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8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快找到美军炮兵阵地,联系航空兵,让他们重点轰炸美军的炮兵阵地!”古迅雷在坦克上指挥战斗,“妈的,加快推进速度。队列拉开一点!”

美军的装甲部队也开始突击了,最先与美军装甲部队遭遇的是左翼的第一骑兵师。张晓林在第一时间把情报报告给了古迅雷,接着,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也与美军的装甲部队遭遇了。

一场坦克战在所难免,双方指挥官都想到了首先投入装甲部队,去撕开敌人的防线,结果,双方的装甲部队首先遭遇。而唯一不同的是,布雷德利没有摩托化步兵部队,结果他的装甲部队将步兵抛在了后面。而古迅雷的装甲部队里还有大量摩托化步兵伴随作战。

“让步兵尽快跟上来!”古迅雷很清楚怎么击败敌人,“另外。部队拉开距离,尽量不要靠近,先打美军的重型坦克,别吝啬高速穿甲弹!”

坦克炮的怒吼代替了重炮的轰鸣,短停急射是最普通的坦克战术,25式坦克的机动能力被彻底的发挥了出来,可让古迅雷感到恼火地是,他的座车仿佛永远比别地坦克慢一点一样。

“加快点,赶到前面去,高速穿甲弹准备!”

装填手把一发高速穿甲弹装进了炮膛,可驾驶员却没有让坦克加速。

“妈的,加速!”古迅雷大叫了起来,“快加速,距离太远了,把距离拉近点。看到了吗?那辆M26,快冲上去!”

驾驶员还是没有加速,他心里很清楚,保护好司令官要比干掉一辆敌人的坦克有价值得多了。

古迅雷差点就要跳起来了,前方1500米外,那辆本来被他“看中”了的M26被另外一辆25式坦克在1100米发打了个正着。其他的坦克都冲了上去,就只有古迅雷,以及警卫营的十多辆坦克留在后面。

就算古迅雷是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可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办法让他坦克开快一点,除非他肯去当驾驶员。不过,照眼前的情况来看,就算他冲到了前面去,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美军的装甲部队根本就顶不住25式的猛烈打击。相对而言,第一骑兵师与第二骑兵师的官兵已经有了不少的实战经验,大部分还在继续作战的坦克手都不再是新手了。仅仅不到半个小时的战斗,双方官兵的素质就显现了出来。另外,双方坦克性能上的差距也非常的明显,特别是在野战中,25式坦克的性能优势相当明显。

对付如同M4这样的对手,25式坦克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性能优势。虽然M26的火力更猛,而且装甲更厚,但是其机动能力明显比25式差了很多,在运动战中,重型坦克的战斗力肯定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欧洲战场上的实战也证明了这一点,重型坦克更适合防御,而不是快速突击。另外,美军中M26的数量相当有限,而25式的数量优势足以打垮对手了。

最后来解决掉美军装甲部队的是舰队派来的轰炸机。这批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掩护,大部分的战斗机都在轰炸更远处的美军,压制美军的炮兵。而这些轰炸机都匆忙投下了炸弹,然后就迅速的离开了战场,它们几乎都是在极限轰炸半径上作战的,没有多余的燃料让这些轰炸机在战场上空逗留。

随着美军的装甲部队被击溃,战局立即转为对帝国陆军有利。古迅雷没有让部队停下来,他甚至没有让伴随坦克进攻的摩托化步兵去打扫战场,而是把打扫战场的任务留给了更后面的第四步兵师与第五步兵师。

突击行动持续到了中午,直到大部分的坦克都快要没有燃料的时候才停了下来。美军已经有三个师被击溃,另外的美军部队也在准备撤退。古迅雷没有放弃进攻,他让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补充了燃料,而且同时让步兵冲到了前面去。既然敌人的战斗意志已经被打垮了,那就要痛打落水狗,而不是让敌人安然撤退!

一直突击到了傍晚,骑兵部队第二次停下来补充燃料,坦克手也抓住机会填饱了肚子。古迅雷在这个时候才做出了调整。他让两个骑兵师的摩托化步兵全速北上,争取截住撤退的美军,而在骑兵停下来的时候,步兵仍然在继续向北推进。击溃敌人已成定局,而现在,他需要的是更大的胜利!

夜晚,双方都在向北面“行军”。打到这个时候,古迅雷多半有点惊讶,他没有想到,美军会这么轻易地被击溃,而且这也不是他主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歼灭战,而是一次能够奠定整个澳洲大陆战场基础的重大胜利!

……

第十七卷 上岸猛虎 第三十三节 重兵云集

袁野是在一日傍晚时收到消息的,当时陆战队刚刚打下库纳巴拉布兰,协助陆战队作战的翁羽的骑兵部队刚刚补充满了燃料,准备返回部队。得知古迅雷已经歼灭了第一股美军,正在追击另外一股美军的时候,袁野与翁羽都有点不敢相信,不到十万人,打垮了近三十万美军,这可能吗?

半个小时后,舰队送来的消息证明了这一点。这下,袁野与翁羽都没有迟疑了。翁羽立即就带着他的骑兵营与两个摩步营出发,去追赶自己的第二骑兵师。而袁野也立即组织了两个陆战师在当天晚场出发。接着,在另外两个陆战师到达之后,也于第二天一早就上路了。可让袁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陆战师的行军速度甚至比不上古迅雷追击敌人的速度!

一直到七月四日,袁野派出的陆战师才追上了古迅雷他们,而此时,古迅雷的部队已经攻占了莫里,并且将战线推进到了莫里北面大概50公里处,围歼了最后一股成建制的美军,陆战队赶到的时候,战斗才刚刚结束!

四天的战斗中,古迅雷的部队向北推进了300多公里,而且歼灭了至少10万美军,所有成建制的美军都被消灭,只有那些单独撤出战斗,从其他方向上逃跑的美军才避开了古迅雷的追击部队。而在这四天的战斗中,古迅雷只在他的装甲指挥车上休息了不到八个小时,而大部分的官兵甚至连没有睡上四个小时。可以说,这是极为疯狂的四天,决定澳洲大陆战场胜负的四天。

在陆战队接管了防线后,很多官兵直接就在阵地上睡着了,有的则是被陆战队员抬下来的。他们并没有受伤,而是累得走不动了。这就好像是一场持续了四天的长跑一样,到最后。双方拼的已经不再是火力了,而是纯粹的速度,就看谁跑得更快。美军也被彻底的拖垮了。很多美军官兵干脆就在路边等做着俘虏。而且,只要被追上,绝大部分美军都会直接投降,根本就不做抵抗。这同样也是意志力的比拼,对双方的战士来说,这就好像是一场比赛一样。最后,帝国陆军的官兵获得了胜利。

这确实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在登陆之后的半个月之内。古迅雷指挥的陆军参战部队一共与美军打了三次大规模战役,第一次在阿米代尔南面歼灭了三个美军正规师,第二次在纳拉布赖歼灭了八个美军正规师,第三次歼灭了这十二个美军正规师。三次战役下来。被歼灭的美军超过了25万,即使是逃跑的美军也被打散了建制,要想恢复战斗力是很困难的。而当时,美军部署在澳洲大陆的地面部队也不过就50万人而已。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一半的美军被干掉了!

相对而言,古迅雷付出的代价并不大。在这半个月的战斗中,他没有一支部队被成建制地消灭,甚至没有一个营被美军成建制的消灭掉。阵亡官兵3万余人,伤5万余人,其中3万多官兵在一个月内都陆续返回了部队。比起所获得的战果来讲,这点损失并不大,如果考虑到当时古迅雷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兵的话,这更算不了什么了。最重要的是。此时,还在战场上战斗的。以及那些能够返回部队继续作战的伤员都不再是新兵,而是拥有了作战经验的老兵!

当然,这半个月的战斗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陆战队不适合大规模地面战争,特别是在远离舰队炮火支援的内陆地区,陆战队从编制到战术,都无法满足地面作战的要求。当时,在澳洲战场上作战的都是陆战队的精锐部队,而古迅雷指挥的只是陆军的“预备役”部队。而双方的实际战果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这也更加坚定了高层指挥官的决心,即尽量提高陆军在澳洲战场上的任务比例,并且逐步缩小陆战队的投入,让陆军承担起地面战斗的主要任务。当然,这也让古迅雷感到极为骄傲,至少以前那些看不起他,看不起他这支陆军“预备役”部队的陆战队官兵都闭上了嘴。

值得古迅雷高兴的事情还有很多,通过这半个月的战斗,之前很多让古迅雷头痛的问题都迎刃而解。首先是军官队伍的问题,大批的优秀官兵在战斗中涌现了出来,而古迅雷在七月五日发回陆军司令部的人事调动申请表中,就有800多名新晋升的军官,以及300多名获得提拔的军官。部队的素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半个月的战斗,也许比半年的训练都更有效果,战场就是最好的训练场,即使是再新的兵,只要在战场上锻炼半个月,经历了三次大规模战役,而且还能活下来,那都称得上是老兵!最后就是补给与装备的问题,打了漂亮仗,古迅雷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去要补给,要装备了。而且,现在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需要漂亮的胜利,他的三次战役确实打得很漂亮,不管是严定宇,还是聂人凤,都有足够的理由给他所需要的物资与装备。聂人凤甚至还给古迅雷颁发了一枚海军的勋章,而古迅雷也是帝国历史上,第三个获得海军勋章的陆军将领,这不能不算是一大荣誉吧。严定宇更是直接表态,只要澳洲战争打赢了,他就会亲自给古迅雷授予上将军衔,恐怕到时候,古迅雷将成为帝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

当然,古迅雷这次追击战的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了当时的战局上,美军已经失去了增援悉尼的机会与能力。而驻扎在悉尼的美澳联军不过25万,其中大部分都是澳洲军团。七月三日,也就是在古迅雷的追击行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第三批登陆部队就到达了麦夸里港,这次送来的是六个陆军步兵师,四个陆战队师,以及大量的作战物资。

七月六日,颜国忠调整了作战部署,让古迅雷放弃了莫里。退回纳拉布赖,并且在这里留下至少一个师的兵力。陆战队则继续控制库纳巴拉布兰。除了镇守各个交通要点的部队之外,陆军与陆战队的部队全部向悉尼集中。为进攻悉尼做准备。第四批地面部队将在七月十一日到达,进攻悉尼地作战行动最迟在七月十五日展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打下悉尼,也许还用不了一个月,因为攻打悉尼的时候,第三特混舰队的那些重炮能够为地面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援。另外,第一特混舰队,第二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以及战区舰队都将云集悉尼外海,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更重要的是,到时候。海航肯定能够在塔姆沃斯以及斯昆两地部署大量的岸基航空兵。有这么多火力支援部队,而且还有强大的兵力优势,攻打悉尼的行动肯定不会太困难。

当然,调整部队的部署是需要时间的。另外,古迅雷还得考虑安排哪些部队去镇守外围地交通要道,哪些部队去参加攻打悉尼的作战行动。而影响到古迅雷部署的主要因素不是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表现,而是这些部队的官兵素质问题。

前两批投入战斗的11个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