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竹梦-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竹看那磁碟中,琥珀色的鱼冻晶莹剔透,颤颤巍巍,状若玉盘琼脂,在窗户射进的光下泛着一层润泽的微芒,吃起来有些腥气,口感像是果冻,倒是不错,软滑鲜美、入口即化,顺喉滑下。想了想便命加入青州特有的一种蚕豆酱,此酱以提味,又酸又辣,完美的压下腥味又与鲜味相互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吃鱼冻便是吃鱼之精华,那鱼在水形如穿梭,快似闪电,银光闪耀,大火小火大煮慢炖,将精华都溶于奶白色的汤汁中,再趁着天气寒冷才可冻就这美容又美味的汤凝之玉,因天寒时鱼最肥美且才能凝冻,所以鱼冻一年只有寒冬才能吃上,崔氏从来不曾见过这种吃法,最近是因为刘妈妈回京送年礼了,厨房上新招了个青州的厨娘,原来帮厨的主家在时疫中没逃过去,她也就没了差事,这次听得救命恩人林大人府上要招厨娘,便急急赶来了,听招工的小李管家(李兴华)说是林大人府上只有三个主子,所以只招一个厨娘,她也是凭着多年的经验和清白的身家才艰难击败众人,为着心中的感激和急于给主家立功的心思,便献上了这道鱼冻,倒是摸透了女人的心思,对能美容的饮食无不热爱,即使味道差些也是不妨的。

崔氏自己也是每天都吃的,毕竟这东西也算是时令菜品,过了这最冷的几天就吃不上了,虽然在这偏僻的地界过年让崔氏不大高兴,但也不可否认,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没有京城那么多的应酬,大冬天的可以舒舒服服的窝在家里喝茶赏雪,试试厨娘新作的菜品,合适的就添进平常的菜单子里头,偶尔去女儿院子里坐坐,边打着毛线边看女儿练习这汴绣里的各式针法,青州的官员在时疫和民乱中折了不少,补齐的也是林远之的下属,官眷们上门也是巴结,只要不失了礼数崔氏便可以随意打发,腊月比在京城的时候到处送礼请安的日子惬意多了。

青州的气氛倒是好,起码这个年比以往好过了些,不仅仅是有着劫后余生,从阎王爷那里逃得一命,还是因为有了菩萨的显灵保护。就算是路上行走的穷人脸色也好看了些,不少人趁着过年,穿着崭新整齐的衣裳出来逛街。自从时疫肆虐以来,青州的好多铺子都倒闭了,街上一片萧条凄凉,现在街上已经渐渐恢复了生机,街面上多了不少叫卖小吃的摊子,有卖冬丸的,有卖荷包饭的,有卖干饼的,有卖粉果的,许多人都会专门上街买来吃,甚至连穷人,也会花上一两个钱,买点糖块给自家孩子止个馋。

刺绣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用不了多长时间,怎样练熟和协调使用就要看徒弟的的用功程度了,王阿婆已经硬撑着把能教的都教给了雨竹,现在卧病在床,雨竹只得自己练习。崔氏担心女儿年纪太小,心定不下来,每日都要去“视察”一番查看进展,却惊喜的发现十一岁的小女儿居然极其耐心,把每日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女红、厨艺时间各占一半,怕伤了眼睛还命翠微隔一个时辰打断一次,自己让眼睛盯着系在绳子上规律晃动的玉玦看。

如此自律刻苦的模样反倒叫崔氏心疼了起来,一个劲的让厨房变着花样给雨竹煲滋补的汤水,还时时劝着雨竹莫要太过辛苦,倒是让卯着劲儿练好女红的雨竹哭笑不得。

日子就这么平平平顺顺的过着,到了腊月二十八,李贯和刘妈妈回来了。

崔氏很不客气的先拿过儿子们的书信看了起来,看的林远之颇为无奈,只悄悄的将伸出的手转了个弯儿拿过大哥林珩之的信,慢斯条理的看起信来。

看完后,夫妻俩抬头对视一眼——崔氏满面笑容,林远之面无表情,额角的青筋都在隐隐跳动。崔氏见了马上知道信里写的不知什么好事,赶紧上前劝道:“老爷不要生气,气坏了自己不值当,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经。”

林远之颓然坐在椅子上,嘟囔了一句:“大哥怎么会变成这样。”

“延哥儿说了,老太太很照顾他们,叫我们放心。”崔氏虽然知道上次林远之成为弃子少不了那个高高在上老太太的默认,此刻为了安慰丈夫也只得这么说。

林远之苦笑着摇了摇头,接过崔氏手中的信,转身进了内室。

崔氏独自站在原地,不知道是该高兴丈夫终于和自己一条心还是该难过家人给丈夫的打击。

雨竹是不知道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的,即使知道她也不会在乎,古时的家族太大了,而且父母不死兄弟们是不能分家的,谁耐烦面对那么一家子人啊,人多了就会勾心斗角,家宅不宁的人家哪家不是好几房住在一起,一堆的庶子庶女、好的坏的、聪明的蠢笨的为着各自的利益使尽手段,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和乐亲密,实在是令人作呕。

王阿婆的病不论是如何请大夫和汤药不断都在恶化之中,人也烧的迷迷糊糊的,相识的时间并不长,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饶是雨竹性子清冷,也是有了感情,每日总是抽出时间在王阿婆床前坐一会儿。

“姐姐……姐姐……”像小孩子撒娇的呢语,又带着委屈和思念。

雨竹上前抓住王阿婆在空中胡乱挥舞的手,任她紧紧的攥着不放手,暗叹一声: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

第32章回京前夕

当洈水河上的薄冰渐渐融化之时,林远之的所上折子的回旨终于姗姗来迟,来宣旨的居然还是上次那个老太监,不同于上次那副恶心的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这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谄媚了,连例行的荷包都谦卑的没要,读圣旨的速度也利索了不少。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尔提刑按察使司林远之,才堪伟任,棘闱擢秀,岩邑蜚声,清宁不改,风规峻爽,德性恬夷,养深宿雾之文奋,迅凌云之翮甘,棠百里标岩邑之清芬,特今赠刑部左侍郎,二月回京任职,叠荷渥於龙章,永流光於马鬣。

尔妻崔氏秉心明淑,赋质端凝,出自儒窐嫔于世阅洁修佐俊,合四德以奉尊章,婉娩宜家,躬百劳而光大业,眷政声之鹊起,惜懿质之鸾分,念此劳臣追维内助,兹以覃恩赠尔为正三品诰命。千秋彰芝检之荣,一德表阑闺之。钦哉!”

虽然还是不大听得懂,但雨竹是什么人啊,当年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完全没听懂也能靠关键词把答案猜出个七七八八的“奇女子”啊,很快抓住主要意思:老爹、老娘都升官啊,要回京了啊。

雨竹心里天马行空的胡乱想着,身子却一丝不苟的随着林远之三叩九拜,完全看不出一丝不妥。

老太监十分熟练地与林远之做好圣旨的交接工作,不同于上次的皮笑肉不笑,笑的十分真诚:“林大人,恭喜啊,皇上此次可是龙颜大悦啊,咱家可是听到消息,大人回京以后可是还有重赏的。”

老太监的卖好之意,林远之十分清楚,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这世道本就是逢高踩低,而且对这些人的示好还不能不屑一顾,毕竟京城那地方,多个人就是多条路,犯不着白白得罪人。

林远之也是官场老油条了,当下便笑着开口:“哪里哪里,以后还是要互相照拂才好。”

老太监得到想要的答复,满意的勾了勾嘴角,也不再废话,立刻就拱手告辞了。

留下林家一家人站在大堂上,笑得开怀。

崔氏算算还有不到半月就要动身了,立时不再磨磨蹭蹭,当机立断的收拾起东西来。转了一个圈又回过头来笑容满面的道:“竹丫头,快随为娘来,瞧瞧你有哪些东西是不喜欢的,不喜欢咱就不带。”

雨竹听话的上前伸手让崔氏握住,听得母亲絮絮叨叨的声音:“该扔的扔,东西少了船也能快点,也不知道你哥哥们怎么样了?瘦了没?要是受了委屈,娘定是要帮他们讨回来的。”

真好,有这么一个强势精明又不失母爱的娘是在太好了。雨竹笑眯眯的随着崔氏走,不时的点个头,再“嗯嗯”两声表明自己的支持之意。

青州的春天来得很早,二月里就吹来了春风,回京的日子已是近在眼前,雨竹却是越来越发愁,王阿婆的病越来越重了。

冬天总是会夺走很多老人的性命,艰难的熬过一个冬天,总是有许多老人走上街头,呼吸着新春的暖风,生命的气息!可是今年这个春天,王阿婆似乎无法再出门了。

“姐姐,二娘不要留在家里……二娘不怕进宫的……姐姐……姐姐……二娘要跟姐姐在一起……”王阿婆虚弱的躺在床上,人已经迷迷瞪瞪了,不停的说着胡话。雨竹在她零零碎碎的诉说中慢慢拼凑出当年的事。

王阿婆应该是闺名叫二娘的,有一个姐姐叫大娘,出生于刺绣世家的她们被前朝下令征召入宫,大娘已经有了婚约,只要赶紧出嫁就不算王家人,可是知道心爱的妹妹性子一入宫门必定逃不出个死字,大娘忍痛给二娘的茶中加了蒙汗药,自己代妹入宫,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汴绣受到其他绣种联合打压后,王家败落,一番风雨之后偌大一个家族只余二娘一人。性子绵软的二娘虽然手艺出众但不通世故,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王阿婆躺在厚厚的棉褥子之中,瘦弱干枯的在被外只能看到一团微微的隆起。雨竹心中酸涩,好人就一定会有好报么?王阿婆性子柔顺不会与人争斗,完全是无害型的,却在这世上落得这般下场,谁又会怜悯她,帮助她?便是自己,要不是对着宁秋的那份微薄的歉疚,哪里会想到要去照顾这么一个可怜的老人。

说到底,人都是自私的,活在这世上,不是你想不争别人就会放过你的,为了好好的活下去,只有去争,只有去斗。

恍惚间看到王阿婆的眼睛颤了颤然后慢慢睁开了,里面一片茫然,仿佛都不能聚焦了。雨竹心中一痛,忙凑上去轻声问道:“师傅?你醒了,感觉怎么样,要喝点水吗?”

王阿婆慢慢的转了转眼睛,好像才清醒过来,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她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一个苦笑,眼睛里缓缓滴下泪来,忽然她直直的看向雨竹,眼里满是祈求!

雨竹哪里不知道她是托自己看顾宁秋,连忙用力点头保证:“放心,我不会不管宁秋姐姐的。”

王阿婆这才安心的闭上眼睛,又陷入了昏睡之中。

……

雨竹坐在去码头的轿子里,在青州的一幕幕都像放电影一般在眼前浮现,乱民、时疫、菩萨、符纸、满地的质朴的礼物、好吃的鱼冻、天真执着的宁秋,王阿婆灵巧的双手、林远之和崔氏越来越默契的举止言行、离开前百姓送的万民伞……到王阿婆的墓前戛然而止。

虽然这里并不富裕繁华,不说京城,甚至连登州都比不上,但在这里,她可以下厨做菜,可以自由随性、风风火火,可以知道那么多纯善的人的存在……在这里爹爹是自己一个人,没有妾、没有庶姐的讽刺挖苦,一家三口像是真的一家人一般,每天都其乐融融的,想想京城那一大家子就头痛。

真的要去京城了,崔氏仿佛也沉默了,安静的坐在车上不说话,是在想回京后怎么处理好各房关系?还是如何给丈夫报仇出气?没有人知道。

在还未完全化去寒气的春风中,码头到了。

京城繁华——赢在宅斗起跑线。

雾蒙松柳娇含玉,处处银珠踏星月。

第33章回京

坐官船上路还是很不错的,又快又稳,沿途还不会为关卡所阻,晚上自有专门的码头供船只停靠、休整。可惜再怎么平稳崔氏也不准雨竹看书或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