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名振无奈,只得奉旨带大军南下,驻守金华、衢州,准备向福建进军。

张名振一走,南京城很快就成了金声桓、王得仁的天下,他们把持朝堂,大封自己亲信部下,对异己轻则罢免,重则杀头,光武朝廷成了金、王天下。

第438章 二帝并立图火并 关键时刻靠文程

内阁首辅张煌言看着南京城被金声桓和王得仁搞的乌烟瘴气,怎奈二人受光武帝信任,他也毫无办法。

能活到现在的前明老臣,都是比较滑头的。他明面上什么也不管,不和金、王二人争权,暗地里却写信给张名振,要他先不要进攻福建和广东。

张名振手下人马过少,无法在实力上跟金、王二人对抗,只有联合外部力量,才有能力重新夺回对朝廷的控制权。

福建郑成功过去收留过他们,和他们有过交往,如果能够说服郑成功背弃永历,投靠光武,则足以对抗金、王。

但郑成功太了解朱以海这个人了,知道他还不如永历呢,根本没搭理张煌言的示好。

张煌言就又偷偷派人联系李成栋。

李成栋受郑成功欺负,永历又不给他做主,心里有气,说动他另换门庭还是有希望的。

李成栋在广东经营多年,他不可能扔了广东北上对付金、王,反而要求张名振和他南北夹击,先帮他灭了郑成功,然后他就收拾军队,北上南京勤王。

张煌言收到张名振的报告,心说只要李成栋有活动心思,这事就好办。

他又写信给李成栋,让他明面上反正,承认光武政权,然后张名振就可率军入福建,帮他对抗郑成功。

同时,他又告诉郑成功,李成栋已经答应归顺,你若是仍旧保永历,我们就是敌人了,朝廷将派兵攻打你。

郑成功不愿意保光武,就把这事告诉李定国了。

李定国一琢磨,想不自相残杀,恐怕是不行了。他必须迅速首先解决掉孙可望,然后和郑成功一起,东西夹击李成栋,灭李成栋之后,北上灭光武。

他把这事奏明永历帝,永历没主意,既然是为了光复大明,那就干吧。

于是,李定国集合大军,向广西边境靠拢,一场“窝里斗”的战争,就要拉开序幕。

这时候,北京的多尔衮在干什么呢?

唉哟,这位皇父摄政王这阵子有点惨了。

徐州会战,清廷大半主力被王烁灭了,黄河以北那些投降的汉官就开始活动心眼儿了。

王烁的密探四下里活动,到处策反,就如满清当年在辽东策反明朝官吏一般。

多尔衮一看,这么着黄河以北也保不住,他不得不出动京师八旗,在大军威胁之下,将许多有了明显不对劲的地方汉官罢免的罢免,治罪的治罪,然后换上满人官吏。

满人官吏有治理地方才能的太少了,烧杀抢掠他们拿手,治理百姓那就外行了。

于是乎,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四下里都不安宁了,百姓被满官闹的无法生存,只能聚啸山林为盗,再加上一些不忘前明的反清义士从中煽动,到处揭竿而起。

满清朝廷,除了北京城,就没有一个安稳地方了。

幸亏索尼保住四万兵马,迅速出击,把山东一带的起义很快镇压下去,山西有阿济格重兵防御,也很快平静。

多尔衮则命济尔哈朗带兵镇压河北直隶的反抗。

满清兵残暴,起义是镇压下去了,百姓也基本给杀光了,四下里横尸遍野,一片荒芜。

就这么个情况,也难怪多尔衮顾不上徐州这边,只能由着他们自生自灭了。

关键是,这么个搞法,没了汉人种粮食供养他们,还能不能守住黄河,抵御王烁的进攻?

多尔衮犯愁啊,内阁那些满汉大臣也犯愁。

黄河以北恐怕是守不住,北京也够呛,最好就是退回辽东,好好经营,待中原再出现前明那样的机会,咱们再杀回来。

有王烁这样的统帅,这种机会还会有吗?

多尔衮这个气,让你们给我想办法守住中原,你们这都出的什么馊主意?

退回辽东就安生了?王烁要打到辽东呢?我们再退回萨尔浒。他要再打到萨尔浒,我们再退回赫图阿拉老城。

最后没地方退了,我们干脆就肉袒出城,投降王烁得了。

这主意还用你们出吗?真是一群废物!

关键时候,他还得指望汉人。洪承畴给困徐州城里头了,回不来,他只好去问范文程。

自打清军潼关失利之后,范文程就忧心忡忡。他看的远一些,知道王烁就是大清的克星,和他硬碰硬不行。

所以,他才主张将清军主力退回黄河以北,集中兵力,再次整编,以图抵御王烁向中原发展。

多尔衮不听他的呀,非要和王烁决战中原。决战的结果,没打之前他已经料到了。

他眼看着清军走向灭亡,心急上火,很快病倒了。多尔衮召集内阁会议,他因病未参加。

内阁一般大臣,鸡说鸭讲,没一个主意听着管用。

多尔衮越听心里越烦,匆匆结束内阁会议,去范文程府邸探病,顺便问问这老家伙,看他有什么高明主意。

范文程此时只有五十四岁,年纪还不是很大,只是着急上火,偶感风寒,说话走路没力气,却挡不住他思考。

听说皇父摄政王亲自来了,范文程勉强支撑,由家人搀扶着,亲自到中门迎接。

多尔衮指望老家伙出主意呢,显得格外客气,还是让他到床上躺着去,自己搬把椅子,坐在床侧,两人攀谈。

范文程感动的热泪盈眶,一再称谢。

多尔衮让他不要客气。国家到了危急时刻,关系到倾覆,还是先说国家大事吧。

当初大清主力尚存,和王烁以黄河为界,再跳动着南明和王烁争夺长江以北,大清或者从中渔利,还有保住中原半壁江山的希望。

到了如今这个份上,范文程也是回天乏术,没辙了。

他知道,以多尔衮的性格,他肯定不会接受退出北京,重回辽东的现实,说这个等于没说。

这几日在家养病,他就是在思考,如何再集中兵力,保住黄河防线。

如今多尔衮询问,他便把几日来想到的办法说出来。

如今的大清,和王烁相比,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只有把能用的力量都用上,才能和王烁对抗。

因此,他提出来个办法,供多尔衮参考。

多尔衮一听,你别说,关键时刻,还是这老家伙厉害,比内阁那帮废物强多了。

第439章 自成抢钱满清花 王烁气急要杀人

范文程于病榻之上,思考多日,给多尔衮出了个主意。

当初李自成占据北京的时候,命刘宗敏拷掠京师官员和富户,搜刮到一千七百多万两银子。

后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从北京逃跑,因为军队都打没了,运输力量不足,落在后面的运输银两的队伍,被清军追上,这些银两也就归了满清。

如今,大清到了危急时刻,已经再没有力量对抗王烁的西北军了,这些银两就得派上用场了。

可以用这些银两从蒙古、朝鲜的当权者那里赎买兵马,然后武装起这些人马来抵抗王烁的进攻。

这些蒙古人和朝鲜人不是汉人,他们来到中原,不会跟汉人一般,有爱国情绪,轻易投降王烁。

如果顺利,再招募二十万蒙古人和朝鲜人,应该没有问题。把他们和满清八旗混编在一起,大清就有了六十万以上的军队。

然后,以黄河为界,令士卒屯田驻守,和王烁对峙,还是有希望把王烁挡在黄河以北的。

多尔衮不得不佩服范文程的老谋深算。目前,满清能够抵挡王烁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怎么就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么一笔大财富没用呢?你别说,他还真得谢谢李自成,没李自成帮他,恐怕他现在真的完了。

范文程意犹未尽,继续说道:“从蒙古和朝鲜募兵,这些银两花不了。剩下的银两,咱们还可以派使者去日本,贿赂日本的当权者德川幕府,让他们聚集海盗,袭扰江淮、山东沿海地区。

倭寇登岸后,无论抢掠到的财物、女子,还是有能力占据的土地,都归日本德川幕府所有。”

这又是一个好办法!多尔衮连连点头。

想当年日本海船在黄海遇台风沉没,有不少日本贵族逃到辽东陆地上,多尔衮派人救援,好好安抚,为此德川幕府很是感激他。

这个时候,邀请德川幕府帮忙,还给他们送银两,估计花不了几个钱,他们就会答应。

范文程继续说道:“咱们还可以贿赂江南的金声桓和王得仁,让他们从江南过江袭扰王烁后背。看在钱的份上,估计这俩人也会干。”

多尔衮点头道:“这俩见钱眼开的家伙肯定会干。孤先忍一时之气,待击败王烁,孤定会再下江南,将这两个家伙碎尸万段,为何洛会报仇!”

范文程不由暗叹一口气,这些手段,能阻止王烁过黄河已经是万幸了,击败王烁,恐怕没有任何希望。

他不接多尔衮的话茬,而是说道:“目下,罗洛辉和博洛还被困在中原,咱们无力救援。咱们不如也和王烁谈判,用银两把他们赎回来。

若是王烁贪财,没准还有一丝希望。只要他们能回来,咱们守住黄河就大有希望!”

范文程的这些计策,很快就被骆养性通过情报系统传到了王烁手里。

骆养性现在可不得了,河北大地义军四起,到处混乱的时候,唯有他守卫的天津卫没有发生任何叛乱,百姓做买做卖,宁静安详。

多尔衮觉得骆养性是个人才,对他很是重视,加封他为天津总督加太子太保。

他要是知道骆养性是在为王烁干,天津的宁静也是王烁派人压制抗清义士,不让造反才产生的,非把骆养性点了天灯不可!

由于得到多尔衮的信任,又有太子太保的虚衔,骆养性可以经常来往于京师和天津之间,结交满清权贵。

他是转业做密探的,很快就设法知道了范文程给多尔衮出的计策。

他感到这范文程确实有过人之处,这些计策都相当毒辣。

事关重大,他不得不冒着暴露的危险,启动暗伏的一条线路,让密探迅速把探听到的消息传到王烁那里去。

王烁接到消息大怒,指着宋献策和李岩说道:“你看看你们当初保的这个李自成,这是个什么东西,咹?他抢了大明也就算了,抢完了你自己花也成,他把那么多银子都白白送给多尔衮了。

这下好,这会儿多尔衮仗着这些银子翻本了。

就这么个东西,你们当初保他干什么,这不助纣为虐吗?”

宋献策摇头闭眼争辩道:“他闯王若是坐镇天下的材料,我们干吗扔了他保你呀?

再者说,我们又不是神仙,怎么会算到他以后会那么不是东西?这事你也埋怨我们,这不没事找事吗?”

王烁不服道:“你不号称假诸葛,能掐会算吗,当初保他的时候,你怎么就不算一卦呢?”

谁假诸葛啊?那是你硬给我派的名号!宋献策待要争辩,李岩摇手道:“别说这些没用的。范文程这些计策的确狠毒,要不是得到情报及时,我们定吃大亏。现在,还是商量怎么对付他们吧。”

王烁和宋献策这俩人,碰到一起要是不吵架都不正常。事关重大,李岩可没功夫听他们瞎咋呼。

王烁依旧不满意,忍不住说道:“这个范文程也是汉人啊,他怎么能出让倭寇侵略我沿海,烧杀抢掠我们汉人的主意?还抢到什么都归倭寇,真特么不是东西!”

宋献策反驳道:“汉人多了去了,洪承畴也是汉人,前明对他那么信任,他不也当汉奸吗?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