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朕祈祀。特加其少保、礼部尚书,妻封为一品夫人。”如今陶仲文奏言修筑雷殿,皇帝自然准奏,并谕批陶仲文的弟子左演法藏宗仁负责这项工程,令黄州府同知郭显文督理。后因置办工料困难,延迟了工期,嘉靖皇帝将郭显文谪为边远县城的典史,而另派工部侍郎何成前去督办。陶仲文后来一想,将雷坛建那么远,皇帝哪能跑到那儿去祭祀呢?他怕皇帝责怪,又鼓动皇帝在北京太液池之西修建佑国康民雷殿。这也是一项耗费资财的大工程。但皇帝听说建成后,能借助雷声将人间的愿望传给天帝,又眉开眼笑,欣然同意。

  朝廷大臣听说皇帝将要耗费巨资建造雷殿,又是一片抽气之声,但迫于皇帝的威慑,大多数臣子敢怒不敢言。工部员外郎刘魁欲加谏阻,而且他知道上疏反对必得重祸,于是先买好棺材以备不测。刘魁给皇帝上疏道:“现在顷泰享殿、大高玄殿等工程尚未竣工,宫中的财政又告急,一年才收入几个钱呢?一次工程就要动用亿万银两。土木衣文绣,匠作班朱紫,道流所居拟于宫禁。国家的用度已经耗尽,民力也已经枯竭,却还在做一些无益的事,这样怎么能给后世以垂范呢?”

  嘉靖皇帝看见此疏,恼羞成怒,当即令刑部打手杖罚刘魁于阶下,并将其逮捕入狱。

  陶仲文听闻朝廷大臣谏阻建筑雷殿的风声,很是担心,他怕皇帝改变主意,自己就会一事无成。于是与严嵩勾结,鼓动皇帝排除异己。那严嵩是在陶仲文的帮助下,才将仕途上的绊脚石夏言搬掉的,对于陶仲文的要求哪里敢拒绝?他在皇帝面前大肆赞扬雷殿的好处,说皇帝建地坛为天下带来了丰收,再建雷坛,将雷神爷也供起来,请它向天神传达皇帝的心声,有什么不好呢?嘉靖皇帝听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策,对杨最、杨爵、刘魁等人相继阻谏修玄之事重重责罚,毫不留情。从此以后,内外官员对皇帝醮斋焚修之事再也不敢指责了,都争相崇道拜神,以取悦皇帝。

  嘉靖皇帝以自己的铁腕排除了建造雷坛道路上的障碍,放开手脚实施计划。按照陶仲文的设计,雷殿是连接天地的轴心,所以其基础要通往地心。嘉靖皇帝别出心裁地命令道,铸造一件周长为七尺七的圆铁柱,再用七七相乘,得出其长度为四十九尺。三十尺入地,直达地心,其余部分则接入上天。

  浩大的工程开始了。成千上万的民工集中到太液池,昼夜不停地开挖地基。因基础离池水太近,挖掘不到一人高时,地下的泉水就直往上涌。因当初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排水设施,不一会儿那裹挟着泥土的水浆把民工淹没了,民工们只好浮出水面,想法排水。

  陶仲文来到现场,看见满脸怒气的民工,心里惧怕,双腿打颤。他用手搅着混浊不堪的泥浆,眼珠子一转,说民工触犯了蛟龙,雷殿基础的泥土不应该用铁锹挖掘,而应该用手将泥土一捧一捧地捧上来。为了抚平蛟龙的创伤,陶仲文对嘉靖皇帝建议说,要将六十四条青壮年汉子活活埋在雷殿旁,蛟龙才能平息这口气。

  嘉靖皇帝不解地问道:“陶爱卿,为何要六十四条人命啊?”

  陶仲文解释说:“皇上您想啊,那‘蛟’是由六十四条虫组成的,只有用六十四条人命才能复原它的身体,否则,它还会兴风作浪的。”

  嘉靖皇帝点点头,谕令道;“就这么办吧!令锦衣卫将那些刁蛮的民工活埋,祭祀蛟龙。”

  得到皇帝的支持,陶仲文更加肆无忌惮。在活埋六十四条人命后,他又秘密令人放火烧掉九庙,说这是以火克水。当天深夜,被嘉靖皇帝视为神灵大全的九庙突然火光冲天,映照着整个皇宫。由于夜深人静,不一会儿就将偌大的九庙烧成灰烬。第二天,人们发现九庙皆烧,唯有睿宗庙独存。嘉靖皇帝得知这一奇异现象,以为是上天的照应,并不追究九庙被烧的原因。不知是谁将“以火克水”的话传到严嵩的耳朵里,他在心里笑话陶仲文太混,竟然敢和五行逆着来,就不怕犯天打雷劈的罪过?在五行里,是水克火,土才能克水啊。陶仲文怎么混到这种程度呢?严嵩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严嵩与陶仲文互相勾结,将夏言首辅陷害出内阁,但嘉靖皇帝并没有任严嵩作首辅,而是提升翟銮接替夏言。这对严嵩来说多多少少是个打击。那翟銮是朝中的老臣,在嘉靖十年就进入内阁,但他在内阁中只是凑个人数,顺从帝意,从无声音,所以很得皇帝的欢心。比较夏言来说,让翟銮当首辅,嘉靖皇帝是最放心的。对皇帝放心的人物,严嵩是最着急的。他在心里想,如果不及时将他扳倒,我严嵩何时才能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呢?他又来找陶仲文讨主意,要把翟銮赶出内阁。

  陶仲文听罢,笑着说:“哈哈,严尚书真是舍近求远啊!”

  严嵩惊诧道:“真人此话怎讲?”

  陶仲文故意慢悠悠地说:“严府出人才呀!贫道听说严公子世蕃可不是一般的花花公子哩,在你的教导下,他可长进不小啊。”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字东楼。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又善于动脑筋,在皇宫小字辈当中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面对嘉靖皇帝横刀夺爱,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急躁和不平,而是像没事似的不露丝毫痕迹。为了自己的利益,他潜心研究嘉靖皇帝的诏书、批复用语,并注重掌握其生活习惯,终于成为应付皇帝的专家。那次严嵩将“沉水香冠”上遮盖着细纱巾,受到皇帝的赞扬,并与夏言的不戴形成强烈对照,就是严世蕃出的主意。还有一次,严嵩接到皇帝的批语,说“天也惶惶,地也惶惶,人怎不惶?”

  严嵩反复看着这奇特的批语,总觉得玄妙无比,不解其意。他又担心错解帝意,惹怒皇上,所以向儿子世蕃请教。严世蕃琢磨了一会儿对父亲说:“爹爹呀,您不能单从表面上看皇帝的意思,他这好像是在说想要进行一次祭祀。”说完,他又把自己的脑门一拍,“看我好糊涂,马上要到清明节了,皇帝肯定要有大动作,爹,您应该有所准备,向皇帝奏上一疏,以便他好实施自己的计划。”

  严嵩立即按照儿子的意见向皇帝上了一奏,结果正合皇帝的意思,很快得到皇帝的准奏。从此,皇帝对严嵩更加器重了。

  陶仲文说得一点也不假,严世蕃比谁的诡计都多。他看到父亲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巩固,权势日益扩大,便抓住时机干他想干的营生。在戎政街最繁华的地段,他看上一家珠宝店,一心想把它盘弄到手。哪知这店的主人也是有来头的,据说是汝安王朱祐梈的亲戚。严嵩听说后规劝儿子不要擅自行动,说那汝安王是皇帝的叔叔,皇亲国戚是不能得罪的。严世蕃哪里肯听。当时在戎政街上有皇家直接经营的宝和、和远、顺宁等六家门店,皆由宫中太监掌管,金银珠宝、日用杂货都经营。严世蕃暗中将这些太监掌柜贿赂了,让他们联合起来围剿那家珠宝店。严世蕃平常就与朝中的一些势利眼太监勾勾搭搭,关系非同一般,这个时候他们当然都会帮助他。不出月余,那家珠宝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无法做下去,只得提出将店面转让。严世蕃最终以低价将那家珠宝店弄到手,成为严家经营受贿礼品的窗口。

  严嵩听了陶仲文的提示,苦笑道:“犬子只不过是偶尔蒙对,爱耍小聪明罢了,哪能与陶真人相比呀!”话虽这么说,严嵩心里却决定向儿子讨计了,毕竟这种事让外人介入不是好事。

  严世蕃听了父亲的话,老成持重地说:“爹,对这事不能太急。您想想看,你们在南巡回来的路上将彭林抓捕,但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呀。都知道彭林与张延龄、皇太后有关,皇上早就想处死他了,据张孚敬后来说,是那些老臣阻拦了的,您何不向皇上奏上一本,就说翟銮与张皇太后有瓜葛,不管皇帝怎么看,也能把翟銮弄得一身骚。”

  严嵩一听道:“哎,这是个好主意。不过,听说张皇太后已经不行了,皇上对她还能怎么样?”

  严世蕃纠正说:“爹,你不是要针对翟銮的吗?至于皇帝对张家如何,您管他干什么?我们只是利用他们当棒子来打翟銮嘛。”严嵩立刻明白过来,父子俩互相对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张皇太后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现在已卧床不起。她几次向皇帝请求准许看望弟弟张延龄,都被坚决拒绝。她彻底绝望了。她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与皇帝抗争。八月初,历经四朝的张皇太后在孤独凄凉中与世长辞。

  严嵩听到这个消息,回到府里就对儿子严世蕃说:“可惜可惜!儿子,你说的计谋老夫还没来得及实施,那老太婆就见阎王去了,唉,真是古人说的机不可得,失不再来呀。还有什么办法才能把翟銮扳倒哟!”

  翟銮在内阁虽然是首辅,但严嵩却不把他放在眼里,遇事总想挚制他。为了改变自己的被动,翟銮上疏皇帝,请求宽容对待夏言。那时候嘉靖皇帝对以天象之变而令夏言致仕已经有所悔恨,但又不好改正。加之那一阵子,西部边境吃紧,鞑靼各部族屡犯边民,因此翟銮的上疏正中皇帝下怀,皇帝便于当年九月谕召夏言复入内阁。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闰五月,犯边几年的俺答部派使者石天爵到大同请求通贡互市。大同巡抚龙大有为了邀功请赏,诱捕石天爵并将其连夜押到京城,谎称是在反击俺答时抓到的俘虏。

  嘉靖皇帝早就痛恨犯边的鞑靼部族,见龙大有抗虏有功,喜出望外。哪知刚刚复位的夏言却大泼冷水,提出质疑道:“既然是俘虏,怎么仅有一个人?这里面一定有诈,请皇上明察。”

  严嵩揣摩皇帝不会放过这个俘虏,便故意与夏言对着干,当着皇帝的面指责夏言道:“你身为内阁首辅,却要保护一个鞑靼人,居心何在呀!”

  夏言看到严嵩那猖狂的样子,怒发冲冠,指着他道:“严嵩,你休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迷惑皇上,你能肯定这是个俘虏吗?”然后又转向皇帝说,“皇上,我们应该听听他本人的意见,看他究竟是使臣还是俘虏。”

  经过他们的争论,嘉靖皇帝的兴奋消失了,他对两位大臣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个梦,说朕在狩猎的时候打了一个鞑靼鬼。朕当时非常疑惑,在北京园林里会有鞑靼人呢?难道他们想攻北京?今天朕才明白,是有战利品来呀!既然是战利品,不管是多少人,总算圆了朕的梦,是吧?”于是,嘉靖皇帝下令将俺答使臣石天爵处以极其残忍的磔刑(即分裂尸体),并提拔龙大有为兵部侍郎。

  嘉靖皇帝敕令杀了俺答求和的使臣,使俺答等部族的首领十分震惊和恼怒。他们决定先放弃鞑靼部落之间的争斗,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廷。在俺答的号召下,鞑靼各部落很快集中大量兵力,对地处北京之西的山西省实行大举进攻。鞑靼犯兵每到之处,烧杀掠抢,镇边官兵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战报迅速传到朝廷,大臣们的意见各不相同。严嵩经常与仇鸾互通信息,了解边关的情况,便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说进犯的鞑靼军人并不是很多,他们的目的只是骚乱,不会危及朝廷。他建议皇帝暂时撤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