嘻笑哭闹无常, 
似有疯疾之症。
七月初九日,兜钦上奏皇太后和皇帝,禀报捕捉贾万海经过及难以追讯
之状,请求交刑部审讯。当日奉旨:“依议。钦此。” 
刑部遵旨提讯贾万海,贾万海目瞪神呆,答非所问,用刑也无济于事。
刑部无法审讯,饬令就医。贾万海服药近一个月,刑部堂官再审,却依然言
语糊涂,无法取供。
刑部以为奉旨审办之案,未便搁置久悬。贾万海虽无供词,然系景运门
值班大臣督率弁兵人等在太和殿内拿获,并当场搜出凶器两件,证据确凿。
清律,不系宿卫应值合带兵仗之人,但持寸刀入宫殿门内者绞监候。为此, 
刑部于八月初九日请旨按律惩办,拟绞监候。当日奉旨:“依议。钦此。” 
贾万海遂被处以绞刑而死。
一个疯子跳舞竟跳到了金銮殿,对于这样一件使清廷十分难堪的事情,

官书野史均语焉不详。由于贾万海没有留下口供,所以留下了许多不解不谜: 
贾万海为什么要携刀进宫?有没有同谋和主使之人?贾万海是何日由何门进
宫的?是如何绕过层层关卡、躲过巡查弁兵的?又是如何潜人太和殿的?人
们怀疑,贾万海究竟是真疯还是装疯?是不是值班大臣与值班章京及各有关
系之人串通一气,硬将贾万海说成是疯子而开脱自己的罪责?贾万海是不是
有内应?种种疑问,令人百思不解。
(华强) 
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天?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1898 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
派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反对。下
诏变法才一百余天,慈禧太后再次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重新临朝听
政,这就是对晚清政局颇有影响的戊戌政变。由于这是一次宫廷政变,知晓
内幕者甚少,加上有关著录诸多曲述,所以关于这次政变的真相,还有不少
至今未解开的谜。政变发生的日期,即是其中之一。
关于戊戌政变发生的日期,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八月初四日(9 
月19 日)政变说、初五日(9 月20 日)政变说和初六日(9 月21 日)政变
说。
翰林院侍讲恽毓鼎于清朝最后一年将所见所闻纂成《崇陵传信录》。据
此书记载,戊戌年八月初四日黎明,光绪皇帝诣慈禧太后住处颐和园请安, 
而太后己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慈禧太后抵光绪皇帝住的大内养
心殿,尽括章疏,携之以去,怒诘说:“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
谋我乎?”光绪皇帝战栗不发一语,良久才嗫嚅着说:“我无此意。”慈禧
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皇帝不能
理万机为辞,临朝训政,政变发生。此为初四日政变说的主要依据。作者恽
毓鼎曾事光绪帝19 年,“传螭头,领兰台,所居皆史职”。是书记述清宫内
幕甚多,为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资料,信者不少。颇有影响的史学
家李剑农所著《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即采此说。
与康有为至交笃谊的同乡张荫桓,戊戌政变时为户部侍郎,他被牵连获
罪,流戍新疆。途中,对解差王庆保、曹景郕谈及不少变法之事,王、曹据
以整理成《驿舍探幽录》刊行。此书说初五日这一天,日本前相伊藤博文在
勤政殿觐见光绪皇帝时,由张荫桓带领,到班时,张向伊藤拉手;上殿时, 
对答词毕,又挽伊藤之袖。拉手、挽袖本为外国礼节,而此时西太后正躲在
帘幕之后,这一切都被她偷听偷看了,她怀疑其中有诈。燕谷老人张鸿的小
说《续孽海花》还明确描写:这天早晨,慈禧太后从颐和园住所赶回皇官, 
搜检光绪帝文件,当晚发生政变。台湾学者萧一山据此推断当日发生了政变。
(见《戊戌政变的真相》) 
比较流行的是初六日政变说。费行简的《慈禧传信录》、袁世凯的《戊
戌日记》以及苏继祖的《清廷戊戌朝变记》等都是如此记述的。史学界的老
前辈范文澜、郭沫若、胡绳等的著作都主此说。研究生房德邻的硕士论文《戊
戌政变史实考辨》,挖掘了不少新材料,进一步证明政变确于初六日发生。
光绪皇帝亲政时有行动自由和独立处理政事的权力。这一天之后,光绪皇帝
已无独立批阅奏章的权力。政变前,光绪皇帝处理政事是在大内乾清宫或颐
和园仁寿殿,这一天发布的《吁恳慈恩训政诏》却规定“今日始,在便殿办

事”,即在中南海仪鸾殿(今怀仁堂)随同太后办事了。这一天开始,光绪
皇帝的住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通常住的大内养心殿,搬到了涵元殿。涵元
殿在名为南海的大内离宫中心赢台,这里四面皆水,有一板桥以通出入,由
慈禧太后信任内监十余人监守。房德邻并且认为:初六日政变与袁世凯告密
并无关系。慈禧太后得知密告是在初六夜晚,而政变在此日一早便已发生。
在维新过程中,光绪皇帝罢黜顽固派官僚礼部尚书怀塔布,召见握有重兵的
袁世凯,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和惊惧。及至八月初三日,李鸿章的儿女亲家
杨崇伊上密折,请太后“即日训政”,说康有为兄弟“引入内廷”,并“变
更成法,斥逐老成,位置党羽”,还要将政柄拱手让与东洋前相伊藤博文, 
触及慈禧太后痛处,于是决定发动政变。初四日她从颐和园回宫,作了一番
布置,为避免政局震荡并稳往光绪皇帝,故意放出消息说:将于初六日仍回
颐和园。初六日卯初二刻,尚蒙在鼓里的光绪皇帝,按原计划准时到中和殿
看祝版(礼部拟祀社稷坛秋祭文),阅毕出殿,有侍卫、太监来,称奉太后
命,将他引到慈禧太后处。慈禧太后责之曰:“汝之变法维新,本予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