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献策反驳道:“汉人多了去了,洪承畴也是汉人,前明对他那么信任,他不也当汉奸吗?当初多尔衮若是听他的,不攻潼关,集中兵力突破陕北,我们现在说不定已经让多尔衮给灭了!

还有,他不给博洛出主意,郑芝龙怎么会被满清坑到北京去,福建怎么会丢那么快?

所以,这跟汉人满人没关系。家无明主,妻子越墙。大明没有好皇帝,有本事的人自然择木而息。”

王烁问道:“你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照你这么说,哪天你觉得我是混蛋一个了,你也要去投多尔衮?”

忽然想起来,历史上宋献策果然就是偷偷投靠了满清,有人还看见他和自己的儿子穿貂裘,跨骏马,出北京前门去郊外围猎。

想到这里,怎么看宋献策怎么不顺眼,不由发狠道:“哪天老子攻破徐州,非把洪承畴这汉奸点了天灯不可!攻破北京,抓到范文程这老家伙,老子灭他九族,让他断子绝孙!”

第440章 制定方略对敌计 李达攻破青疃集

李岩实在是忍不了王烁和宋献策这俩活宝了,气的一拍桌案道:

“这都什么时候了,满清在北京正算计我们,你们不干正事,却还在这里胡说八道!”

王烁一缩脖,这李大公子一身正气,关键时候他还真有点怕他。

于是一指宋献策道:“他一肚子坏水,准有注意,你问他要主意。”

宋献策还想争辩,遇上李岩严肃的目光,顿时也没了脾气,也严肃了脸色说道:“当然是先解决掉被围的罗洛辉和博洛。这俩人被困这么久,估计也饿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发动总攻,全歼他们了。”

王烁接话道:“西安的兵工基地又弄出一千发带响的炮弹来,这会儿咱们正好用上。”

宋献策摇头道:“这炮弹还是用来对付倭寇和江南的金声桓、王得仁吧。咱们一次就要打的他们害怕,再不敢来第二次才成。”

李岩点头道:“可保留辛思忠的突击兵团,命辛思忠将他的一半兵力布置于江淮长江沿岸,另一半布置于山东、江淮交界之沿海地带。

长江和沿海防守地段过于漫长,可多设嘹望点和信号传递站,发现敌军来袭,立刻点燃号炮,层层传递消息。

突击兵团都有战马,支援迅速。手里又都是先进武器,一次就可击溃敌军,令其生畏,再不敢轻易来犯。”

王烁道:“想让敌人害怕,就是满清的办法,杀!可传令辛思忠,要么不打,要打,就全歼敌军。老子不要俘虏,只要人头!”

1650年12月中旬,西北军在青疃集战场和徐州战场同时发动总攻击,对被围困的清军罗洛辉集团和博洛集团展开了围歼战。

时值严冬,天寒地冻。罗洛辉早就断粮,马匹也吃的差不多了。

罗洛辉不是杜聿明,有将总统的灰机空投救济,他出不去就得靠自己。

青疃集老百姓遭了殃,凡是能用来生火取暖的东西,木头,秫秸杆,连能着火的衣裳都给烧了,百姓也给抓来杀了,人肉混马肉里给吃了。

人总吃这些东西也受不了,清军精神上许多已经不正常,好多疯了,见人就杀,不分是不是自己人了。

罗洛辉日夜派人巡查,发现有发疯的立刻杀掉,以免影响其他士卒。

时候一长,连他自己都快疯了。

这还在其次,关键还是冻的受不了。

跟西北军打仗的时候是十月,河南南边还比较暖和,士卒们穿的是单衣。

如今进了寒冬腊月,天气急转直下,下一场大雪,大地上冻,人也差点给冻住。

能生火的东西都烧光了,几万大军给冻的哭爹喊娘,每天都有上千的士卒一觉睡过去,第二天早上就僵硬了,再也醒转不来。

就在这个时候,四周的西北军发动进攻了。

李达的军队,有西北政府组织的运输队支援。

根据地的百姓,为支援政府消灭满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不再讲究政府的土改法令,留下自己吃食,其余全部捐给政府养活军队打鞑子,连地主都倒空了自己的粮仓,把粮食全部拿出来交到政府那里去。

在全力支援前方的氛围里,谁愿意做落后分子?

这正如抗美援朝百姓捐款给志愿军买飞机一般,当百姓有了国家意识,有了民族概念,有了站直了腰杆做人的豪气,那股爱国热情是任何因素都无法抵挡的。

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热情和豪气,就会如巨人般屹立起来,让所有敌人胆寒!

听说政府要组织运输队,百姓们纷纷报名,不计酬劳,自愿拿出自己家里的运输工具,自备路上的吃食,组成浩荡的运输大军,往前线给部队运送给养、兵器、弹药。

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根据地的父老乡亲,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有多少人可以理解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情感?

百姓为什么这么心甘情愿的支持解放大军?只是靠宣传,靠强迫,行吗?

曾经看到过一篇写这个情形的文章,把百姓的支援前线说成是政府摊派,强迫,百姓甚至半路扔了大军的给养,偷偷逃跑。

老余只能说这个作者太无知了。当年蒋总统也摊派,也组织百姓运送给养,为什么就组织不起来,百姓为什么就不鸟他?

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和抹黑,在真理和正义面前是站不住脚的。

有根据地百姓的全力支持,李达的河南兵团吃穿不缺,还有肉吃,不打仗光防御就跟在家里过年差不多。

河南兵团曾经多次败于罗洛辉之手,早就按捺不住,惦记着报这令全兵团蒙羞的仇呢,总攻击命令一下达,全军振奋。

在大炮和火枪军配合下,步军列成方阵,塌着冰雪,奋勇前进。骑军则迅速突破清军防线,如射出去的一支支利箭,向敌军营垒纵深发展,喊杀声响彻了河南大平原。

清军听着四周响起的,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乱成一锅粥,只知道四下里逃命,根本没有心思抵抗。

罗洛辉率三千能战的亲军,被西北军围困在一个大土堆上,誓死不降。

李达赶到现场,没做多余考虑,调来大炮和火枪军,直接对着大土堆攻击,不要活的  岩下绝杀令,王烁不但没有批评,还下令嘉奖,他就没什么顾忌了。

对伟人的政策,王烁样样都试图学到家,唯独优待俘虏这一项,他似乎完全忘记了。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倒更合他的口味。

罗洛辉被彻底消灭,其他清军失去指挥和领导中心,瞬间崩溃。

整个围歼战,在河南兵团近乎狂野的四面攻击之下,历时两天一夜,河南兵团全歼清军罗洛辉集团七万人马,俘虏三万,大半已经饿的没了力气,或者直接失去了抵抗的意志,躺在地上等死。

罗洛辉被大炮击中,无法找到全尸,确定其已经死亡也就算了。

对俘获的清军,王烁还是老办法,下令剃光头,这回连甄别也免了,直接发送到矿山去挖煤,挖矿。

这些清军,大都是满八旗和蒙古人,参与了多处对抵抗城市的汉人屠杀,留他们一条命已经是他王烁法外开恩了。

谁说要留下俘虏王烁跟谁急,这回不管什么常委会了,老子自己说了算!

第441章 西北军再破徐州 红娘子改名洪雪

李达率河南兵团全歼罗洛辉的清军之后,奉军事总部命令,立刻翻越大别山,与云梦地区的白旺襄阳兵团胜利会师,共同歼灭清军巴哈纳集团。

在绝对优势兵力攻击下,已经穷途末路的巴哈纳再也无法坚持,被彻底消灭。

至此,长江沿岸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属西北政权。黄河以南,满清只剩下仍在徐州负隅顽抗的博洛集团了。

博洛在徐州城积累了不少粮草,又搜刮了百姓不少。他担心徐州百姓暗中帮助西北军破城,杀光了徐州城里的所有汉人男子,只留下年青女子供他的大军娱乐。

这个举措激怒了王烁,他严令围困徐州的夏邑大营总指挥红娘子,不惜一切代价破城,把城内清军,不分老幼,不分满汉,全都给我杀光!

如果活捉博洛,给我用能想到的,最残酷的刑罚惩治,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红娘子是李岩师傅云游四海拾到的孤儿,不知她父母是谁,在哪里,因此也就没名没姓。

因她素好着红衣,师傅就喊她红儿。后来嫁给李岩,大家也就叫她红娘子了。

本来,在明代女子没有地位,有没有名字也不在乎。自进入王烁的西北根据地,她明白了男女平等的道理,又是西北军的重要将领,她开始惦记着自己也应该有名字了。

可她该叫什么呢?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这名字也不好起呀。那就跟捡她回来的师傅姓?

巧的是,她师傅也姓李,她还不愿意跟她丈夫李岩一个姓,这就有点难了。

在王烁的西北政府,最有学问的,恐怕就是宋献策了。

这倒不是没有饱学大儒前来投奔,只王烁安定老家,他世家出身,同族的饱学之士就不少。

只是这些人受孔孟之学熏染甚深,接受王烁的现代思想很困难,并不适合在政府里工作。

那有名的顾炎武先生,当年陕西访友,闻听王烁政权,也来一探究竟。

王烁听说顾先生来,高兴坏了,当时还在兰州,他发动兰州所有政府官员,出城十里地迎接顾炎武先生。

可惜呀,他那些男女平等,不许女子缠足,允许女子和男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力,特别是他的自由恋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以及男女恋人可以在大街上手牵手的荒诞言论,让顾先生很快就把他当做了伤风败俗的流氓,这还不如满清呢!

顾先生给气走了。就算是宋献策,要不是在兰州呆的时间长了,适应了,又到高级军校学了他的许多思想,恐怕也转不过弯来。

但人家宋献策有个好处,就是务实。你那一大堆流氓思想我接受不了,但这只是小节,不影响你建立一个大同世界的华夏,咱们大目标一致,小节嘛,我就不和你计较了,你提倡你的,我做我的。

反正我不会响应你的号召,和夫人上大街上秀恩爱,我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自己找媳妇,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不着。

所以,在政府里,宋献策这样的就算有学问了。

红娘子为给自己取名字犯愁,就只好请教最有学问的宋献策了。

宋大学士琢磨半天,你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又不愿意跟着李岩姓“李”,那怎么办?

对了,你叫“红娘子”,这“红”字通“洪”,你就姓洪吧?

你看,要说还是人家宋军师有学问,眼珠一转,红娘子就有姓了,姓“洪”。

那叫什么呢?宋大学士一想,你文武双全,女中豪杰,不输当年穆桂英,干脆你也叫“桂英”,洪桂英,如何?

不怎么样!女中豪杰就得叫“桂英”啊?我还不如叫“木兰”呢!

宋献策说“木兰”也挺好,那就叫木兰!

红娘子这个气,你哪凉快上哪呆着去!刚夸你有学问你就顺嘴开河,胡说八道!我不用你了,名字我自己取。

唉,真是好心没好报,才给你想个姓出来,转眼就念完经打和尚,吃饱了骂厨子。不用拉倒,我还省心呢!

红娘子在大帐里憋三天,最后给自己取个名字叫洪雪,听着挺好听。

她不知道,明代是忌讳用两个字做姓名的,两个字的姓名,一般没人叫,都是直接称呼表字,比如王烁的字叫“夔光”。

李岩也有字,只是这字太大了,叫“自成”,和闯王同名,要不李自成怀疑他要取代自己,非要杀他呢。

李岩的字没有人敢叫,只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