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蘇東坡傳009-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馬光為宋朝宰相,其為人所崇敬,不僅與范仲淹齊名,他還是包羅萬有的一部中國史《至五代北資治通鑒》的作者。這部書全書二百九十四卷,附錄考異三十卷,學富識高,文筆精練,為史書中之北斗,後世史學著作之規范。初稿《長編》多於成書數倍。他寫作此書時,一直孜孜不懈,每日抄寫,積稿十尺,最後全稿裝滿兩間屋子。此空前巨著費去作者二十五年工夫。 

  引起最後爭論的問睿乔嗝缳J款法。在制置三司條例司研討數月之後,青苗法終於在神宗熙寧二年(一O 六九)九月公布。朝廷派出四十一位專使大員,到各省去督導實施新法。不久之後,即分明顯示官家款項並不能如預先之估計可由人民自行貸出。專使所面臨之問睿词牵簭叫羞京陳明使命未能達成,抑或勉強人民將款貸去而回京稟報新政成功。官家願將款項借予富戶,以其抵押較為可靠,但富戶並不特別需要借款。貧戶急須借款,但官家必需取得抵押,因知其無還債能力。有些特使乃思得辦法,按人民之財力,自富至貧,將官款定比分配。但是貧戶太貧,實在無力借款,只有富戶可借——這正是現代銀行財務事業的基本特性。官方要做到貧戶確能歸還貸款,於是使貧戶之富有鄰居為之做保。一個特使向京都的報告中說:官方把貸款交與貧戶時,貧戶『喜極而泣』。另一個特使,不願強民借貸,回京報告大不相同。御史彈劾放款成功的特使,說他強民借貸,大摺⒅疽狻M醢彩H自到御史臺對諸御史說:『你們意欲何為?你們彈劾推行新政的能吏,卻對辦事不力者默不作聲。』 

  韓琦那時駐在大名府,官居河北安撫使,親眼看到了青苗貸款法實行的情形,他向皇帝奏明青苗貸款是如何分配出去的。這若與蘇枺碌幕鸨l作相比,韓琦的奏折可以說是顧懀е茉敚朐~妥帖,言之有物,真不愧是個極具纔乾、功在國家的退職宰相的手筆。在奏折上他說,甚至赤貧之民也有分擔的款額,富有之家則要求認捐更多。所謂青苗貸款也分配給城市居民負擔,也分配給地主和『壟斷剝削者』,須知這兩種人正是青苗法所要消滅的。不可不知的是,每借進一筆錢,短短數月之後就要付出一分半的利息。不論朝廷如何分辯,說貸款與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百姓都不肯相信。韓琦指出,縱然阻止強迫貸款,要力行自願貸款,並無實際用處,因為富戶不肯借,窮人願借,但無抵押;最後仍須保人還債。同時,督察貸款的特使急於取悅於朝中當權者,低級官吏又不敢明言,韓琦說,他自思身為國家老臣,勢不得不將真相奏明皇帝。他請朝廷中止新法,召回特使,恢復故有的常平偅啤!

  和王安石討論韓琦的奏折時,皇帝說:『韓琦乃國之忠臣,雖然為官在外,對朝廷仍是念念不忘。我原以為青苗貸款法會有利於百姓,洠Я系綖楹θ绱酥摇T僬撸嗝缳J款只用於鄉村,為何也在城市推銷?』 

  王安石立即回奏道:『有什麼害處?都市的人倘若也需要貸款,為什麼不借給他們?』 

  於是韓琦和朝廷之間,奏批往返甚久,這位退位的宰相,明確指出漢朝所一度實行的國家資本制度的影響,那樣榨取民脂民膏以充國庫而供皇帝窮兵繳武,並不足以言富國之道。 

  這就動搖了王安石的地位,皇帝開始有意中止青苗法。王安石知道了,遂請病假。司馬光在提到王安石請病假時說:『士夫沸騰,黎民颍齽印!淮蟪嫉扔懻摯艘磺閯荩w扦當時還擁護王安石,當時主張等王安石銷假再說。那天晚上閣員曾公亮派他兒子把政局有變的情形去告訴王安石,告訴他要趕快銷假。得此密合,王安石立即銷假,又出現在朝廷之上,勸皇帝說反對派仍然是力圖阻撓新政。 

  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乃派出兩個太監到外地視察回報。兩個太監也深知利害,回報時說青苗法甚得民心,並無強迫銷售情事。老臣文彥博反對說:『韓琦三朝為相,陛下乃信太監之言而不信韓琦嗎?』但是皇帝竟堅信自己親自派出之使者,決心貫徹新政。幾名愚蠢無知毫不負責的查報人員,不知自己說的幾句話,竟會對國家大事發生了影響,這種情形何時是了!倘若那幾個閹宦還有男子漢的剛強之氣,這時肯向皇帝據實回奏,宋朝的國哌會有所改變。他們只是找皇帝愛聽的話說,等時局變化,談論『土地改革』已不再新鮮,他們也羞臊的一言不發了。 

  司馬光,范鎮,還有蘇枺氯齻人並肩作戰。司馬光原對王安石頗為器重,他自己當然也深得皇帝的信任。皇帝曾問他對王安石的看法。他說:『百姓批評王安石虛偽,也許言之過甚,但他確是不切實際,剛愎自用。』不過,他的確和王安石的親信小人呂惠卿在給皇帝上歷史課時,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辯,甚至需要皇帝來打斷,要他二人平靜下去。司馬光既然反對他的政策,王安石開始厭惡他。王安石請病假如此之短一段時期之中,神宗皇帝打算使司馬光充任副樞密使。司馬光謝絕不就,他說他個人的官位無甚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是否要廢止新政。司馬光九次上奏折。皇帝回答說: 

  『朕曾命卿任樞密使,主管軍事。卿為何多次拒不受命,而不斷談論與軍事無關之事?』 

  司馬光回奏稱:『但臣迄未接此軍職。臣在門下省一日,即當提醒陛下留意此等事。』 

  王安石銷假之後,他的地位又形鞏固,他把司馬光降為制法。范鎮拒發新命,皇帝見范鎮如此抗命,皇帝乃親手把詔命交予司馬光。范鎮因此請辭門下省職位,皇帝允准。 

  王安石既復相位,韓琦乃辭河北安撫使,只留任大名府知府,皇帝照准。蘇枺屡豢啥簟K泻枚嘣捯f,而且非說不可,正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他之坦白直率,是斷然無疑的。那時,他只三十二歲,任職史館,官卑職小,且只限於執筆為文,與行政毫無關系。他給皇帝上奏折兩次,一次是在熙寧三年(一0七0)二月,一次是在次年二月。兩次奏折都是洋洋灑灑,包羅無限,雄辯滔滔,直言無耄А*q如現代報上偶爾出現的好社論文章一樣,立即喚起了全國的注意。在第一篇奏折上,一開首就向青苗法攻擊。他告訴皇上全國人已在反對皇上,並說千萬不可懀鍣嗔褐迫嗣瘛N恼轮兴每追蜃拥脑捳f: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臣不知陛下所謂富者富民鐵?抑富國鐵? 

  是以不論尊卑,不計強弱,理之所在則成,理所不在則不成,可必也。今陛下使農民舉息而與商賈爭利,豈理也哉,而怪其不成乎?……夫陛下苟招暮鯙槊瘢瑒t雖或謗之而人不信;苟招暮鯙槔瑒t雖自解釋而人不服。吏受賄枉法,人必謂之贓。非其有而取之,人必謂之盜。苟有其實不敢辭其名。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今天下以為利,陛下以為義。天下以為貪,陛下以為廉,不勝其紛壇也。』他又警告皇帝說: 

  『蓋世有好走馬者,一為墜傷則終身徒行……近者青苗之政,助役之法,均輸之策,並軍搜卒之令,卒然輕發;今陛下春秋鼎盛,天賜勇智,此萬世一時也。而臣君不能濟之以慎重,養之以敦朴。譬如乘輕車、馭駿馬,貿然夜行,而僕夫又從後鞭之,豈不殆哉。臣願陛下解抟m馬,以待枺街鳎煨徐毒跑壷溃湮赐硪病!弧

  蘇枺掠志婊实壅f,若以為用專斷的威權必能壓制百姓,則諏俅箦e。多少官吏已然降級或革職,甚至有恢復肉刑之說。他接著又說: 

  『今朝廷可謂不和矣。其咎安在?陛下不反求其本,而欲以力勝之。力之不能勝眾者久矣。古者刀鋸在前,鼎鑊在後,而士猶之。今陛下蹈堯舜,未嘗誅一無罪。欲洱眾言,不過斥逐異議之臣,而更用人爾,必未忍行亡秦偶語之禁,起枺鼭h黨錮之獄。多士何畏而不言哉?臣恐逐者不已,而爭者益多……陛下將變今之刑,而用其極欽,天下幾何其不叛也? 

  『今天下有心者怒,有口者謗。古之君臣相與懮勤,以營一代之業者,似不如此。古語曰「百人之眾,未有不公而說,」況天下乎?今天下非之,而陛下不白,臣不知所說瘢印T娫唬骸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心之懮矣,不逞假寐。區區之忠,惟陛下察之,臣謹昧死。 

  蘇軾 上對』 

  使朝廷文武百官最受激動的,莫如王安石之清除御史臺。最初,王安石的威嚇朝廷百官,倒不是以他那極端而廣泛的經濟政策,而是他對膽敢批評他的御史,懀裢牧晳T,一律撤職。於是批評朝政之權受到了摧殘,政府組織的基礎受到了破壞,這樣就樱鼊恿苏w最敏感部分。官場全體為之大驚失色,王安石自己的朋友也開始背棄他。 

  單以排除御史臺的異己一事,就足以削弱對他的支持力量,也引起朝廷領袖的紛萌退意。在中國,監察機構是朝廷一個歷史悠久的制度,其作用就是代表輿論時時對當政的政權予以控制或批評。在一個好政府裡,監察機構必須能隨時對皇帝進冷言,向皇帝反映輿論,這種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由於其地位如此之重要,監察機構既有重大力量,亦有重大責任,御史如對當權者做強有力的攻擊,可以把一個政權推翻。這種監察作用,在政府的人事和政策上可以引起變動,不過其方法並未明確予以規定,其作用與現代的新聞輿論大致相似。古代此種制度之異於今日者,就是此等監察機構及其反對權,並無明文規定受有法律保障,只是傳統上認為明主賢君應當寬宏迹G;至於皇帝重視他那明主賢君的名譽與否,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倘若他不克己自律,他可以降旨把御史降級、懲處、折磨,甚至全家殺害。有些皇帝確是如此。身為御史者在個人毫無法律保障之下,卻要盡職責向朝廷與皇帝進諫規勸,處境是既難又險。但是像現代,總有對公眾抱有責任感的新聞雜志編輯,不惜冒監禁死亡之險而向極權政權挑戰的,在過去也總有御史受皮肉之苦、鞭答之痛,甚至死亡之威茫M其於人民之職責。尤其在枺鼭h與明朝兩代,當時有御史,寫好彈劾奸相的本章,自料必死無疑,在本章呈遞與皇帝之前,先行自縊身死。這些御史正如武士之上戰場,前僕後繼。好皇帝自己愛惜名譽,對於這等御史的處理頗為慎重,因此甚獲美譽而得人望,但是惡人當政則急於塞御史之口,正如現代之專制暴君,總以鉗制報章雜志之口為急務。 

  王安石當政之始,元老重臣對他頗寄厚望。現在御史中丞呂晦向王安石發出了第一彈,說他:『執邪見,不通物情。置之宰輔,天下必受其禍。』連司馬光都深感意外。在呂晦同司馬光去給皇帝講解經典之時,呂晦向司馬光透露那天早晨他打算要做的事,從袖子裡把那件彈劾表章給司馬光看。 

  司馬光說:『吾等焉能為力?他深得人望。』 

  呂晦大驚道:『你也這麼說!』 

  呂晦遭受革職,於是排除異己開始了。 

  現在星星之火使朝廷政爭變成了熊熊之勢。有一婦人,企圖謿⒄煞颍珒H僅使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