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大水系,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灵渠的开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造。秦始皇经略岭南地区,征发大量的中原居民到岭南三郡定居,这些居民带去了铁器和其他先进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当地民族的融合过程。通西南夷,开五尺道 西南夷按照分布地域的不同,区分为西夷和南夷两部,每部又有若干族属。主要地区,包括了今贵州西部,云南的东部、中部、西部,四川的西部,西藏的东部。这些民族的族属复杂,语言和风俗不同,经济生活也不相同,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公元前279年左右,楚顷襄王使将军庄(qiāo 悄)率卒循沅江而上,经略黔中(治今湖南沅陵)、且(jū居)兰(今贵州黄平)、夜郎(今贵州西部),直到滇池。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他在占据了这一地区后,想归报楚王。可是就在这时,秦国夺取了楚的黔中郡,断绝了庄的归路。庄及其部属,变更服饰,从滇人的习俗。庄自立为滇王,在这里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即滇国。庄入滇,带来了先进的楚文化,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1955—1958年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发掘了属于滇贵族的一个古墓群,出土大量的属于战国后期至东汉初年的文物。其中属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年的有数十件青铜农具,手工工具,上百件铜、铁兵器,大量的铜鼓、贮贝器和青铜乐器、马具、饰物以及黄金、玛瑙、玉制品等。这些器物独具风格,与内地的同样器物的作风不同。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滇人奴隶制前期的文化遗存。秦灭六国以后,派将军常(àn案)征调巴、蜀士卒,经略西南夷。常在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一线的崇山峻岭上,开凿了五尺宽的道路,通于西南夷;并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史记·西南夷列传》曰:秦于“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秦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对促进巴蜀乃至中原和西南夷地区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北防匈奴,修万里长城 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 老的民族,商、周时期,称为严(xiàn鲜)允、荤粥(hūn yù昏玉),战国时期始称匈奴。匈奴人没有城郭,不经营农业,而是随畜牧而转移,过着游牧的生活。主要牲畜有马、牛、羊、橐(骆驼)等。战国中期,匈奴一再南侵,多次与秦、赵、燕三国发生战争。三国在北部边境地区修长城,驻重兵,以防卫匈奴。约在秦灭六国期间,匈奴已建立奴隶制国家,其最高统治者称单(chán蝉)于①,名头曼。他乘中原地区战争方炽,赵、燕、秦的北部边防都松弛之时,就率领控弩之士(能骑善射者)进占河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秦灭六国后,秦朝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使将军蒙恬率士卒三十万人北击匈奴,收回了河南地区。秦在这里设置了三十四县,都筑有县城,从中原迁来人口,以充实这一地区。蒙恬又北渡黄河,据守于阳山(狼山之西)和北假(阴山下)一带,利用地势,修缮、增补旧秦、赵、燕长城,并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延袤万余里,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头曼因不胜秦,就向北面迁徙。秦始皇北防匈奴,修筑长城,对保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四、秦末农民战争
  秦末农民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对我国此后两千余年的历史、政治、思想都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1。起义 背 景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有三:徭役频繁 秦始皇灭六国后,不仅不重视休养生息,相反地却不惜民力,大搞徭役征发。他在关中和关东大造宫殿,共有七百余所,仅在渭南上林苑修建的“阿房(pāng旁)”,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立五丈的大旗。又在骊山造陵墓,陵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多。陵中有“宫观百官,奇器珍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①。在陵的附近,还有为数众多的殉葬墓和兵马俑军阵。仅为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而征发的人力,有七十多万。为伐南越而第一次调发的士卒为五十万,蒙恬守长城的士卒为三十万,修驰道、直道及其他徭役尚不计在内。秦时人口约有两千万,在秦统治的十多年中,每年都要有二百万以上的丁男被征发。丁男不足,又征丁女。大量的劳动力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赋税沉重 频繁的徭役不仅使大量的劳动力脱离生产,在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大量的军需或后勤供应,主要也是从农业生产中征收。史书记载,当时从今山东运粮到西河(今年蒙古伊克昭盟),“三十钟而致一石”②。秦在南越和长城有士卒八十万人,为修骊山墓和阿房宫有刑徒七十万人,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宫观苑囿的各种人役,以及保卫官府、宫观的戍卒卫士,所需粮饷物资之多,可以想见。秦朝的地租原定为十税一,另有口赋。可是后来秦的赋税征收量却增加到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①。刑罚残酷 秦的刑罚是很残酷的。文献记载:肉刑有膑(bin宾,砍去膝盖)、刖(yuè月,锯脚)、劓、黥(同墨)、宫、榜掠等;死刑有腰斩、枭首、弃市、戮尸、坑死、凿颠(凿囱门)、抽胁、镬(huò货,锅)烹、车裂等。还有具五刑(黥、劓、斩左右趾,再笞杀,枭首、菹(zū租)骨肉于市、夷三族(一人犯罪,诛杀父族、母族、妻族)。徒刑的名目繁多,主要是太严酷。一人犯罪,株连亲属、邻居,处刑后要长期为“刑徒”,服苦役。广大农民在秦王朝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已无法生活下去。大量的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②,进行反抗斗争。
  2。秦朝 灭 亡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雇农。吴广,字叔,阳夏(今太康)农民。他们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与九百名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治今北京怀柔)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阴雨连绵,道路不通。即使赶到渔阳,也要误期。秦法规定:戍卒误期当斩。他们都很恐惧。陈胜、吴广就发动这群农民举行了起义。先后攻占大泽乡、蕲县,在攻下楚的故都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有兵车六、七百乘,战马千余匹,战士数万人。陈胜以陈县为都城,被推举为“张楚王”,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还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以号召群众。吴广为假王(代理王事),率主力军西击荥(xíng形)阳(今属河南)。
  吴广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又以周文为将军,率军直取关中。在打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时,已有战车千乘,士卒数十万,一举而攻占了戏(今陕西临潼东),直逼咸阳。这时,秦以少府章邯为将军,编骊山刑徒为军队,大败周文部起义军。周文退击关中,又被章邯军击败,周文自杀。吴广的将军田臧劝吴广放弃攻荥阳,去迎击章邯,吴广不听,为田臧杀死。田臧又为章邯击败而死。在章邯进攻陈县时,陈胜率军迎战,以兵力薄弱,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被御者(车夫)庄贾所杀,庄贾降秦。后庄贾被陈胜的将军吕臣杀死。可是这时的起义军因连遭失败,士卒散亡,已无力抗击秦军。这是起义军第一次遭到巨大挫折。项羽巨鹿之战 在陈胜起义不久,六国旧贵族也乘机起兵,企图恢复旧国。这时他们的反秦活动与农民起义反秦是一致的,是农民起义的“同盟军”。当时楚国大将项燕之子项梁与梁之侄项羽正在吴(今江苏苏州)避难,也乘机起兵。在陈胜死后,他们叔侄率八千精兵渡江北上,连破秦军,吕臣、刘邦都归项梁节制,队伍达六七万人,立故楚怀王之孙(名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以为号召。项梁,项羽叔侄成为当时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可就在这时,秦将章邯突袭项梁军于定陶(今属山东),项梁战死,起义军大败。这是起义军第二次遭到巨大挫折。这时,秦政府命戍守长城的将军王离率军回中原镇压农民起义。王离军大约有二十万人南下攻击赵国。赵为新恢复的国家,都邯郸(今属河北)。王离军进攻邯郸,赵王歇逃至巨鹿(今平乡县西南),为王离军所围困,赵派人向各地求援。秦将章邯亦率军北渡黄河,为王离军供运粮饷。秦军王离部和章邯部共约有四五十万人,声势浩大。各路反秦义军来救援赵者都筑垒壁守,不敢与秦军接战。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七万人救赵。宋义畏缩不前。项羽杀宋义,率军北渡漳水,“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的粮食,与秦军进行决战。九战九捷,大破王离军,王离被虏,章邯南逃,随解巨鹿之围。《史记·项羽本纪》描述这场激战时说:“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zhui缀)恐”。秦军破后,各路反秦军组成联军,推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统率联军,继续追击章邯部秦军。章邯退至殷墟(今河南安阳),率二十万人投降项羽。项羽怕降卒有异心,行至新安(今渑(miǎn免)池),把这二十万人全部坑杀了。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最后推翻秦王朝的反动统治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刘邦入关灭秦 刘邦,丰(今江苏丰县)人,原为秦的泗水亭长。陈胜起义后,他与沛县县吏萧何等杀掉沛令,举行起义,自称沛公,后属项梁。秦军围攻巨鹿时,楚怀王与项羽、刘邦约定,谁先入关灭秦,谁为“关中王”。在项羽救巨鹿时,刘邦奉命西击秦。刘邦起初只有数千人,一路收集散于各地的起义军,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又对秦军避实攻虚。经过一年的迂回进军,于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攻入武关。九月,进抵蓝田。在农民起义军的节节胜利的形势下,秦的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火并。起初是赵高与秦二世勾结,杀掉李斯。不久,赵高又杀掉秦二世,取消皇帝称号,另立二世之子婴为秦王。子婴又杀赵高。十月①刘邦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子婴投降,秦亡。刘邦宣布他应为“关中王”,同时公布《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的这些作法对于恢复关中的社会秩序有很大的好处。但也可看出,最受益的是富人,所以刘邦很受地主豪绅们的拥护。
  3。楚汉 战 争
  项羽听说刘邦已先入关,要当“关中王”,就大怒,也率军于同年十二月入函谷关。这时,项羽有士卒四十万人,刘邦只有十万人。项羽压服了刘邦,以霸(盟)主身份封立随他入关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