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不演义-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围观的群众(以乱兵居多)欢呼雀跃。

是的,对他们来说,杨广的时代终于过去了,再没有人强迫他们远征辽东,也没有人请他们喝毒酒,也不需要渡长江,到南方蛮夷之地。也许,他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在杨广被押到朝堂之前,宇文化及制止了对方。

“赶紧把这个人拉走!”

虽然杨广已经是阶下囚,宇文化及已经号称丞相,但杨广的气场依然让宇文化及没有勇气直接面对。

事情到了这里,也就算完事了,派一个大兵将杨广的头砍下来,然后宣布宇文化及摄政。政变完美收官,可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他们还想在取杨广性命之前,羞辱一下对方。

这是一个自取其辱的想法。

他们找来了一个叫封德彝的人,此人据说才思敏捷,口才了得。果然,上去之后,封德彝就给杨广宣布了数条罪行。

杨广轻蔑地看着对方:“我实在对不起百姓,但你们这些人,跟着我享尽了荣华富贵,你们有什么资格来反我!”

“还有你,封德彝,你是一个读书人,为什么参与到这些武夫的逆谋中来。”

不要再安排罪名了,杨广就算罪行滔天,也该窦建德们来取他的人头,但你们要取,也就取了去吧。

裴虔通的大刀挥出,杨广十二岁的儿子倒在了地上。

大刀又伸向了杨广,突然被打断了。

“天子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动刀,给朕取鸩酒来!”

杨广在维护人生最后的一点尊严,据记载,他早已经算到这一天,为了不麻烦群众,自己备了毒酒放在身边,交代宠幸的侍妾到时拿来好同年同月同日死。

显然,这时候还想服务人员倒酒是不现实的,而裴虔通也没想到杨广这么麻烦。

你们啊,档次太低,弑君连个准备工作也做不好。

叹口气,杨广解下头巾交给对方:“你们用这个吧。”

这个曾经气吞河山,梦想建立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空前绝后超越秦汉的伟大帝国的人,这个以千古一帝自许的帝王,这个傲视群雄的王者,这个主宰四海的统治者,倒在了扬州迷楼寝殿的洗手间里。

在他倒下的那一刻,他大概知道自己是一位失败者了,他应该也会猜到一个失败者是不会见容于史册的,他的那些功绩将被描写成负面工程,而他自己,也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远在长安的李渊得到消息后,哭得十分伤心,然后化悲痛为力量,专门开会,讨论后给他一个“炀”的谥号。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谥法》

这就是说,杨广是个色魔+流氓+独夫+暴君。李渊也算是报了当年被称阿面婆面的仇,出了那口恶气。

当年秦始皇比杨广更猛,也没有被人加上炀的大号。这不公平,但这就是历史。

剩下的就是清洗杨家宗室。爬下水道的杨倓死了,还有一路兵马直扑齐王杨暕的宅第。杨暕在睡懒觉,听到动静之后,大惊:“是什么人?”

看见冲进来的大兵,杨暕心头涌起绝望,不甘心地喊了一句让大兵们摸不着头脑的话:“请慢点下手,儿子并没有负国家!”

搞了半天,大兵们才明白,原来杨暕还以为是父亲杨广要来取他性命。在要不要告诉对方真相这上面,显然大兵们没有太多的同情心。

杨暕被拖到街上斩杀。至死他都不知道是谁要他的命。

无论失掉权位也好,丢掉性命也好,最痛心的莫过于父子到死还在互相猜忌。

难怪多少人在抱怨,宁可生在铁铺豆腐坊也不要生在帝王家。

杨广死后,宇文化及这帮人管杀不管埋,看人家断气拍拍手走了。萧后只好找了些宫女,将床板拆了下来,做了一副小棺材,将杨广跟他的儿子放进去,掘了一个浅坑埋下。妇女毕竟没力气,要挖大坑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要怪杨广,挖了两千公里的运河,修了千里的长城,建了无数的宫殿,竟然连个墓都不给自己挖。

数月后,隋朝的旧将来到这里,将杨广挖出来,改葬到吴公台。吴公台是弩台,用兵之地,杀气太甚。数年后,唐军来到这里,他们将杨广从吴公台请出来,改葬到离吴公台二十里之地的雷塘。至此,杨广总算有了一块安息之地。

地盘不大,后面百姓也不客气,经常在他的墓地附近刨土种菜。也没有人给杨广扫墓,杨广的墓渐渐被荒草掩没。

曾经拥有天下的人,连一亩三分地的墓地都保不住,这公平吗?这是公平的。

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恺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这是罗马的统帅恺撒说的。

最后还有一件事要提一下,二十九年以后,杨广的坟墓又被打开,这一次倒不是搬家,而是有新人入住。

他的妻子萧氏辗转多地,历经人世的沧桑,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时,已经是大唐盛世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特批让萧氏与杨广合葬雷塘。

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迟到的团聚也是团聚。如果得知最终陪伴他的是自己的爱妻,杨广也会感觉些许慰藉吧。

内讧

杀掉了杨广,宇文化及领着关中人踏上了还乡的路程,他本人当仁不让就任了还乡团团长一职。

启程之后,宇文化及平定了一起隋朝遗老的叛乱。杨广虽然是个失败的帝王,但生性豪放,平时也拉拢了一些将领。有人替他复仇是正常的,但宇文化及没想到的是,还乡团内部分裂了。

搞分裂主义的是司马德戡,司马德戡本来跟宇文化及搭的是同一条贼船。司马兄还是船长,后来主动让贤给了宇文化及,但很快,司马德戡就无比后悔自己的这一决定。

宇文化及太不成器了,通俗点说是烂泥扶不上墙。

自从当上还乡团团长后,宇文化及先把六宫的妇女同胞给收编了,每天南面而坐,把规格提升到了杨广一级。虽然杨广不会发表什么不满看法,但宇文少爷你毕竟还挂着大丞相的称号,就这么接收杨广的寡妇,这社会舆论还要不要顾及?

除了私生活不检点之外,司马德戡还发现宇文化及可能是个笨蛋,自从宇文化及总揽政务后,下面汇报情况,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宇文化及都一概以不变应万变,不回答,不批示。

连个话都不会说,不是笨蛋是什么?

事实上,司马德戡还是估计错了,宇文化及倒不笨,他只是口笨,现场抢答能力比较差而已。等人下去之后,宇文化及召集师爷商讨对策。

后面发生的一件事,让司马德戡对宇文化及彻底失去了信心。

还乡团行至彭城,水路不通,只好登岸,为了应付庞大物资运输的需要,宇文化及就地抢了牛车两千辆,然后下令,值钱的东西搬上车,宫人上车。

那这些兵器铠甲怎么办?望着摆了一地的器械,下属问道。

“分发士兵,让他们带着上路好了。”

接到这个命令,司马德戡快要疯了。

怜香惜玉是对的,但祖宗你也看看时候啊,我们是还乡团,不是上香团哪。一路上,要应对无数的挑战,有无数的恶战要打。保护你的不是香车美人,而是这些外貌粗俗,不具任何观赏价值的骁果。你把他们累成了马,要是李密李渊还有东都人杀过来,谁来应敌?

好不容易搞掉了一个杨广,抬出来的却是一个更浑的,想到这里,司马德戡就恨不得找块豆腐把自己砸死。

怎么让这样的人当了老大?这是瞎了你的铝合金眼。

自从宇文化及暴露自己的智商跟人品值后,司马德戡也不像以前那样恭敬对待宇文化及了。

这个变化很快被宇文化及察觉到了,司马德戡对他已经不像春天那样温暖,也不像夏天那样热情,倒有秋天的一股凉意袭来。

宇文化及没有等秋风变成冬风。

有一天,宇文化及笑呵呵地将司马德戡叫来,表示这次能够推翻暴君,将军功不可没,为了表彰将军的功绩,特提拔为礼部尚书!

最后,宇文化及轻描淡写地表示,将军手下的兵,我已经下令让各部分领了。

这就是所谓的釜底抽薪。

司马德戡彻底愤怒了,刚过河就拆桥,你不仁就不能怪我不义。

他找上了宇文智及,在送了不少礼之后,司马德戡争取到了一个位置,他率领一万人在整个还乡团的最后面殿后。

跑到后面去是什么意思?难道又想回归司马跑跑的本色,从后面趁机开溜不成?

事实证明,经过宇文兄弟的野心熏陶,司马德戡有所进步,其野心虽不像他本家司马昭一样搞得路人皆知,但稍有眼力的都知道,司马准备自立山头了。

司马德戡的计划如下:从后面袭击宇文化及,消灭对方,然后自己当团长。打完收工!

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司马同志是搞统战的高手,为了这次袭击,他广泛联络同志,送出了结盟信,然后安心等待盟友的答复。

盟友还没有来,宇文化及先来了。

这一天,下面来报,宇文化及跟他的兄弟已经到了后军,他们是来打猎的。

打猎的?难不成消息已经泄露了?

司马德戡迟疑了一下。但想了想宇文化及是个笨蛋加软蛋,最终决定还是前去迎接一下。

司马跑跑终于犯错了,这都送上门了,还亲自接什么,率领兵马上去把宇文化及绑了不就大功告成了?

低估自己的对手,这是常见的错误,又通常是致命的错误。我们已经分析过,宇文化及以前有轻薄公子的名号,这样的人说他笨,估计街坊邻居也不会认同。

司马德戡刚出营帐,宇文化及的身后就冲出一堆人,将他按倒在地。

望着在地上挣扎的司马德戡,宇文化及十分遗憾:“当日我们共同平定海内,经历了无比的危险,现在事情成功了,正要跟你有福同享,你怎么这么想不开,要谋反呢?”

还是大意了,没想到花花公子也会耍心眼。知道大势已去后,司马德戡做出了最后的辩解:“本来杀昏君,就是受不了他的淫虐,可足下比杨广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是被逼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宇文化及同志口才极差,被一抢白就说不出话来。只好挥手送司马德戡上路。

宇文化及率领着十万人马再一次踏上征途,人数并不算多,除去宫女太监文官,也只有数万兵马,但不要小瞧这数万兵马,这些骁果是隋朝军队中精英的精英,他们或者无法决定中原的归属,但一定能打破中原的僵局。

进入彭城,他们已经踏进中原,这里是群雄逐鹿之地,是血与沙的修罗场,是淘汰劣质,优质胜出的残酷之地。

诸雄之地

在宇文化及怀着思乡之情眺望西边时,西边的李渊也眺望着东方。

长安,大兴宫,太极殿。

当初李渊告诉李密,他只是想保住唐国公的地位,他并没有野心。现在证明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谎言。

杨广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的一个月后,李渊登太极殿,正式称帝,国号为唐,年号武德。

禅让帝位给李渊的隋恭帝杨侑第二年在长安去世,年仅十五岁。据说他是病死的,又据说是遇害而亡,对于这种八卦,大家出乎意料没有生起探究的欲望,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李渊就是真正的凶手。

李渊登基那日,是公元618年的五月二十日,这是一个阴谋产生的日子,也是一个伟大朝代的开端。

就当时来看,李渊只不过是众多帝王中的一个。谁也无法当时就判定他是最终的胜出者。要想真正让唐朝成为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