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谷间的平地狭窄,没有空间让骑兵两翼包抄,只能正面对阵。

虽然知道这样的地形,不利于用骑兵攻击,贺锦追击鲁胤昌心切,又没把王烁的明军放在眼里,还是直接派出了骑兵正面冲阵。只不过根据对方增兵,他也将骑兵相应增加到三千,想尽快结束战斗。

这次明军的战法又与上次不同,弓箭手放完三轮箭矢之后,迅速撤到山谷出口里面去了。

前面那个方阵只剩下盾牌手和长矛手。后面的两个方阵迅速前逼,和前面的方阵合成一个大阵。

这次前面方阵的弓箭手比第一次与顺军接触时多了一倍,杀伤力也就增加了,大顺骑兵冲锋的时候的损伤增加了许多,待冲到阵前,如云的盾牌挡住了去路。

骑兵冲破一层盾牌阵,顷刻第二道盾牌阵就会挡在前方,盾牌缝隙里伸出的长矛,不断向骑兵的身体和战马穿刺,大批的大顺骑兵掉下马来,没有掉下马来的骑兵也失去了速度在原地打转,不能前进一步。

贺锦看势不好,急忙命令步军方阵前进,去替换乱了阵型的骑军。

两军步军终于接触。

顺军作战全凭士兵骁勇,不怎么讲究阵法。而明军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刚刚得到的利益,士气如虹。

战死了家人尚可得到好处和政府优待,逃跑投敌这些好处就没有了。

在长官没有传令撤退之前,士卒虽然心里害怕,却很少有主动逃跑撤退的。

王烁知道自己的新兵和敌军拼骁勇是不行的,所以训练的时候,特别强调阵法和集体力量。

明军在遭受顺军拼死攻击的时候,阵型不乱,稳住了阵脚。

打仗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心里害怕,甚至不敢拿着兵器往敌人身上刺杀。

真正打起来,看到身边一起训练,一起生活的弟兄被敌人残忍的杀死,心里那股狠劲就被激发出来,报仇的欲望开始萌发。

很快,明军开始反击,长矛成片的刺出去,一人大声呼喝杀敌,带动周围一片士卒跟着他拼死攻击。

顺军的前进方阵竟然被明军冲乱,往后退却。

山谷狭窄,顺军虽然众多,却容不下更多的军队上前包围明军。

贺锦只好命令乱掉的步军撤回,再用骑兵冲击明军方阵。

明军没有追击撤退的的顺军步兵,而是不等敌人骑兵到达,就缓慢的撤进山谷中去了。

这下贺锦吃了亏,只气的暴跳如雷,把领军的步兵都尉骂了个狗血喷头,接着就强令大顺骑兵追击过去,不让明军顺利逃跑。

大顺骑军赶到山口,四周山坡上万箭齐发,骑兵无法前进,只得撤退。

这一仗,击溃了大顺军的步兵方阵,让明军的将领和士卒看到贺锦不是不可战胜,顿时信心大增。

在下一个平地的战斗,就打的更加稳健和勇猛了。

贺锦憋了一肚子气,催动大军,追入山谷,沿着狭窄的山间小道向下一个山谷平地进发。

明军将领们第一次有了战胜敌人的信心,头脑也变得灵活起来,把在漳县时的游击战也用上了。

明军派出大量散兵,在贺锦经过的山间小道两侧袭扰、阻击顺军前进。

贺锦大军前进途中,四周山上不断有明军散兵袭扰,或用弓箭一轮急射,然后就跑向更远的山里去了;或在山上滚下巨石,砸的顺军鬼哭狼嚎,死伤惨重。

这些明军几十人上百人一伙,不和顺军正面交手,只是一味偷袭。

贺锦气的直骂娘,却又不得不防,只得分兵先向路过的山头攻击,占领山头之后再让大军通过山间小道。

从山下向山上进攻,还是顺军吃亏。

往往要用多于明军散兵几倍的兵力方能攻上山头。人少了攻不上去;多了,山上滚下乱石,躲都没处躲。

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大顺军才冲出山谷,进入连城,连城还是一座空城。

明军的小股部队一路追到连城,夜晚在城外击鼓敲锣,鼓噪的顺军觉也睡不安稳。

为防止明军夜间袭扰,贺锦只得派出兵力,在连城四周警戒。

谁知道这些明军是小股骚扰还是后面有大军跟随?不设防备,黑夜里万一被敌军大部队偷袭,就得吃大亏!

贺锦大军人不敢卸甲,马不敢摘蹬,都稀里糊涂和衣而卧,随时准备杀退明军的进攻。

明军却没有大规模进攻,只是闹了一宿动静,就是不让你安心睡觉!

贺锦被闹腾一夜,心烦意乱。

第二日,他命令前军早早出发,向大通河与湟水交汇的上川口平地进军。

你让老子晚上睡不好,老子干脆不睡了,先赶过去灭了你再说!

贺锦打了半辈子仗,还没见过这么气人的战法。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连村里婆姨吵架的损办法都使出来了。

等到击败王烁这兔崽子,活捉了他,非抽他一百鞭子泄恨不可!他在心里暗暗发狠。

第168章 越战越勇

上川谷平地上,明军也早早列阵。在那里等待着贺锦的,是又一个更大的品字大阵。

贺锦心里窝火,根本没心思和明军对阵,只想速战速决。

他命令所有骑兵冲阵,步兵紧跟其后。

这一次,明军有了经验,第一个方阵全是弓箭手,排成三列,万箭齐发,顺军骑兵死伤惨重。

弓箭手放完箭,迅速从身后两个方阵中间的空隙里撤出战场,跑向两侧的山坡。

后面的两个方阵待弓箭手撤完,立刻合为一个大阵,竖起盾牌,阻挡大顺军骑兵突击。

大顺骑兵遇阻,周围山坡上的弓箭手再一次万箭齐发,骑兵纷纷落马,抵挡不住,向后逃跑。

贺锦看着乱成一团,死伤惨重的骑兵营,一下子醒悟了,王烁这是要消耗掉他的骑兵!

这样打下去,等他进攻到西宁城下,骑兵就剩不下多少了。

没有了骑兵,自己的攻击力量就大打折扣,到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那些生瓜蛋子骑兵,屠杀自己的步兵了!

大顺军本来骑兵就少,接连这几次战斗,五千骑军已经死伤两千了,却再没有看到明军骑兵出动一次。

贺锦不敢再用骑兵突阵,只能用步兵对步兵了。

他心里也在暗暗奇怪,以往和明军交战,自己骑军排山倒海般的一阵冲锋,大明军队就基本被这股气势吓破了胆,没命狂逃。

然后自己的步军四面合围,战场很快就变为一面倒的屠杀。

王烁的明军一开始还不如其他明军,怎么一路打下来,看着战力不强的王烁明军,为何就打不垮,反而越打越强呢?

想不明白也得打,不抓住王烁和鲁胤昌,他憋了一路的这口气就发泄不出来!

只是,以后的战斗,贺锦再也不敢轻视眼前这支军队,把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也发挥到了极致。

战斗一次比一次惨烈,明军一次比一次变得凶狠,死战不退,甚至在贺锦派出的兵力不足的时候发动反击。

一路攻击前进,从连城到碾伯,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搏杀,每一次明军虽然被击溃,伤亡惨重,但每一次战斗,大顺军越来越打的艰难,也是死伤累累。

到达平戎驿的时候,贺锦损失了三万步军,骑军也只剩下不到两千了。

这时候,贺锦才真正醒悟过来,他碰到劲敌了。

王烁的明军与其他明军是完全不同的,辛思忠信里告诉他的,没有半分夸张。

王烁虽然年轻,但智谋恐怕只在他之上,不在他之下。

这一路战斗,从鲁胤昌诈降开始,就都是王烁设计好了的。

让他不去攻打北大通的边墙,而是沿着王烁设计好的路线,一路消耗实力。

这样子打下去,等他打到西宁城下的时候,他的实力也就消耗的差不多,无力攻城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是在被王烁一路牵着鼻子走。

虽然有上当的愤怒,但他毕竟有多年征战经验,知道王烁就是为了激怒他。

此时,猜透了王烁的心思,他反而不生气了。

他需要格外的冷静下来,不然,面临的很可能就是失败!

他开始犹豫了,这些人马,特别是骑军兵力不足,还能不能和王烁一战?至今王烁并未露面,他还有多少军队在前方等着他的到来,他并不清楚。

他考虑在平戎驿就地驻扎,暂不进攻西宁,派人去兰州调来党守素的五千骑军协助攻城。

可是,党守素是闯王起家时的“八大营”十八将之一,是闯王的亲信,自己调动他的骑兵,闯王必定会知晓。

堂堂的左金王,率十万大军,和全是新兵的一个毛孩子交手,却让人家打的不敢进攻了,要调闯王的部队来助战,这传扬出去,人可就丢大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派出去的哨探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王烁派军队一路阻击大顺军队,也是死伤惨重,西宁城里住满了伤兵。

他的军队大部分是新军,各土司又对他有怨恨,趁机鼓动,逃跑的士卒众多。

现在,王烁手下步军已经不到五万人了,骑军难以训练,能真正作战的不足两千。

这个情报,又让贺锦鼓起了勇气。他和自己的部将商议,是否进军西宁?

部将们跟着贺锦屡战屡胜,是骄傲惯了的。

这次进军西宁,到处是大山,展不开兵力,一路让人家牵着鼻子走,打了不少窝囊仗,心中不忿。

多数部将都赞成进军西宁城下,和王烁决一死战,以吐心中恶气!

再说王烁只不过是个小小千户出身,名不见经传,能有多少能耐,为何要怕他?

犹豫再三,贺锦还是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进军西宁卫。

第169章 信心全无

从平戎驿到西宁卫,一马平川,只在快到西宁城的时候有很短一块山地。

贺锦的部队沿途再未遇到明军阻击,说明哨探的情报是准确的,王烁已经没有机动兵力派出来阻击了。

清晨时分,天色蒙蒙亮,贺锦命令埋锅造饭,随后大军就沿着湟水一路向西推进,巳时到达西宁城下。

王烁已在城下列好大阵,严阵以待了。

西宁城下自东向西一马平川,湟水在北侧山脚下流过,平地有七八里宽,足够双方大军厮杀。

顺军刚出垭口,明军就冲杀过来,打了贺锦一个措手不及,只得调过骑兵,冲散追来的明军,开拓出空地。

趁这个机会,顺军弓箭手排列开来,向明军放箭,稳住阵脚,大军缓缓冲出垭口,列成军阵。

两军反复冲杀,顺军骑兵又损伤不少。

明军并不过于向前,看到大顺骑军,随即开始后撤,弓箭手边撤边放箭,阻挡敌人骑兵前进,最后撤回军阵,与大阵结合。

贺锦站在垭口的山坡上,看到明军进退有据,不由暗暗心惊。

这是他见过的最军纪严明的明军。

以往的明军,多是文人指挥武将,排兵布阵全凭那些进士出身的将领们凭空设想,或者从什么兵书战策上搬来的路子,基本不实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一点被突破就全军溃败。

再看西宁城下的明军,十几个方阵,从平地一直延伸至两侧山坡,互相照应,纹丝不动,毫无弱点,威严整肃。

虽然明军看来也就在四五万人左右,明显比他兵少,但他不敢大意,没有发动全线进攻,只是派出一个万人大阵,进行试探性攻击,寻找明军的弱点。

随着大顺军一个方阵前移,明军也动了,同样一个万人方阵缓缓移出队列,向顺军的万人队迎来。

双方渐渐接近,阵中的弓箭手开始互相对射。

箭矢遮天蔽日,双方大阵里盾牌如云般高高举起,仍是不断有人中箭摔倒,惨嚎不绝。

军阵过处,明军后面兵阵里迅速跑出担架队和救护兵,将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