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魂-第8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晚上。第一骑兵师的几个骑兵营轮番出动,张晓林几乎亲自指挥了每一次的突击行动。每一次的突击规模都不大,而且突击距离也不是很远,所有的突击行动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快”!在这几次突击行动中,用时最长的一次不到一个小时,而用时最短地一次只有半个小时。所有突击行动的目的都是让美军转为防御,并且让美军不得不在前线阵地上部署更多的防御部队,从而使美军无法全力组织进攻。

从九点开始。五个师的炮兵部队陆续到达了前线。古迅雷将这些炮兵部队集中部署到了第五步兵师的防线后方,距离美军10到15公里。而这个距离正好在大口径榴弹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接着。炮兵也加入了战斗。

无规律的,间隔性的炮击产生地拖延效果不比骑兵部队的突击差。张晓林还按照古迅雷的命令,将美军在前线的兵力集结点,物资囤积中心,以及前线指挥所的位置发给了炮兵部队,让炮兵能够更有效的发挥重炮的威力。

从下半夜开始,古迅雷还将部分自行火炮组织了起来,让其跟在张晓林的突击部队后面,在近距离上炮击美军。这起到的效果更为明显。从炮兵参战开始,美军就不得不考虑怎么对付唐帝国的那些火炮了。

凌晨前。双方的炮兵进行了一轮猛烈地炮战,结果打了个两败俱伤。唐帝国陆军的自行火炮主要有两种口径,一是155毫米重炮,另外一种是100毫米中型火炮。而美军的炮兵也主要装备了155毫米与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双方的火炮在性能,特别是射程方面相差并不是很大,主要的区别是,古迅雷军团里主要装备的是自行火炮,而美军装备的多半是牵引火炮。这对双方的炮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美军的火炮无法迅速转移阵地,在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挨打,虽然也给对手制造了不少的损失,但是总体而言,美军炮兵的损失更大,只是美军的火炮数量更多!

前面的战斗打得热火朝天,古迅雷却在思考着白天的战斗该怎么打。

最初,他有几种想法,而主要倾向于打防守反击。即利用步兵师在正面挡住美军的进攻,然后两个骑兵师与其他的步兵师配合在侧翼突击美军。这与他之前的战术是一样的,可这有一个问题,即之前打的都是美军步兵,美军的进攻能力相当有限,而现在他要对付的是一支有装甲部队的美军,如果美军突破了正面防线的话,那么他的侧翼突击就几乎是在送死了。

到下半夜的时候,第六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已经赶到,而且带来了大量的辎重物资,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给炮兵送来的那数百吨弹药,还有给装甲部队送来的燃料。这两个步兵师都齐装满员,而且官兵的体力都很充沛,士气也没有问题。更让古迅雷感到高兴的是,第八步兵师也即将到达,预计在早上七点就能赶到,也就是说,到时候,他将拥有八个师,十万兵力!

除了这些陆续到达的增援兵力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影响到了古迅雷的决定,那就是美军在夜间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张晓林的几次突击都没有遇到大的麻烦,而且从张晓林反应的情况来看,美军的装甲部队规模有限,而且部队的战斗力并不高。接着,在天亮前的那场炮战中,张晓林的判断得到了证实,美军的素质确实不怎么样。

正是这两个因素,最终让古迅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美军打一场面对面的战斗,用进攻去对付敌人的进攻,而且要抢在敌人之前发动进攻。明确了这个想法之后,古迅雷立即重新部署了手里的几支部队。

第一骑兵师在西面,负责包夹美军的右翼。第六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在战线中部,依靠炮兵的掩护,直接突击美军阵地。第二骑兵师在战线的东面,负责包夹美军的左翼。另外,第四步兵师与第五步兵师做战役预备队,而第三步兵师仍然负责后方的防线,即将到达的第八步兵师则负责为前线作战部队输送作战物资,另外还负责打扫战场,运送伤员,接管战俘等等烦琐工作。

部队在八点之前陆续部署到位,而古迅雷再次登上了他的坦克,他将进攻时间设在了八点过十分。在部队进攻之前,炮兵将提供20分钟的炮火准备,而且海航的轰炸机将在八点半到达。让古迅雷没有想到的是,布雷德利设定的进攻时间仅仅比他晚了五分钟而已!

第十七卷 上岸猛虎 第三十二节 提前的胜利

战斗是由炮兵拉开序幕的,七个师的炮兵部队集中在一起,对美军阵地进行了排山倒海般的炮击。当炮弹如同雨点般的落在阵地上,炸起一团团的火球与硝烟,大地随之震动时的那种场面是极为震撼的。自从数百年前,帝国陆军首次集中使用炮兵开始,炮兵就成为了“战争之王”。

相对而言,帝国陆军对炮兵的重视还比不上其他一些国家,比如俄罗斯,以及德国。而影响到炮兵地位的正是新兴的航空兵。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炮兵是最强大的,也几乎是唯一的支援火力。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飞到敌人防线后方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战略轰炸机,而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使用的那些轰炸机的载弹量都极为有限,因此没有能够动摇炮兵的地位。当时,为了能够轰击敌人防线后方的重要目标,包括唐帝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制造了“超级大炮”,其中以德国陆军的“巴黎大炮”最具有代表性。这种火炮能将炮弹打到一百多公里之外,需要用列车来运送,而且每发射一发炮弹需要数十分钟的准备时间。以当时的技术而言,这绝对算得上是“重量级”的超级武器了。

炮兵也算得上是第一次全球战争的标志性武器。在以铁丝网,机关枪,战壕为主的堑壕战中,炮兵的巨大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战争期间出现的化学炮弹更是威力巨大,给双方制造了巨大的伤亡。从战后的不完全统计来看,整个第一次全球战争中,交战双方有六成以上的阵亡官兵是被火炮给干掉地,而这个比例远远的超过了机关枪制造的伤亡!而且炮弹也是最重要的战争物资。在争夺奥伦堡(唐帝国的称呼是西塞)的战役中,唐帝国陆军动用了二十多个炮兵师。在一天之内就打掉了10万发炮弹。而在西线战场上,德国与英法联军的炮弹消耗量也相当的惊人。

实际上,炮兵登峰造极之战不是第一次全球战争,而是第二次全球战争,特别是在大陆战场上,炮兵是交战双方手里最重要的支援与压制火力。可同时,也正是第二次全球战争中,炮兵的地位受到了影响,航空兵在很大的程度上,实际上就是长了翅膀的炮兵。轰炸机成为了更为有效的支援力量。

正是航空兵的迅速崛起,唐帝国陆军对炮兵的重视程度下降了很多。不说别的,当时唐帝国陆军的几种主战火炮实际上都不是陆军自己研制地。155毫米重炮的核心技术来自海军,而100毫米火炮的核心技术实际上是德国人提供的。另外,装备陆军的大部分迫击炮的技术也是从德国引进的。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陆军内部甚至出现了取消炮兵,用航空兵全面替代炮兵的声音。当然。这个论调肯定是错误的,即使是在数十年之后,炮兵的地位仍然不是航空兵所能够取代的,在战场上,炮兵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得益于帝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在战争爆发之后,帝国陆军立即意识到了炮兵的重要性。并且下了大力气来恢复与扩大炮兵。当时,陆军直接借用了海军驱逐舰上的155毫米火炮技术,在做了必要的修改之后,与22年,也就是战争爆发地第二年就推出了自行式与牵引式两中155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炮。另外,陆军还直接从德国引进了88毫米火炮的技术,并且借鉴了德国火炮设计上的一些优点,可以说,后来帝国陆军坦克上使用的80毫米。90毫米坦克炮,陆海两军通用的80毫米高射炮。以及100毫米中型火炮身上都看得到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影子,在很多设计方面都用的是德国技术。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陆军将155毫米与100毫米确定为标准的火炮口径。在整个战争期间,陆军之前装备的火炮陆续退役,并且集中力量生产了这两种口径的不同火炮,这极大地简化了后勤保障上的麻烦。

实际上,陆军装备地最多的“火炮”应该是迫击炮,而且,帝国陆军步兵部队所配备的迫击炮数量是最多的。当时。帝国陆军一个步兵排就有配备了一个单独的迫击炮组,标准装备是一门60毫米迫击炮。后来增加到了两门。而一个步兵连有一个单独的迫击炮班,装备3门60毫米迫击炮。一个步兵营有一个单独的中型迫击炮排,装备3门80毫米迫击炮。一个步兵团有一个独立的重型迫击炮连,装备了6门120毫米迫击炮。另外,在师属独立炮兵营里,还有一个自行式重型迫击炮连,装备6辆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车。到了战争后期,帝国陆军甚至开始步兵排提供不占编制的60毫米轻型迫击炮,并且为每个步兵班提供了两具枪榴弹发射器。

可以说,当时帝国陆军是比较重视步兵的支援火力的,而且实战也证明了,炮兵在地面战斗中的有效性。比起航空支援来讲,155毫米重炮的炮击效果不会比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的威力差多少。更关键的是,航空支援不可能随叫随到,特别是在前线没有足够机场的时候,航空支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相反,炮兵却能够伴随步兵作战,而且炮兵的支援往往在几秒钟,最多几十秒钟之内就能到达,而绝大部分时候,航空支援最快也要好几分钟的时间。显然,炮兵是更迅速,更有效的支援力量,而在火力的及时性方面,航空兵永远都比不上炮兵。

在战术方面,俄罗斯陆军是最为重视炮兵的使用的,这有其固有的因素,比如俄罗斯的空军就一直不怎么样。而施鼐兴在提出了装甲兵的基本战术时,就将炮兵放到了与装甲兵,航空兵并列地位置上,是整个快速突击战术的三大支柱之一。问题是。施鼐兴的战术思想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受到重视,如果不是因为帝国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以及深远的陆地疆域的话,恐怕这个错误就足以葬送掉帝国了。

作为施鼐兴的得意门生,古迅雷也非常重视炮兵的使用,而且他还在战斗中总结出了不少炮兵战术。比如,在快速突击的时候,炮兵的支援力量不要求多,而是要足够的精确,能够为装甲部队摧毁前方的障碍。另外必须得跟上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因此重点是自行火炮,牵引火炮不适合伴随装甲部队作战。而在装甲部队突击之前,炮火准备就要求达到最大密度,尽快摧毁敌人防线上的坚固火力点,压制住敌人的炮兵,让装甲部队能够顺利突击。因此火炮地射程必须要比敌人的火炮更远,且射速要足够的快。

实战中,古迅雷也确实是按照这些基本战术在使用炮兵,这次,他就让炮兵集中炮击了美军阵地,为装甲部队开路,而且在炮兵进行炮击的时候。他的装甲部队就已经开始向美军阵地推进了。不过,让古迅雷没有想到的是,美军炮兵的反击速度来得很快,炮火还没有来得及向美军阵地的后方延伸,美军火炮打来的炮弹就落到了坦克集群里面。

“尽快找到美军炮兵阵地,联系航空兵,让他们重点轰炸美军的炮兵阵地!”古迅雷在坦克上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