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登基那日,是公元618年的五月二十日,这是一个阴谋产生的日子,也是一个伟大朝代的开端。

就当时来看,李渊只不过是众多帝王中的一个。谁也无法当时就判定他是最终的胜出者。要想真正让唐朝成为天下人共有的皇朝,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唐朝的使臣在向三蜀进发,去宣慰招抚那里的郡县。长安的鸿胪寺内,唐朝的外交人员正赔着笑脸接待那些趾高气昂的突厥人。

李世民率领大军西进,前去抵御对长安发起进攻的薛举。在这之前,唐朝刚经历一场大败。正可谓西边不平东边又起。

接到兵败的消息后,李渊专门下了一道诏令。指示身在江都、家在关中的,一律不能追收他们的田宅,如果还有没饭吃的五保户,应该立刻登记进行救助。

李渊在拉拢还乡团的成员。但仅仅依靠这个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此时,李渊只有依靠他那称兄道弟的李密了。

李密一定能阻住宇文化及吧?如果他挡不住,我要怎样才能承受住两边的重压?

望着东方,李渊的眉头皱了起来。

杨广被弑的消息传到了东都,此后不久,杨侗也成为了皇帝。

杨侗的心揪成了一团,这一年,他仅仅十四岁,面对的敌人却是老狐狸级别的李渊,天才般的李密,以及像窦建德那样的江湖豪杰。

现在又多了一个蛮横的宇文化及。

他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文臣跟武将了,成为杨侗心腹的是七个人:纳言段达,纳言王世充,内史令元文都,兵部尚书皇甫无逸,内史令卢楚,内史侍郎郭文懿,黄门侍郎赵长文。这七人被称为七贵,如果人太多一下记不住倒也没关系,暂时记住王世充就可以了。

杨侗经常盯着王世充看,这位大将屡败屡战,现在可以指望他应付李渊的窥探,抵挡李密的进攻,以及阻止宇文化及的回归吗?

大殿之上,杨侗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表庄重矜持。这大概是盛世仁君该有的风范。

乱世之中,要如何依靠温和仁爱生存下来?

在乐寿的窦建德很忙,自从登坛自号夏王后,他发现自己的最大的敌人竟然从隋朝政府变成了同行。

在他驻地的不远处,就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农民起义军,这支部队是当年想在山西开拓根据地,却被李渊打出太行山的魏刀儿,而在上方的幽州,更冒出一位堪称窦建德一生之敌的对手,那位是统领着燕云铁骑,号幽州总管(自封的)的罗艺。

这位罗艺在窦建德的兼并活动中屡遇险境,但每次都逢凶化吉,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有一个厉害的儿子叫罗成。这位罗成是演义中虚构的,但罗艺确有两员虎将,这两员虎将叫薛万均和薛万彻,他们的父亲正是当年被窦建德气死的薛世雄。

那一年,窦建德击败薛世雄,一举成为山东雄首,而今天,他受阻于薛家兄弟无法一统河朔,冥冥之中似是天意,这证明,上天才是最霸道的编剧。

打北边来的燕云铁骑是窦建德难以征服的劲旅,但好在事情没有坏到底,打南边来的宇文化及给他送大礼了。

有钱的宇文化及被李密赶到了窦建德的鼻子底下。

荥阳的李密很头疼,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境地。

长安,洛阳,荥阳,这是宇文化及所率还乡团的进军路线,李密是第一战。这也意味着,当他面对宇文化及时,就不得不暴露后背给东都洛阳。

当年执着于攻占洛阳的错误显现出来了,他在走杨玄感的老路。但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李密在洺水巩水一线布下了重兵,他大概是想把宇文化及吓回扬州去。

扬州是回不去了。

从杀掉杨广那一刻起,宇文化及就踏上了不归路。

要回到长安,就需要打败李密,通过洛阳,以及击败长安的李渊。不知道宇文化及哪来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这一切。

前进,险阻重重,而回去,宇文化及有这个想法,也没有盘缠来支撑。十万人将从江都带出来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

何去何从?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吧。

出了曹州之后,宇文化及停住了脚步,再往前,就是李密的阻击线。想了一会儿,宇文化及下令集体右转,向北挺进,来到滑州后,他留下了辎重,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奔向了黎阳。这是一个处在饥饿边缘之人的正常反应。

黎阳仓内有粮。

但这又是一个饿昏了头的举动。

黎阳的仓门紧闭着,守卫仓城的是徐世勣。

看到来势汹汹的宇文化及后,徐世勣马上放弃了黎阳城,将所有的部队都转移到仓城。宇文化及晚了一步,除了在城内找到了一些残羹剩饭聊以果腹之外,一袋大米都没捞到。

这也太欺负人了!怎么着也得打发一点啊!愤怒的宇文化及派兵挺进,围住了仓城。

平心而论,宇文化及能干掉司马德戡也算有些小聪明,但那些聪明在徐世勣面前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更何况,还有更滑头的李密在后面。

杀到仓城之下时,宇文化及发现对方早已经做了好守城的准备,没有攻城器具无法拿下仓城。

于是,宇文化及退下来准备攻城用的器械。在刨木头的时候,李密来了。

李密率领了两万兵马前来救援徐世勣,快到时,李密停下了脚步。

前面是淇水,渡过淇水,就是黎阳。

宇文化及就在淇水边列阵,大概是想搞个半渡而击。

就这样,两人夹岸对视着。

算起来,李密,宇文化及,当然还有去世的杨玄感都是长安城有名的官二代,要是评选京城四少之类的组织,他们三人铁定能入选,可世事变迁,杨玄感身首异处,李密成了草莽寇首,宇文化及则成了弑君逆臣。

乱世是喝醉酒的上帝在值班,但以为上帝不管事那是不正确的。置身于乱世的人正如溯河洄游的鲑鱼,他们逆游奋击,自认为是在与命运抗争,但取胜的结局却不过依上帝画好的路线前进而已。

李密是来劝降宇文化及的。

突然杀出的宇文化及让李密很是恼火,他正全力准备进攻东都,却不得不前来应付这支突然出现的精兵。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收降,这个也是有可操作性的,毕竟从大方向来说,李密跟宇文化及都属反隋武装,有共同的诉求。但李密不该羞辱对方。

淇水西岸,李密向对面的宇文化及招呼,要求对方马上放下武器投降,如此还可以保住性命。话说到这里还算正常,但也许李密还记得当年宇文化及他爹骗他下岗的事,顺口就说了一句:“你们家当年不过是匈奴人的奴隶,我记得你们原本姓破野头吧,隋朝政府对你们不薄,你还要谋逆,这是人应该干的事吗?”

宇文化及沉默了,论家世,确实比不上人家李密,李密家族当官的历史可以准确上溯到二百年前。那时,宇文家还属家丁。但宇文化及也可反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你领着隋朝政府的特殊津贴,也要造反?

走到这一步,大家都不想的,但既然到了这一步,还是接着往前走吧。

宇文化及十分愤怒,他本来口才就不好,还被人掀了老底,憋了半天,也没组织起有效的回骂,那只好失礼了。

宇文化及怒瞪双眼,厉声喝道:“我们是来一决生死的,废话什么!”

是的,不要五十步笑一百步,谈忠君爱国没有意义,沙场之上,胜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道理。

李密转身离去,他告诉部下:“宇文化及平庸愚蠢,还想当皇帝,我折一根棍子就能将他赶跑。”

宇文化及的攻城器械总算造好了,可等推到仓城附近时,宇文兄傻了眼,就在他跟李密聊天这会儿,徐世勣就在城前挖了深沟,辛苦打造的器具根本推不到城下。

后面的事情证明,就一个徐世勣守着,宇文化及也别想吃到仓城里的一粒粮。徐世勣的深沟除了阻止了攻城器械之外,还另有一个作用:偷袭。

依靠深沟高垒,徐世勣经常出其不意出现在城外,跃出之后,直接扑向了那些器械。

大火在城外腾空而起,火烧了一天一夜还没有完全熄尽。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宇文化及不救火呢?

事实上,宇文化及是有心无力,徐世勣每次出击前,都会点燃烽火,当看到这个信号时,李密就率兵过河,从后面掩袭宇文化及。

器械没有了,宇文化及退回了黎阳,退回城池后,他下令紧闭大门,士兵登城,以防李密乘势袭击。

奇怪的是,李密并没有发起猛攻,每次宇文化及退去,李密就回到了淇水以西。

是的,现在还不是大决战的时候。

大决战一般出现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当三足鼎立时,一般是不会出现大动静的,这也是三国为什么能延续大半个世纪的原因。

忐忑不安的宇文化及,首尾不能相顾的李密,心慌意乱的杨侗,中原的局势又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平衡。但这种平衡很快就会被打破,读过三国的都知道,打破平衡引发大战的引线是结盟,正如当年孙刘结盟引发与曹操的赤壁大战。

东都向李密伸出了橄榄枝。

招安

数天前,东都。

东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李密在城外攻了经年,李渊也派儿子来踩过点了,现在宇文化及也来了,一波接一波的敌人实让让人应接不暇。

但危机来临的同时也带来了希望。

一封招安的信从东都出发,送到了在淇水前线的李密手里。

在这封信里,杨侗许诺给李密办匪转官手续,但前提是必须消灭宇文化及。显然,这是《水浒传》中宋朝对待梁山,让好汉们去打方腊的办法。属典型的坐山观虎斗。

李密会上当吗?从过往来看,杨侗上李密当的可能性比较大,李密上杨侗当的可能性处于零下。但接到杨侗招安信后,李密还是从了。

他无法拒绝。

宇文化及这个饿鬼盯上了李密的粮仓,大有不吃上大米饭就绝不罢休之势。为了保护粮食,李密只好跟他对决。而要对决之前,怎么解除东都的威胁是关键。招安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个世界上绝没有单纯谁利用谁,他请你喝酒,明天你得给他做早饭,相互利用而已。

杨侗用招安来坐山观虎斗。李密也看到了属于他的机会。这个机会在招安信的后面。

在招安书里,杨侗十分大方,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并特别承诺,平定宇文化及以后,入朝辅政。

在这一刻,李密大概想到了董卓、曹操们。这是上天给予的机会,至于入了朝是辅政还是主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东都的大门渐渐向李密打开,唯一的问题是东都要验门票,门票在宇文化及的脖子上安着。

对不起,宇文兄弟,请借项上头颅一用。

李密率领大军渡过淇水,驻扎在黎阳外围,准备发起最后的攻击。我们也了解李密,此人十分滑头,在正式的攻击发起之前,李密要不耍点小心情就不叫李密了。

李密向宇文化及派出了一个使者。他准备给宇文化及一个惊喜,等惊喜过后再不战而屈对方。

这是一个欺负人智商不够用的计划,差一点成功,如果不是李密阵营出了叛徒的话。

数天后的夜晚,黎阳外,李密大营。

一个人偷偷溜了出来,望了望后面的李密大营,此人露出了愤怒的表情,然后大步向黎阳城走去,那是宇文化及的大本营。

此人因为在李密那犯了事,实在混不下去,只好前来投奔宇文化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