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踏秦川-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原郡也就不必担心匈奴来袭,可以让百姓安心耕种。其下辖三十四县,虽说有一半的地域在大漠黄沙之中,但也占据着九成的河套士地。俗话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里的土地极其肥沃,只要休养生息三五年,便可发展起来。此其一利也。”

“况且九原郡与匈奴、月氏、东胡、狄戎诸部相邻,将军若为此郡郡守,可掌握与周边诸国通商的权力。将军半年前派王惊前去诸国行走,想必对此事筹划已久,当然是早就看出这一利了。”韩信抬头看了看李信,笑了笑。

李信下定决心要为九原郡郡守之后,有时候夜里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满脑子想着自己作这个决定究竟是对是错?为郡守后除了通商便利之外,还有何利益?又有什么不利的危险隐藏在其中等着自己呢?

从一个伍长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不易啊,命也随之金贵起来再不是当初不值钱的死士命了,要小心翼翼的走好今后的每一步,绝对不能因为一步走错而丢了性命。此时听到韩信竟有三利二不利,听其讲完第一利后,发现讲的头头是道,心中喜不胜收,顿觉眼前的迷雾被一双妙手拨开,急于知道后边的两利与两不利,问道:“第二利是什么?先生快说!”

韩信看着李信久久不语,李信连问三声后,他暗道一声:“但愿我看的不错,此人确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不然他一怒之下把我拿到官府问罪,丢了脑袋倒有所不值了。不过其既对我有知遇之恩,这一辈子也不能背叛与他,若其只是个安于现状的庸人,还不如趁早在他手上死掉算了。最少要比将来大乱时给其出言献策,因其不听从而被活活气死好得多。”

想到此,韩信抬起头道:“信想问将军一事,方敢说出剩下的两利与两不利!”

“先生欲问何事,快说!”

“秦若失其鹿,将军意欲如何?”韩信跨出一步,目光炯炯的瞪着李信逼问道。

恍如晴天打下一道霹雳,李信完全被惊呆了。同样的问题有两个人这样问他,一个是陈胜,一个是面前的韩信。陈胜问他的时候,他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傻小子。韩信问他的时候他已经圆滑起来,知道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说出来你会平步青云一发而不可收拾,什么话说出来后你会立马掉了脑袋一命呜呼。

从出关入河南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自己隐藏的很深,看起来十足一个对大秦忠心耿耿的猛将,眼中早没了刚穿越时欲与天下英雄一比高低的嚣张。

“他为何会问我这样的话?难道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这个韩信太可怕了,除了王惊,我从来没在任何人面前透露过一丝的欲望,他是如何看出来的?这人真是天纵奇才、才思敏捷,别人心里有什么想法竟然一清二楚,这样的人难怪刘邦在成了大业之后不敢留他,要置他与死地,我现在都有杀了他的心了!”李信心中暗想,把脸黑下,大喝一声,道:

“放肆!这样的话是能说的吗?你不要脑袋了吗?”

对于李信的大怒,韩信也不畏惧,他今天是豁出去了,又向前跨出一步,双手一拱,道:“信自诩可在乱世扶一王者称雄。将军对信有恩,信这辈子都不会背叛将军,愿助将军在乱世中称雄。若将军在秦失其鹿的情况下,没有与天下英雄一较长短的雄心,就请将军杀了信吧,信不愿这样碍碍无为的活一辈子!”

“你……”李信站起身指着韩信,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喝斥。半晌后坐下身,点了点头,叹口气,道:“秦真的会失其鹿吗?”

点头、叹气带询问,这无疑是告诉韩信他有这个心思。韩信面容红润起来,长松了一口气,道:“秦必会失去鹿!”

秦会失其鹿,李信心知肚明。他想知道韩信是如何得知秦会灭亡,摇头苦笑道:“先生说笑了,大秦江山铁板一块,还要往二世、三世传递,如何会失了其鹿?”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六十八章 缴获 四

“秦必失其鹿!”韩信信心十足道:“自与六国开战以来,历经数十年,战死杀场的将士不知有多少,百姓们流离失所被人屠杀的又何止千万?战争一结束,本该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机的时期,可始皇却不以仁政待民,仍以法家的严刑酷法治国。为了满足自己云游山河的一己之私,更是修起四道宽五十步,向东通到以前的燕国,向西穿过原吴国、楚国直达大海的御用大道。并同时建骊山陵园、展开对百越与匈奴的战争,基本上动用了全国一半往上的人力物力,过些日子还要再建阿房宫与长城,天下的百姓受得了吗?百姓心中早有怨恨,天下早已民怨沸扬,只是迫于始皇在位的淫威不敢发作罢了。始皇只要一死,压抑已久的百姓们必会把心中埋藏的怨恨全部爆发出来,到那时秦怎会不失其鹿?”

“原来他是从这里得出秦必失其鹿结论的。”李信心中暗道一声。

他记得继承皇位的是个叫胡亥的人并非扶苏,想听听韩信对扶苏有何看法,问道:“我们上次在广牧曾见过公子扶苏,他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将来以长子身份继承皇位,必以仁政施于天下。如此的话,秦还会失其鹿吗?”

“秦还会失其鹿!”韩信斩钉截铁的道。

“为何?”

“信觉得始皇不会把皇位传给扶苏!”

“怎么会?”李信惊讶的问道。自古以来无论皇室还是百姓,无论是传皇位还是传家财都是以‘传谪不传庶,传长不传幼’为最高原则。李信想过,扶苏以谪长子身份没得到皇位,这里边肯定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但实在惊讶韩信能在此时就下出始皇不会把皇位传给扶苏,扶苏成不了皇帝的结论。

“从秦孝公以商秧的法家思想治国开始,到始皇这一代已历经六世。始皇依托法家,让一个西陲小国战败其他六国一统河山,打心眼里认为法家是治国的不二选择,他会把皇位传给一个仁慈的,很可能施行仁政改变法家治国理念的扶苏吗?始皇肯定会考虑把皇位传给扶苏后,扶苏以仁政去治理国家,那些从布衣到臣子已熟悉了法家严刑酷法的人,能接受得了仁政吗?变法之后,若是让百姓误以为秦皇可欺,天下岂不是要大乱!扶苏心目中的仁政与始皇心目中‘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的法家治国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信猜测残暴且刚愎自用的始皇,不会把皇位传给在他眼里过于柔弱的扶苏。”

“这也仅仅是你的猜测罢了!要是始皇也看出再不能以严刑酷法治国,该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机的时间而把皇位传给扶苏呢?”李信道。

“一件事情存在太久了,想改变它岂是那么容易的?就算始皇到临死的那一刻想明白了这一切,把皇位传给扶苏,难道朝庭的大臣们会轻易的让扶苏改变祖宗的成法?此事不历经十多年实难成事!百姓们对扶苏抱着期望,三年五年看不到大秦有所改变,也就对扶苏失去期望,不会再无休无止的等下去,到时秦还是会失了其鹿。”

“如此说来,秦确实要必失其鹿了!”李信把身体向后仰了仰,反复品味扶苏这个名字一番后,笑道:“扶苏,扶苏!这个名字多多少少带着些悲伤与哀怨,或许也注定了公子扶苏今后有个不好的结局。韩先生,刚才你说我要为九原郡郡守有三利两不利,如今才说了一利,剩下的两利与两不利是什么?”

“其二利……”

韩信才刚开口,李信打断他道:“先生请上来与我并肩而坐!”

韩信作了个揖,抬腿上了台阶挨着李信坐下,道:“其第二利:天下大乱之时,将军可以黄河为塞,打下云中郡占据雁门关。这样一来无论天下将如何乱法,其战火都波及不到将军,而将军进可攻,退可守,可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利呢?”

“其第三利:大乱之未,各路英雄将齐聚三秦之地,将军到时可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占领三秦之地。只要守住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肖关等重要关隘,依托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土地,试问天下英雄谁能与将军争雄?”

李信愣着出了一会神,摇头笑道:“先生把天下事讲的也太容易些了!”

没错,为了让李信有十足的信心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低,韩信是把天下的事说的太简单了些。此时见李信有些不信其言,加了把火接着道:“天下事本就如此简单,只是天下人把事情看得复杂罢了!大事不宜多想,想多必怕,还请将军下定决心。”

李信微笑道:“这个不急,走一步算一步。你再说说那两不利是什么?”

“其一:名份不利!其他的英雄都可假借故国的名号来反抗大秦暴政,将军为九原郡郡守,将以何为起义的名份?所以这事得慢慢图来,大乱之初不能与其他英雄一样血战杀场,只能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

“嗯!”李信低头沉思。这还真是一个问题,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到起义之时该打个什么名号呢?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道:“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二不利就是长城上的屯军?阴山山脉上长城一起,将会屯上三十万屯军,到时有着三十万屯军在背后看着,我是想反也不敢反!”

“正是!”韩信道:“不过将军也不必为这三十万屯军发愁,仗打得紧了,朝庭自会派这里的守军前去镇压,等这三十万守军走了再反不迟。信倒是担心眼前之事,三十万屯军屯到九原之后,所需粮草九原郡最少得负责一半!几年之内,或许可以拿九原郡人口稀少为由拖住,过得几年只怕将军得天天愁着去何处搞来屯军所需的粮草了。”

韩信担心的粮草之事,李信却并不担心,只要有钱,天下的东西又有什么买不来。两人细声又讨论了些其他事情,虽说两人此时说的是如何推翻大秦,但两人的口中也不敢对赢政直呼其名,每每以始皇代替。

PS:介绍一本好书:《异界营销师》

简介: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一卷 秦时明月 第六十九章 突感意外

穴,心中筹划着究竟该用言语打动李信让其为九原郡太守,还是强硬的下个命令令其为九原郡太守。

他太喜欢这员小将了,八天前,当那份‘高阙’大捷喜报送到他案前时,他兴奋的从席上直接跳起来在屋里不停急走,实在是没想到李信凭着区区一万多步兵竟然攻下有几万匈奴人的高阙城。当天就写了一份捷报,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咸阳。

昨日,他接到蒙毅的来信,一连几天的兴奋一扫而光,开始犯起了愁。

蒙恬发愁倒不是因为蒙毅来信告诉他,始皇在看完捷报后,龙颜大悦的问朝中大臣谁愿为九原、云中两郡郡守时,竟无一人愿为这两郡郡守。

蒙毅来信的大意是:他们年老的推托年纪大了,重病缠身无法胜任。年青的推托自己年纪太小不够老道,怕为郡守之后有误国家大事,也是不愿担当郡守。如今始皇已接受李斯的建议,令你在军中挑选能胜任的人才,充当九原与云中的郡守。旨意不久将会传到上郡,你赶快物色两名人选,等收到旨意后将合适人选上报朝庭。

蒙恬将蒙毅的来信置于案上。虽说在心中暗暗骂娘,认为这些什么年纪太大太小的托词,还不是因为看到九原与云中久陷新复,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没什么油水可捞方找出这诸多借口。不信换个郡试试,保管这些人马上又如饿极了的疯狗,非得你抢我夺一番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