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渐渐接近,阵中的弓箭手开始互相对射。

箭矢遮天蔽日,双方大阵里盾牌如云般高高举起,仍是不断有人中箭摔倒,惨嚎不绝。

军阵过处,明军后面兵阵里迅速跑出担架队和救护兵,将受伤躺在原地的士卒搀扶着或者用担架抬着撤回城内救治。

大顺军的伤兵,却是躺在那里哀嚎,无人问津。

战场上所有的士兵,大顺军和明军都看到了这一幕。

大顺军不能不心寒,而大明军则士气倍振!

受伤有人救治,就是阵亡战死,也有人照顾他们的家小父老。

他们每个人的腰间,都有一块硬木制成的腰牌,上面刻着他们的姓名、籍贯和所属部队番号。

阵亡了,腰牌会有人收走,登记,他们的家属就会受到保护和接济,他们的尸体也会被运回家乡安葬,他们就是大明的功臣和烈士,受到万人敬仰。

他们的大将军亲口向每一个人承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大明新政府拼死血战的士兵,不会抛弃任何一具阵亡士兵的遗体。

无论战争是胜是败,战后都会有人去寻找失散的士卒和他们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让后人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功绩。

为这样的将军奋战,为保卫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死,就是他们的信念!

两个万人大阵终于碰撞到一起,两军夹起的中间战场上尘土飞扬,金铁交鸣,刀刃入肉,杀声震天。

明军三人一组,一个拿手盾短刀,专事防御,另两个持长矛,刺杀已经兵刃出手,来不及收回的顺军。

一组士卒出现损伤,立刻会和周边同样受到损伤的三人小组结合,组成新的三人小组继续战斗,乱而有序。

顺军虽然骁勇,却多是各自为战,死伤更多。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顺军本来就是试探进攻,看看赚不到便宜,就开始退却。

看到顺军开始退却,明军士气大振,拼死反击。

顺军大阵加快了退却速度,很快就不成队形,争相向己方大阵拼命逃去。

明军一直追击到顺军大阵一箭之地,才开始缓缓后撤。

后撤的时候,明军士卒帮着救护队抬起自己的战友,甚至表示投降的顺军伤兵,也被他们抬了回来。

贺锦在垭口上看的目瞪口呆,脸上第一次失去自信,表现出惊慌来。

这显然不是他以往遇到过的任何军队,这是一支比明军不知强大了许多倍的劲旅!

王烁不简单!

午时的时候,碧蓝如洗的天空下,战场寂静下来。

贺锦没有再发动进攻,而是率领亲兵卫队一千余人,缓缓走下垭口处的山坡,穿过大顺军黑压压的兵阵,向战场上走去。

他要和王烁谈谈,自己小瞧王烁了。

此人不仅会治理地方,而且深谙兵法,有大将之风,本领不在自己之下。

如果王烁肯率军归顺大顺,闯王将如虎添翼,将来打下天下,王烁完全可以如韩信一般,成为一代名将。

第170章 城下和谈

贺锦不想和王烁硬碰硬的决战了,他想和王烁谈谈。

虽然自己士卒数量上仍然占据优势,但他心里却第一次失去了战胜王烁的信心。就算自己能够打胜这一仗,估计顶多也是惨胜。

如果,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不但闯王可以多一个左膀右臂,他也不用在这里和王烁生死相搏。

贺锦带着亲兵卫队出了大阵,来到战场中间。他让亲兵喊话,要王烁出阵答话。

王烁也带着一个千人队来到战场上。

他心里,也有要劝降这位左金王的意思,就冲他一路行来,对百姓秋毫无犯。他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将军。

从连城一路交手过来,贺锦的信心在减少,王烁的信心却在增加。

自己的士卒由不堪一击到和贺锦打成平手再到能够战胜顺军,这一切都让他看到了彻底击败贺锦的希望。

虽然自己士卒损伤比贺锦多,但那都是一开始交手造成的,最后的这几战,损失大的,却是贺锦。

虽然自己现在兵力还输于贺锦,但活下来的士卒都是精兵,在军队质量上,自己一方已经占了优势。

而且,自己以逸待劳,士卒精神百倍;顺军却沿途征战,晚上让他“敌驻我扰”的战略搞的精神疲惫。

如此算来,敌消我长,战胜贺锦当是有把握的。

从鲁胤昌哪里,王烁已经知道劝降贺锦希望渺茫,他心里已经下了与贺锦一战的决心。

来见贺锦,也只不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勉强一试,尽人力而已。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互生敬畏之情,见面之后,各自向对方抱拳拱手,互道久仰。

贺锦首先开口道:“是我小视将军了。将军文武双全,便是闯王身边大将,能及将军者,也是寥寥无几。以将军之才,正当英年,若是能幡然悔悟,跟随闯王,共取天下,前途定是不可限量,非贺锦可比。”

王烁微微一笑道:“贺帅谬赞了,王烁唯思保国安民而已。在下生性懒散,本不愿操心国是。若这天下果真有可令众生安居乐业之主,在下早就交出军队,学张子房云游去了。”

贺锦就奇怪问道:“闯王为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辛苦半生,如今大军过百万,行将北上灭明,成就大事,难道不是明主吗?”

王烁再笑笑,耐心对贺锦解释道:“北方满清残暴,视我汉人为奴仆,屡次窜入我中原富庶之地,烧杀抢掠。其所过之处,百姓所遭荼毒惨不忍睹,闯王不会不知吧?

崇祯皇帝为阻满清南犯,夙夜焦虑,耗尽国财。而这时候,闯王却与朝廷自相残杀,徒耗国力,此非明主所为也。

所谓明主,当首先保家卫国,让自己治理地方之百姓安居乐业。

闯王做的如何呢?相信贺帅比在下清楚吧?所过之处,国家积蓄抢劫一空,聚饥民为暴徒,如蝗虫过境,十室九空!此亦非明主所为也。

如此下去,即便闯王取代大明,中原也是饿殍遍野,满目荒凉!国家实力耗尽,如何抵御残暴外敌?”

在斗嘴上,大学毕业的王烁可比草莽出身的贺锦强多了。王烁自己都暗暗得意,在明末没白混,能拽两句半生不熟的文言了。

贺锦摇头对王烁道:“将军此言差矣!将军所言之事却怪不得闯王。闯王也担心北方强敌入侵,有心与大明和解,甚或有和解之后,率兵北上,收复河山之意。可是大明缕缕视我等为流寇、恶匪,不断派兵征剿,逼得我等不得不与之一战。”

王烁道:“若是不让朝廷将你们当做流寇、恶匪,则当有自己之做为。汝等抢劫州府,耗尽国库,宣扬免徭役,均田赋,不纳粮等不切实际之法,鼓动百姓作乱,于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也!

百姓不出徭役,不纳粮,军队、国家如何运作,如何让国家集聚钱粮对抗满清?不纳粮军队吃什么?总是靠抢劫度日吗?把国家抢光了,再抢谁?

大明是风雨飘摇,不胜其职,该当覆灭。然闯王鼓动暴乱,又没有行之有效,安邦定国方略,只会给满清以再次进犯我中原之机会,搞得天下更加混乱,百姓更无安身之地。所以,我不能赞成闯王,也不能投他。”

贺锦改了话题再劝王烁道:“昔日李岩李公子来投闯王,闯王如鱼得水,从善如流,所言悉数采纳,才有了今日大顺之隆盛!若是将军肯投靠闯王,将定国安邦策略献于闯王,闯王从善如流,定会重用将军。将军一展所长,岂非百姓之福?”

王烁不由苦笑。

别说闯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重八,那么英明的一个人,也不可能接受他这些个来自三百年之后的理念和治国方式啊。

恐怕他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凭闯王的知识拥有量,听都不一定能听明白,就更别提什么从善如流的去接受了。

如何能对贺锦说明白呢?

第171章 不欢而散

贺锦行伍出身,跟他讲抽象的大道理,恐怕是鸡对鸭讲,越说越乱。

思考一下,王烁换了方式,对贺锦说道:“我不能相信闯王,因为我所见闯王之所作所为,与贺帅所言,相差甚远。

如若闯王果如贺帅所言,是所谓明主,那么就请贺帅先回转陕西,以在下刚才所言之意,劝的闯王不要去进攻北京,自相残杀。

闯王若是明主,当能明白在下所言,从善如流,以西安为根本,先将他统治下的这大片土地治理好,如我在这里和漳县一般,让百姓安居乐业,衷心归附于他。

倘能如此,闯王则为真明主也,在下当无话可说,自然会归顺闯王,帮他治理出一个天下乐土。

闯王励精图治之后,具备了北上一统天下之实力,所需战马,在下自然会竭尽全力为其筹备。”

王烁心里想,就算李自成接受他的建议,不去进攻北京,把占领的地方治理好,没有一年半载也做不到,何况他也不会那么做。

但他提的这个方案可是合情合理的,既然你闯王是明主,那你就按着明主该干的去干吧。你不按套路来,还是一味蛮干,你贺锦凭什么让我投靠闯王?

但如果李自成真的可以从善如流,回心转意来治理他统治的土地呢?

辅佐他,让他当皇帝,再出一个朱重八?

那也不成,不真正摆脱皇帝制度,中国永远没有好。

那就劝他不能做皇帝,不听就和他打,直到把他打服。

反正只要保住青海,他就会有时间造现代武器,到时候,十个李自成也白给。

贺锦如何敢回去劝说李自成改变既定大计?许久沉思不语。

从内心意愿来讲,他反倒赞成王烁的主意。可是,赞成王烁就等于背叛闯王。

在闯王就要成功的时候,再起来造他的反,那岂不是搅和的天下更加混乱?

再说,凭着王烁这点人马,这点地盘,想和闯王对抗,根本就没有希望。

王烁见他长久沉思,以为他有犹豫的意思,就趁机再劝道:“贺帅,以在下看来,闯王所作所为,离平定天下还差的远。而且,闯王如此蛮干下去,统一华夏根本就不可能。

相反,在王烁看来,其已经是强弩之末,离失败不远矣!贺帅与其跟随闯王一起失败,倒不如和在下一起,共同打出一个真正百姓当家做主的天下。若是贺帅与我合成一家,定会有更好的将来,请贺帅三思。”

贺锦闻言笑了,许久道:“你真是井底之蛙,不知道这天下到底有多大!凭你这点力量,连我都无法对抗,却想着去对抗闯王,你这是自己找死啊!

我和你在这里磨牙,无非是见你是个人才,不忍诛杀。

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赶紧征集十万匹好马交给我,我可以不和你厮杀,闯王那里我去交代。如此可好?”

贺锦这样做,已经是尽到最大努力了。

他实在不愿意和王烁做生死搏杀。

有了战马,他在李自成面前好交代,再替王烁说些好话,兴许李自成会同意他不进攻王烁。

但如果李自成怀疑他和王烁勾结,他还是要担巨大风险的,没准李自成会不信任他,解除他的兵权,甚至会除掉他。

但辛思忠对王烁的夸赞,让他心里十分同情王烁,又赞成他的观点,就更不忍心刀兵相见。男子汉大丈夫,为一个他喜欢的人,担风险也就担了。

王烁可不这么想,他心里有更大的目标。

贺锦是第一个拦在他日后出西宁道路上的障碍,要么贺锦投降他,要么就只能消灭他,不能让他跑回甘肃或兰州,成为日后更大的障碍。

这一仗,必须打!

既然劝降无望,就只有将贺锦的军队打败,为他将来出青海走向天下,打下一个更加坚固的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