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大与最小-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尧明同时还开始进行国际联络,为中国战场敲定石油供应来源。

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其石油输出占全世界的50%以上。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从华盛顿发回来了一好消息,美国与德国签订了一笔每月50万吨石油供应的生意。这批石油将直接用于供应欧洲。尧明又通过爱娃,让罗斯切尔徳家族出面,将从大英帝国控制的中东、缅甸,以及荷兰控制的印度尼西亚开发出来,运往欧洲的石油,全部签了下来,反方向运往中国。大英帝国与荷兰在欧洲的用油,则由德国与美国签订的石油协议替代。

当然,这一切举措,都必须经过中华民国的同意。好在孙中山总统是个甩手大掌柜,主管与德国经济合作的邓小平又是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实干家,一切进行得都非常顺畅。邓小平对武器的价格盯得很死,竟然搞了一个公式,要按原材料重量和加工复杂程度来直接评估精密制造的武器的价格。|Qī|shu|ωang|其实,在尧明的叮嘱下,德国出价其实还是很公道的。即使考虑了设计和维护成本摊销后,德国武器从性能/价格比上,也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由于日本侵华准备的节奏在不断加快,中国和德国也加快了国际政治活动。1936年9月底,继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德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总裁席腊赫之后,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及夫人宋庆龄也登上了美国的国土,准备在美国展开一场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外交活动。

1936年10月初,尧明终于将一团乱七八糟的头绪清理出了一个大概眉目。在来到这个时空后,安排飞机,去到他真正的祖国——中国。

尧明到达南京的时候,天色已晚。来到这个看起来还有些古朴的中华民国都城,看到她尚未经历日本入侵的面貌,尧明百感交集。在飞机上,他就频频地向窗外探视,眼中蕴蓄着激动的泪水。虽然是在异时空,虽然外表是一张“白皮”,但他的内心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飞机降落时,天色已晚,瑟瑟秋风带着一番萧索。周恩来和宋依华在机场上很简单地迎接了他。这次访问安排很紧急,尧明再三叮嘱,不要搞成正式访问的形式。

看到有些憔悴的宋依华,尧明很自然地就伸开双臂。宋依华却没有扑过来,只是礼节性地将一束鲜花递了过来。

尧明却抓住了她的手,千言万语,一时不知如何诉说。宋依华的泪水在眼中翻滚着,说道:“你那个小情人离开了,就又回头来找我了?”。

尧明眼中一黯,说道:“如果她不是我的小情人就好了。那样她就会好好地活着,而你就在也见不到我了。”

宋依华叹息了一声,说道:“对不起。当初看到她吻你的照片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要碎了。没有把消息读完。后来邓大姐告诉我,说珂赛缇竟然为你挡子弹去世了。我又说不出地敬佩她。”

她这才投入尧明的怀中,让泪水流了出来,说道:“你相信吗,如果当时换了我,我也会去挡那颗子弹的。”

“我相信!”,尧明紧紧地拥着她,心中升起一阵温暖。他突然想起了当初她说的话,“不管你做了什么,我会让你觉得值得的。”连日的辛劳愁烦,顿时为之一空。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宾馆,将尧明接到了国宾馆会议厅。由于孙中山夫妇去美国了,只有宋美龄、隆美尔等在那里等待。宋美龄显得很活泼大方。她言笑晏晏,却又颇带机锋,是个能干的外交人物。遗憾的是,蒋介石没有在场。

周恩来沉着地向尧明介绍了绥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的抗战局势。那里的局势很复杂,涉及民族问题,国际势力问题和地方政权问题。

日本关东军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控制和经营整个满蒙地区。日军在实际控制了察哈尔(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部分在河北省)的东部地区之后,又鼓动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委员长德王,秘密策动德王在内蒙古独立,进一步分裂中国。

为此,日本不仅加紧向察哈尔全境,乃至向绥远地区实行渗透,而且接连运用伪军李守信等部制造事变,逼迫中国方面撤出了察哈尔省长城以北地区。到1936年初,李守信伪蒙军已经侵占了察东的部分地区,在张北设立了伪司令部。德王随即与李守信合流,在察东成立了“察哈尔盟公署”和“蒙古军总司令部”。4月间,在日本的推动下,德王召开了名为“内蒙古王公全体大会”,实为“蒙古建国会议”的分裂会议,公开提出了建立蒙古国的政治目标。5月12日,德王与李守信等在化德(嘉卜寺)成立了所谓“蒙古军政府”,并大量聘用日本顾问。

日本关东军和伪蒙军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瞄准了中国绥远省。察绥一带局势渐趋紧张。

中华民国早就注意到了日本西进之势态。根据蒋介石早期的估计,日军西进的主要目的,在于造成对苏联的合围态势。因此,最初蒋对绥远防御问题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蒋介石认为,以绥远的地理条件和军队的布防,守难攻易。因此,他为对晋绥负有守土之责的阎锡山定下的策略是:“小敌来扰,则迎头歼灭;若大敌正式来攻,则扼要据守,并择最重要几个据点固守。”。蒋认为,只要扼要固守三个月,局势就自然会变化。他估计日军西进的目的,绝不是因为这块土地具有怎样重要的价值。日军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夺取外蒙,并对付苏联。

但实际上,随着中国与德国的结盟,日苏形势似乎在逐渐变化,由对立变为互不干涉。

5月26日,针对“蒙古军政府”的成立,蒋介石也作了相应的部署,他任命陈诚为晋陕甘绥边区军事总指挥,加强中央对整个西北地区的控制。蒋同时明确要求阎锡山对整个包绥地区增兵布防。他为此亲自致电阎锡山,说明此举与山西安危的利害关系。

至7月间,因伪蒙军进犯的规模越来越大,蒋介石催促阎锡山向绥远增兵,并于合适条件下,先发制人地向伪“蒙古军政府”发起进攻。

然而晋绥由阎锡山管辖和指挥。阎锡山以及多数山西军政要员的态度,却极度担心对伪蒙军主动出击,可能惹恼日本关东军,引来灭顶之灾。阎锡山对蒋介石的督战令推三阻四。

尧明听到这里,让隆美尔做了一个记录:“上令不能下达。难以协调一致。”

相对而言,在绥远统军的抗日名将傅作义对蒋介石主动出击的建议,倒要比阎锡山积极很多。根据侦察后的情况,他知道察北伪蒙军并不具有很强的实力。李守信在张北有骑兵四个师,炮兵一个团;伪军包桂亭有六个团驻化德和尚义;伪军王英部亦有三个师并两个旅驻商都。除此之外,只有一些由土匪改编的地方伪保安队。

这些伪军的兵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1万2千人到1万5千人而已。

尧明顿时对伪军的编制感到糊涂。他温和地打断了周恩来的叙述,问道:“1个师的标准编制应该是1万人左右嘛,怎么伪军这么多师啊旅啊的,加在一起才1万多人。”

周恩来笑着解释道:“中国军队的地方特色很强,官大一点,叫起来响亮。实际人数可能相差很远。”

尧明示意隆美尔继续记录:“中国军队编制需要正规化。”

周恩来接着介绍。这些伪军在绥远制造了很多麻烦。他们的行为,与中国宋朝时期边界的少数民族的窜扰作战很类似,靠机动游击,袭击绥远境内。如果被动防守,效果很差。所以傅作义的建议是,只要不与日军直接冲突,最好的作战方式是主动进攻,直捣敌人巢穴。

然而,阎锡山却以怕关东军干预为借口,拒绝出兵攻打满蒙伪军。为此,蒋介石直接去山西督战,逼迫阎锡山出兵去了。

尧明皱了皱眉头,让隆美尔记录道:“越级指挥。”

“为什么说情况紧急呢?”,尧明转过头来,问隆美尔道。

隆美尔还没有回答,宋美龄却笑着说道:“隆美尔将军对局势的看法与介石产生了分歧。隆美尔将军认为日本关东军会介入冲突。”

宋美龄笑道:“根据戴笠(中华民国特务和情报机关的头目)的情报,日本这次主要是想试探我们的态度。所以介石想狠狠地打击满蒙伪军,让日本人了解到我们抗战的决心。”

“据我们分析,日本人的侵华准备并不充分。支持蒙古独立的,只是关东军的部分军官。”,她自信地说道。

隆美尔却说道:“满蒙伪军战力很差,却主动大规模挑衅。日本人的确有可能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但也可能是为正式介入找借口。”

“但是在同时,苏联和外蒙古都将军队后撤,就值得玩味了。我相信苏联是在摆出一副为日军放行的姿态。在这种前提下,日军很可能正式介入。我个人认为,蒋介石先生对局势的估计过于乐观。”

就在大家对绥远局势议论纷纷的同时,一个中国参谋人员兴冲冲地冲进来,“啪”地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报告!绥远前线最新战况,我傅作义部在绥东红格尔图屯粮诱敌。前日,日军顾问小滨指挥王英伪军分两路由商都、南壕堑等地进犯绥东红格尔图。伪军共排出3个旅约5000人,在日军炮兵和航空兵的配合下,由东北南三面对我守军轮番攻击。我守军骑兵第1师第6团以仅1000人之众,和当地民众武装一道,凭借碉堡等工事顽强抗击。”

“激战一日,伪军伤亡甚重,被迫停止攻击。昨日夜间,傅作义将军令骑兵第1师主力、第218旅、炮兵1个营、装甲车4辆,由八苏木集结地进至不浪山,对围攻红格尔图的日伪军实施突袭性的反击。反击部队利用夜色掩护,进至预先布置好的位置后,立即分割包围头股地、小土城子、三股地、打拉子村等地的多股伪军,经数小时激战,歼其大部。敌人余部败退商都。”

“敌人另一路伪军约2000人为策应红格尔图作战,同时进犯兴和县城。我第205旅1个团和当地民众武装守城,主力进行侧击,目前正在激战之中。”

宋美龄听道后,大为兴奋,说道:“打得好,打得好!傅作义将军果然打出了我们中国人军队的光彩!”。看来她对开战心中已经有数。

大家却略微有些惊愕,怎么这边还在议论,那边就打起来了。“还有下一步的行动吗?”,周恩来微笑着问道。

“啪”,那位参谋又标标准准地向周恩来敬了一个标准军礼,回报道:“是的。目前,傅作义将军已命令骑兵第2师1个团、第211旅2个团和补充团、炮兵营各1个、装甲车20辆、汽车24辆,迅速向绥北的百灵庙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在那儿集结的伪蒙军第7师等部。”

虽然有点意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在原时空,绥远抗战是抗战中的一场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主动出击并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唯一的遗憾是打的主要是伪军,而不是日本鬼子。

傅作义将军是中国的抗日名将之一。他组织的部队,与日本军队的战力还是有差距,但却远远胜于伪军。这场战役已经胜券在握。它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信心,严厉地打击了投靠日本人的汉奸和伪军的气焰。

在兴奋中,尧明还是对这场战役的时机感到有点苦笑。蒋介石大概是听到了刘伯承、粟裕在西班牙扬威的消息,也想赶紧在中国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