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秦川-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油水可捞方找出这诸多借口。不信换个郡试试,保管这些人马上又如饿极了的疯狗,非得你抢我夺一番不可。但他从内心里对始皇下的这个旨意十分的欣慰。

如今已把黄河两岸的匈奴人赶回大漠,接下来就该修筑长城把原先燕赵两国的长城与秦以前的长城连接起来,这件重要地任务毫无疑问地会落到他的肩上。要想把此重任完成好,将来很多事情都得仰仗九原、云中两郡郡守。这两郡郡守若为赵高的人,一定会左右推诿增加诸多的麻烦。说不定还会误了修筑长城这件大事。让他在军中选两个人来担当此任。这两个郡守也就相当于是他的人,相互之间配合起来也会默契一些不会误了大事。

蒙恬想到两个人选:一个是打起仗来贪生怕死,但极会阿谀奉承与朝中大臣多有来往的董翳。另一个是打起仗来不要命,但又十分聪明,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造出一些别人连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出来的李信。按照九原、云中两郡地地域来看,云中郡属于可有可无,可让董翳担当,有些不便于直接向始皇禀报的事情。可由他在朝中找人解决。九原郡是重中之重,得找一个有本事信得过的人充当,而李信就是最佳的人选。

蒙恬之所以发愁,愁的就是李信会像上次那样再次据绝弃武从文!当然,他可以强硬的下命令让其为九原郡郡守,不过强扭的瓜不甜,难保其不会暗中跟他推诿扯皮而误了大事。那样地话。还不如不用他呢!

“还是好言相劝,用利益诱惑其为九原郡郡守吧!”蒙恬暗道一声,躺于车内休息起来。

李信自与韩信亮了底牌之后,眼下唯一的大事就是如何才能成为九原郡郡守。在等蒙恬来高阙的这两三天时间内。两人躲入一间偏僻的房间内筹划着该怎样向蒙恬表述才能让蒙恬向朝庭举荐自己为九原郡郡守,而且要做地不留痕迹不会引起蒙恬的怀疑。

这一日,当黑夫前来通报蒙恬的马车离‘高阙’只剩十来里地时,两人在起身相视一眼,感觉几乎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同时哈哈一笑。这一笑。倒让站在门口的黑夫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今天又做了什么蠢事惹得大哥与韩信大笑。三人来到大殿前带领早已等候多时的诸将出‘高阙’城迎接蒙恬地到来。

把蒙恬迎进行辕,接风洗尘一番后,蒙恬给李信递了个眼色。李信知他有事要单独与自己说话,屏退左右,二人来到二殿之内。他把蒙恬让于上座,自己立于下相陪,从怀中拿出所缴获物品名单目录呈给蒙恬。

蒙恬顺手把目录往旁边一放。开门见山的道:“朝庭命我在军中给九原、云中找两个郡守,我想来想去三十万大军之中除了你和董翳能胜任这两郡郡守外。还真没其他人可胜任这两郡郡守。你准备一下,过几天等朝庭的任命下来就为九原郡的郡守吧?”

这是李信与韩信商量来商量去,绝对没有想到的一个可能。李信有些吃惊,更多的是有些茫然所失,感觉自己这几日来的劳神劳力竟都白费了,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先是瞪目结舌地愣了一下,马上谦虚道:“大将军,想信如此年幼,怎能堪当如此重任?”

“你还年幼?当年甘罗十二岁被昭王封为上卿,你有他小吗?”蒙恬站起身,拍了拍李信的肩,爽快地大笑道:“李信,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不就是想着要在军中再立新功吗?我给你透个底,匈奴人被我们赶到阴山以北之后,皇上已无意再追击匈奴,所以你在军中立功的念头就不要再想了。当然,你还可以在军中混下去,可是你不要忘了当初对公主的承诺!如今,想升官就得先在郡守的位置上踏踏实实干着,过个两三年等有了建树,始皇自会提拔你为九卿之一,到那时你便可以迎娶公主为妻了!”

李信脸一红,问道:“这算是大将军给我下的命令吗?”

“这个不算是命令,主意你自己拿。”蒙恬摇了摇头。

“说实话,如果能选择的话,我还是愿意在军中为伍。”李信道。“嗯!”蒙恬斜着脸对他冷哼一声,他马上改口道:“但是为了公主,未将愿为九原郡郡守!”

“这就对了!”蒙恬笑着拉李信与其同坐一席,道:“我知道,北假、河南地刚刚被我收复回来,这里除了黄沙什么也没有,九原郡的郡守不好当啊。但是,正因为它百废待新,也就最容易出政绩得到始皇的赏识!你考虑一下,有什么困能尽管给我提出来,我能帮你的就帮你,不能帮你的就上奏朝庭尽量帮你办了。”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七十章 突感意外 二

中早已想好的难处向蒙恬摆出来,而是推托道:“末将从一名伍长升为带甲一万的小将,只是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好不容易才琢磨出为将的些许门道,大将军又举荐末将为管理几百万人口的郡守,一时间千头万绪如何理得清?请容末将下去仔细考虑一番,明日再给大将军答复!”

刚刚被收复的九原郡里四处流散的人口顶多不过千人,哪有几百万人口那么多。蒙恬被李信故意拉长,用十分可笑的语气道出的‘几百万人口’给逗的忍俊不禁,笑道:“几百万人口?好大的口气!你以为这九原郡是内史郡吗?不过有多大的口气就有多大的志向,希望你能在几年之内让九原郡成为人口过百万的大郡!今夜你好好想想将来可能碰到的难处,列出个单子来赶明日拿给我看,要是有什么遗露的地方我帮你补上。”

“谢蒙大将军厚爱!”李信站起身对蒙恬深深一躬,等把其送入正寝休息后,他急忙来到韩信的寝室。两人花了两个时辰,列出一道长两匹的白绢单子。又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仔细修补一番,见再无什么纰漏的地方方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件事终于办妥。

李信小心的将单子揣入怀中,就如怀里揣着的并非是一张单子,而是揣着自己的前程与命运,既满心欢喜又患得患失回到寝室上榻安歇。足足过了四刻钟时间。他在榻上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睡,迷迷糊糊间突然从榻上坐起暗呼一声不好。来到案前掌灯将单子誊写了一遍。

并非是他突然发现单子里有什么纰漏,而是突然发觉这张单子太过于完美,如蒙恬这样一个久经官场深谱为官之道地人,看罢单子如何能相信他前一天还对郡守之位漠不关心,经过一夜之后竟会列出如此详尽的单子来?就连所需东西与权力地原因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如何不让蒙恬去怀疑他是一个处心积虑要得到九原郡郡守这位的人。所以才能罗列的如此细密。

李信把最希望得到权力改得极度夸张,也不将为什么要这样的原因写清楚,希望蒙恬看罢会询问他,到时再装模作样的解释一番。并把一些不急或者并非十万重要地项目罗列的似是而非,把一些明眼人一清二楚的东西,搞得糊里糊涂、驴唇不对马嘴。等到这一切都改好之后,东方已露鱼肚白,他招来两个亲兵伺候着洗完脸、梳完头,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将单子装入怀中朝蒙恬的寝室走去。

见到蒙恬之后。两人先是哈哈谈了一些闲话,等到蒙恬把李信让到席上后。李信从怀中掏出单子递给蒙恬。蒙恬接过单子在几案上展开一看,见两丈长的白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大吃一惊。还以为李信从哪里找到一位精于此道的老手代其列出一张单子。细细一看,见绢上的字体如破柴堆积而成,明白世间只有李信才能写出如此难看的字体,心中更惊,怀疑起李信对郡守之职早有预谋。昨日在自己表现的漠不关心、一无所知,完全是装模作样瞒骗自己罢了。

“没想到他竟是城府如此深地一个人,这样的人我能控制得了吗?”蒙恬一边在心中想着该不该把郡守之位交给李信,一边展开白绢粗略看了起来,大约看了一百多字,见里边所列条款大多是写地乱七八糟、异想天开,不仅不生气李信的‘不学无术’,反而对他完全放了心。哈哈一笑道:“看来你是一夜未睡,方列出这么大一张单子。”

“未将是埋头闷想,用了整整一夜时间方想出这许多东西来。大将军看这里边还有没有什么遗露的地方。”李信笑道,故意把自己充满血丝的双眼往蒙恬面前凑了凑。

“遗露的地方倒是没有!”蒙恬粗略的把单子看了一遍。摇摇头笑道:“不过你从未涉过官场,有些东西想得过于简单了。比如说你要朝庭往九原郡迁入八十万户人口,并且分五年来完成,能告诉我你是如何考虑地吗?”

“九原郡有多少可耕种的荒地,未将还未查勘过,不过从黄河南往高阙城打的路上,放眼四野竟是肥沃的土地,臣猜测这里的土地应该够八十万户耕种。”

“倒是足够八十万户人耕种。”

“末将听说,边郡不用向朝庭上交粮食,但得按照屯军的多寡供应屯军粮食。大将军的人马屯在上郡时,上郡、北地等三郡供应了七成往上的粮草。于是未将想,要是我能以一郡之力供应屯军七成往上的粮食,一定会得到始皇帝的赏识。又见九原郡有大片肥沃地土地,要是能让八十万户人家来耕种,到时便可供应大军七成往上的粮草。”

“只怕迁入八十万户人家,你十年之内也休想供应三十万大军七成往上地粮草。”蒙恬笑了笑,道:“再说,你让朝庭去哪里给你找这八十万人户人家去?八十万人家可是相当于一个小郡的整个人口,难道你想朝庭把一个郡的人口全部移过来充填九原郡吗?我看朝庭最大的能力也就能给你迁入三万户人口,这条不行,回去后我帮你改改。”

当初与韩信商议之时,两人也觉得朝庭最多能迁入三万户人口,第一次列单子时写的也是三万户人口,并把迁入这三万户人家后该如何使用写的是清清楚楚。这八十万户是后来李信随时改的,并把如何使用全部剔去不写,要的就是蒙恬提出反对意见来,他好与蒙恬直接提这些要求。他踌躇道:“但……蒙大将军,按照朝庭的律法,每户人家只允许耕种一顷土地,如此一来不是有大片的土地将要荒废?”

蒙恬叹了口气,道:“你也应该体谅朝庭的难处,想移来八十万户人口着实不易,三万人口的迁移也不是说办就能办的,只得难为你为一阵子的空头郡守了。”

“那……”李信顿了顿,道:“蒙将军,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就只要这三万户人家,但希望朝庭根据九原郡的特殐情况,看能不能让迁来的三万户人家把九原郡的所有土地平均分配。最少可以使这些土地不用荒废在那里,能把剩余的粮食供应给屯军。”

说完,李信小心的看着蒙恬,见蒙恬皱着眉头不说话,搬出公主道:“蒙大将军,我这可是为了尽快的作出一些政绩来,决无一点的私心。要是真有那么一点私心,也是为了早日得到始皇帝的赏识迎娶公主。”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七十一章 突感意外 三

行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若是庶民都可以拥有二顷乃至十顷、二十顷的土地,谁还愿意从军打仗立功得爵受到土地的封赏?”蒙恬抬起头像是在问李信,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大将军,九原郡的情况特殐啊!”李信道:“若是那些得了军功受到赏赐的人愿意到九原来安家落户,末将愿按军爵令给他们两倍的封赏!”

“大胆!”蒙恬黑着脸大喝一声,道:“简直是胡说八道!天下之物除了皇帝能封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