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天娇有毒-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吧,这么急着赶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宋力刚解了渴,抹了一把汗水问道。

“父亲,您还记得安州的私军吗?”宋知夏提醒父亲。

宋力刚虎目一睁,立时想到了当日女儿与他所说的猜测:“你是说,为父近日遇到的烦心事竟是他们的手笔?”

宋知夏点了点头:“很有可能。”

宋力刚闭目宽坐,在脑中把这段时日的经过仔细捋了一遍。

弹劾潮是有人故意推动,这点谁都看得出,但是谁在背后推动呢?这个就得靠各种细节来判断了。

在宋知夏来之前,宋力刚在心中猜测过几个人,但后来又一一排除了,因为那些人没有力量搅起这么大的风波,而且那些人与御史们又有各自的不睦,不可能统一战线,但此时宋知夏提出弹劾潮是谋逆之人的手笔,再加上宋知夏提醒过的皇上的疑心,这就能符合他之前的种种判断了,弹劾潮的确有谋逆之人的推动,但让弹劾潮越来越汹涌的,幕后必定有皇上的示意和纵容。

“有可能。”宋力刚轻声说道。

宋力刚睁目看向宋知夏,眼中隐有锋锐暗芒:“夏儿,你怎么想?”

“女儿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您怎么想。”宋知夏把问题又抛回给父亲,“若是要识时务,那父亲最好便是把廊军交还给皇上,这一次弹劾潮会如此汹涌,背后肯定有皇上的纵容,父亲若是要表忠心,自然该是上交军权了。”

宋力刚看着女儿:“还有吗?”

“若是既要保军权又要表忠心,只怕父亲该两头不讨好了。”宋知夏提醒父亲,“皇上肯定是不高兴的,您的手下大将,只怕也会不高兴。”

宋力刚神色一僵。

宋知夏再进一句:“武将进位比文臣更为艰难,一个萝卜一个坑,您不让位,底下的怎么出头?”

“不可能。”宋力刚脱口而去,“我待他们不薄。”

“可是您把持两州军权,本就不符常规啊,他们只是拨乱反正而已,而且皇上也是支持的。”宋知夏想了想,又道,“说不定皇上已经向他中意的将领透露过,不一定就是廊军的左右营将军,也有可能是从京城或别的州府调过来的。”

宋力刚几乎是立时就相信了女儿的后一种猜测,是皇上要从京城或别州调将过来,不可能是他的多年兄弟捅他一刀。

宋知夏又想到了王家:“父亲,您说魏国公合适吗?”

“魏国公?”宋力刚摇了摇头,“魏国公年事已高,六十多岁的高寿了,武将可不容易活这么长,不可能再插手军务了,魏国公的长子是文臣,怎么可能领兵。。。。。。”

宋知夏打断了父亲的话:“文臣为何不能领兵?本朝有铁令?”

宋力刚张口欲言,但他想了一圈后,又无话可驳。

“既无铁令,那为何不能让文臣领兵呢?若是皇上有意如此,只怕那些朝臣反而会大力推动呢。”宋知夏说道。

“可是,可是皇上不可能放心把军权交给那些世家。”宋力刚犹是不信。

“女儿又不曾说是交给世家,魏国公府王家,是世家吗?授爵立府之前,也就是乡豪吧。更何况王家前有开国之功,后有从龙之功,相较于父亲您,皇上会更信任哪边?”宋知夏分析给父亲听。

宋力刚无话可说:“若真是,真是魏国公府,我的确该还权让贤。”

魏国公在夏国武将的心中是一座仰望的高峰,乱世中助明主,开创夏朝盛世,封国公,享尊荣,后又扶助当今皇上登位,立下从龙之功,在开国武将一一被清洗后,仍能凭此功安享尊荣,子孙太平,甚至子孙从武改文,改换门庭,这是何等的传奇啊。

宋力刚起了还权让贤之心,但宋知夏却一点儿也不想,因为她太清楚没有军权后宋家会有怎样的下场,那是被人算计到死,家破人亡啊。

“父亲,此时皇上是什么想法还不知道,您何必赶着还权,说不定皇上是借着您这件事,看清朝中众位朝臣的立场呢。”宋知夏安慰父亲,“而且魏国公府王家接手廊军也是女儿猜的,作不得准,您也不必一听魏国公府便生了退意。”

这么说也是,宋力刚提在半空晃荡不安的心又落了下来。

“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口气全说了。”宋力刚不想再这么一提一吊的了,让宋知夏有话直接说。

“女儿想问父亲,父亲可曾想过当今,若远行了,下一任,会是谁呢?”宋知夏隐晦地问道。

宋力刚面现不耐:“让你说就说,别吊胃口的。”

“好,那女儿就直言了,若是姐夫,那一切好说,看在姐姐的面上,只要我们家规规矩矩的,姐夫不会清理我们家,可是若要过得好,那我们家如今就该多帮帮姐夫。”

“若父亲要做个纯臣,谁都不帮,那姐夫心中肯定是有怨的,我们家日后会如何,全在姐夫一念之间,姐夫心中有怨,我们家肯定会难过。”

“如果不是姐夫,而是别人,那情势又不同了,父亲作纯臣,日后我们家还是平平安安的,若父亲助了姐夫,那就是谋叛,是该清洗的对象。”

“所以,父亲,您打算怎么做呢?”

宋知夏明明的白白的问父亲。

宋力刚觉得又有些口渴了,提着茶壶又猛灌了几大口,灌完只是沉默不语。

“父亲,您打算怎么做呢?”宋知夏不容父亲回避,父亲的选择很重要。

“为父,为父一直是想做纯臣的。”宋力刚看着手中的茶壶,轻声说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心急。”

宋知夏明白了,其实父亲心中也是没底的,走一步,算一步,若是有了变化再作选择。

这也不算逃避,登位这件事有太多变化,没到最后一步,谁知道称帝的会是谁呢,看清了再下注才是常理。

可是,宋知夏并不想让姐夫秦王登位啊,那是一个伪君子真小人,这样的人,顾念情谊是很难的,秋后算账才是本心,为了自家好,秦王不能登位。

所以,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

宋知夏心中又盘算起来。

第142章 出手教训

宋知夏回了封州,回去后她就一直在想该如何扫除秦王这个障碍,同时还要保住长姐和两个外甥的性命,虽说两个外甥都是白眼狼,但是为了长姐的心情,她还是愿意努力一把的。

可是一旦深思进去,宋知夏就发现这件事远比她所想的要复杂的多,先不提要如何保住长姐和两个外甥的性命,这事是次要的,首要的问题是选择扶助哪位皇子登位。

在排除秦王之后,其余的皇子里,要选择品行和赢面都高的,还真是难选,前世秦王登位后,除了年纪小的两个皇子,其他的皇子都被干掉了,不是死了就是被囚禁了,他们的母族和妻族也被清洗了,沦落到这样的下场,本身就证明了这些皇子都不如秦王,不管是智谋还是运气,都不如他,而且根据前世那些皇子们的风闻,那些皇子们也各有各的不端,不论扶助哪一个,自家都是存在危险的。

不能把自家的平安只唯系在一个人的良心上,还是得有自身的价值和势力,让上位者有所顾忌和倚重。

宋知夏这时候总算明白为何父亲会如此犹豫不决了,的确是道大难题啊。

虽然烦心,但是双梅书院的课还是要上的,宋知夏每日里都要按时去上课。

但是受安州那边传来的流言影响,也就是花园之袭,随着贺寿宾客的归家,关于宋知夏的“心机女”评价也随之在夫人圈传播开来,宋知夏在双梅书院又被孤立起来。

其实在这之前,宋知夏便是有些被隐隐排斥的,同批生中,除了顾婵顾妍遇着她会与她招呼说话,其她人是不怎么理会她的,但是她有个好师父,而且她的成绩也的确好,各门课都是优秀,人都有慕强之心,所以渐渐的,主动与宋知夏说话的人便多了起来,但是这一次“心机女”的评价散播开来后,除了顾婵顾妍外,那些人又与宋知夏疏远了。

宋知夏曾经当面问过顾婵顾妍,为何不避嫌,不怕她带累她们的名声吗?

顾婵却道,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但是雪中送炭的回报却是锦上添花的好几倍,所以她就是专程来雪中送炭的。

直白的坦荡,直白的可爱,宋知夏对于顾婵的观感倒是又好了几分。

虽然是再次被孤立起来,但是这次的影响却比之前的要大,因为“亲眼”看到宋知夏“耍心机”的人,比之前的人要多,当日在于府里的那些夫人和小姐们都是证人,她们的说辞自然比不知来处的流言要可信的多,有了可信的来源后,刻意排斥宋知夏的学子们便多了。

宋知夏对于这些学子们的排斥孤立其实是早有预料的,因为前世她就是这么过来的,这一次她的形势还比前世好上许多呢,起码看在她的师门和她的好成绩的份上,这些人没有当面给她难看,也没有栽赃陷害她。

书兰先生却很为这个弟子犯愁,她深知被孤立被排斥的苦楚,她担心这个小弟子太过年幼,承受不住,所以替小弟子向山长请了长假,许她在家休息一个月。

山长同意了,她也听到了一些风声,虽说她对宋知夏并没有什么恶感,能被书院录取进来的,都是被细心挑选过的,都是好的,山长对负责录取的先生们有信心,所以她也对宋知夏的基本品行有信心,宋知夏不可能像传言中所说的那般不堪,但是既然事态发展到这般大,受到影响的学子有这么多,那么不管是为了让宋知夏避开传言最盛的时候,还是为了让学子们冷静下来,反省自身,最好的做法都是让她们分开一段时间,过了最初最盛的一段时间后,传言便会少了,影响也就小了。

于是宋知夏就获得了一个月的悠闲假期。

“夏儿,你这一个月在家要好好练字,每五日送一份字帖来给我审阅。”书兰先生一如既往的肃着脸,虽然她很关心这个小弟子,但是在弟子面前,她还是习惯板着脸下命令。

“是。”宋知夏也知道师尊是面冷心热的人,乖巧地应道。

“你的长假从明日开始,今日的课你仍要上完,好了,去上课吧。”书兰先生挥手示意弟子退下。

宋知夏行礼告退。

今日的课其实只剩御射课未上了,宋知夏换了骑服,去了马场。

双梅书院有自己的马场,只是马不多,而且多是劣马,因为马匹是珍贵的战略资源,民间流通的马很少,好马非常昂贵,而双梅书院只是女子书院,女子骑马首要是稳,与其选用好马,不如选用劣马,因为劣马没有傲气,不会挑选骑手,而且劣马就算受了鞭打或是惊吓也跑不快,足够马仆把马及时控制住,不会横冲直撞把女学子们撞坏了,所以双梅书院的马场里都是劣马。

宋知夏随便挑了一匹马,牵着进了操场。

今日的课是马上射箭,靶子是定靶,骑手只要控制住马匹不乱动,把箭射到靶子上就行了,要求不高,所以学子们都很轻松,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闲谈。

当宋知夏出现在操场上时,操场上立时静了一静,明目张胆或遮遮掩掩的目光都朝她投射而来,宋知夏若无其事的走到自己班级的聚集处,孤身而立。

“看,那个就是宋知夏。”有声音飘过来。

“就是她啊,可是看不出有什么狐媚相啊,不会传错了吧?”

“人家说的是心机,又不是模样,更何况有时候心机远胜过模样。模样再好,却是个村妇,你喜欢吗?若是小家碧玉,不需模样有多出挑,只需心机比人多几分,你看结果又会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