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老贾想来想去,还是愿意等,等他心里的石头被彻底搬掉,等春天树上长出鲜嫩的枝丫,然后开出花来。

至于戛纳,让它玩蛋去吧!

褚青不太晓得,一名仅完成一部半作品的导演,哪来的勇气拒绝戛纳。可他又毫不惊讶,因为早知道这个眯着眼睛的小个子男人,就像他家乡的老陈醋一样,酸巴得呛人。

褚青更头疼的是另外一件事。

……

出租屋里,床垫子上,范小爷正抱着被子打滚。

已经过午了,她还没爬起来,也不睡觉,就猫在被窝里哼唧。忽听到门外哗啦啦的钥匙声,便以极快的速度套了条家居裤,趿拉着拖鞋迎到门口。

“我都快饿死了!”

她就跟个小婴儿一样,离了他好像连喝口水都能被噎住喉咙。

“赶紧吃吧,还热乎呢。”褚青把一个塑料袋放到桌上。

丫头翻弄着,打开饭盒,看了眼菜式,拈起一块肉塞进嘴里,问:“你去店里啦?”

“嗯,小颖让我去看看上半个月的账。”他进厨房给她洗了双筷子。

范小爷也不洗手,拿过来就吃,不在意道:“她就自己归拢呗,我们有啥不放心的。”

褚青笑笑,脱下大衣,挂在卧室的衣架上,瞅了瞅散乱的被子,摇摇头。

“你这马上就要拍戏去了,想好了没啊?”他把棉被叠好,又拿起枕头边的剧本,拈掉上面的几根头发。

“哎呀,我再考虑考虑。”

“这都一个礼拜了,还考虑个屁啊?”

丫头端着饭盒跑进来,郁闷道:“谁,谁知道是那种片子嘛!”

那天晚上见过李玉之后,两人回到家,便凑在一块看剧本,结果越看越汗。

这片子叫《今年夏天》,听着很清新,内容却特压抑。里面的三个主要角色,都是女性,而是还是三角关系,相爱相杀。李玉的文笔还可以,起码把她们之间那种热烈又阴晦的情感,写得清晰透彻。

两人确实没想到居然是这样子的类型片,就像给他们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觉着新鲜又古怪。

开始的时候,范小爷还有点蒙,还傻乎乎地分析角色,后来反应过来,吓尿了都。特别是想起李玉看她的眼神,就感觉自己像只洗白白的小羔羊,真要进了组,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她按在床上吃掉。

这对她近二十年的三观正常的人生,是个不小的冲击。不过惊悚过后,又冷静下来,因为这本子的确有吸引人的地方。

三个女人,小群,小玲和君君,大概的关系是,君君是小群的前女友,小玲是小群的现任。

李玉并没有写成很狗血的撕逼大战,而是充满了一种悲悯和无奈。她刻意地去表现这个群体在社会中的边缘性,以及自身对社会的疏离感。

比如小群是个动物园的大象管理员,小玲则开了家档口,卖自己设计的衣服。这些职业,就算在后世看来,都是很怪异和孤独的存在。

最被边缘化的是君君,小时候因为被父亲强暴,脑袋里就一直纠缠着要杀掉他的念头。后来她跟一个警察睡觉,偷了把枪,终于干掉了那个人渣。

她跑回去找曾经交往过的小群,小群把她藏在自己的值班室里。最后,当小群和小玲疯狂做爱的时候,她在动物园,被一群警察包围……

这种人设,固然很极端,但从角色本身来讲,却是演员难得刷经验的机会。

判定一个角色的好坏,起码有两点要素:张力和时间。

先说张力,其实每个角色都有它出彩的地方。不同的是,主角的特点已经写在剧本上,配角却得靠自己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来,这个挖掘的过程,是悟性,其次才是努力。

然后是时间,我们划定的主角配角,以及龙套,说白了就是出镜时间的多少,这个更重要。

好比吴刚,好比丰绅殷德,就算褚青把人物剖析得再透彻,如果只给他一场戏的时间,那就像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演的神父一样,死来死去都死不了。

所谓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那都是屁话。只有两种人会这么说,一种功成名就,一种死熬不出头,都在自欺欺人。

而君君这个角色,就是既有张力又有时间的好角色。

范小爷不傻,她知道自己不能一辈子都演无知少女,更知道什么样的机会应该抓住。这丫头的心早在蠢蠢欲动,差的就是,对女同这个身份还有些迟疑。

褚青也很古怪,女朋友要演个拉拉?

当然谈不上讨厌了,也没有那种被NTR的蛋疼感,可就是挺复杂的,而且他不想承认,对丫头的表现居然还有那么一丝期待。

“哎呀你说我到底演不演啊?”丫头吃完了饭,还跟在他后面不停地磨叽。

“你想演就演,不想演就不演,至于这么纠结么?”褚青戳在卫生间门口,比她更闹心。

“我想演啊。”

“那你就演!”

“但我又害怕……”范小爷刚嘀咕,就看男朋友撸起袖子,准备把她按地上打屁股的架势,连忙住嘴,眨眨眼睛,讨好道:“那个,你行李都收拾好啦?用不用我送你?”

“……大姐,我还有两天才走呢!”

“啊!对哦。”范小爷装作惊讶的样子,嘻嘻笑道:“那,那你给我拿个奖回来。”

褚青看着她,叹了口气,忽伸出胳膊,把她抱起来,双脚离地,紧贴着自己的脸,轻声道:“你呢,想做什么就去做,不用害怕,不用担心,我肯定在你旁边。”

第一百一十九章炽热的冰湖

褚青觉着挺逗的。

每次只要他一出门,范冰冰也保准有工作,不会出现让她独守空房的情况。但反过来就很悲摧,范小爷一出门,他很多时候都在闲……

快两年没见着的娄烨出现在他面前时,恍如初识的样子,骨子里仍然抹不去的忧郁深沉。娄烨不是会主动找朋友聚聚的性格,一般他联系你,除了因为电影,还是因为电影。

人跟人之间的交情很奇怪,褚青一路走过来,结识的这些朋友,其实没有哪个成了铁瓷。很多人平日里根本没什么交集,各忙各的,可还真就会想着,会惦记。

此去荷兰,同行的只有耐安和娄烨,外加一个翻译。临行时,北京落着细雪,从飞机上看,倒很符合他镜头里的矫情。

七千八百公里之外的鹿特丹,亦是冬天。

他们先飞到阿姆斯特丹,又坐火车中转,走出那个曲别针样的中央车站时,褚青有些恍惚,因为这里也散乱着雪。他感觉自个就没有当暖男的命,两次出国,来的都是如此冷冰冰的城市。

跟柏林还不同,柏林是肃静的冷,鹿特丹却像一片冰湖,乖戾独特,被烦嚣的森林包围,却看不到湖底生命的游动。

这的气候比北京稍暖,许是队友太中年,四个人里,最潮的居然是褚青,立领大衣,妥帖的西装,系着素色围巾。女朋友尽平生所能给他拾掇了这一身,在雪中,特有种COS长腿欧巴的感觉。

耐安作为国内最早的那批独立制片人,经验还是靠谱的,最起码没出现连旅馆都找不到的窘境。几人坐上出租车,在狭窄的街道上不急不缓,看着异国风景,皆不言语。

鹿特丹在二战中被完全爆掉,重建时就变成了各种现代建筑风格的试验场,虽然丧失了其他城市引以为傲的中世纪古典美,却别有一番光怪陆离。

比如他们的旅馆,就是一栋像铅笔筒似的塔楼。

耐安在办理入住手续,似乎很麻烦,褚青在门口站了好一会。边上有两个外国小青年正在抽烟,不由回头看了看他,其中一个还友善地问了句话。

褚青眨眨眼,以他渣五的英文水准,除了“You”,就是“Film”能勉强听懂。连蒙带猜的,便笑道:“Yes!”

青年点点头,竖起大拇指,又说了个词。

看他不像腹黑的小孩,所以褚青就权当是夸奖,或是鼓励,道了声:“Thankyou!”

耐安只订了两间房,她和翻译一间,娄烨和褚青一间。他略怀疑,是不是就为了省钱,才找了个女翻译?

他跟谁住都无所谓,娄烨却有些矜持,进了屋就拎着皮箱猫在卫生间,鼓捣了半天。

褚青猜这货在换内裤,但又纳闷,你是坐飞机,又不是打飞机,换哪门子内裤?

屋子里也有暖气,温暖而干燥,双层玻璃窗隔断了素萧冬景。此时是中午,按北京的时间大概是傍晚,还不至于很困。他躺在床上,懒懒地伸了个腰,大老远跑到荷兰来才能看到自己的电影上映,还真是微微蛋疼。

“这里感觉怎么样?”

娄烨一手提箱子,一手多了个袋子,出来就见他无聊得很,便问。

“还成,就人少了点,满大街都凑不齐一桌麻将。”

“我们早到了几天,等开幕就多了。”他把袋子放进床头柜,看了看自己的男主角,忽笑道:“其实我很希望小周也能一起来。”

娄烨拽过枕头,靠在背后,接着道:“从拍你们第一场对手戏那天起,我就想着,一定能看到这两个人站在台上闪耀夺目,我也会感到非常荣幸。可惜,这影展没有最佳男女主角,不过你放心,这只是第一站。”

褚青扯了扯嘴角,比较害怕跟他对话,太斯文,听着累,问:“那个,安姐送拷贝去了么?”

“嗯,她精力比我充沛多了。”

娄烨没脱鞋,两条腿叠起来,脚搭在床边,慢慢合上眼睛,喃喃道:“我不是说客气话,你跟小周确实是我见过最有潜力的演员。这电影,与其说是我的作品,还不如说是你们俩的作品,你们的生命都在里面跳动……”

他声音越来越小,内容却越来越扯,褚青无比汗颜,忙道:“你可千万别这么说……”刚道了一句,便听那边响起轻轻的鼾声,立时止住嘴,无奈地笑了笑。

起身拉上半扇窗帘,遮住照向娄烨的天光,又躺回去,额前的头发散在眼皮上,有些痒。他头发已经留得很长了,一直都不适应,但还不能剪。

褚青的手垫在脑后,嘟起嘴唇,往上吹着气,一下又一下。

……

国际上,一般把电影节分成ABCD四个类别,是类别,不是级别。

像A类电影节,就是竞赛类型,有专门的评委会进行评奖。而B类,体制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就是有独特的主题性,如釜山电影节,就是只面向亚洲电影。

C类是非竞赛性质,D类则面向短片和纪录片。

本来没有高低之分,但由于三大影展对全世界电影发展历程的影响力,以及各种商业元素的推动,人们就不自觉地把A类,换成了A级。

目前,一共有12个所谓A级电影节,中国的上海也抢到一个名额,不过真正想到把它当成文化交流的门面来做,还是十年后的事情。

鹿特丹电影节,属于B类,它的主题就跟这座城市一样孑立:自由!个性!年轻!实验!

自1972年,那场只有十七个人的开幕式起,它就以一种绝世独立的姿态,死硬死硬地扎在越来越商业化的电影市场中,毫不妥协,反对主流,因为主流,就有标准,有标准,就会抹杀个性。

鹿特丹的立场,坚持了数十年,从未动摇过。它的酷炫狂霸拽,并没有曲高和寡,反而扬起了一面电影精神的旗帜。

因为它不光在立Flag,而是真正地在做事情。除了大力扶持新人导演,对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事业,特别是那些没有市场,压根不能进入本地院线发行的电影,也提供了一个近乎慈善般的资助平台。

尤其是中国那批较为著名的苦逼导演,从早期的王小帅、张元、何建军,再到贾樟柯,王冰,每个人都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