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宗镜录 略讲-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重”对“爱绳万结”;“密密而常笼意地”对“条条而尽系情田”。你要注意!单独抽出就是一副对子。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宅;来鸿对去雁;杨柳对梧桐,都对好的,老婆对老翁,要对准。又如“耸高阜于慢山”对“汹长波于贪海”,高山要对大海,如果山对山,老师一看打××,然后叫过去敲一下,“狗屁!”就给你一句,你就吃不消。
  “若蚁聚蜂攒,攀缘役役;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蚁聚对鼠偷;蜂攒对狗窃,而其本身就是对子。
  可是光教文学的技巧还不行,你要把哲学和科学的道理透出来,难就难在这里!所以古人的文章写出来几千年不能动摇,他下了苦功夫的,“十年寒窗无人问”,统统在搞这个玩意啊!现在是十年窗下计工时。当然现代发明东西也要下功夫,没有一点创见学了都白学。
  “攀缘役役”对“结构营营”,都是佛学,佛学与科学书一样,有人会觉得枯燥!把它变成文学就不一样了。
  “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这一篇拿到滨仪馆灵堂当祭文念,眼泪非掉不可,所有人的一生都是这样过来。有时人家叫我写祭文,我说何必写!这篇随便哪里抄一段,男女老幼统统合适,个个如此,这就是一篇好祭文。当然,骂人的部分要去掉,“如鼠偷狗窃,结构营营”,不能用。不过“八苦之焰长烧,二死之河恒没”这两句可以偷来用的。千古文章一大偷,男女老少都相应。但是在点红蜡烛、贴双喜的日子千万不能念这个。
  “轮回生灭,苦恼萦缠”又是一对。
  这一段好文章,我们的本子都是密密麻麻的红圈点,每个字都用得好,这就是文艺,艺术表达到了最高处,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佛学的特色,与印度不问。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梁启超看了已经赞叹得不得了,说翻译得好!我看差不多。翻译得好的还是《楞严经》,它就是用这种文章结构译写的,结果那么高深的哲理,那么高深的科学修持方法,用这种文学技巧表达,在全部的佛经中,真是只有一部《楞严经》,高明极了!
  其次,拿中国佛教文学来讲,除了《楞严经》以外,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准确、有力,翻译得非常好!这都是中国佛学、中国文化特有的。有人要写中国哲学史,我都替他捏一把冷汗。连这一部影响宋代的《宗镜录》的古文文章都不会写,而想写哲学史,那变成死哲学了!中国哲学之难写,本身要具有何等的才学!中国文化方面的文学造诣要高,然而光是文学造诣高还不够,本身要会作诗、会填词、作曲,诗词歌赋、琴棋诗画样样都会,佛学会、道家会、易经会、阴阳八卦会,然后才可以写哲学史,否则没有资格写的。大家现在只看到这些,还有更好的东西呢!这本书的价值有如此重要!我们不要被文字骗过去了。
  回转来讲本课题,接下来还有一句话:“皆是不能自安心耳。”禅宗二祖神光向达摩祖师求安心法门,就是因为此心不安。没有悟道以前,人生统统被永明寿禅师这篇“祭文”包括了,没有一个是真安心的!

  第二十五章  爱网为卿挂梦帐
  我们特别要注意一点,华严宗所讲的是事理一致的。真正的学佛修道,必须先把理弄透彻,理透了,修证所走的路线才是心地法门。如果理不透,光靠做功夫或盲目修证,就是外道。所谓外道,并不是骂人的话,佛法对“外道”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切功夫皆是唯心所造,心性的理不透,就是心外求法。如果光在身体的感受上或身心的境界上,抓一点现象的感觉,把这种情形当成是用功、进步,那完全错了!所以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上提出,一切佛法修证,归到最后是两个字:安心。如何求得安心?若要此心安非常困难!
  不谈佛法,近二、三百年来,书信格式末后语,大多祝颂对方什么什么安,因头情况、对象、阶层、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祝颂语。好比官场上用春安或春祺。在我近年来的感觉,一律用“敬祝平安”四个字。人生最难得的是平安;学佛到了究竟,最难的也是平安;这个社会、世界也是如此。在政治哲学方面来说,几千年来,各种理论、各种主张,归纳起来不过八个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庙子上可以常看到这八个字,看起来古老而无意义!其实意义可大了!人类社会,不论任何地区,只要能做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没有天灾人祸,国家太平,人人平安;这就是大同世界,也是现实人间的极乐世界。
  我们学佛学了半天,安心最难;除了成佛,没有人是心安的。在坐许多学佛的,老实问问自己的心安不安?每天拜佛打坐,心里不安到极点!而且拼命想求自己心安,此心却怎么都安不了。没有办法只好叫观音妈,观音妈不管你,阿弥陀佛也不理你。用功夫不是腿酸就是头痛,腰酸背疼,此心没有一刻平安。上次讲到“情牵万境,意起百思……皆是不能自安心耳”,就是最后这句话,大家最好能把这一段背诵起来。中国的佛法,尤其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上所讲的佛法,用高度的文学意境,淋漓尽致地把佛法的精神表达出来。

  文学与佛法兴衰的关系
  有一点青年同学也要留意,古文学意境美,白话文学到了艺术境界也一样的美,例如五代有名的白话诗: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绝佳的白话诗,无法更改一个字。一篇文章不论白话、文言,达到了“艺”的境界就是特殊成就。所以古代武功练得好的叫武艺;文学好叫文艺。旧文学和新文学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把旧文学的艺术精神参通了,下笔写白话文,一样写出漂亮句子。记得小时候恰逢五四运动阶段,很兴奋地推开了旧文学,因为脑子装了太多旧东西,觉得讨厌,拼命学白话,曾经也背过白话《水浒传》,景阳岗武松打虎那一段,武松喝醉酒,气愤地手持棍棒,在月光下,把老虎当大猫一样耍。而我们最欣赏的是他描写李逵,手拿圆圆大大的板斧,脚穿八耳芒鞋,从黑森林中大大喇喇出来,我们脑子里马上浮现那幅画面。就这几句话,一点古文学境界都没有,没有什么“爱绳万结,条条而尽系情田”,可是写得好就是好。
  因此连带提到,我们想研究中国佛学,乃至把佛学融会到心境上,文字工具非常重要。中国的佛经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是用白话写的,然而时代的趋势,有人提议用白话写佛经,我非常反对,用白话一写,佛经就没有了。譬如佛有预言,翻译到中国的最后一部经典是《楞严经》,文辞藻丽,而佛法末期,《楞严经》先消失。毋庸讳言,清朝末年已有学者攻击《楞严经》是假的,我担心此事,因此把《楞严经》翻成白话,想把《楞严经》精神留住。不过,译成白话我也同样担心,因此在文后提上几个字:“白话出,楞严没;愿其不没,故作此说”,不得已而翻成白话。但我依然要劝人只能将白话本作为参考,到底译成白话不是楞严的本意。
  玄奘法师对翻译经典有句名言:必须信、达、雅,三者兼顾,也就是信实、通达、雅致三个原则。佛经的文字翻译几乎做到了通达、雅致,然而能不能完全如佛当时所讲?是否能完整透彻地表达佛法之意,有问题。所以玄奘法师说,最好的翻译像母亲喂孩子吃奶一样,有十分之四的营养是自己吸收,剩下的才能喂给孩子,这说明佛经翻译能真实、通达到什么程度还是个问题。而根据中文翻译的英文佛经,问题更是大了,弄不好,这也是末法要开始的现象了。现在乃至白话写的佛法文章许多也是错误的一塌糊涂,有什么办法?这个时代的趋势,不是一人、两人的力量能够挽救的!开始不说,最重要的是鼓励大家,要深刻体会这些道理,不要听过后,书本一合,经典是经典,佛法是佛法,我还是我,那么,对于学佛没有用,听课也没有用,不要浪费时问。

  挤在生死暗巷中的苦力
  今为于生死长夜、无明尘劳、三界大梦之中,独觉悟人,割开爱网,欲透苦原,将求如来大寂灭乐者。
  现在说到《华严经》的精神。永明寿禅师为什么人著作《宗镜录》呢?为一般在生死黑夜中的人。
  “生死长夜”是一句成语,学古文的人顺手就能写出,用不着多费脑筋重新组织。然而用白话文又如何表达呢?再插一段题外话,过去的社会是六十年一个变化;之后三十年一世;现代的社会则是二、三年就有变化,大专青年跟小学生接触,沟通已有困难,小朋友看你已经老了,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一副前途无量、后途无穷的样子,再不努力,是前途有限,后退无路。
  拿现代观念写“生死长夜”,会有理解上的隔阂,写“黑暗的生死道”还算是美!年轻人或可接受,否则他觉得你们这些拜佛的老头子、老太婆落伍。落伍者,该报销也!学佛学久了,千万不要变成年轻老太婆,要跟着时代走。“生死长夜”也就是生死的黑巷子,人在没有“了”、没有悟道以前,都在生生死死的黑巷子中转。
  “无明尘劳”,古人用两层不同概念的名词组含成一句话,一看便懂,无需连接词或介词,因为介词已经存在意识里。好比小孩说:“妈妈面包”,妈妈一听就懂,小孩要面包,“我要吃”三个字省略了。
  “无明”是佛学名词。有两个要点要注意,第—点,在生死的黑巷中,我们的情感、思想、妄想等念头,不知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此谓无明,无明就是不知道、不明白的意思。第二点,凡夫众生在没有悟道以前,打坐修道,开眼、闭眼,都是靠外界的光明才能修行或看见东西,自性光明黑蒙蒙一片。真悟了道的人,能够不靠外界的光明,自性的灵光能照三千大千世界。那才是真明了。所以“无明”在理论上是不明白、迷糊的;在功夫上是在黑暗中,诸位做功夫,或打坐参禅、或念佛念得好,眼睛一闭就在生死长夜中滚,没有跳出无明。
  “尘劳”也是佛学名词。尘就是色尘,三界都在色尘中;色又代表物质,物理世界四大是色尘;有物质存在就有色尘的障碍,由色尘的诱惑,影响我们情绪、思想的波动,所以叫“尘”。
  因为有物质世界存在,使我们人生的生命一辈子忙忙碌碌,不得休止,所以叫做“劳”。古人称人生为“劳生”,一辈子在烦恼、忙碌中。综合这许多慨念就叫“尘劳”。

  爱梦编织了整个人生
  “三界大梦之中”,三界都在梦中。我们大约在欲界的中层;欲界的下层是地狱、饿鬼、畜性下三道;欲界的上层是欲界天天人、阿修罗(魔鬼),为什么不翻成魔鬼道,因为阿修罗并非一般所说的魔鬼。阿修罗属于神道,并不一定坏,只是脾气大一点。人道中也有脾气大、爱打架的,那是人中的阿修罗。人、天、阿修罗属于欲界上三道。研究佛学应该先把六道轮回、三界天人的差别弄清楚,由人升华到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还有许多层次,各有不同境界。配合现代天文学、科学研究,月亮、太阳整个系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