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戚-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不懂这工坊事务,但是有马钧辅佐,足以担当重任。”

崔州平!

刘闯轻轻拍了拍额头,便认可了黄承彦的推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崔州平倒的确适合这个职务。只是崔州平毕竟也是豪门出身,是否愿意在工坊做事?刘闯看着黄承彦,有些犹豫。

“崔钧可愿担当此事?”

黄承彦笑道:“此事我会与他说,相信他不会拒绝。”

“若如此,便拜托先生。”

刘闯想了想,突然问道:“对了,之前我与先生所说的那种黑火药,先生可有进展?”

黄承彦道:“这件事一直由我亲自主持,待崔钧接掌工坊之后,依旧由我来负责此事……孟彦,这黑火药的作用可不一般。你要想清楚,一俟黑火药练成,与当今时局必有重大影响,还要谨慎才是。”

刘闯当然知道,这火药的重要性。

只不过,他也清楚,黑火药的用途远远还不足以改变战争的模式,除非有人能够发明出黄火药来。

但是如果能够将黑火药掌握在手中,刘闯相信在未来,定然会变成一个大杀器。

“先生放心,这件事我心中清楚。

不过,此事务必要保密,除你我之外,绝不可让他人知晓。”

黄承彦神色凝重,用力点点头道:“此事,我自晓得!”

………………

建安五年五月末,在郑玄的主持下,刘闯于孤竹城,迎娶曹操之女曹宪为平妻,又纳赵云之妹赵琰为妾。

管宁、邴原、孔融、荀悦、胡昭等当世名士皆参加了这场婚礼。

婚礼虽不似之前刘闯在北海成亲时那么大张旗鼓,那么隆重。可是有这么多名士参加,倒也没有弱了曹操的脸面。

六月初,曹操请旨,拜刘闯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原本,这开府之权,只有三公或大将军才可以拥有。

可是在汉末,这个权力已经放开,早在董卓乱政时,便有李傕行开府之事。这开府,便代表着刘闯拥有自建府署的权力。也就是说,刘闯麾下的幕僚,也可以获得堂堂正正的身份。

这对于刘闯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权力。

原本他麾下已聚集了众人人才,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无法给予册封。

现在,他便可以进行册封,进一步加强部曲的凝聚力,就他目前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补益。

在得到开府之权后,刘闯便立刻任命诸葛亮为征北将军掾参军事。

随后,徐庶、石韬、孟建、麋竺、麋芳等人,也一一配以适合的职位……

袁绍在黎阳得知刘闯和曹操联姻,曹操还封了刘闯为征北将军之后,气得暴跳如雷。他对刘闯破口大骂,认为刘闯是背信忘义的小人。当初若非他好心收留,刘闯而今焉得立足?

可是,一切都没了用处。

刘闯被封为征北将军之后,更使其声威大震。

卷三 幽州雪 第276章 衣带诏泄密

建安四年,孙策跨江征讨广陵,为朱灵所阻。

后又西征黄祖,但是在中途与周瑜汇合,偷袭皖城。

随后,又大败刘表从子刘虎,刘表部将韩晞,败严白虎等人,一统江东六郡,割据东南……

至建安五年时,孙策在江东的威名,已无人可比,丝毫不逊色当年江东猛虎孙坚。

时值六月,江东好风景。

孙策邀周瑜张昭等人,泛舟于震泽。

只是,他看上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愉悦,眉头紧蹙,似有心事。

周瑜觉察到孙策的情绪,便从舱中走出,来到孙策身旁站定。

“伯符,似有心事?”

孙策深吸一口气,扭头看是周瑜,便微微一笑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公瑾这一双眼睛。”

周瑜忍不住笑了,“大家都在饮酒高歌,唯有伯符你,一个人在这里沉思,若非有心事,岂能如此?”

周瑜和孙策,可谓交情极深。

所以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那许多的顾虑。

两人不但是好友,更是连襟。仅凭这关系,其他人便无法相比。所以,哪怕是张昭等人看出了端倪,也会让周瑜出面询问。孙策倒也没有在意,他和周瑜随便惯了,说话便没有顾忌。

“昨日我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

公瑾可还记得当初那刘闯刘孟彦?而今他已夺取辽东四郡,被封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周瑜听了一怔,旋即就明白了孙策的想法。

“是啊,说起来这厮倒是好运气……想当年神亭岭下和他第一次相遇,这家伙尚惶惶如丧家之犬,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还被人诬为背主家奴。可这一眨眼,却变成了大汉皇叔,如今更割据辽东,为一方诸侯,还做到了征北将军……想来确有些可笑,只能说他运道太好。

不过,这也说明一件事。

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今天下大乱,正是我辈奋勇争先,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那刘闯不过是走了好运,才有今日的成就。伯符而今坐拥江东六郡,这根基更胜于那刘孟彦。”

孙策身子一颤,猛然抬头,向周瑜看去。

“公瑾的意思是……”

周瑜笑而不语,只点点头,便转身离去。

话到七分便已足,若说得再多,只怕会适得其反。

自有汉以来,朝廷对江东地区的控制力,一直比不得中原。江东多山民,固然是一个原因,江东士族的排外性,以及长江天堑而形成的地域封锁,使得外来力量很难在江东立足。

孙氏立足江东多年,声望极高。

而孙策自建安元年杀入江东,更甚得江东百姓所爱,故而人称江东小霸王。

这‘霸王’二字,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江东人的一种理念,他们对昔日楚霸王项羽的尊崇。

周瑜相信,以孙策之聪明,一定明白他的意思。

秦失其鹿,群雄共逐之,而后汉室鼎立。如今这局势,与当年秦失其鹿何其相似。同样是诸侯崛起,同样是战乱不止。孙策若能凭借其江东的根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若说此前孙策和周瑜都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而今刘闯的迅速崛起,让他们意识到机会已经来临。

刘闯,一个起于市井之中的小子,凭借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号,就可以在短短数年间崛起。

而孙策的根底,可是比刘闯强横百倍。

刘闯可以成一方诸侯,他孙策为何就不能成就大事?

想到这里,孙策的心神,有些乱了……

从内心而言,孙策一直有些看不起刘闯,认为这家伙只是凭着运气,才有了今日的成就。想当初他纵横江东的时候,刘闯什么都算不上。可现在,这家伙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孙策。

孙策内心里,不免产生出一丝嫉妒。

“主公,袁绍遣使,在府中等候。”

就在孙策刚拿定主意的时候,忽有小校前来通禀,说是袁绍派人前来。

孙策闻听一怔,连忙唤上张昭和周瑜,登上一艘小舟,返回府衙。

在回去的路上,他突然问道:“袁绍遣使来江东,子布公瑾以为,是何用意?”

周瑜和张昭相视一眼,同时笑了。

“主公,此事不难猜测。

袁绍而今正在和曹操开战,突然遣使而来,必然是邀请主公出兵,夹击曹操。想那袁绍,四世三公,雄踞河北,钱粮广盛。这次他和曹操开战,也是主公最好的机会。若趁此能够夺取徐州,则主公便可以把江东与两淮连为一体。这对主公而言,是大好机会,且不可错过。”

张昭顿时兴致勃勃,向孙策建议。

“公瑾以为如何?”

“子布所言极是,瑜亦以为袁绍遣使来,定是邀请主公出兵。

只是,而今中原战局尚不明朗,袁绍白马延津两次战败,士气低落。这个时候出兵,未必是最好的时机。我以为,还是再看一看情况,待袁曹真正开战以后,再伺机出兵也不为迟。”

“莫非公瑾以为,袁绍不得获胜吗?”

张昭何等人物,哪能听不出来周瑜话里有话。

周瑜笑了笑,没有回答。

因为他也无法解释,总觉得袁绍未必能够胜得了曹操。而今孙策方定江东六郡,尚未得喘息之机。而孙策性情暴烈刚愎,与江东士族之间的关系,也算不得太融洽。此前他攻克庐江,干掉了陆康,与华亭陆氏结怨。后在吴郡是,接连得罪了当地豪强,令许多人感到不满。

没错,你孙策虽然是我江东子弟,可若你影响我的利益,那便是敌人。

孙策原本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他和江东士族之间的矛盾,偏他连战连捷,自信满满。一遇到与他意见相左的事情,便用强硬手段解决。这样一来,自然会引得不少豪强士绅的不满。

当然,周瑜也认为,江东士族的力量,过于强横,甚至可以和孙策抗衡。

但问题是,你用那么激烈的手段,江东士族又岂能低头?

当务之急,是应该缓解孙策和江东士族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前去徐州,与曹操开战。那袁绍虽然实力强大,却未必能够真能战胜曹操。对于袁曹之战,周瑜似乎更看好曹操一些……

“我并不是说,袁绍不能获胜。”

周瑜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道:“只是现在参战,未免有些急切。

我觉得,还是再等等看,待他二人处于僵持时,咱们再做出决断,也许能够获得更大利益。”

“公瑾,未免太过谨慎。”

舟船,靠岸之后,孙策三人弃船上马。

他摆摆手道:“公瑾之策,虽然稳妥,却非我所愿。

若袁绍得势之后,我等参战不过锦上添花。与其到时候被人耻笑,不如趁此机会,跨江而战。

去年那朱灵靠着诡计取胜,不过是一时运道。

这一次,我亲率大军,坐镇丹徒,倒要看看那朱灵如何胜我。”

周瑜眉头一蹙,有心再劝说,可是看孙策坚定的表情,便知道他主意已定。

当下,他便开口道:“既然主公决意夺取广陵,又何必亲自出征。

不如我提水师东进,定可将广陵拿下。”

“公瑾在担心我吗?”

孙策哈哈大笑,“区区朱灵,还劳不得公瑾的水师出征。况且公瑾水师,还要防范荆州兵马,切不可轻动。

嗯,这次广陵之战,便由我来指挥……”

看起来,孙策已经做出了决断。

周瑜心里轻叹一声,总觉得有些不太稳妥。

回到府中,他在书房中独处,许久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唤来一名家臣:“你立刻持我令箭出城,前往庐陵拜见二公子,就说主公要对曹操用兵,请他设法尽快返回吴郡,阻止主公。”

二公子,便是孙权。

算起来的话,孙权而今也已经十八岁。

自建安三年被孙策派去豫章之后,至今已有两载。

孙策派孙权去豫章,是想要他主持对交州的战事。可谁想到,孙权到了豫章之后,并没有急于对交州用兵,反而派人前往交州,与士燮结好。同时他屯兵庐陵,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请教豫章山越蛮族。两年来,孙权屡战屡胜,掳掠山民,为豫章增添了近二十万人口,更把庐陵地区,打造成为一个人口繁茂之地,更成为豫章南部,抵御交州兵马的一道防线。

对孙权的这种做法,孙策并不太赞同。

但周瑜却认为,孙权的做法,最为稳妥……

特别是他在豫章结交当地豪强,更甚得豫章本地士族的认同。

虽然孙策已经决意出兵,但周瑜却始终认为,现在还不到出兵的时候,故而想要找孙权来,劝说孙策。

站在门廊下,周瑜剑眉紧锁。

许久,他幽幽叹了口气,又转身回到屋中……

………………

建安五年六月,孙策提兵北上,屯驻丹徒。

朱灵立刻派人传报许都,把军情迅速禀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