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色青春-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安也笑了:“奉天,有没有人能一直跑到坡底,又站稳了脚呢?” 
  周奉天摇摇头,“这条长路没有尽头。” 
  走着走着,宝安忽然停住脚步,说:“到了。” 
  周奉天抬头看了看,一扇很有气派的朱漆大门。 
  14 
  刘南征接到段兵的电话,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电话就断了。再往回拨电话时,线路已经不通了。他正纳闷,陈北疆来了。 
  聊了一会儿闲话,陈北疆说起王星敏。她说,王星敏很聪明,她知道自己在政治上已经很难翻身了,所以就拼命读书,妄图在知识上和精神上压倒我们。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政治上彻底战胜她们,而且要在精神上、气质上战胜她们。 
  刘南征问:“王星敏的气质很好吗?” 
  “是的,就像一尊女神。” 
  “我们应该怎么办?” 
  “摧毁她的意志,使她永远丧失尊严。” 
  “就像对付女流氓那样,把她扒光了打吗?”刘南征吃惊地问,“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对。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就是要让她们自贱自弃,自己毁了自己。” 
  过了好一会儿,刘南征说:“北疆,我忽然想到了一个词。” 
  “什么词?” 
  “亵渎神明。” 
  送走陈北疆以后,刘南征上床躺下,马上就要睡着的时候,突然又一下子惊醒了。 
  不好,段兵肯定要出事! 
  他太了解段兵了。段兵的父母阵亡以后,刘家收养了他,从小与刘南征相伴长大。他为人正派、诚实,有时甚至非常倔犟。只要他认为是正义的事,豁出命来也要干到底。 
  五九年,刘伯伯和老伴分手。另娶了一个年轻的文工团员。刚上五年级的段兵愤怒地给刘伯伯写了一封绝交信,自己搬着行李随刘妈妈走了。 
  为这件事,老头子在婚宴上还哭了一场。 
  必须马上找到段兵。刘南征叫醒几个人,开着学校的吉普车向城里赶去。 
  此时,已是凌晨一时了。 
  顺子和老江湖赶到学校时,已经是凌晨两点钟了。 
  看押人犯的红卫兵在熟睡中被唤醒,很不耐烦地说,边亚军是重犯,今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带走。见一面也不行。 
  明天,等头儿来了再说吧! 
  顺子声色俱厉地说,边亚军是上边一场重大斗争的重要人证。无产阶级司令部急着要找这个人。出了事,你能负得起责吗?今晚可以不带走人,但现在一定要见他一面。 
  那个红卫兵被如此重大情况惊得差点几没跳起来。他慌张地穿好衣服,立即去找边亚军。可是,人已经不见了。 
  有人说,头儿把边亚军带走了。可是头儿呢?也没了踪影。 
  二十几个在校的红卫兵都慌了。乱哄哄地到处找,但踪迹全无。有人回忆起,段兵今天的行动很反常,又是让人给边亚军看病,又是给他送吃的,闹不好,是他私放人犯,隐匿重要人证吧? 
  人们一下子卷入了一场重大的阶级斗争,紧张得不知所措。顺子在一旁又是要打电话向中央报告情况,又是威胁说,人跑了,你们都是同谋。火上浇油使气氛更加紧张。 
  急中生智,有人说,下午段兵让人收拾了五楼休息室,会不会藏到那儿去了? 
  当人们终于把门撬开时,都惊呆了。 
  日光灯明晃晃的亮着。四面雪白的墙壁上,布满了血迹。 
  地板上,躺着两具血肉模糊的人体。一具,侧身倒在墙边,面朝里,像是睡着了似的。另一具,倒在窗下。窗子已被推开,窗台上都是血。看得出,他曾经想要从窗户里跳出去。幸亏他又及时地昏死过去,这是在五楼! 
  地上全是血水,使人无法下脚。这是两个人的血,流淌到一起了。 
  也分不清谁是谁了。老江湖愣了半天,才发疯似的跑到窗前,伏在那具人体上号哭起来。 
  顺子走过去,照着他的肋叉子狠狠地给了一脚:“老狗操的,还不快去找车。耽误了事,我要你的命。” 
  吉普车开到校门口时没有减速,差一点儿撞上从校门里面出来的一辆三轮车。刘南征从车上跳下来,看到三轮平板上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的,像是已经死了。他的心猛地一紧,惊问道:“段兵?” 
  “边亚军。被打死了。不过,他也打死了他们一个人。” 
  押车的红卫兵一边回答着,一边催着蹬车的老头儿快走。 
  刘南征看清了这个人:细高个儿,穿着一身柞蚕丝军装。 
  五官还算端正,但眉宇问却透出几分狡诈和流气。 
  这个人绝不是红卫兵。 
  三轮车走远了,刘南征沉思着钻进吉普,开进学校。 
  段兵被人们用一块大黑板抬下了楼,停放在楼前的操场上。战友们现在还没有弄清楚:他是罪犯,还是英雄? 
  15 
  他这两天正在犹豫,走还是不走? 
  他是个画家,解放以前就很有名气了,特别是在东南亚的侨胞中,他的画是人们争相收藏的热门货。 
  全国解放时,他不顾人们的劝说,带着两个儿子留在大陆,而老婆却带着女儿去了香港。 
  解放以后,他曾经振奋过。但是政治像潮水一样,一个浪峰。接着又是低谷。每一次被共产党鼓舞起来的热情,很快又被共产党发动的运动浇灭了。文化大革命则使他产生了彻底的绝望感。 
  他已经老了,他的事业再也经不起岁月的蹉跎了,走吧,向南,偷渡港澳。每次下定决心要走,都使他心酸落泪。他舍不得祖国的,hJll美景,舍不得温馨的故土,更舍不得那么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亲朋故旧。离开祖国,事业也就彻底完结了。 
  家已经被抄了几次,自己用毕生心血和全部家私收藏的字画精品被胡乱地堆放在潮湿的小南屋里。屋门还上了锁,贴了封条。 
  幸运的是,自己准备的那笔路费还安放在院内的青砖下面。数目不多,但是偷渡港澳用来买路,是足够了。 
  上半夜红卫兵叉来翻腾了一次。剐走,下半夜又了一拨,这次一共是两个人,手里都拿着刀。 
  “我这家已经被抄过十八次了,连老鼠洞都捅过几次,你们还来干什么?”老画家气愤地说。 
  “他们抄他的,我们抄我们的!” 
  “你们可不能撬那个锁呀!门上有封条,你们开了封,我可吃罪不起呀!” 
  “我们也有封条。他们可以贴,我们也可以贴。这年头,谁都是齐天大圣。” 
  “你们手脚轻点,那些都是古画儿。” 
  “我们不稀罕这些破画,我们要找钱。” 
  “你们是什么红卫兵,简直就是强盗!” 
  “老头儿,眼力不错,我们就是强盗。” 
  “那你们滚出去!滚!” 
  “可以。给了钱,立刻就走。” 
  “我是穷画家,没钱。” 
  “那好吧!我们要往这些画儿上撒尿啦!” 
  “别,千万别!我老头儿求求你们了。” 
  “那就快拿钱!” 
  第二天,老画家把在大学里闹革命的两个儿子招回家。 
  父子三人商量了一天,哭了一天。最后下了决心,走。 
  路费少了五百元。老画家从小南屋里拣出一个画轴,叹了口气,说,拿它买路吧! 
  16 
  王星敏不吃、不喝、不哭,只是看书和睡觉,三天了。第四天,崔援朝来看她,发现她瘦下去一圈儿。 
  崔援朝似乎也瘦了,眼窝儿黑黑的。刚一进门,她就哭了。 
  “星敏,我家也被抄了。昨天晚上,机关造反派来了好多人,整整折腾了一宿。” 
  “是吗?你爸爸不是革命的老干部吗?怎么也被革了命?”王星敏从床上坐起来,淡淡地问。 
  “他现在是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已经被隔离审查了。” 
  崔援朝抹了抹眼泪,坐在椅子上。 
  王星敏给她倒了杯水,没再说话。两个人都沉默着。没有什么可说的。 
  过了一会儿,崔援朝没话找话地问:“他们把我父亲的笔记本都拿走了。有几十本,是他参加革命几十年的工作纪录。” 
  王星敏看着崔援朝的眼睛,平静地问道:“你没想办法做出交换吗?” 
  “用什么去交换?这怎么可能呢?”崔援朝不解地问。 
  “用你们高干子女的傲慢!”王星敏站起身来,把脸转向窗外。“造反派没有逼着你脱光衣服吗?当着许多男人和女人的面?其实,你的裸体应该更好看,更有交换价值,金枝玉叶嘛!”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又接着说:“你们在抄我家的时候,逼着我这样做,我遵命了,就为了一些字画,一些打算献给国家的字画!” 
  她的眼眶里溢满泪水,她把脸仰起,尽量不让泪水流下来。“我真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星敏,你就别说了。我已被红卫兵总部除名了。现在,咱们是一样的人了。” 
  “一样?怎么可能呢?”王星敏冷笑了一声,“我想了三天,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们逼着我那样做,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出自于很深的、很强烈的阶级意识。我们都是和共和国一同出生一同长大的,但是在我们之间,的确存在着一条鸿沟。 
  这条沟,是上一辈人留下的。我们这一代人,很难填平它。“ 
  又坐了一会儿,崔援朝要走了。临走前,她说:“陈北疆可能还要带着人来,也许,就在今天晚上。星敏,你躲一躲吧!” 
  “我不躲。衣服都被扒光过了,我还怕什么?还能开膛破肚地看看我吗?” 
  有人敲门。顺子来了。 
  17 
  一九六六年九月初的一个午夜,在北京市少年宫的一间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个极秘密的红卫兵干部会议。 
  会议的参加者仅限于各学校红卫兵的主要领袖。 
  会议召集人是个颇有政治家风度的年轻人。据传闻,运动开始以后,他一直与上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很多想法和建议,都是直接来自于上面。 
  他压低嗓音向与会者报告了当前局势:“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市民阶层迅速地走上了造反舞台。他们矛头向上,表面文章是造党内走资派的反,实质上,是要打倒共产党的所有老干部,向共产党夺权。” 
  “从此,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最复杂、阵线最混乱的一场阶级搏杀开始了。令人费解的是:斗争的双方都是共产党人。” 
  “所以,如何判断这场斗争的性质,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我看,无非是两种情况:或者是共产党内部的反党集团,以中央文革小组为代表,操纵和利用了群众的某种情绪,进行的一场反党阴谋活动;或者是党的领导干部真的变修了,按照社会变革的辩证法,成为了继续革命的对象。“ 
  “对斗争性质的不同理解,将成为不同立场的分水岭。” 
  “何去何从,诸位只能自行选择。”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老人家在这场斗争中已经作出了选择。他亲手发动、支持了文化大革命;而且,夺走资派的权,改朝换代,恐怕是文革最本质的动机。” 
  “当然,党内及党的最高层,一定会有人做出完全相反的选择。一个被打倒了,另一个接替上去。斗争会持续几十年、上百年,一直到在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 
  “诸位,好自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