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器-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理诤谏,抑或是有人说起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意吧。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耳朵里只能听进自己想听的声音了?一个人的智慧再高明,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事情,这次云州之行也许就是个很好的教训。自己被迫在不熟悉的领域和对手展开较量,以兵法的眼光来看,从一开始就处在了必输的立场上。在这方面,不着重点的虚张声势根本没用,反而会惹来别人的鄙视和嘲笑。策略有时候是重要的,但也应该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现在吴忧在这方面还没法和宁霜争执。这让吴忧想起了苏中这个人。以前曾经听说苏中和淄州豪族合作的时候,也是头痛无比,想必面临的境况比自己还糟糕,因为那时候苏中要用他军人的脑袋和很多精明的商人谈生意,其中痛苦可想而知。

谈判中跟着对手的思路走是危险的,吴忧很清楚这一点,但是现在的情况他还无法改变,吴忧现在有了不少新的想法急于同下属们商讨,趁着这段难得的平静,吴忧准备好好整顿一下云西紊乱的内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最后代表云西签字的是胡沛,吴忧说有急事先赶回沃城了。这种肤浅的借口让宁霜很不屑。虽然最后用的是吴忧的官印,但吴忧不在,好像整个盟约都打了折扣。其实宁霜最想看的还是吴忧那种疑惑和不确定的表情,那是一种明知被人捉弄还无法说出口的感觉。可惜可恶的吴忧在这出戏最高潮的部分到来之前就逃走了,显得很没有职业道德,让宁霜这写剧本的人非常遗憾。

张、宁、吴三家签订的这份盟约官方的名字是《小月氏城之盟》,因为这份盟约的签订,起因就是决定小月氏城的归属。这份盟约包涵的内容当然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份三家军事、经济方面全面合作的盟约。在这份诨称“三头蛇之约”的协议中,张静斋再次获得吴、宁两家的承诺,在接下来对徽州的战争中,将有一个稳定的北方边境。吴忧得到了他急需的各种物资。宁家得到了吴忧军事援助的许诺。两家原来的一些口头协议也重新修订和确认。作为一个附属产物,三家原来处处设防的贸易壁垒有了松动的迹象,并在未来一年中随着协议的补充和扩展被彻底打破。

关于兀哈豹,吴忧和张静斋私下达成一个密约,一年之内,张静斋的云州军将为吴忧攻打哈克兰、宁远等城提供便利,至于具体时间并没有做严格的限制。两人商定,张静斋若有余力也可出兵,谁打下来归谁所有。

第三十八节 陆船

“一、二、三!嘿哟!”东丽河畔,无数的士兵拉着密密麻麻的绳索,绳索的尽头是一艘艘大大小小的帆船,寒风呼啸,不少人却是光着膀子,身上晶亮的肌肉绷得紧紧的,闪亮的汗珠滚滚而下。木船下都垫着圆木,有更多的士兵抱着长长的木杆,随着号子声用力起撬。一支奇特的陆行船队朝着数里外的小波河缓缓“驶”去。

“这真是疯狂!”鲍雅大笑着对狄稷道。

“也只有大莫将军敢行这非常之事。”狄稷满面兴奋之色。

“以前觉得莫湘将军是个谨慎之人,怎么能如此?唉,万一迷齐人杀过来……”刘衮和苏平站在一起,摇着头道。

“我喜欢这种富有想象力的冒险!”苏平不以为然地微笑道,“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冒险!这样的创举!刘将军,你我应该为伟大的想象力击节赞叹!就算最后失败了,至少我们想象过,亲自去做过。能参与这样史无前例的创举,我们还有什么遗憾呢?”说这话的时候,苏平临风而立,长衫随风飘飘,翩然若仙。

忽然河上传来“轰隆”“轰隆”几声巨响,间杂着几十个士兵的惊叫惨呼声,原来是一艘帆船的绳索崩断,刚刚拉上岸的帆船沿着斜坡滑下河去,一路压倒了来不及躲避的十几名士兵。士兵们有逃跑躲避的,也有试图冲上去将船拉住的,现场一片混乱,猛然听一声暴喝道:“大伙儿闪开了!让俺老鲍来。”“还有俺老狄。”随着喊声,鲍雅和狄稷像两只灰雕一左一右扑向那只沉重的帆船两侧。两人分别伸手拽住士兵们抛下的十几根绳子,双足发力踏入地里,臂膊筋肉暴突,被船拖后七八步之后,竟是生生将船拽停住,地上留下两人深深的足痕。

众兵将目睹如此神力,不禁都呆住了,随即就爆发出一阵震天价的喝彩声。两人挽住帆船,士兵们七手八脚重新勾搭绳索。将军席雱见状喝道:“儿郎们闪开了,看我的。”说罢飞身到那帆船之后,双掌贴上船尾帮,提气开声道:“去!”帆船在三人的力量下猛然往前进了一尺。

三人合力将帆船推拉了十几丈,一直推拉过了河堰斜坡,到达平地上,这才由士兵们接手继续拉。鲍雅和狄稷两人出了一身大汗,席雱脸上有一层细密的汗珠,气息还相当均匀。

“行啊!老席,真有你的!”鲍雅和狄稷两人一人给了席雱一拳,把席雱疼的龇牙咧嘴。

席雱笑道:“两位的功夫在下可是佩服得很哪。”

“哈哈哈哈!过奖过奖!”两人也不客套。

“照这么个拉法,怕不得两个月!”刘衮皱眉看着河里挤成一团等着上岸的船道。

“你有什么好法子么?”苏平不紧不慢地道。

“我看可以先让工兵营建造塔楼,不用多好,结实就行,上面安装吊杆滑轮组。这样乱纷纷地拉也不是办法。应将大小船分开来,大船专走大船道,用大滚木,小船走小船道。按照船的大小配给人手,安设滑道。士兵们组织也有点问题,应该排好班次,轮流休息,日夜不停,这样不会浪费人力,又可以留出部分机动部队,效率至少可以提高一半。要短期内完成此工程,工兵营人手不足。我看还可以抽调士兵中会木匠、石匠、篾匠、泥瓦匠手艺的补充进工兵营,工兵营兵力可以扩张一倍。这些步兵多数出身仆隶,会这些手艺的应该不在少数。还有我觉得,将所有骑兵都调走担任警戒是不恰当的,完全依靠人力拉这些船太费工。如果多几百匹马的话,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刘衮分析道。

“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问题怎么解决?”苏平道。

“这个容易,拆几艘大船就够了。木头、绳索、铁钉、工具都是现成的。所有船上都准备有木匠工具箱,把它们集中到一起使用。我已经问过工兵营,滑轮、塔楼都不难造,我已从他们那里借了两个人,先绘图样,定点规测。”刘衮道。

“刘将军有这么多想法怎么不早提出来呢?”苏平奇怪地道。

“我……我们身为客将,服从命令便好吧。”刘衮道。

“客将?服从命令?”苏平笑道:“我的刘大将军,这次出征,军中除了莫湘将军,就是你和莫言愁的职位最高,在其位谋其政不用在下说吧?现在二位莫将军都不在,你就是这里的总指挥,现在这里所有人都得服从你的命令。莫将军既然放心留下咱们,就是相信咱们能把事情办好,你这么端着可不象话。知道的明白你有隐情,不知道的可是要以为你无能了。再说你看看这里不是我大周的领土?你难道不是大周的将领?周国的将领在周国的土地上,算什么客将了?”

这话倒是将刘衮给问住了,他没有正面反驳,笑了笑道:“您真的认为这些军官们会听我指挥调动?”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苏平同样报以微笑。

刘衮原本年轻气盛,此刻被苏平言语所激,起了好胜之心,道:“那便瞧瞧吧。”大声道:“卜以怜!”一名赤睛黄发的高大传令官大声应到。“向各部尉、将宣示我的命令,午时正,大帐聚齐,过期不到,军法处置!”卜以怜召集手下传令兵,飞奔去了。

刘衮回头对苏平道:“如何?你瞧有几个人能来?”

苏平道:“放心,一个也不会缺。吴忧军中最重纪律,尤其战场上。一会儿你瞧着吧,就是走不动的他们也得让人给抬过来。不过说实话,要是换了我,大概不会这样办事。”

刘衮脸色微红,没再说什么,赶忙回帐准备去了。要命令这些带兵的将军们容易,但真正折服他们让他们心服口服就是另一回事了。

果然如苏平所料,留守诸将全都准时到达,没有一个抗命的。而且全都披挂重甲,一副要上战场的架势,让刘衮有点儿哭笑不得。

掌令军官宣明纪律,众将校肃立两边。刘衮也不废话,对着图纸,简要介绍了自己的计划,征询众将意见。这些将校们大部分都没念过什么书,大部分听得迷迷糊糊,十成懂了一成不到。

狄稷问道:“苏先生以为如何?”

苏平微笑道:“我以为刘将军此策可行。”

鲍雅道:“莫将军出征前就交代过,营中大事,苏先生和刘将军可以决定。苏先生既然觉得可行,我想我没什么问题。这图纸滑轮什么的我是不懂,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吩咐就是。”

别的将校大多附和鲍雅意见。倒是席雱问了不少内行问题,显得并不外行,连刘衮和苏平都对他高看一眼。见众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刘衮开始发牌分配任务。他心中早有定计,口中发落,手上发牌,丝毫不错,只一会儿功夫,所有人都分配完毕,井然有序,各有职责。就是原本对他不大服气的狄稷等将领也都心悦诚服。

圣武二*年的冬天,吴忧的云西军船队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赶在东丽水结冰之前完成了跨河运输,进入小波河。这时候小波河已经完全冰封,云西军制作了大量的雪橇滑板,从冰上越过小波河,然后再次登陆,进入常年不结冰的大河波河,正式进入呼伦河水系。最后船只虽然毁损了大概四分之一,但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创举了。在这前后长达两个月的艰巨工程中,刘衮发挥了其出色的才华。在苏平的帮助协调下,竟然完成了这史无前例的大创举。提出这个创举的人是莫湘,完成它却是刘衮、苏平和上万将士们的辛勤血汗了。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工程施行,云西军的工兵营已经从一哨人马五百人扩大到四哨两千人。这些新转行的工兵,对工程技术掌握虽然不如老工兵们那么熟练,但也像模像样了。

这期间,莫言愁率领一支骑兵分队北上,联络哈迷失。莫湘率金肃、范竺二将率骑军主力驻屈延县,和驻扎在这里的秦古剑部下杨静会合,为缓慢移动的船队做警戒。莫湘打定了主意不和迷齐人硬碰。每日除了派人出去射猎采牧,大部队就在屈延县城里待着,修缮城壕,操练兵马,没有任何进取的意思。

迷齐人的统帅老早就得知云西出兵的消息。迷齐人在周境内安插了不少探子眼线,对云州高层的动向还是比较清楚的。而且这次云西出兵,大张旗鼓,本没有遮掩的意思。这一次迷齐人的探子甚至打听到,莫湘、苏平都对这次出兵持保留态度,而吴忧偏偏就以莫湘为主帅出征,以苏平参赞军机,反而将一力主战的主要谋士陆舒留在了沃城。这其中的玄机很耐人寻味。

迷齐人这次两路南下,主力十五万人在戈尔河呼伦河流域和宁家作战,另一路约五万人则扫荡盘踞在小月氏城的哈迷失部。对于周围出现了一支和哈迷失部人数相当的武装力量自然不敢小视。莫湘身为名将早就闻名当时,何况还是一直以凶悍闻名的金赤乌,这可是一支屡次让库狐人灰头土脸的军队。迷齐军队当即从对宁家和哈迷失的战场上抽调精锐人马,组成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